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8600000043

第43章 第四十二名 荀况

网络搜索结果:361389条

最大招牌:《荀子》

招牌搜索结果:40700条

名言嘉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荣誉称号:无

影响力星级:★

[人物档案]

姓名:荀况,字卿

出生:约公元前313年

逝世:公元前238年

祖籍:赵国(今山西安泽)

出生地:赵国(今山西安泽)

逝世地:兰陵(今山东临沂市境内)

主要身份:思想家、教育家

主要功过:广泛吸收诸子百家思想,集先秦子学之大成

主要著作:《荀子》

人们对荀子的生平所知极少。他大约于公元前313年出生,约15岁的时候从赵国到齐国去求学,成为“稷下学派”中一个著名的学者。他曾经三次担任祭酒的职务,还曾上书给齐国的宰相。由于受人攻击和中伤,他离开了齐国。荀子曾在秦国和宰相范睢讨论过治国之策,还到过赵国,和赵孝成王谈论兵事,但均未被起用。在春申君担任楚国的宰相时,荀子被春申君任命为兰陵令。春申君死了以后,他也被罢官。荀子罢官后没有离开兰陵,而是定居在那里。他在这里授徒、讲学、著述。在他的弟子中,著名的有李斯和韩非。大约在公元前238年左右,荀子在兰陵去世,并葬在兰陵。

[影响力评述]

一百多年前,谭嗣同在他的著作《仁学》中写道:“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无论谭氏对荀子的评价如何,荀子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荀子生活的年代略晚于孟子,他的思想大体上属于儒家,但他的一些主张却是和孟子相对的。荀子有机会研习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学说并为己所用,创立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人们因此说他是先秦诸子的集大成者。荀子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历史进程,他的学生李斯就是他的思想的推行者之一,并为秦统一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荀子思想的另一个传人是韩非,虽然韩非没来得及施展自己的政治主张就赍志以殁,但韩非的思想却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政治实践。韩非的思想以法家思想为主流,但他无疑受到了老师的重大影响,在很多观点上两个人也是一致的。荀子的思想,是一座珍贵而丰富的文化宝藏。

荀子政治思想的主要观点是实现“天下为一”。他提出要“臣使诸侯一天下”、“四海之内若一家”。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荀子认为应当采取“隆重礼法”、“尚贤使能”和“平政爱民”三项政策措施。首先是“隆重礼法”。荀子说的“礼”并非孔子所说的周礼,而是经过改造的“礼”。他说“礼以顺心为本”,即礼必须符合人的本性的要求。在遵礼的要求之外,荀子也非常重视“法”的重要性。他认为在“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基础上,也要有法度惩治不法之徒,“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荀子的这一思想,被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发扬光大,但他们只强调了老师思想中的一个方面,忽视了德治的作用,后来的秦朝只知严刑峻法而忽视教化的力量,“享国之日短”也就不足为怪了。荀子的另一个政策主张是“尚贤任能”。他认为应当“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举荐贤人要“外不避仇,内不阿亲”,举荐贤人则要“不恤亲疏,不恤贵贱”。他反对世袭的贵族制度,更反对株连九族的连坐制度。荀子的第三条政治主张是“平政爱民”。荀子深切地认识到民众的力量和民心的重要。他把君和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并不仅仅把民众看做是接受君主役使的工具,而是把他们看做是道德的主体,“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因此,国君应当“等赋,政事,裁万物,所以养万民”。

荀子在理论上的另一个贡献是他对人性的探讨。荀子首先给出了善恶的定义:“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这让我们惊奇地发现,荀子的定义与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定义何其相似!和在他之前的孟子的“性善”主张不同,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他的一篇文章的题目就叫做《性恶》,他在其中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的意思是说,人从本性上说是恶的,他的善良仅仅是外在虚假的表现而已,或者说,是他有意无意装出来的。荀子说,所谓的性,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他饥则求食,寒则求衣,如果不加节制,就会导致争夺、杀人等恶行。他认为,就本性而言,人人都是一样的,无君子小人之分。用荀子的原话说就是:“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纣,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荀子认为,要使人向善,不能违拗他的本性,而是要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即“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人性虽然是恶的,但可以通过教化的方法使之向善。而且,也只有承认人性的恶,才是教化万民的理论前提。荀子虽然认为人性本恶,但他认为人人都有接受教化而向善的先天素质。他说人人“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一个人如果能够接受良好的教化并且积极向善,则“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

荀子还从更广泛的角度讨论了人性。他认为,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人只是万物之中的一种。但人又是万物之灵秀,是万物之中最高贵的。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那么,任何山川草木牛马的区别是什么呢?荀子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其实是在对人类社会进行定义,即他认为人类社会就是可以群居在一起的许多人的集合。荀子的这个定义在两千多年后,仍然影响了另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严复,严复在翻译英国思想家斯宾塞的名著《社会学研究》时,就把社会学翻译为“群学”,把《社会学研究》译为《群学肄言》。荀子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生活在一起的主要机制是“明分”。他接着写道:

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官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载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

在这里,荀子已经涉及了社会学中的核心问题,即社会整合,问题,用他的原话就是群居和一。所谓和一,不就是整合的意思吗?荀子十分强调“明分”的作用,他认为“救患除祸,莫若明分使群矣”。那么,荀子怎样进行“明分”呢?他虽然主张选贤任能不分贵贱,但不是主张绝对的平均。他认为,所谓“明分”,就是合理划分社会等级,并且根据人的贤愚进行分配:

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谷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

荀子认为自然界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和儒家的天命思想相一致的。荀子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他并不认为人们要被动地接受天命的摆布而无所作为,并进而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荀子对这一思想的论述非常精彩: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还是一个伟大的教育思想家。荀子的《劝学篇》至今仍是中学语文的必选课文,中学语文课本经历了如此多的改版,《劝学篇》仍然版版在目。在此文中,荀子阐述了环境对人的重要作用,“篷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而一个人应当自觉地选择优良的环境和人以自处:“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他还鼓励人们多学、勤学,并且要持之以恒。下面一段话,最能反映荀子的劝学思想和语言风格: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告诫人们不要自满,他说:“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生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我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天高地厚”,就起源于这句话。荀子非常重视修身,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就叫做《修身》。他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他还说:“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这些都被人们作为座右铭而记取。

荀子的著作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的很多话都变成了成语,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思想也远播海外,例如,日本靖国神社旁边的“游就馆”的名字,就来源于荀子“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这一句话。如果荀子的在天之灵知道自己的名言被如此亵渎,他一定会出离愤怒的。我们用现代哲学家杨荣国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话来结束对荀子的评价:“中国两千年以来,其支配的思想是荀子的思想。说这话的人虽是拥护孔孟而反对荀学,但却道出了一个真理,即把真正代表中国封建制度的思想的开山者找出来了——这个,就是荀子,就是荀子的思想。”

同类推荐
  • 穿越缉捕者

    穿越缉捕者

    穿越者:“上天让我再活百年,我要轰轰烈烈!我要完成霸业!”苏云:“你给我歇歇吧!上天就在我戒指里,还霸业呢,回你时间线待着去!”穿越者:“我要青史留名!后宫佳丽三千!享尽荣华富贵!”苏云:“种马滚!”……历史一旦改变,时空将完全崩溃,必须把所有穿越者消灭!苏云:“其实我也是被逼来的……”
  • 天子命

    天子命

    “臣虽能治内,却不通兵道,固薄有德行,又不晓于天,然问有通天彻地之能,兼有报国之心,当属国士无双,得之与得天下无异。”这天下只容得下一个光明正大的皇帝,而容不下一个满腹阴谋的绝士。
  • 榆关悲歌

    榆关悲歌

    《题山海关》苍茫渤海地,远岫立城台。瘦马西风烈,残阳古道折。红颜哭乱世,赤血染金戈。注定家国破,冲冠又奈何?新浪微博:米罗Carol
  • 长河复生记

    长河复生记

    《明史-河寇志》:河间有寇,自号联邦。寇酋姓孙,名一,字零,号不二。据锦衣卫查知,寇酋本名狸的儿,实为草地无父无母之流氓,自崇祯五年起聚土匪、叛军、流贼、残虏,以雷电巫术蛊惑人心,自成金、银、铜、铁等国,目无纲常,始祸乱黄河。
  • 明末演义

    明末演义

    明朝末期,天地不仁,朝廷昏庸无道,权贵巧取豪夺,百姓流离失所,各路英豪揭竿起义。与此同时,山东梁山有两个宁静的小山村,分别为东石相和西石相。这两个山村的名字,则来源于一百零八将石相。这里流传着一个传说,据说祖先初来之时,忽见南山电闪雷鸣,好似苍穹要掉落,不时有遮天蔽日的电龙在漆黑的云层之中穿梭,壮丽又骇人。当人们来到这里之时,只见得在山顶,竟然有序的摆放着108尊威风凛凛的石像,正是那昔日的梁山好汉。又盛传,此地必有真龙现身,朝中得知,下令把石像全部砸碎,虽这两个村子还是石相村,却早已没有石相的影子。
热门推荐
  • 启迪人生(中华美德)

    启迪人生(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五千年,内容博大而精深。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这对外来文化充斥审美和阅读的今天,有着一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文化,从浮躁到宁静的“回归”的意义。
  • 璇玑密匙

    璇玑密匙

    奇妙的玄纹战斗神奇的璇玑密匙热血的变强之路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诸天战皇

    诸天战皇

    林峰偶得一枚神秘石印,从此称霸诸天。一位百脉不通的废物,受尽欺凌,一块石印令他逆天崛起。从此诸天十道,我为尊!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狼魂魄

    狼魂魄

    柔情应不应该存在于狼群之中?人们所厌恶的狼,会不会有爱的存在?见证两代狼王,见证爱改变的奇迹。让爱在众狼心中流动,也许这才是狼真正圣洁的灵魂,也许这才是狼真正伟大的魂魄!
  • 诛鬼

    诛鬼

    爷爷为了送鬼,意外去世,引出了家里一件秘闻。原来我家还有一个别称:诛鬼世家!
  • 王源:回眸遇她

    王源:回眸遇她

    “顾汶西...别走好吗?”少年挽留”既然上天不眷恋,忘了我吧,王源...“女孩哭着说”不!我爱你,真的,我真的好爱你,汶西......“王源嘶喊道”再见了......“8年后的又一个夏季,女孩回来了......可他呢?
  • 人鱼之吻

    人鱼之吻

    纨绔子弟欧阳云在一次游玩期间无意中救起了人鱼公主莫璃,莫璃重情重义,誓死也要保护欧阳云。本来欧阳云和莫璃互相喜欢无奈,欧阳云无意间发现了莫璃是人鱼公主,由于害怕,果断刺死了莫璃,但莫璃有起死回生之术。欧阳云以为莫璃死了,便娶了别的女人共度了一生。这段情持续了两世……
  • 末世之城墙

    末世之城墙

    生命大爆炸,极速的进化时代降临。失婚男杨初一在一场演唱会上蓦然惊醒,八万活尸围困,杨初一不想死,真的不想死。龙象之力横扫八方,降龙之掌镇压一域。一把刀、一张盾,就是一面万尸不破、妖魔不侵的盖世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