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鉴,信息学院02级信息管理班学生,现考取美国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
李蔚林,信息学院02级信息管理班学生,现考取美国哈佛大学统计专业。
和温鉴、李蔚林约在图书馆一楼。进去的时候,看见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孩坐在角落的沙发上,一个男孩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水正向女孩走去。我想,这一定是故事的两位主人公了。伴随着阵阵飘在空中的茶香,我开始了这次的采访。
梦圆美利坚
问:收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了吗?签证办得怎么样了?
温:我们已经收到了,现在正在办签证。
李:哈佛大学的通知书是用联邦快递寄过来的,厚厚的一摞,好气派啊!相比之下,温鉴的就逊色多了,呵呵。
问:面对出国、就业和考研三条路,怎么选择了出国,又是什么时候定下来的?
李:我是在大二的时候决定出国的,他是去年6月考的GRE,8月考的托福,我比他早。出国的原因很简单,我的性格不太适合做女强人,在政界或商界打拼,我更适合留在高校当教授,天天和学生在一起,这样心态也会比较年轻,而且会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放在家庭上。我想出国读完博士学位后再回国找这样一份工作会比较容易。
温:感觉好幸福啊!
问:众多美国名校中,为什么选择了哈佛?
李:我申请了九所学校,前五十名五所,五十到一百名两所,一百名以后两所,最后选择了哈佛。还有一个小小的私心,就是一开始就准备申请一所离温鉴近一点的学校,俄亥俄州有一所大学也录取我了,而且导师对我很好的,但考虑到离温鉴太远了,所以放弃了。
问:有一个这么优秀的哈佛女友,感到有压力了吗?
温:没有的,我很开心她能拿到哈佛的offer。
问:谈谈你们的申请经验吧,你们觉得自己申请材料最大的特点在哪儿?
李:个人陈述和简历,还有推荐信都注重了“真实”二字。哈佛统计专业已经在中国三年没有招生了,因为三年前有一个上海学生拿着一位知名度很高的学者的推荐信去了哈佛后表现不尽如人意,令哈佛校方十分失望。我的推荐老师十分普通,有两位就是我们学校的,这样给校方的印象就是推荐老师很了解我,推荐信的可信度也就大大提高了。我在个人陈述中没有过多地写自己的经历,而是详细地介绍了我做过什么研究,希望到哈佛去做什么研究,意在告诉校方我是一个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
温:我的推荐老师也是我们系的老师,基本思路和她一样,希望给校方一个真实的自我描述。推荐人都是十分了解我的人,这样写出的信才真实可信,才能得到学校的认可。
问:在这期间有过什么大的波折吗?
李:准备出国那段时间还是很紧张很忙碌的,我们两个人互相鼓励扶持,一起克服了很多困难,特别是温鉴,给我的帮助很大。哈佛是去年12月1日截止招生,但我11月20号的时候连PS都没有写好,当时想放弃算了,温鉴不同意,在他的坚持和帮助下,我最后才被哈佛录取了,没有他,我也许申请不到这么好的学校。
难忘的大学,成长的足迹
问:四年大学参加过什么令你们难忘的活动吗?
温:她大二时参加“挑战杯”大赛获了二等奖,大三获了特等奖。我主要是参加了一些青年志愿者活动。
李:我认为年轻人应该有一些社会责任感,应该为社会尽一点义务。我参加支教活动时,在民工子弟小学,有一个男孩子告诉我他想去天安门看一看。我要带他去他又不肯,因为他觉得天安门是如此神圣,而自己是民工子弟,怎么有资格去呢?我当时听了十分震惊,为什么同样都是孩子,他们就得为自己的户口发愁,为自己的上学问题发愁?我想我该做点什么,于时我以这个事例为原型,用统计原理作了一篇关于教育公平的论文,也就是得特等奖的那篇,希望能引起社会的关注。
问:什么是你们最怀念的呢?
李:应该是在清河那一年吧,很安静,是个读书的好地方。虽然校园小是小了点,但小也有小的好处,干什么事情都很方便。
温:最怀念和我的舍友在一起的时光。我大学最大的收获就是有一群志趣相投的舍友,大家很团结,相处得也很好。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互相吸取,互相学习,四年下来,无论考研、工作还是出国,每个人都有了很好的出路。
问:对于你们的成功,老师和同学给过你们什么样的帮助?
李:我们学校的老师都很有经验的,他们能指导学生从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看问题,我现在的成绩取得主要是因为老师的严格要求和热心帮助,他们给了我很多建议和指导,让我实现了出国的梦想。还有我的室友,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很大的安慰,有一段时间为了让我放松心情,她天天陪我去后海散步,我真的很感激她。
温:是的,我们学校的老师对我们都很好,现在能够梦想成真,和老师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问:就要离开中财了,你们有什么话要留给母校吗?
李:这四年来中财和我们一起成长,她见证了我们的成熟,我们看到了她的兴盛。可能我们学校在某些方面还不完善,但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学生办了很多实事,比如说新图书楼的拔地而起,校园网的建设,主教饮水机的配置,等等。我衷心希望学校越变越美丽!
温:高考时我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没被北大录取的时候确实失望过,但也看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而且我们学校也不错啊,我是那种知足常乐的人,能把现在的资源利用好我就很开心了。
爱情进行时
问:可以问一个私人问题吗?你们是什么时候走到一起的?
温:大二的时候吧。
李:那时我正在准备GRE的作文考试,温鉴天天给我发邮件,害得我不能好好复习。
温:后来一统计,我竟然发了二十多万字的邮件,好有成就感!
问:两个人在一起,谁影响谁更多一点?
李:互相影响吧。
温:她在影响我。比如说去美国,她希望和我在一起,我只好听从了她。而我最初的打算是考研。
问:如果当初没有选择出国,你们的发展方向会是什么?
温:考研的话会考到上海去,工作的话会留在北京。不管怎样,两个人要待在一个城市。
问:对两人的将来有什么打算?
李:和他一起慢慢变老。
坐在我面前的温鉴温文尔雅,谈吐幽默,谈话不断被阵阵笑声所打断。他的干练、沉着、自信以及这个年龄的人少有的一份成熟,都令我佩服不已。而当女友讲话时,他又静静地仔细听着,微笑着,显出很幸福很满足的样子。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我们谈得也十分投机。谈及未来的打算,温鉴说他还是会回国发展,因为自己的根在这里,也因为对黄土地那份深深的眷恋。李蔚林轻轻撸着男友的头发说:“我跟着他走。”
两人的眼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甜蜜的微笑时时绽放在他们的唇边。真心祝愿这一对有情人在异国他乡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