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泾源的汪成旺,吃不惯那带膻气味的羊肉,只能自己熬稀饭、煮方便面吃。身体越发消瘦了。当地领导关心地说:“给你开个小灶吧。”汪成旺说:“我到这里是来接受锻炼的,我不能搞特殊,生活慢慢会习惯的。”
上任伊始,他注重了解当地羊肉膻气的原因。这是因为除了受水草质量、气候阴湿等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当地羊的品种老化,饲养方式不科学等原因造成的。当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他决心把对口帮扶的结合点放在羊的品种引进、改良和羊舍的建设上,走以养羊为主的开发式扶贫之路。
中国不是养羊之乡,兴羊之帮?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对于哺乳动物来讲,标志着新生命开始形成,这种生命延续的方法都是在体内完成的。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一直是世界性最难以突破的尖端科学。内蒙古科学家旭日干与日本的花田章博士合作,利用这一新技术成功地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试管羔羊”,被誉为“世界试管羔羊”创造之父。
在旭日干的带领下,从卵子采集、培养,到精子体外获能处理,体外受精,受精卵的受精率,受精卵的发育等多项重要技术,都达到或超过国际上最高水平。一批健壮的中国“试管羊”、“试管牛”已降生在内蒙古。旭日干在实验动物科学和家畜胚胎工程等领域的研究中,共完成区内外近20种研究课题,为生物工程技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中国的家畜改良和濒危动物的挽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草原和其它各地培育了许多优质品种的牛羊。
羊,是六畜中的善者、仁者,大自然吉祥的使者,深受回族群众的喜爱。据考证,回族养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养羊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泾源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羊经验,从中也获得了巨大的效益。
羊吃的是牧草和秸秆,献给人类的是“美味”和“美丽”,送给养殖户的是“金子”和“银子”。当地群众深有体会地说:“家养一只羊,油、盐、酱、醋不用忙;家养两只羊,孩子上学不用慌;家养三只羊,盖房有希望;家养五只羊,来年奔小康;家养十只羊,等于开了小银行。”汪成旺听着这些形象而又生动的顺口溜,觉得养羊既是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佳项目之一,又是政府扶贫工作的最稳妥工程,也是国家封山禁牧,退耕还林,种草养畜,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举措,也坚定了他发展养羊业的决心。
科学引进种羊,是发展养羊业改变当地羊种的关键环节之一。引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开发养羊业的进程和效果。据古书记载:“羊性喜群,故于久羊为群,尤为独也。”说明人们早已掌握了羊的群居特性,利用羊的这一特性,选好种羊头羊更利于群牧,更利于羊的繁殖。
一个雨后的下午,汪成旺和马文全副县长在下乡路上,听说泾河源镇在外打工的女青年马某同她的陕西未婚夫向可安,用打工赚来的钱在泾河源镇街西村建标准化羊舍,饲养了一些鲁西羊。这对泾源来说是一个喜讯。于是他们便立即赶到街西村。映入他们眼帘的是红砖院墙,标准化砖木结构的羊舍内几十只膘肥体壮的鲁西羊正悠闲欢快地吃着青草。向可安向汪成旺和马文全介绍说:“鲁西羊就是小尾寒羊,因产于山东鲁西地区,又称‘鲁西羊’、‘鲁西高腿多胎小尾寒羊’、‘高腿王羊’等。”鲁西公羊凭借它那螺旋形角,平直的背腰,高大的身体,坚实的体质,粗壮的四肢,在羊群中显示着权威,炫耀着霸主的威风。鲁西母羊则以扁形的躯体,发达的乳房,丰满的臀部,小巧的脂尾,雪白的皮毛,显示着温顺与美丽,给跪乳的羔羊以无尽的爱抚。
鲁西羊以其品种优良,体格高大,产羔率高,成为我国宝贵的地方优良品种,也是世界上少有的优良品种。它成熟早,母羊5-6个月龄即可发情,当年产羔。公羊7-8月龄可用于配种。1年两胎,大多数1胎产两羔以上,最多的产羔率为261%。小尾寒羊个体大,产肉多,公羊体高平均为99.83公分,体重135.33公斤,屠宰率为56.26%,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母羊体高82.43公分,体重85公斤。鲁西羊适应性强,好管理,耐粗饲,能充分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和野草,既可放牧,又可舍饲喂养,是很好的致富项目。
在谈及效益时,向可安夫妇高兴地告诉汪成旺和马文全:“效益很好,每只种公羊可卖到1500元,每只母羊最多可卖到800元,跟一头小牛的价钱差不多。”效益虽好,但他们目前面临的困难也很多,无资金引进国外新品种,银行贷款要还,鲁西羊价高一般农户买不起,许多农户只能“望羊兴叹”。汪成旺他们听了养羊人的喜与忧,为鼓励他们继续扩大经营规模,引进国外新品种公羊,决定为他们解决帮扶资金15000元,并购买他们130只怀胎母羊(每只500元),3只公羊(每只1500元),分别扶持给兴盛乡新旗村50只、黄花乡红土村50只、香水镇下寺村30只,并把向可安夫妇饲养场确定为闽宁对口帮扶种羊基地。
怎能不让汪书记动心呢?鲁西羊产羔数是普通羊的数倍,在世界“羊族”产量中堪称之最,被国家定为优质名畜良种。经济效益高,适宜舍饲,舍饲有利于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林、牧各业协调发展,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将此羊誉为“中国国宝”。在汪成旺的极力扶持下鲁西羊——小尾寒羊,带着它特有的魅力走进了泾源县千家万户。
选好一个项目等于对一个人的智力、魄力、能力的极好检阅。对于养羊,汪成旺心里自有一本账:买羊时全部要买带羔(怀胎)的母羊,两三个月内就能下羔。一年两胎羔或两年三胎羔,一胎平均下三羔,两年就变成了十几只羊。一只羊平均卖300元,收入将是3000多元!3000元,对于人均收入不足500元的贫困户来说,等于创造了两个劳动力两年才能创造的价值!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羊创造的价值将会越来越明显。这130只怀胎母羊分散到3个乡、3个村的130户贫困户家中,让他们发展两年每户再还回一只母羊,再扶持给其他农户,这样滚动发展。随着投资加大,羊的生产将成几何数增值,将会有更多的贫困户脱去贫困的帽子。
经久不衰的羊市场和居高不下的羊价,给了汪成旺无比兴奋的启示,那满坡、满山的青草又给他的想法予以支持。在这种思想的驱动下,汪成旺让闽宁办、村委会、农户三方签订合同,扶一羊两年后还一羊。从三方签字的那一刻起,新一轮的扶贫发展思路就算确定了下来,并在泾源县的三乡、三村130户农户中进行试点。
江南的山,孕育着江南人的坚韧;江南的水,赋予了江南人特有的睿智。汪成旺又将这种坚韧与睿智,传播给大山深谷里的泾源人。汪成旺把130只鲁西羊扶持给130户贫困户后,没有忘记他的承诺。他在讲党课时对群众说:“我们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养羊也要讲究科学。传统养羊一只一年只能下一胎,一胎只能下一只,成活率低。冬季气候寒冷影响羊的生长,而且草产量也不足,牧草品质差,养羊往往造成‘夏长、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如果采用科学的方法饲养,引进新品种的良种肉羊,羊一年四季均可发情,羊可以多胎多产,一年产两胎,一般两年产3胎或3年产5胎,已经不是养羊史上的神话,而是已经成为事实。一胎产2只-6只,并且良种羊瘦肉多,肉质细嫩,无膻味,肉鲜味美,价钱比普通绵羊高出2倍-3倍。”他的话像磁石一样吸引着群众,文明、科学、知识淌进了男女村民的心田。青年人都积极参加村里的各种培训,再不必无所事事地站在村头惹事生非。就连大老粗也在积极地学科学、用科学,想闯闯知识的宫殿。谁能怀疑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出现养殖专家、养殖状元?会场沸腾了,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泾源县养羊的热情空前高涨。汪成旺每到一处都带来文明气息、知识信息,无一例外地激活人们那颗麻木已久的心。
为了鲁西羊多胎、多羔,饲养户期待着。
泾源县的百姓在期待着。
为了那130只鲁西羊如期生产,方方面面都在关注着。
鲁西羊,两省领导的期望;鲁西羊,一个挂职干部对贫困山区群众的庄重承诺。为了这个承诺,在无数次繁忙的工作后,他独自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汪成旺的父亲病重,可他却无法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他要完成对群众的承诺,要让他们看到经济效益。
他和泾源人民同出力,
他和泾源人民共流汗,
他还得承受远离亲人的苦楚和孤独。
1999年5月,兴盛乡新旗村的于物利家的鲁西羊产下了3母1公4只羊羔,不久黄花乡红土村马金成家的羊又下了6只羊羔,这个消息不胫而走,飞一样传遍了全县。附近的人都赶来观看。就连身居深山的老太太、老大爷也在年轻人一片孝心服侍下,有的拄着拐棍,有的坐着车也来这里开开眼界,临走时还要求一定要买上一两只鲁西羊饲养,也为自己增加收入。
半年后,三乡三村的130只鲁西羊全部产羔。从闽宁办传来了一条令人欣喜不已的消息:130只鲁西羊当年产羔460只,平均每胎产3个耀6个羔。羔羊存活390只,其中310只母羊,80只公羊。每只羔羊售价500元,可收入19.5万元。且有50%的老羊、40%的羔羊已怀胎。户均将有羊6只耀8只,以上按市场价计算,每只500元,每户贫困户可获经济效益4000元。这对泾源人的收入来说可称得上是天翻地覆。看好鲁西羊的群众,从各渠道不断买来鲁西羊饲养。当地的土杂羊开始受到冷落,并开始自然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