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0900000019

第19章 松潘

历史之问——红军为什么在松潘停留这么久

松潘历史悠久,自古就是汉藏边陲的军事重镇。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在此建湔氏县,为松潘建制之始,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唐代置松州,明代置松州、潘州二卫,“松潘”之名自兹始。1913年改松潘直隶厅为松潘县至今。

松潘幅员8608平方公里,现总人口约6.8万人。

70年前,三大主力红军都到过这里,松潘毛尔盖是红军长征途中党中央留驻时间最久的地方(整整一个月),也是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最多的地方,还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出发地。

红军占领毛尔盖后,即攻打松潘。松潘城小而坚固,城外有山可做制高点,易守难攻。红军到来之前,胡宗南奉命进驻松潘。当地藏族土司对胡宗南的联络官说:“自包座以北,尽是荒无人烟的沼泽地,就是鸟儿也飞不过去。只要守住松潘,保险可以堵住共军。”于是胡宗南迅速收缩兵力至松潘城内外。

红军攻打松潘的部队包括林彪的红一军团和四方面军的第四军、三十军,自7月下旬起,从几个方向对松潘外围守敌发起进攻。但胡宗南部顽固抵抗。在松潘以西的羊角塘,红一军团与胡宗南的廖昂旅激战,敌军凭借碉堡工事和优势的火力,使红军难以前进。许世友、王建安率领第四军猛冲猛打,给胡宗南的丁德隆旅以沉重的打击,推进到离松潘城十几里的牦牛沟。但胡宗南硬着头皮顶住不逃跑,还把指挥部移到前线山上,亲自坐镇。红军攻打了十天,没取得大进展。由于缺粮,战斗部队每日一干一稀两顿饭。肚子填不饱,冲锋没力气。一边作战还要一边筹粮,这还怎么打仗?再有,红军长征以来,重武器都丢光了,只有步枪和很少的机枪,在碉堡面前无计可施。强行攻坚只能白白牺牲战士的生命。权衡利弊,红军总部下令停止进攻,将部队撤回毛尔盖。原订的松潘作战计划实际上无法再实施。

其实,胡宗南的日子也并不比红军好过。他的部队到松潘后,多数人水土不服,吃青稞就泻肚,只好从400里外的江油雇挑夫向松潘运粮。道路艰险,运力有限,胡宗南下命令说:“上至长官下至士兵,每天只吃一餐。”于是全军勒紧裤腰带。当红军到来时,究竟能否守住松潘,胡宗南也没有把握。想不到抵抗了几天,红军居然主动撤离了。

松潘战役停止后,红军的形势更为严峻:北上的大路被胡宗南挡住,西边的草原是荒无人烟的旷野,南边的退路被四川军阀阻塞。面临如此困境,红军中的大多数干部希望尽快离开这里,选择一条适合生存和发展的新路。是北上还是南下,毛泽东与张国焘就要摊牌了。

我向读者推荐一个研究松潘草原和红军史达30年的人物,他叫杨继宗。他回答了红军为什么要在松潘停留这么久的原因。

松潘往事:许多谜团正一一揭开

杨继宗今年49岁,瘦,头发茂密,眼睛亮如点漆。作为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他与红军松潘史打了30年交道,曾多次深入大草地,寻访过数千见证人,确认了沙窝会议会址,查证了给红军带路的藏族向导下落,撰写出数十万字的研究文稿,其研究成果被中央党史研究室等广泛采用,是名副其实的红军史专家。

“我从不接受记者采访,但你们跑了几千公里来找我,我能推辞吗?”杨望着我,不紧不慢地说。

杨是松潘城北高屯子村人,1975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当知青,队里分配他到副业队。“所谓副业队,就是为生产队找钱。怎么找?”杨说,“就是进草原去采挖贝母、虫草等中草药,打草编等,晚上就歇草地里。”杨继宗说的这片草地,就是40年前中央红军经过的地方。“有一天傍晚,照例搭帐篷,平整土地时,我刨开草笼笼,突然发现一圈人的头颅骨,这是谁的呢?在大草原深处,人的活动很少,藏民都是单独行动,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人聚一起?这让我想起《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中关于红军过草地的描述: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很多战士晚上围成堆烤火,由于寒冷、饥饿和疾病,第二天就再也起不来了。因此,我判断这些头颅骨只能是红军的。”

也就是从那时起,杨继宗决心搞清楚红军过雪山草地的种种细节。杨酷爱读书,上初中时就把当时仅能找到的《文史知识》100册全部读完了。“再有,我家与红军还有缘。”那是1935年,一个叫何文理的红军伤员住在杨家,“他与我家关系处得很好,还和我舅舅结拜成兄弟,但伤好后,他坚决要走,我家再三挽留也留不住。几十年后,我奶奶每每说起这事就哭。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何文理一定要去追赶部队呢?我想搞清楚。”

为了寻访见证人,杨记不清多少次走进了大草地,“从毛尔盖到班佑、巴西,再到若尔盖、铁布,整个松潘草原我都走遍了!”

1935年8月5日至6日,中央在毛尔盖附近的沙窝召开政治局会议。“一般人只知道毛尔盖会议很重要,并不知沙窝会议同样重要,”杨说,“因为它重申了两河口会议的正确性,与张国焘企图‘远离敌人、避免战斗,’的右倾机会主义作了坚决斗争,并决定将红军两大主力混编成左右路军过草地北上。”

那么,沙窝会议究竟在什么地方开的?连中央档案馆也没记载,“张国焘、陈昌浩的回忆录里只是提到过会议,但均无具体地址。”

那是1985年,杨已调县党史办工作。“我想这事既然发生在松潘,我有责任把它搞清楚。”于是杨带着翻译再次进入毛尔盖。当时毛尔盖有3个乡,幅员上千平方公里,人口好几千,怎么找?“我就一家一户地询问。其时正值长征胜利50周年,许多老人还在,如果现在去找,可能就很难了。通过对上千人的寻访,再将他们一鳞半爪的记忆综合、分析,终于确认会议是在沙窝俄灯寨召开的,连哪一间房子也调查得清清楚楚。”杨就此写出报告,分别呈送四川省党史办和中央党史研究室,1985年中央《党史研究》第7期登载了这份调查报告,“现在全国的党史军史都统一使用我的这一调查成果。”

1935年8月中央红军过草地时,很大程度依靠两个藏胞带路,才安全到达班佑。1986年春天,邓小平与叶剑英见面时,两人谈起当年的藏族向导,“他们过得怎么样了?如果还活着,请一定给予他们补偿和安置。”中央领导的关心传达到四川省委和松潘县委后,查找任务又落到杨身上。“我二话没说,带着翻译又进了毛尔盖。”

几经周折,终于查证了两位向导的下落。他俩一个叫扎洞巴、一个叫能周,都是寺里的喇嘛。由于红军进毛尔盖前国民党的破坏性宣传,藏胞基本跑光了,这两个年轻喇嘛刚好回老家探亲,回来后正碰上红军。红军给他俩讲北上的道理,两人终于同意带路。当两人把大部队带出草地后,他俩目睹红军果真是仁义之师,便提出参军要求。红军没同意,让他们返回毛尔盖,用亲身经历告诉乡亲们红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返回不久,能周就被土匪杀害。1956年,毛尔盖土匪叛乱,扎洞巴害怕报复,躲藏进山洞里,活活饿死了。

据说,杨的调查送到北京后,邓小平和叶帅歔欷不已,不胜感慨。

中央红军于1935年7月底进入毛尔盖,8月底才全部走出草地,“整个长征期间,中央和毛泽东没在任何地方呆过一个月,为什么在毛尔盖要停留这么久?红军为什么必须过草地?”

杨继宗经多年研究后,解释主要有三个原因:

其一,中央原本计划攻打下松潘后,翻弓嘎岭斜插南坪(今九寨沟县)进入甘肃南部,完成两河口会议决定的“在川陕甘建立根据地的主张”。但由于张国焘迟滞了整个行动,胡宗南的4个精锐师在松潘全部布防完毕,包括胡本人率领的第一师,武成仁的四十九师、陈佩的六十师、杨步飞的六十一师,另外还有王耀武和廖昂的两个旅,而在小金方向追堵的有川军80个团,西北方向是朱绍良兵团和马步芳的骑兵,因此红军打不下松潘只能放弃原定计划,改走草原经巴西进入甘南。

其二,与张国焘的斗争仍在继续。8月20日,中央在毛尔盖上八寨乡索花喇嘛庙召开政治局会议,针对沙窝会议后张国焘又提出西出阿坝北上、向青甘边缘退却的主张,进行了严肃批评。

其三,没有粮食,7月份青裸还没熟,要8月份才成熟,“因此滞留也是为筹粮,没粮不可能走过草地。”

“缺粮是个大问题。红军爬雪山时粮食矛盾不突出,但过草地时,缺粮成了要命的事儿,否则,怎么会煮皮带吃?当然,我认为吃树皮是没影的事,因为偌大的松潘草原上原本就没树。”杨继宗向我仔细介绍了当时的情况。1935年7月初,除了前方的红一军团和后卫的五军团有些战事,中央红军的大部在毛尔盖处于休息状态,“时间长达20余天。对一支连续行军两万里的大军来说,这确实是难得的喘息机会。休整期间的主要任务是筹粮。”一直等到7月18日,红军总政治部才下令收割藏民田里的麦子。并作出下列规定:

(一)各部队只有在用其他办法不能得到粮食的时候,才许派人到番人田中去收割已熟的麦子。

(二)收割麦子时,首先收割土司头人的,只有在迫不得已时,才去收割普通番人的麦子。

(三)收割普通番人的麦子,必须将所收数量,为什么收割麦子的原因等(照总政所发条子)用墨笔写在木牌上,插在田中。番人回来可拿这木牌向红军部队领回工钱。

(四)只割已成熟的麦子及其粮食,严格禁止去收割未成熟的麦子及洋芋等。

即便如此,红军仍然很为难。彭德怀指挥的红三军团在毛尔盖亦住了十几天,藏民都跑光了。地里的青稞有限,不够红军几天吃的。当时任十一团团长的王平回忆:“部队没有吃的,不得不宰杀藏民留下的猪狗牛羊。彭(德怀)军团长说:‘一听到这些牲畜的叫声,我的心就跳。不宰吧,部队又没有吃的,实在是叫人为难。’藏民有时晚上跑下山来,在驻地外边喊:‘红军,你们什么时候走啊!你们再不走,把粮食吃光了,我们就得饿死啊!’听着这些喊叫声,更是叫人揪心。但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也不得不违心地这样做。”

这是历史的真实。红军明白,得赶快离开这里。

就在总政治部下令收割麦子的当天,中央和中革军委为加强、四方面军团结,共同北上,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治委员。

“此前,红四方面军些领导人已经再三催促中央对张国焘的任职表态。中央无法继续保持沉默。形势很明显:四方面军人多势众,没有他们的配合,一方面军孤掌难鸣。中央急于北上,摆脱在藏区缺衣少食和到处挨打的被动局面。但张国焘按兵不动,非要先解决权力分配的问题才肯行动,看来不让步是不行了。于是,毛泽东和张闻天认真地商量这个重大问题。”后据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回忆,毛、张等同志一直商量怎样使一、四方面军团结一致,统一行动,认为关键就在张国焘。“我听到毛主席和闻天反复商量,谈得很具体。毛主席说,‘张国焘是个实力派,他有野心,我看不给他一个相当的职位,、四方面军很难合成一股绳。’毛主席分析,张国焘想当军委主席,这个职务现在由朱总司令担任,他没法取代。但只当副主席,同恩来、稼祥平起平坐,他不甘心。闻天跟毛主席说:‘我这个总书记的位子让给他好了。’毛主席说:‘不行,他要抓军权,你给他做总书记,他说不定还不满意。但真让他坐上这个宝座,可又麻烦了。’考虑来考虑去,毛主席说:‘让他当总政委吧。’毛主席的意思是尽量考虑他的要求,但军权又不能让他全抓去。”

据说当时彭德怀等人都不明白毛泽东“宁可让出总政委,不能让出总书记”策略的奥秘,后来形势的变化,彭德怀对毛泽东的远见佩服不已:“如果当时让掉总书记,他以总书记名义召集会议,成立以后的伪中央,就是合法的了。这是原则问题。”

在毛尔盖休息了近一个月,局势越来越紧张。进攻松潘失利后,红军想由大路去陕甘的计划无法实现。敌人估计到了红军的动向,采取了北堵南压的部署。7月下旬,国民党中央军的薛岳、吴奇伟部到达江油、平武一带,接替胡宗南部的防务。胡宗南专管松潘和上、下包座的防御,完成了筑垒和简易机场的修建。王均、毛炳文部进驻甘肃的临洮、天水和静宁、会宁一线,构成两道封锁线。川军从南面步步进逼,缩小对红军的包围。李家玉部占领威州,王瓒绪部占领茂县,杨森部占领懋功。他们企图把红军围困和消灭在岷江以西、懋功以北的地区。

红军终于在毛尔盖筹集到有限的粮食。“可以说,如果没有毛尔盖地区的青裸和牦牛,中央红军要过草地是不太可能的。”杨继宗说,“但70年过去了,毛尔盖地区的变化不大,许多房屋还是红军曾住过的,红军筹粮的借条还写在老百姓的木板上,那里的人民生活还很苦。今年七一央视心连心艺术团来松潘演出,毛尔盖专设了分会场,但一场演出能解决多大问题呢?”

“那该怎么解决?”我追问。

“我认为应尽快发展毛尔盖的红色旅游,并将毛尔盖至班佑、至巴西一线开辟为红色旅游精品线,这样才能使当地百姓致富。按毛泽东的还债说,这就是还债!”

说到这里,杨继宗眼中泪花闪闪。

陕甘宁曾是地域上的划分。从地缘政治看,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排序靠前。实际上,70年前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是经今甘肃、宁夏再到陕西的。陕甘宁地貌气候最主要的特征是黄土高原,少雨、干旱,植被稀疏,每年造成大量水土流失。

我这次重走长征西部山地,在陕甘宁的行程是从甘肃陇南进入,经舟曲县到迭部县俄界,转腊子口翻铁尺梁,经岷县到宕昌哈达铺,然后穿过辽阔的陇西黄土高原赴甘肃会宁,再经宁夏隆德翻越六盘山,从固原向东夜行300公里到陕西庆城,再取道向北到达吴旗。这一路,在70年前决定了中央红军的最终命运:1,在甘肃俄界,中央作出“到苏联边界去创造根据地,再向东发展”的决定。2,在甘肃哈达铺,一个偶然因素(一张报纸)让毛泽东决定,“不去苏联边境了,到陕北去与刘志丹会合。”3,在陕北吴旗,中央最终决定,“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

这一路,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过去传递给读者的信息更多的是荒凉、黄土和水土流失后贫瘠的千山万壑。但据我观察,除甘肃荒山较多外,进入宁夏南部和陕北后,山川模样大变。摄影师冉文曾在这一带当兵6年,他感叹这10多年来陕甘宁变化实在太大,原先几乎看不到绿,现在一路上全是果树与灌木。特别是从吴旗到延安再到洛川一线,从前黄土高坡一望无际,现在放眼,一两百公里路段全是新绿。这或许得益于退耕还林和人们保护生态的意识。

这一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从陇南经岷县到陇西,然后夜行定西,再到固原,然后再向东夜行到陕西庆城,总行程上千公里,海拔在1500米~3000米之间。这一线属黄土高原山地,自古是以汉民族为主的生息繁衍地。据我观察,进入甘肃后,除甘南藏区外,从文县开始,一路北上经陇南、武都、岷县、宕昌、陇西、通渭、定西、会宁、隆德、固原直到华池,植被都不好。

那么,过去的情况又如何?翻《汉书·地理志》有载: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如今的天水、陇西、定西等地域囊括了甘肃中部18个贫困县,“民以板为室屋”是如何变成“万丈厚土、寸草不生”的呢?

记得过陇西时,正是黄昏。太阳徐徐西下,我翻上城北的高岙,千山万壑无声无息,山下的陇西城沉浸在金红的静谧中。高岙上风很大,身边整齐的杨树哗哗地响,一看就是人工种植的。顺山岙往下延伸,树消失,除稀疏的庄稼外,层叠起伏的山峦只剩荒凉。从岷县起,我所经过的每一条河流都已干涸。

一首遥远的歌在心中回响:

我从陇上走过,

陇上一片秋色。

田里稻谷飘香,

风来声瑟瑟,

微笑写在脸上。

蓝天,多美丽,

点缀着白云几朵,

青山不寂寞,

有小河潺潺流过……

这是20年前,张明敏声情并茂演唱的《陇上行》。我不知那穿西装的小个子歌唱家到陇上来过没有?

此时,我正站在传统“陇上”的中央。在我眼中,从陇西到会宁,山势平缓,田野整齐,但河里就是没水!不敢想像,这些土地如果放在重庆,会长出怎样的庄稼来!看着那些在陇上夕阳下劳作的人们,我心里突然充满感动。

早在公元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陇西就成为全国36郡之一。作为秦汉文化、唐文化的发源地,陇西既是地域概念也是历史概念,同时还是李姓的发祥地,全球超过1亿的李氏后裔对陇西情有独钟。直至清代分置陕甘总督设甘肃省后,甘肃的政治文化中心才于1669年从陇西迁至兰州。

从陇西经定西到会宁,我横穿甘肃中部来到西海固南缘,这一带的干旱令人惊心。它自古就这样吗?据著名教授史念海考证,西周时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3%。《后汉书》载:陇东至陕北黄土高原“厥田为土,且沃野千里”。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先生1929年对这一带考察时,断定今天的干旱区当初为森林,深叹“我民族摧残森林的可怕”。

这一带,恰恰也是“胡焕庸线”以西地带。胡先生认为,此线以西包括甘肃、新疆、内蒙、陕西、宁夏、四川和南西部等省区在内,人口不能超过6000万,如今仅甘肃、陕西两省已经接近这个数字。责任在谁?此外,我们习惯于把板子打在近几十年来的某些蛮干上。其实,早在秦汉时期大规模的生态破坏就开始了。秦和西汉都积极推行“实关中”和“戍边郡”的移民政策,移民范围包括陇西在内的黄河中游。当时移民量之大,仅以《汉书·地理志》所载汉平帝元始年的户口为例,现在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泾(河)、渭(河)、洛(河)上游地区,总户数就达50万,合计达240万人。而当时被称为“膏壤千里”的关中八百里秦川,自周秦以来农业即高度发达,且有郑、白来灌溉,总计也不过50万户。垦田增加,人口增多,生态恶化,导致汉武帝后,黄河下游的水患越来越严重。至唐代,黄河里的泥沙愈来愈多,终于戴上了“黄”字冠。生态破坏自元末又掀起新浪潮,使陕甘地区开始山畜牧地向农耕地的大转移。苍茫广漠的森林草原一经开垦,骤然呈现一片阡陌相连、村落相望的繁荣景象。明清时局稳定之际,开垦耕地成风,最后几乎无地不垦了。相伴而来的是,西北林区涵养哺育民众的众河流,含沙量急剧增加。进入20世纪后,生态恶化加剧。而对森林的开发超过了森林自身的恢复能力,植物只能向灌丛、荒漠草原发展。汉以来,森林砍伐持续了上千年,这一带已无林可伐,何来“民以板为室屋”?

事实上,1935年红军走过的这一带山地,植被和地貌与今天没有大的差异,兴许更差。近十余年来的封山育林,使这一线不少地区冒出了新绿。

愿陕甘宁千山万壑的树与草,永远造福那里的人民!

同类推荐
  • 遇见·新疆

    遇见·新疆

    这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旅程,短短12天,驱车狂奔4000公里。从喀什出发,途经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麦盖提、和田、于田、且末、若羌、库尔勒、天山公路、胜利达坂最后到达乌鲁木齐。路线经过精心策划却又漫不经心地与古丝绸南路暗暗相合。这一路,雪山、高原、草地、湖泊、戈壁、沙漠,还有无数散落期间的大城小镇,作者用优美的文笔和数百幅极具震撼力的摄影作品展现了西域的万种风情,大漠的壮丽苍茫。
  • 让自己的心明亮起来

    让自己的心明亮起来

    《青少年必读的当代精品美文:让自己的心明亮起来》是《青少年必读的当代精品美文》系列丛书之一,《青少年必读的当代精品美文:让自己的心明亮起来》分为直下承担、直入本怀两辑,主要收录了让自己的心明亮起来、一片羽毛划过天空、故乡的寺、朽佛、去看弘一法师、洞山问禅等作品。
  • 域外拾遗

    域外拾遗

    本书以游记的形式,记叙了作者游览和考察英国、挪威、芬兰、美国、巴西以及韩国和日本在各个方面的建设,尤其是文化方面的成就和值得借鉴的经验,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话说南疆 画说南疆

    话说南疆 画说南疆

    维吾尔族所居住的新疆南部(简称南疆),处在亚洲的腹地,这里多荒山和大漠,四季有酷暑和风暴,在很多内陆及沿海的人看来是贫脊恶劣的。但是,维吾尔人在这里生活了上千年,他们体格健壮,相貌堂堂,男子英俊豪放,女子美丽聪慧,老人鹤发童颜,儿童活泼健康。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发达的民族文化,有四季不断的节日,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和传统。有风味独特的美食,更有亘古不断的欢笑……
  • 浏阳河上烟花雨

    浏阳河上烟花雨

    本书是小说集。本书收录了作者公开发表于各级文学刊物的中短篇小说十三部,内容涉及高考录取、家庭教育、亲子关系、购房按揭、啃老一族、青涩初恋、漂泊打拼等方面,几乎涵括了当今社会的种种热点现象。作者以其细腻生动的文笔,或精雕细琢,或轻描淡写,将各色人等刻划得活灵活现,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折射出社会大环境的复杂与多变,讴歌了生活中的真善美。
热门推荐
  • 七魄修神

    七魄修神

    真元大陆,一个修真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修真者是永恒的主宰。生于炼药世家的小胖宇,从小愿望有二,一是继承庞大的家业,让自己有一辈子都花不完的真金白银;二就是当一位厨师,做一手好菜,然后每天都在愉快的吃喝中度过。如果说还有其他愿望,那就是娶上十个八个漂亮老婆,陪着自己一起吃吃喝喝,逍遥快活一辈子。奈何天不随人愿,突然而来的灾难使得他的人生从此改变,本已绝望的他,却在机缘之下,得到了一部足以颠覆修真界的逆天功法。在这无比凶险的修真界中,小胖宇如何凭借这部奇异的修炼功法,另辟修炼途径,渡过重重难关,最终迈向世界巅峰,这一切,皆在《七魄修神》之中。
  • 混沌掌控

    混沌掌控

    凌天宗外门记名弟子天辰在一次清扫山门的杂役中,偶遇上界重伤的巅峰散修天元,得万界至宝混天神珠,从此改善体质,修无上功法,一路高歌猛进……天辰语:“神要挡我我便弑神,佛要渡我我便杀佛,只因混沌万物自在掌握!诸天万界,唯我独尊!”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甜蜜萌妻来袭

    甜蜜萌妻来袭

    “总……总裁……”“嗯?我家宝贝出事了?”“嗯……差不多。”“什么叫差不多?”“就是,夫人强抢民女去了……”汗“什么!抓回来。”“是。”大马路上,强抢民女的某人不停地对着美女冒泡……总裁,后半辈子不幸啊!!!
  • 抗日名将李承中

    抗日名将李承中

    值此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身奋斗的英烈们!
  • 御天之诀:异世狂妃倾天下

    御天之诀:异世狂妃倾天下

    21世纪的杀手王牌小傲娇莫倾言在一次精心安排的阴谋下不幸葬身,却在一个修武异世的废柴嫡女与她同名的废柴身上重生,从此开始了艰苦的异世修仙之路~
  • 两晋烽烟

    两晋烽烟

    种子公司业务员陈原穿越来到西晋永嘉年间,正值天下大乱之际。他发现自己力量莫名其妙的变强,让他有了很多以前不能办的能力。再加上有玉米种子的帮助,他打算改变这个乱糟糟的世界。他决心救流民,发展自己的势力地盘,并一步步改善这个乱世。
  • 六道上人

    六道上人

    自鸿蒙初辟,万物生成。众多凡人和妖魔对于追求无上神通的欲望,从未间止,更有甚者妄想与天地同寿。最终在无数灵智的汇聚下,逐渐衍生出了一种修真练道之法,凭此能够掌握无上力量,上则遨游九天,下可远遁千里,挥手间天地惊变,甚至待境界圆满便可羽化成仙。时至今日,神州的修真练道者多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其中以修真法门不同,大可分为六道:道、佛、鬼、魔、巫、妖。由于各道的宗旨有善恶之别,自然产生了正邪之分。道、佛两派为正道,势力强大,牢牢掌管着冥河以南的中原大地的灵山秀水,而处于弱势的鬼、魔两大邪道只好退居于冥河以北的荒山恶水,同隐于十万大山之中、一直保持神秘色彩的巫、妖为邻。
  • 商界第一夫人

    商界第一夫人

    曾经集万千宠爱的千金公主误信他人含恨而死,一朝重生,势必守护好所爱之人。弃我者我弃之,伤我者我十倍还之。
  • 异世玄幻录

    异世玄幻录

    老套的穿越情节,老套的主角重生,老套的家族竞争,老套的……但就在一切老套的事物之下,不变的,是我们这颗不老套的心,我们这颗依旧热血的心……最美的文,追忆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玄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