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如何将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这句话值得思考!
莲花有生长的本能,污泥也有继续作为污泥的惰性。如果莲花不能在原来的环境中继续生存,如果塘水太龌龊,致使莲花受到戕害,那么,就要考虑保全高贵的东西,将那莲花及时移栽。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判断形势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章邯是秦朝的大将,对朝廷忠心耿耿,屡建大功,在当时堪称“战神”。陈胜、吴广起义后,章邯受命讨伐。由于军力不足,章邯便把刑徒和官奴也组织起来。在他的调教下,这支拼凑起来的队伍也颇有战斗力。
章邯性情直率,不喜谄媚,他对当时掌控了朝政的权臣赵高也不逢迎,惹得赵高十分恼怒。赵高为了报复章邯,竟对章邯的大功视而不见,更无请示秦皇为其封赏之意。
项羽崛起后,章邯和他交手多有败绩,他为此向朝廷频频告急,不想赵高为置其于死地,不仅不派兵援助,还把他的告急文书一律扣压,从不向秦二世禀报。
章邯连连失败的消息,终于让秦二世知道了。秦二世身边的太监对秦二世说:“章将军勇冠三军,若他有失,秦国就危险了,陛下将怎样对待他呢?”
秦二世怒不可遏:“章邯深负皇恩,罪该万死,他还想活命吗?”
太监摇头说:“章将军如今已是败军之将,必心多惶恐,斗志有失。陛下既依靠他杀敌保国,就不能任性责罚他了,否则他惧祸投敌,陛下岂不更加危险?陛下若能忍下气来,略作抚恤,章邯不见陛下怪罪,他定能定下心神,再为秦国建功。”
秦二世于是再找赵高议论此事,赵高故作惊讶地说:“章邯此人自高自大,向来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这样的人不加责罚,哪能显出陛下的天威呢?”
秦二世又要下诏指责章邯,有的大臣上奏说:“时下乃国家危难之秋,章邯实在是不可多得之良将,这个时候不求全责备,对谁都有好处。一旦诏书降下,万一章邯投敌,陛下岂不得不偿失?”
赵高在旁阴声道:“皇上赏功罚罪,理所应该,章邯若心怀异志,正好可将他除去。他若为忠,又怎会因皇上责罚而叛敌呢?”
秦二世于是下诏,对章邯大加指责,言辞甚厉。章邯接诏,又气又怕,一时六神无主。长史司马欣前去咸阳替他探听消息。他从别人口中知晓这其中的缘故,赶紧返回对章邯说:“赵高对将军有心排斥,看来无论你有功无功,都不免遭他陷害了。”章邯大吃一惊,情绪更加低落。
值此时刻,赵将陈余派人送书前来,劝他反叛秦国,信中说:“白起、蒙恬都是秦国的大功臣,可他们的下场却是被赐死。将军为秦卖命奋战,到头来却为赵高陷害、昏君猜忌,其命运可想而知。天意亡秦,如将军认清形势,反戈一击,不但免除灾祸,还有除暴济世之大名,何乐而不为呢?”
章邯见信落泪,久不做声,司马欣长叹一声,出语说:“皇上不识奸佞,反责忠臣,这不是将军欲反,而是不得不反啊。”
于是,章邯向项羽投降,随项羽攻城略地,最后攻下咸阳,灭秦。后来,章邯被项羽封为雍王。
成大事“三十六计”
识时务者为俊杰,章邯的反叛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和一个新朝代的建立。择主依时而变,不但顺应天意,而且对己有利,这种两全其美的事,对于有“心机”的人来说是不难选择的。
做人要辨别是非曲直,做忠臣可以,但不要做愚忠之臣。遇到小人暗算而又无路可走时,最佳的办法便是弃暗投明,另择明主。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弃暗投明,适度的时候炒掉你的主人,才能开启新的人生。禽择良木而栖,本身并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