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这个词,说白了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有自信的人不但魅力十足,而且无坚不摧。安妮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所以她总是低着头,不敢抬头看人。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安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连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安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安妮,你昂起头来真美! ”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她这才明白,原来使自己得到赞美的不是蝴蝶结,而是自己的自信。
自信,就这样让一个本来平凡的小女孩脱胎换骨。
从心理学意义上讲,自信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认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自信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他们相信自己对于社会和他人的价值,也相信自己一定会受到别人的重视;他们相信自己是独特的人,不是可有可无的人;他们尊重别人,也相信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护。
有一个小男孩幼年时严重“口吃”,但他对演讲却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他开始学习演说时,声音和姿态都十分笨拙,屡屡遭到听众的哄笑和讥讽。可是,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更加努力地练习。他常常独自一人躲在地下室里,面向墙壁刻苦练习发声和姿态。他甚至口中含小石子练习发音,以使发音越来越清楚,呼吸越来越舒展。经过多年苦练,他的演讲得到了认可,他的自信更是为他的演讲注入了独特的魅力,每一次都会赢得经久不息的掌声。他就是闻名于世的卓越雄辩家狄摩西尼。
狄摩西尼的例子说明,先天的不足并不能决定一切,也不能剥夺一个人的自信与尊严。他在辛勤努力的过程中,不但克服了自身的缺点,还改变了人们对他的看法。他并非不自卑,但是他却勇于向自己的自卑挑战,从而战胜它。
英国哈兹里特说:“如果你相信你能得胜,你就会得胜。信心是胜利所必需的。 ”在现代社会,自信是一个成功人士的必备品质。没有自信,即使是近在咫尺的机会也可能与你失之交臂;没有自信,即使你已经无限接近成功,也可能会半途而废。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之后,有人曾炮制了一本《百人驳相对论》,网罗了一批所谓名流对这一理论进行声势浩大的挞伐。可是,爱因斯坦相信自己的理论必然胜利,对挞伐不屑一顾。他说:“假如我的理论是错的,一个人反驳就够了,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他坚定了必胜的信念,坚持研究,终于使“相对论”站稳了脚跟。“相对论”成为 20世纪的伟大理论,为世人所瞩目,爱因斯坦的自信和坚持功不可没。
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自信的人,但是他们找不到行之有效的办法。其实,想要变得自信,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你愿意相信自己,愿意付出努力。
要自信,首先要正确认识你自己。自信建立在对自己的客观认识之上,俗话说的“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这个意思。在对自己进行客观分析的前提下,明确自己的优缺点,改造自己就有了方向。接着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挖掘自己的才干和特长,以累积自己的信心。同时,还要找出自己的缺点,用适当的措施来克服和补救,变不利为有利。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培养自信必须建立在适度的基础上,不能过分追求完美、苛责自己。这种心理状态会让自己永远无法对自己满意,稍受打击就会全盘否认自己,进而危及到自信。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大可不必过分强求自己完美无缺,更不能因此轻率否定自己。
很多人提到自卑,都会认为它是坏的,是自信的死敌。但是事实上,它们之间的关系要比人们想象得微妙得多。被称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的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对我们平日不以为然的“自卑”进行了饶有兴味的探讨和独创性的研究。他认为,事实上,每一个人在幼儿时期都有过自卑的经历,因为他们不依赖成年人就无法生存,而这种依赖总是建立在成人的强大与他们的弱小所形成的巨大反差上。但是,儿童并不永远自甘于这种依附的地位,一种内在的自卑感刺激儿童的想象力,并诱发儿童试图去改善个人的处境。阿德勒称这种机制为“心理补偿”。
双目失明的人全力发展他的听觉和触觉,下肢残疾的人全力发展他的上肢,聋哑人全力发展他的肢体表达能力,就是出于这种“补偿”心理。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缺陷感越大,自卑感越重,就会越敏感,个体寻求补偿的愿望也就越迫切,因此孱弱的儿童往往比健全的儿童更好胜。
虽然补偿的努力人人都有,但其程度和效果并不一样。有的人虽然也进行了补偿努力,但是不能持久,遇到困难便中途退缩,因而达不到补偿的目的;有的人则努力地达到补偿与“卑劣地位”的平衡;还有的人则会使补偿超出原来的“卑劣地位”,形成“超度补偿”,结果,原来的“卑劣地位”反而转化成了“优越地位”。如因为残疾而发奋写书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他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鼓舞了无数的人。
所以说,自卑本身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关键是向何处发展。我们大可不必被自卑困住,怨天尤人、破罐破摔,也不要惧怕它。只要个人始终努力克服自卑,追求卓越,自卑就会转化为自信。如果一个人有能力克服自卑、成为一个自信的人,那么他也一定能通过努力,取得非凡的成就。
让自己自信起来,离不开刻苦的努力。“勤能补拙”,勤奋的学习、刻苦的努力才能换来成就,这种稳扎稳打的成就才能建立稳固的自信。同时,还要与外部世界保持联系,多接触新鲜事物,开阔自己的视野,积极与人交往。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刷新自我,不至于“闭门造车”,与世界失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