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吃药是为了治病的。其实,有时候服用一些药物后反而会导致口腔发病,可能大家最熟悉的是药物过敏了吧。药物过敏除了可见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外,口腔可以表现出灼热、疼痛、黏膜红肿,伴有口腔分泌物增多,并常伴皮疹,皮肤划痕阳性等其他过敏表现。容易引起过敏的药物有水杨酸类、甲丙氨酯、磺胺类、四环素类、巴比妥类、氨苯砜、羟基保泰松、吲哚美辛等。此外,全身或口腔局部使用某些药物时可能会发生口腔黏膜变色,如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引起口腔急性萎缩性炎症,病变部位多旱红色;长期使用洗必泰时,可使口腔或舌黏膜呈现黄色或黄棕色;长期应用铋剂,龈缘部会出现蓝黑色铋线;长期使用胺碘酮,可在牙龈边缘处产生铅黑色色素,8岁以下儿童使用四环素类药物可以导致“四环素牙”等。除此之外,一些能够引起口腔斑疹或疱疹、红斑、甚至口腔溃疡的药物也应当引起注意,常见的有磺胺类、巴比妥类、青霉素、氯丙嗪、卡马西平、水杨酸类、利福平、乙胺丁醇、氨茶碱等。
同类推荐
本草纲目(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本草纲目》最早出自李时珍之手,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共载药1800余种,其中1000余种为植物药,其他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上百幅、方剂万余首,其中约有八千多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主治、发明和附方等项。书中不仅修订了我国古代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对药物进行了相对科学的分类,特别是李时珍对动物药的科学分类,说明他已具备了生物学进化思想。大国医2: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根据健康的一般规律,本书又分为“防病”(即保健)与“治病”两大体系,前六章分别从饮食、锻炼、养心、日常养生、经络养生等角度讲防病,主要讲述大师们的日常保健方法及经验,如朱良春教授常喝的“长寿粥”,邓铁涛教授常练的“八段锦”,李济仁教授常饮的“保健药茶”,王绵之教授常用的“打坐养心法”,何任教授提倡的“中年进补”等。后十章则主要讲述大师们对各类疾病的诊疗经验,包括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皮肤病、妇科病、儿科病等十大种类。
热门推荐
废材逆袭:倾城绝色太惹眼
一朝穿越,她成了府里的废材。别人口中的妖女。切,我还怕你们不成?天才,我一脚踹开。妖孽,我一拳打飞。可容颜会惹祸,一大群美男追着她跑。她轻轻一笑,不爱便不嫁。某男逼近,将她逼到死角。“男女授受不亲!”她警告。“亲了就要成亲!”某男妖孽一笑。打不过躲得过!她咬牙。谁知天涯海角,他誓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