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自我控制能力,就会盲目行事,很难干好与自己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事情。
一名中学生成绩很好,但由于迷上了电子游戏,便整天泡在电子游戏机室里打电子游戏,一发不可收拾而耽误了功课,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最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导致被学校开除。
可见,孩子不能自我控制,就很容易受外界不良事物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好的举动,造成不好的结果。
能够自我控制的孩子,则很少受外界不良事物的影响,从而能很好地自我保护。
1960年,家住美国奥尔良市的8岁黑人男孩扎卡被送至该市的威廉·弗朗茨小学上一年级。在这个学校里,扎卡是唯一的一个黑人孩子。
一段时间以来,扎卡成为这所小学里有史以来最不受欢迎的人。白人孩子们对他的到来怒气冲天,他们高举着让他滚回去的牌子,并且咄咄逼人地尖叫着极其不欢迎的话语。
后来的情况更糟糕了。扎卡经常一个人坐在教室里面,因为白人孩子不情愿和这个黑孩子一起上课学习。老师只好陪伴他一个人学习阅读和算术。芭芭拉·赫尔利是一名心地公正的白人老师,她每天从教室窗外看着扎卡,她感到非常惊讶:“这个只有8岁的小男孩是那样的镇定,在那样大的压力下自控能力是那样之好!看不出他有紧张、焦躁、焦虑、恐慌或其他任何不良的情绪反应。就像我教过的其他孩子一样,他显得一切正常,轻松自如。”
有一天上午,芭芭拉意外地看见扎卡在尖声叫喊的白人孩子群中穿行时,突然停止了脚步,他好像在对那些群情激愤的白人孩子说着什么。“这回,他终于控制不住了,终于生气了。”芭芭拉想。
没过多久,扎卡便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静静地走进了教室。芭芭拉问他对那群孩子说了什么,扎卡解释说:“没什么,我只是在祈祷而已。我每天上学前和放学后都祈祷,来帮助自己度过每一天。”芭芭拉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个可怜的黑人小男孩是通过祈祷来控制自己,他祈祷上帝宽恕那些向自己说污言秽语的人。
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没有比这些更不公正的事情了。要说生气,扎卡比任何人都应该大发脾气!但是扎卡没有,他依靠坚强的自控力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由于自控,他在危险四伏的环境中镇定自若。
孩子的自控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在后天培养起来的。培养孩子的自控力,父母可以把对孩子外在的约束力转化为他们内心的自我控制能力。
有一位脾气非常暴躁的男孩,他的父亲为了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想出了一个办法。这天,父亲把男孩叫到一面墙壁面前,对男孩说:“孩子,爸爸知道你脾气不太好,这也不是你希望的。但是,脾气不好会影响到别人。这样吧,从今天开始,你感到自己要发火的时候,就在这面墙壁上贴个图标。”然后,父亲给了小男孩一叠图标。
一周后,墙壁上果然贴上了许多图标。一天晚上,父亲指着墙壁对男孩说:“孩子,你看到自己的坏脾气了吗?”男孩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父亲说:“从现在开始,如果你一天不发脾气,你就从墙壁上撕下一个图标。”
第一天,男孩坚持不住还是发了火。第二天,男孩居然真的没发火。这周内,男孩居然有三天没发火。一个月后,墙壁上的图标都被撕掉了。
那天晚上,父亲又把孩子叫到了墙壁前,对男孩说:“孩子,现在你已经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这非常好。你看看,以前你发脾气的图标虽然被你撕下了,但是,图标的痕迹还在。这说明你每次发完脾气之后,不管是给他人还是给自己都将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
男孩惭愧地笑了笑。从此以后,男孩很少再发脾气了。
由此可见,孩子的自控力,不是一下就能培养起来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对孩子自控力的培养。
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家长可以这样去做:
1给孩子制订做事的标准
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行”、“不行”的观念,让孩子明确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事先在脑海中有一个判断是非好坏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孩子才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才能学会控制自我。
2制订家庭规则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制订家庭规则,每个成员都需遵守,即使家长违规也要自觉受罚,让孩子懂得规则的严肃性。但是父母在制订规则的时候,要跟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例如,进入别人房间前要先敲门;晚上不能太晚回家;未经家人同意不能在外留宿等。
3让孩子做一些自控的游戏
游戏是孩子主要的学习活动,因此,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为孩子选择适合的游戏,并在游戏中结合自制力、坚持性、自觉性和延迟满足这四项自控能力培养的要素,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自控力是一个人成熟度的体现,没有自控力,就没有好的习惯,没有好的习惯,就没有好的人生。最有力量的人是那些能掌控自己的人,缺乏自控力却妄谈成功,就像盲人在谈论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