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2500000008

第8章 冬藏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自然节奏和人类生活的一种契合。

对一位文学家和艺术家而言,“冬藏”可能出于他的预感或本能。当他着手整理旧作,准备藏之名山的同时,内心往往有着既悲壮又凄怆的情怀。

大约嘉靖元年冬天,唐伯虎在给诗社社友若容翰学信中,吐露出那沉郁的心声:“若容老兄翰学,省示浮休迁化,欲往哭之,事冗不克遂怀也。故人朋旧,渐就凋落,深可慨叹;自度衰飒,又何能久世耶!昔者,瓠庵阁老、石田高士相继作古,余窃悲悼,以为前辈风格颓委,使后生无所师法。今我盟社,亦复零落,新进后生,既无谦谦之德,又不及接见前辈,岂淑世风气使然那!中心恝然……缘仆收拾旧所著书,为身后计耳。……”(注一)

从伯虎同一封信中,也可以对他的名山业绩,看出大概轮廓:

《三式总钤》三卷

《唐氏文选》八卷

《书画手镜》一卷

《将相录》二十卷

《吴中岁时记》二卷

《史议》四卷

《时务论》六卷

信中更殷殷嘱托,一旦从社友浮休游于九泉,希望若容翰学能为他把这一生耕耘所得,书于圹侧。

不过唐伯虎胪列出来的书单,既非全部,其中重要作品,也并非完整的藏于箱箧之中,随时可以付梓。

《周髀算经》,赵君卿、甄鸾诸人的勾股算法,唐伯虎不仅深入研究,复加以精核的辩证,洋洋数十条之多。此外,对佛教的内典,他也下过极大的心血,有关著作,信中均未见列入。

书目中的《唐氏文选》八卷,是自据其才情心性之作,最能表现这位江南才子半生的坎坷落魄,和盘郁在胸中的块垒;但竟为张承仁御史借没。急着整理旧作,想对生命历程有个完整交待的唐伯虎,反而要辗转托人到张承仁处抄录自己的著作。

伯虎诗文,吐语珠玑,落笔成章,多半不留草稿;他的看法是:“后世知不在是,见我一斑已矣。”一般估计,他所散失的文字,不知多过所保存的多少倍。

好友若容是否无负所托,将伯虎毕生的心血结晶,刻石墓侧,不得而知。而情同手足的祝枝山,在《梦墨亭记》(注二)和后来所撰的《唐伯虎墓志铭》(注三)中,则一再提及伯虎治学的态度和范围,与寄若容手札两相印证,或可见出端绪:

“……少长纵横古今,肆恣千氏。一日忽念欲了其先人之遗望,且以毕近易事;遂乃苞铦坊滔,萃神于科第业,闭户一岁,信步闱场,遂录荐籍,为南甸十三群士冠。……”

《梦墨亭记》中,枝山先以生花妙笔,描写少年唐伯虎的才气,不囿于一家一派的丰富学养。只为了对先人的一份孝意,埋首于八股文中,不过闭户经年,就一举夺魁,成为南京的解元。

“……领荐之明年,会试礼署,乃用文法注误,卒落荐籍,人又骇之,而子畏夷如也。去核求神钤天轨,至理极事,山负海茹,钻琢窈惚,于是心益精,学益大,而迹益放;或布濩余蓄,以为绘画。……”

桃花坞中的梦墨亭,成于伯虎三十八岁左右。

从二十九岁中举,冤狱后的铩羽而归,受尽乡里的鄙视和屈辱,婚姻破裂后寄食僧舍的孤独岁月,乃至壮游归来,筑园定居,是唐伯虎人生路上最坎坷颠簸,也是波澜壮阔的一段。无情的打击,使他空虚的心灵,皈依于佛;使他学术的视野,从狭窄琐屑的举业文,转变到命理、占卜乃至风鉴一类的玄虚之学。以上这些,不仅是学术上的探讨,更重要的,也许他想为这变幻莫测的人生,寻求出一个可资窥测的轨迹,寻求出天人之间既微妙又隐晦的互动脉搏。

梦墨亭的构建,在于应合九鲤祠祈梦所得的朕兆,此际伯虎,将以楮墨丹青作为终身的事业,因此,祝枝山应邀而写的《梦墨亭记》,也着墨于:“或布濩余蓄,以为绘画”的绘画上面,文中对唐氏的研究著作,不过略加点缀而已。至于《唐伯虎墓志铭》中,则着眼于伯虎的整个生命历程,生平际遇、绘画文学、研究著述……一无偏颇的作为“盖棺”之论:

“……其学务穷研造化,元萝象数,寻究律历,求扬马元虚邵氏声音之理而赞订之。旁及风乌壬遁太乙,出入天人之间,将为一家学,未及成章而殁。其于应世文字诗歌,不甚措意;谓后世知不在是,见我一斑已矣。奇趣时发,或寄于画,下笔辄追唐宋名匠。……”

无法确知伯虎预备刻于圹侧的书目,是否依他心目中价值的高下,定其无后。墓志铭中所谓“旁及”的风乌壬遁太乙,也就是占卜、命相、风鉴之类“三式”之学,伯虎自列为书目之首。其次,是墓志铭中所谓“不甚措意”的应世文字诗歌。墓志铭中列举的有关易与律历之类,伯虎自列书目中则付阙如,也许伯虎生前即已散佚。

自列书目中的《书画手镜》,不知和引起后人争论的《唐六如画谱》(注四),有无相类之处?

《书画手镜》,明末清初钱谦益曾在《绛云楼书目》中提及:

“诸家书目俱未著录,其佚无疑;不然以六如之盛名,其所著述,早风行矣。”(注五)《唐六如画谱》,因全系摘录前人有关绘画的记述、理论,既无创意,复多舛误,有人赞为金科玉律,有人疑为伪托,以为断非出于伯虎之手。

自列书目中的《将相录》、《吴中岁时记》、《史议》、《时务论》,非仅后世无传,墓志铭中亦只字未提;如果不是散佚于伯虎生命的晚期,则可能是祝枝山多年宦游岭南,随即任职南京,正德的南巡,及接踵而至的正德、嘉靖的更替,使他根本无暇一窥好友毕生心血的全貌吧?

太傅王鏊,对人不轻予可,视伯虎为足可济世的良材。王宠履吉鲜少交游,独许伯虎为英雄才彦,是当代奇士……

《史议》、《时务论》二著,正可以窥见这位“龙虎榜中名第一,烟花队里醉千场”的才子的另一面:胸襟、识见、对现实事务的了解,和经国济世的方略。二著的散佚,则使千秋后世永远坠入迷雾之中,无法见到伯虎被期许为国士、英雄的庐山真面目。

“寂寞身后事,千秋万岁名。”

当人们目光投注到伯虎生命中隆冬岁暮的一段,见到他正孤独地收拾旧作,准备交付后人的时候,不免会感到一种凄然与惆怅。

此时,如果预把后人对伯虎诗文的观感与评论,和当日桃花庵中孤寂的身影,悲凉的情怀,以及他的创作态度,相互印证,也许更能透视出纷沓杂乱的世代、一个天才的萌发和成长,以及后世对他智慧结晶的保存与承传,有个全面性的了解。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辛弃疾岁月的迁移,际遇的改变,影响到一个人的心境,也使诗词创作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揉造作,逐渐转变成“欲说还休”的含蓄、恬淡境界。

“少年游冶学秦柳,中年感慨学辛苏,老年淡忘学刘蒋;皆与时推移而不自知者,人亦何能逃气数也!”清代诗人郑燮,在他自选的《词钞》序中,感慨无限地说出毕生创作的历程。

反观唐伯虎文学作品中绝大部分的诗词和曲,虽然鲜有年款,集中一无时间顺序地错杂排列,但如细加品味,从辛、郑两家所体会出来的,随着岁月、际遇与气数而自然衍变的痕迹,依旧隐约可辨。只是,其中交织着伯虎独特的风流天性所谱成的情诗艳词,和晚岁皈依佛祖后,以俚俗而亲切的歌谣,劝人行善并及时行乐,就使他的作品愈发多彩多姿,让人感到眼花缭乱。

综观历代对伯虎诗文的评论,大约可以看出三种不同的倾向:

一派认为伯虎精心之作,多在青少年时代,到了后期,反而不太可观。以这种眼光选辑或品评伯虎诗文的,首推吴县后进,与伯虎为忘年交的袁袠(永之),和文、唐交谊深厚的南京好友顾璘(华玉)。

在所辑《唐伯虎集》的序中,袁袠明显地表现出他的看法:“伯虎他诗文甚多,体不类此;此多初年所作,颇宗六朝。惟游金、焦、匡庐、严陵、观鏊山诸诗,及‘啸旨后序’,乃中季所作,亦可入选,故附入之。……”(注六)

袁序于叙述伯虎跻身士林,及春闱得祸之由,又总结其南归后的生活和创作态度。

“……乃益自放废,纵酒落魄;所著述多不经思,语殊俚浅。……”

袁辑《唐伯虎集》,成于嘉靖十三年,离伯虎去世不远,袁氏也自承:“伯虎他诗文甚多”,结果以“体不类此”的成见,弃而不取。后世辑唐伯虎诗文者,再也没有这样时间、空间上的便利,致伯虎作品大量散佚,实在可惜。

顾璘附和袁袠看法,认为伯虎的“绝艺在是”;不过,他对伯虎晚岁作品评价,并不算苛刻:

“……邪思过念,绝而不萌,托兴歌谣,殉情体物,务谐里耳,罔避俳文;虽作者不尚其辞,君子可以观其度矣。”(注七)

对袁袠选辑伯虎作品标准最为坚持,批评得最为尖刻的,莫如明代“后七子”中的王世贞。他在《凤洲笔记》中评伯虎:

“……诗法初唐,如鄠杜春游,金钱铺埒,公子调马,胡儿射;暮年脱略傲睨,务谐俚俗,西子蒙垢土,南珠袭鱼目,狐白络犬皮,何足登床据几,为珍重之观哉!”(注八)

他又在《艺苑卮言》中,单刀直入地说:

“唐伯虎如乞儿唱莲花落,其少时亦复玉楼金埒。”(注九)

不过,论者以为王氏早年持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藻饰太甚;晚年始渐趋平淡,他对伯虎文学的看法,也逐渐有了改变。他在跋伯虎诗画中写出对伯虎《伥伥行》的感受:

“……伯虎此诗,如父老谈农,事事实际,中间作宛至情语,当由才未尽耳;然过此则为胡钉铰矣。余十年弄笔墨,不敢置眼睫间,今老矣,爱此画,不妨并读此诗,一再过也”(注十)

“余尝有唐伯虎《桃花庵歌》八首,语肤而意隽,似怨似适真令人情醉,而书笔亦自流畅可喜。……”(注十一)

《伥伥词》:“伥伥莫怪少年时,百丈游丝易惹牵。何岁逢春不惆怅!何处逢情不可怜!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后事思量应不悔,衲衣持钵院门前。”(注十二)

在伯虎全集中,伥伥词列于《漫兴》十首之中,与他的《桃花庵歌》,均属中、晚年之作。似怨似适,使人心动鼻酸,感慨无限,一读再读,不忍释手;看来是岁月和遭际改变了王世贞,对唐伯虎中晚岁的慷慨悲歌,产生了迟来的共鸣。

再看看那些被顾璘视为“绝艺”,王世贞赞为“玉楼金埒”的伯虎早年作品,虽然秾丽、上宗六朝晋魏,但古代乐府和诗词影子,所在多有,不若哀乐中年后的平淡天真,直据性情,更能撼动人的心弦。

伯虎著作中,赋,屈指可数,是较少的一类。

《汗巾赋》、《广志赋》、《昭恤赋》,在其稍后,乃至同时的士林中,已不可得见。

《金粉福地赋》,是他二十九岁在南京所赋。当时已解首在望,或黄榜初放;意气风发,是他生平最得意的时刻。

豪华巨邸之中,灯烛辉煌,佳宾云集,珠环翠绕,香气袭人。所有的目光,均凝注在苏州才子唐伯虎的身上。时间虽然已是仲秋,但江南依然残留着几分暑气。

“闽山右姓,策府元勋;玉节凌霄而运,玉符奕世而分……”(注十三)

这位名传遐迩的风流才子,轻挥折扇,启唇朗吟的时候,不由得使人想到王勃当年,赋《滕王阁序》的景象;比较两篇文章的笔调、气势和铺排也颇有相类之处。

唐伯虎《金粉福地赋》的尾声中,也自谓:“借王勃之风,奋江淹之笔”,因之可以推测《滕王阁序》对《金粉福地赋》多少有些影响。文章起首,都描写出地理的形势,主人的荣宠和勋业的隆盛。

不过,比起王勃所面对的层峦耸翠、位于长洲之上的飞阁,以及时届九秋的寒潭暮色,和伯虎所处的连云大厦、锦屏绣幕、管弦轻奏、轻颦浅笑的情调,却又形成一种萧索苍茫与旖旎浪漫的对比。

写风物、主人的勋名之外,《滕王阁序》中,王勃触景生情,特别着笔于“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的哲学思维上面。从人生的荣辱、命运的兴衰,归结到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的主题上面。

“……织锦窦姬,荐朝阳之赋;卷衣秦女,和夜月之篇。宝叶映綦屐而雅步,银花逐笑靥而同圆。丽色难评,万树过墙之杏,韶光独占,一枝出水之莲。……”《金粉福地赋》中,则始终落墨于居宅的宏富壮丽,园囿的幽雅曲折,以及才子佳人的千姿万态上面。也许是作者的心情、处境不同,感触各异,因而开出不同的花朵。最有趣的,这两篇文章中,各有流传千古的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据说《滕王阁序》吟诵到这两句时,连原先想彰显子婿才华,对王勃径行作序,恃才傲物态度颇为忿恚的阎太守,也禁不住击节赞叹:

“此天才也!”

唐伯虎于赋中,描写少女的多才多艺和娇羞妩媚的神态之后,总结了一句:

“一笑倾城兮再倾国,胡然而帝也胡然天!”引来一阵如雷的掌声,到处传诵;反倒是整篇《金粉福地赋》很快失传了。直到万历年间,曹元亮所辑伯虎集出,金粉赋才重新面世,至于唐赋中的名句,能否和王勃句相互媲美,则又见仁见智了。

伯虎另一首传诵一时的《娇女赋》,其中部分古代作品的影子,就比《金粉赋》明显得多了。

乐府歌辞《陌上桑》,有一段对美女外出采桑,引得路人如痴如狂,争睹芳颜的描绘: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胡。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畊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当从南而来的使君,遣吏向前询问罗敷姓氏和芳龄时,有一段俏皮的对话:

问是谁家妹?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伯虎于《娇女赋》中,形容少女的娇美、妩媚、温婉的性情和优雅的仪态之外,也以“二十尚小,十四尚大”这样的词句,点出少女的芳龄。

描写路人的痴迷则是:

“……负者下担,行者伫路。来归室中,啧啧怨怒;策券折阅,较索羡货。着履入被,不食而呕;双耳嘈杂,精宕神怖。形之梦寐,仿佛会晤。……”(注十四)

下面则全力描摹辗转于病榻之上,相思病患者的恍惚神态,这点倒和罗敷与使君的一大段对白大异其趣。

唐伯虎与元配徐氏,鹣情深,但徐氏不幸早丧。伯虎所留下的诗歌中,和徐氏有关的一首为《殇内》,一首可能是《妒花歌》: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妆。问道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注十五)

闺中情趣的描写,对温柔多情的唐伯虎而言,原应得心应手,别出心裁,生动传神。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一面发娇嗔,碎挼花打人。”——《菩萨蛮》·五代·无名氏作和妒花歌相较,虽然体裁、词句各异,但少妇的娇憨情韵,则颇为类似。

而被王世贞誉为“玉楼金埒”的唐伯虎少作中,如乐府《短歌行》(注十六)与曹孟德短歌行;《相逢行》(同前注)与古乐府歌辞中的相逢行……不仅体裁形式,就表现内容而言,也不乏“取法”之处。

从此以观,他那些中晚年慷慨悲歌、颓然自放,乃至务谐俚俗之作,不但情感真挚,风流洒脱,也更多彩多姿,反而愈加值得玩味。

一、《从唐寅的际遇来看他的诗书画》页七、图一,江兆申著,《故宫季刊》第三卷第一期抽印本。

二、《唐伯虎全集》汉声版页三一九。

三、《唐伯虎全集》水牛版页二二九、汉声版页一八四。

四、《唐伯虎全集》水牛版页二八三、汉声版页二〇九。

五、《书画书录解题》卷十页二六,余绍宋撰,中华书局版。

六、《唐伯虎全集》水牛版序页、汉声版序页一。

七、《唐伯虎全集》水牛版页二三四、汉声版页一九〇《志传》。

八、《唐伯虎全集》水牛版页二五二、汉声版页二八二《诗话》。

九、《唐伯虎全集》水牛版页二五三、汉声版页二八四《诗话》。

十、《唐伯虎全集》水牛版二六二、汉声版二九六《题跋》。

十一、《唐伯虎全集》水牛版页二六二、汉声版页二九七《题跋》。

十二、《唐伯虎全集》水牛版页二四、五四及页二三二《志传》。汉声版页二〇、四六及页一八七《志传》。

十三、《唐伯虎全集》水牛版页二、汉医版页二。

十四、《唐伯虎全集》水牛版页一、汉声版页一。

十五、《唐伯虎全集》水牛版页一一四、汉声版页一九。

十六、《唐伯虎全集》水牛版页七、汉声版页六。

同类推荐
  •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记述了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复杂多变的一生。1859年,袁世凯出生在河南项城一个官僚大地主家庭。袁家上辈人官运亨通,袁的野心亦不小。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郁郁不得志的他即便结了婚,做了父亲,也还像个胡天胡地的恶少。1881年,一事无成的袁决定出走家乡,前往登州投军……1912年,临时参议院以全场一致的17票选举袁继任临时总统,所得票数比之孙中山当选时竟还多了一票。1915年,袁宣布“接受”帝位,准备成立中华帝国,可惜直至83天后帝制取消,他仍未正式行登基之礼。1916年,袁靠着一剂强心针由昏迷状态苏醒过来,留下人生中最后四个字:“他害了我!”
  • 清世宗雍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世宗雍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雍正帝的一生,勤政务实,政绩杰作,是一位勇敢反对各种利益集团的大改革家,是一位真正的治世之君。即位后各项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小利益集团的纷纷倒台,种种新政的陆续出台,无不反映出这位大改革家睿智、勇敢、坚韧、勤政和进取本色。没有雍正帝的整顿和改革就不会有后来的乾隆盛世。雍正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皇帝,从出生到登上帝位,再到他的死,都是难解之谜。三百年大清历史,充满了让人匪夷所思、难分难解的谜团,本书详实的描述了雍正皇帝的曲折起伏,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一个真正的神秘皇帝的传奇人生。
  • 毛泽东与斯大林

    毛泽东与斯大林

    这是一部有丰富内容的好书,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教科书。毛泽东和斯大林,是众所周知的两位伟大人物,是中国和苏联一代革命人民的领袖。我与毛泽东和斯大林都见过面,谈过话,有过接触,并在他们指导下做过一些工作。后来,党组织分配我任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先后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十七年。1948年,斯大林派米高扬秘密访华,和毛泽东会谈,我任翻译。1949年,毛泽东派刘少奇访苏,和斯大林会谈,我仍任翻译。1949年12月至1950年春,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和斯大林及苏联领导人会谈,我仍然任翻译。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毛泽东与斯大林》这部书编得基本上是真实的,实事求是的。
  • 宋教仁自述(全集)

    宋教仁自述(全集)

    宋教仁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他在发扬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领导推翻帝制的武装斗争、草拟资本主义宪政纲领、以议会方式反对袁世凯专制等方面的业绩,是常为世人道及的,他在25岁之龄即为中国领土的完整做出过杰出贡献。《宋教仁自述(套装上下册)》以宋教仁短暂的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宋教仁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宋教仁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个立体而生动的宋教仁形象。
  • 他们这群人

    他们这群人

    青少戎马战敌顽,壮志凌云钢铁汉。日寇蒋军美国佬,甘拜下风把鬼见。建设祖国冲在前,艰苦奋斗排万难。救死扶伤医德好,白衣天使众称赞。一生辛苦何所乐,为民服务喜开颜。银发捻须高歌颂,夕阳普照红满天。
热门推荐
  • 我的最爱易烊千玺

    我的最爱易烊千玺

    男人不会知道,在他狠绝摔门走的当天晚上,她跟死神搏命整整一个晚上。很多年后的某一天,每当她问起他“为什么那天我给你打电话你接听了,却没有说话?”每当这时,男人笑的温柔,黝黑的瞳孔微微紧缩,“因为我爱你。”她歪着脑袋一脸的不解。男人摸着她的头发,眼神有些迷离,他永远不会告诉她,而她也永远不会知道的是,在他求她别离开,而被拒绝的那一天,他绝望之下吞了整整半瓶安眠药。接到她电话的那一刻,他强忍着颤抖的手指划过了接听键,然而还是没有等到她说话就昏死了过去。他想,如果当时他在坚持一下,他们就不会错过那么多年了吧!她只想要他幸福,可是她不知道他的幸福就是她——我们都深爱着对方,却总做着让彼此痛苦的事——
  • 绝世灵师:逆天三小姐

    绝世灵师:逆天三小姐

    她微微一笑,翻手为天,覆手为雨!某人是地球闻名的天才狙击手,偏偏死在了为昨晚死去的朋友的生日宴会上。或许,还可以去陪她吧,风源一笑。岂料死亡居然不是结束,还奇迹般地穿越到了风府的废物三小姐身上!爹爹不疼,娘亲早死,叔姨不爱,庶女打压——确定这不是玄幻小说?既然是玄幻小说,那便像小说一样逆天吧。但是如果这是玄幻小说,为什么男猪脚出现这么晚?还有某位逃跑的神王,某位面瘫的护卫,某位奇葩的皇子——这个世界是——什么鬼?(本人超级简介渣……)
  • 帝灵传奇

    帝灵传奇

    富二代郭子骏,父亲在一年前诡异的失踪。为了完成拯救家族的使命,阴差阳错地踏上了一条凶险诡异的寻灵之旅...
  • 皇明九边考

    皇明九边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云凡逆行记

    云凡逆行记

    世界极大,净土难寻。人山人海,善人难求。这是一方充斥黑暗,斗争,压破,算计的大陆。这也是一方堆满光明,善待,融洽,相爱的土壤。云凡,生于破落颓败的一个贵族家庭,生来其父不详,其母不知。在重重危机,他人迫害的隧道里,绝境求生。他莫名得到神族女子的赏识,这是何因?他颓然得到美貌女人的青睐,这是何故?他能否查出父母,解救亲人?在这段逆行的岁月里,孤独,沧桑,艰难,困惑。爱情需要考验,亲情需要选择。云凡,能否拥有坚韧的毅力,克服挑战的勇气。
  • 头条乱君心

    头条乱君心

    一朝昏迷醒来,专业娱记出身的陆芙姜不仅沦落宫中成了前来和亲的公主,还不幸撞见皇上的秘密,简直祸不单行。为了自身安全和自由着想,在各种威逼利诱下她只得含泪担任御用“金牌包打听”,平日蹲遍无数墙脚,窥遍朝中一切,一颗忠心向皇上。可是为何皇上看她的眼神越来越不对劲???
  • 末世头狼

    末世头狼

    核武器摧毁了大部分大陆许久之后人们回到地表发现人类在这里并不孤单一群渴望生存的佣兵被卷入这片新大陆的漩涡中
  • 凤凌天下:极品大小姐

    凤凌天下:极品大小姐

    她是凤家大小姐,女扮男装,病态的把自己当成为自己而死的哥哥。被人设计,天才变废材,从此沉默寡言,被人群殴致死。她是神界战神,惊才艳艳,万军臣服,战功无数,但终究功高盖主,被神王秘密处置。再睁眼,凤灵千眼中冷光乍现,灵魂已然变成神界风靡一时的一代战神。战神重生,注定不凡!绝地奋起,她一路披荆斩棘,踏上强者之路。契约灵兽,收服太子,她做的每一样都是惊天之举。过绝林,闯魔域,上神界,她走的是一条从未有人到达过的天路。新人,求呵护,求支持,么么哒.......
  • 劣环

    劣环

    前世,吾所思慕之人,不恋吾。第二世,吾所憎恶之人,乃恋吾。
  • 爱.无悔(完结)与多尔衮有关的日子

    爱.无悔(完结)与多尔衮有关的日子

    他——清太祖的第十四子,九岁掌旗,十四岁晋贝勒,二十五岁封睿亲王,历史上有名的摄政王。他骁勇善战、英明睿智,一生中杀敌无数。她——二十一世纪的精灵,只为着梦中的身影,穿越时空只为寻找那世间跌宕起伏的爱恋。是怎样的缘分让相隔四百年他们相见、相知、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