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2500000025

第25章 摇袁安卧雪图

“惟庚寅吾以降”,系文徵明钤在书画上的朱文印章,语出屈原《离骚经》:“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文徵明和唐伯虎同生于成化六年,岁在“庚寅”。“惟庚寅吾以降”,可能刻于嘉靖九年,在文徵明生命里程上,属于周甲之庆;遗憾的是同庚至友唐伯虎早归道山,未能和他一同迈进耳顺老境,享含饴弄孙之乐。

不过,这方闲章,竟意想不到的惹出一些笑话:

传说有位不文的官吏调职苏州,甫一下马便到处打听苏州书画家中,以谁为最?有人以“文徵明”对。

文徵明既然高高在上,然则文氏心中是否还有尊崇效法的对象?成了这位上任新官的另一个疑问。当有人告诉他文徵明最敬重的无过于“唐寅”时,乃恍然大悟道:

“怪不得的,文徵明书画上盖着‘惟唐寅吾以降’的印章。”原来此公误把章中的“庚寅”二字,认成“唐寅”,一时闻者,无不为之绝倒。

此外,也有人指问话的并非上任新官,乃是外地缙绅和一位苏州旅客的对话;类似传说,不一而足,使文徵明啼笑皆非。

十年五月,王宠辞别停云馆,赴南京国于监后,文徵明的心灵,愈感岑寂,有时与王宠之子,伯虎子婿太学生王阳(龙冈)闲谈伯虎的往事。伯虎、都穆虽然均已物故,但言及唐伯虎的含冤受谤,抑郁而终,一向不论人过的文徵明,心中也不免激动,辞色惧厉地告诉王阳:

“人但知穆为文人,不知媚嫉反覆若此。”(注一)

文徵明因怀念故友所兴起的情绪波动,可能和袁袠编辑《唐伯虎集》接近完成,到处搜集伯虎遗作,访求当日史实,以便付梓作序有关。对唐伯虎了解最深刻的莫如文徵明,对其奖掖,协助不遗余力的,也无过于文林和文徵明父子,因此,袁袠的编辑任务,请益于文徵明,也就在所难免。忆述往事,固然使他惆怅,但见到英姿焕发的王阳,心中就会感到一丝安慰;王阳与伯虎独女婚后,已育有一子,这不仅是王氏宗祧所赖,也是唐门骨肉,他不禁为王宠和伯虎两位生死知交,暗自称庆。

不过,王宠南京之游,并未停留太久,依文徵明的说法,他那羸弱的身体,在勉强支持下,总算卒业太学,并参加了嘉靖十年的中秋乡试;只是再一次带着失望和满身的倦惫,铩羽而归。自正德五年始,王宠八试八斥;依他身体的状况,似乎不得不结束三年一度的锁院生涯。

其年十月六日,文徵明邀王守兄弟及陈淳泛舟太湖,憩息于洞庭西山蔡羽的天桂楼,多少带有为王宠接风洗尘和安慰其场屋失意的意味。而蔡氏所珍藏的赵孟頫行书《乐志论》书画合璧,更予王宠、陈淳两位处士以极大的启发。

高平(干)的《乐志论》的主张是:“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然名不长存,人生易灭,思卜居清旷,以乐其忘。”(注二)

而这种“卜居清旷”之乐也就是有良田美池、背山临流、果木丰盛的田园之乐。其目的不外乎风景幽美,可以怡神悦目。有舟车可以代步,有仆婢以供使令,则自己和妻孥都可免于劳苦。珍馐既能养亲,酒肴亦足以欢娱佳宾。在精神生活方面,《乐志论》以为:

“……思老氏之元虚,呼吸精和,求至人之髣髴。与达者数子,论道讲书,俯仰二仪,错综人物。弹南风之雅操,发清商之妙曲。消搖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如此则可以陵霄汉,出宇宙之外矣,岂羡夫入帝王之门哉。”(同注二)

赵孟頫笔下的《乐志论》图,则以细致的笔法,繁复的风景人物构图,充分绘写出隐士高平文中的高蹈境界。蔡羽出示此图,不知是有意抑无意,却使王宠和陈淳感到他们的越溪庄、陈湖农舍,以及所过的生活方式,岂不正是古人求之于梦寐的境界?披图诵文之余,饱受科名挫折的心灵,不觉为之开阔。文徵明是赵盂頫书画的崇拜者,见之,如睹至宝,遂提笔跋于卷后:

“……余生平见魏公片楮,辄欲下拜。此卷精妙绝伦,以己意兼古法,行笔设色,俱非人工可到。昔人评之云,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信非虚语耳。堪与《江山雪霁》、《寒江独钓》二卷,鼎足而三……”(同注二)

比之《乐志论》图中的景物,乃至王宠的越溪庄、陈淳的陈湖农舍,则停云馆、玉磬山房的狭隘简陋无异于小巫见大巫,因此,文徵明饱览赵氏书画双璧,神情朗快之余,更把精神寄托于王献臣的拙政园上。规划已久的拙政园图和诗册,在脑海中呼之欲出。此外,嘉靖七年冬为王宠画的《关山积雪图》,也该加紧润饰,以慰好友病中寂寞。

从书画著录和流传下来的作品来看,嘉靖“庚寅”岁后,不仅步入花甲之年的文徵明,书画创作进入新的高峰,精心巨制频频完成,其艺业上的伙伴仇英,也灵思涌现,屡有佳迹。

仇英作品,向少年款,往往只能从其好友名流的题跋中,推测大约的创作年代;这是一种令人无可奈何的历史迷障。

嘉靖九年(庚寅)四月既望,文徵明以字径寸许的行草书,写《桃花源记》,并录七古、五古各一首。其后为好事者,与仇英《桃源图》,合装成卷(注三),使两位巨匠的诗文书画互相辉映。仇氏青绿设色的绢本桃源图,长逾丈六,清溪白鹭,碧草如茵。在凌霄乔松和夹岸桃花的掩映下,使人不禁生出世外之想。在泊置的渔舟,钓竿和崇山复岭的另一面,平畴茅屋、古柏、桃林……仇英自自然然地把观者带进鸡犬之声相闻,村妇携童、耕牛引犊,男女衣着不同于时的古昔而宁谧的世界。

同年,当袁袠倩文徵明补绘《江南春图》并和诗时,虽不善咏,但却能深深体会倪云林诗中三昧的仇英,也同时应邀,以生动而深邃的画意,来传达倪云林的诗情,由之可见,出身寒微的仇氏,经过周臣的教导、唐伯虎和文徵明的提携,以及不断努力钻研画艺、受千古名迹的涵泳,早非吴下阿蒙;其人品、造诣,以及笔墨间的书卷气,不但逐渐见重于士林,在艺术国度里,且可与望重一时的文徵明相颉颃。尤其在老画师周臣生命之火摇摇欲灭的嘉靖十年左右,仇英已成为周氏仅有的衣钵传人,愈发增加了其在苏州画坛的重要性。如果说白手起家的画师仇英,心中仍有什么遗憾的话,则是其孙仇世祥(玉洲),虽然像女儿仇珠一样能传家学,但却是一个聋子。“仇聋子”,反而掩盖了他的真名,听在仇英耳中,心中不觉有些怅然。

嘉靖十年,另一件文仇书画合璧问世。十月八日,也就是文徵明和陈淳、王守兄弟同客蔡羽天桂楼,跋赵孟頫《乐志论》的后两日,文徵明完成为仇英所作《孝经图》十八幅(注四)写经的工作。仇英这件绢本设色画,系每章一图,文徵明则以小楷,书经图下。仇英款署:“仇英临李如璋笔。”类此仇画文书的孝经,十五载后的嘉靖廿五年,也有一卷(注五)。惟据卷后文跋,是卷所临为宋朝山东画师王端(子正)手笔。王端以写真宗御容名著一时,敕入图画院,王端谦让不受,止乞国子监书各一部。以此可见,仇英、文徵明临画书经之余,对古贤风骨和经文,也含有一种尊崇服膺的意味。

在仇英的《园居图》后,有王宠一则跋语:

“此二作余为王敬止先生题其园居诗也,今倩仇实甫画史绘为小卷;敬止暇中出示命书,漫录于后。时嘉靖壬辰夏四月六日,雅宜山人王宠识。”(注六)

壬辰,是嘉靖十一年,从王宠园居图跋,可知是其赋诗在先,仇英补图于后,王献臣览图欣喜之余,再请王宠书诗卷尾,成为诗书画三绝。

这卷颇富田园馨宁的书画卷,虽然历经多少人世沧桑,幸而流传下来,但却让人蒙上一层不得其解的迷惑:

《园居图》和仇英为去世未久的钱元抑(东林)所作的《东林图》(注七)布局设色极相类似;如谓由东林图稿稍加裁剪、更动而成并不为过;唯缺乏整幅画所应有的抑扬顿挫的变化,和那种余味无穷的韵致。

东林图并无年款,卷后有唐伯虎和张灵的题诗。由此推测,当作于唐伯虎和张灵在世之日,钱氏以太学生试吏部入格授官(正德十六年)之前,及至元抑致仕返乡,则唐、张二氏均已回归道山。

“抑抑威仪武肃支,乡吾同举学吾师,百年旧宅黄茅厚,四座诸生绛幙垂。……”元抑为武肃王钱缪之后,弘治十一年和唐伯虎同时中式南京。中进士前,一直隐居漕湖从事绛帐授徒的生涯;伯虎题诗,不仅道出钱元抑的身世、两人的同年关系,也生动地写出钱氏的气度、才德,和他所过的隐者生活。

“……抚膺问学钱君富,屈指庚年愧我同,行展经纶佐天子,鹤鹩何日附冥鸿。”依文徵明撰《明故鸿胪寺寺丞致仕钱君墓志铭》,元抑卒于嘉靖九年,享年五十有九;由此上溯,应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壬辰。张灵生年,一直缺乏记载,其题东林图诗中的:“屈指庚年愧我同”,则无意间透露出自己的生年。

从唐、张二氏诗中,既可了解彼此交谊中的一些细枝末节,对钱氏气度和生活情境的描写,更与画意互相吻合。

王宠的园居诗,既见于《雅宜山人集》,也见于其他著录。其时王献臣造园已就,遍请艺坛高手,士林名宿绘图赋诗,装点盛事,自在意料之中。仇英既然应邀依诗为图,想必参照园中实景,勾勒粉本;揆之情理,绝不可能以旧稿本裁剪应付。其次,东林钱元抑,隐居漕湖,所谓:“旧宅黄茅厚”,自然园林中的旧宅古院,当别具一种幽深沉郁的气氛,和新成于城市中的林园,在境界和气势上,应有所差异。仇英《园居图》,无论比之文徵明嘉靖十二年五月中旬完成的《拙政园图》三十一景,或历经无数劫难后,晚清戴熙所描绘的《拙政园全图》(注八)都难找到与仇英图景物相类之处。

此外,细审《园居图》,不仅茅屋之上,有明显的笔误,连阶除轩室的界画线条,也多由点线连续而成,既不似东林图线条劲力之均匀流畅,人物衣纹勾画,也和仇英其他工笔人物颇异其趣。

仇英生平留给人可资考据与凭吊的线索,已然非常有限,加以种种人为的迷障,其庐山真面目,也就愈发难以窥见了。

自从文徵明返乡,为袁鼒六十寿诗画册补诗,应邀为袁氏别业“闻德斋”的斋友之后,与袁氏六俊交游日渐频繁。苏州城西,除王宠的越来溪庄之外,袁氏的几处别业,也成了文徵明经常流连雅集之处。无论架上的诗书和古代名画,屋外的溪流和桃林,都使他心旷神怡,启发创作的灵思。另一个微妙的变化,就是他对素所崇拜的赵孟頫,学习效法,也日甚一日,说他是“言必文敏”,似乎并不为过;是否和袁氏丰富的收藏有关?值得玩味。

“竹林深处小亭开,独鹤徐行啄紫苔;小扇不摇纱帽侧,晚涼青鸟忽飞来。”(注九)

嘉靖六年,他返乡未久。六月的停云馆,花木蓊郁,清风时来,文徵明倦谈伏案小憩。醒来诵赵孟頫这首小诗,感觉那种幽静闲适的生活,很像自己致仕后的情境。人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仔细咀嚼赵孟頫此诗,也可当之无愧。于是搦管就赵氏诗意衍为山水轴:

“……惜无摩诘思致,有愧松雪耳。”跋中语虽然是文徵明自谦之辞,但也表现出他对王维和赵孟頫艺术的尊崇。

嘉靖十年冬天,他跋赵孟頫《乐志论书画合璧》,及为仇英孝经十八图书经文不久。一日雪后,袁氏六俊中的袁褎(与之)来访玉磬山房。袁氏弟兄中,袁褎身长七尺,声如巨钟,才貌极为出众。他潜心读书,不喜欢佛老之术,是位为人推重的太学生。此外,袁褎的轻财好施也名传遐迩。七年初夏,王宠向他立据借银,至期既未见催逼,也未累及作中的文彭;可见他轻财帛重情谊的一般。

寒阴的天气,站在皑皑白雪中的高大身影,以及脸上那种英爽的气概,使文徵明联想到松江朱氏所藏,赵孟頫为好友袁静春所作的那幅《汝南高士图》。(按,汝南高士即指后汉袁安。)

袁安微时客居洛阳,衣食往往无以为继。雪后,于破屋之中,拥被高卧,而不愿求助于人。洛阳令巡行到袁安门前,见柴门紧闭,雪中没有出入的足迹,恐有不测,遂启门探视。知道袁安宁可忍受饥寒而不欲干人的贤者行径,乃举为孝廉,累拜楚郡太守,终生守正不移;“袁安卧雪”亦传为千古佳话,成为诗人歌咏、画家描绘的题材。

凭着原有的记忆,参照眼前袁季子袁褎的器宇,文徵明背临一幅《袁安卧雪图》。冰雪深积,苍松翠柏照映之下,柴扉茅茨中,隐约可见袁生拥被高卧的情状。木栅外面的衣冠车马,和流露在人物脸上的关怀神色、启扉探视前的犹豫,生动地写出古贤的风范,和守令关心民膜,爱惜贤才的心意。

嘉靖十一年,文徵明从松江朱氏借得赵孟頫原作,和自己背临的《卧雪图》,互相加以对照的结果,文徵明觉得原作笔力简远,意境高雅,颇有自愧不如之感。是年冬天十一月十日,袁褎把装裱完成的《卧雪图》,请文徵明过目时,后者于感叹之余,为书小楷《袁安本传》以归(注十)。

在画《卧雪图》和书《袁安本传》,长达一整年期间——也就是十一年六月,文徵明另为袁褎临了一本赵孟頫的《袁安卧雪图》轴(注十一)。赵氏此图,自谓系其生平得意之笔,但,当代平江画家龚(子敬),却在跋中评:如果能在袁安卧雪的老屋一角,画上几叶芭蕉,使萧然意象中,带有几分生意,岂不更加完美!文徵明则采纳了龚的见解;也可以说是采取了王维和乃师石田老人的遗意,在雪中加绘几笔败蕉,成了另一种趣味。此外,他又匠心别运地在摹本中,加上崇山峻岭、苍松茂林为背景,以求显示出袁安那种孤高拔俗的气概。于此可见,文徵明于崇古摹古之余,也力求有所突破。

除一再为袁褎画《袁安卧雪图》,写《袁安本传》;十一年正月初七,文徵明在北城袁氏别业雅集,风雨中未破的梅萼,成为他们举杯吟哦的主题。暮春,芍药盛放,又在此地为袁氏写生。当他避暑东禅寺时,也不忘为袁裘(绍之)秀才,作设色山水;可见居乡后的文徵明,和袁氏诸子往来之密切。

“……希哲于古帖,靡所不摹,而又纵横如意,真书中之圣也。余见而赏之,特为补图。……”(注十二)十一年二月二十五日,文徵明跋故友祝枝山所书的《兰亭序》。然而,兴至所补的《兰亭修禊图》,又是一件深受赵孟頫浸润之作:

“……偶得赵松雪画卷,精润可爱,故行笔设色,一一宗之,不免效颦之诮;安能如晞哲学书,师心匠意,前无古人也。”

为祝枝山兰亭序补图后一个多月,徵明应虞山石门王氏之请,摹赵孟頫《虞山七星桧图》(注十三)。

对于这幅偃仰蛣屈,绞纽相联,形相古怪得无法形容的水墨七星桧图,文徵明挥洒之不足,更以一首七古长诗,为之咏歌。从六年后,文氏弟子陈淳的跋中,可看出文徵明此际学习赵孟頫的造诣:

“……盖吾师得意作也,其笔法得松雪公三昧;故染勒秀润,若出一手。当不易畀人,今君(按,指石门王氏,本卷藏家)乃不烦请谒,遽尔得之,非高标儒雅,有以惬其神情,莫能与也;石门子,其十袭宝藏之。”(同注十三)

王宠体质本来衰弱,北上京师、南赴太学、失意场屋的结果,诚如后来袁袠在《雅宜山人集序》中所说的:

“……而山人病矣。”

从他给偘上人朱日宣的诗意,知其所患为随季节而时好时坏的“肺气”:

“肺气秋来觉渐苏,此生无恙甘江湖,左手持螯右把酒,仰天击缶歌乌乌。”——《西斋雨坐与日宣三首》(其三)(注十四)

王宠养病于越来溪庄,远离尘嚣的烦忧,抛却困扰他二十余年的科名梦魇,生活充实而美好。平日,依旧吟咏、书写、授徒不辍,也许结习难改吧。

当入秋,芙蓉花沿溪盛放时,他满心着急,很想泛舟持酒,对花朗吟,却被医者和家人劝止,唯恐遭受风寒,结果只能让书童日摘三朵,生养瓶内,供他欣赏。

“美人缥缈欲凌波,日对三花可奈何;为尔多情更多累,红妆恼杀病维摩。”——《越溪芙蓉盛开病不可风童子日摘三花作供二首》(其一)(同注十四)

病榻岑寂,有时他会寄札汤珍,嘱其邀徵明同来,像以前一样,重整诗社,作数日之欢:

“石湖风景颇佳,芦荻渔舠,点缀秋色,足下何不拉徵仲丈过我;菱角鸡头可供也。一咲,王宠顿首拜子重社兄。”(注十五)

而此际文徵明正在玉磬山房中,埋首于历时已近五载之《关山积雪图》,供王宠病中卧游。

同类推荐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本书分为李冰、蔡伦、张衡等部分。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的故事

    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帝国的另类

    帝国的另类

    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24位“另类”皇帝,展示帝王家族的另类怪胎,从中探索了产生这些“另类”皇帝的历史和社会根源,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 时尚就是我:可可·香奈儿传奇

    时尚就是我:可可·香奈儿传奇

    20岁的面容是与生俱来的,30岁的面容是生活塑造的,40岁的面容是我们自己负责的。可可香奈儿的单身宣言:假如终其一生,找不到最合适你的另一半,不要懊恼,更不用沮丧,冥冥之中,一定有个更大的使命在等待你——老天必定会赋予你特殊的才能,让你专注自己的特长。做出一番对全人类都更有裨益的事业来。婚姻反而会把你变小。所以,单身时请珍惜,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一个人,照样一生精彩。
热门推荐
  • 四界之源

    四界之源

    古人云:“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若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则足以闻道,寻取永生。”“若持逆天之意,乱乾坤之法,以戮示众,则永堕轮回,受天罚之刑。”今者秦奕:“什么天道!不过是一面之辞!为何世间之命要由你一句话而定!”“我秦奕就是要为前人所不能为之事,否则人生一世,还有何意!”“此生就算是逆斗天地,盘桓玄冥,我也要找回你!”
  • 墓道传奇

    墓道传奇

    一个完全不懂盗墓的我,为了生活,却踏入了盗墓行当中。却被鬼魂缠身,引出了那一段感情。阴间通关文帝真的存在。盗墓令牌有何价值。用万人血养树,到底是何巫术。血尸,时光连接带,陪葬黑骨,阴魂......。我们又改怎么去解释。盗墓人与建墓者的智慧对抗,谁更虐胜一筹。奇门遁甲,风水点穴,到底有何神奇.......古墓疑云丛丛,被层层解开面纱。请人盗墓,他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
  • 帝影成双

    帝影成双

    浩渊皇帝微服私访夜逛花楼,不料途中遇刺,得一黑衣侠士相救,感激之下却听闻对方是他的贴身影卫,他玄日璟只有暗卫,何来影卫?!
  • 随身空间之宝玉不种田

    随身空间之宝玉不种田

    本文种田文+空间+玄幻+猖狂+慢热,简介无能,不是专业写手,请不喜欢的多多包涵绕路而行。作者只是觉得,用最平凡的语言讲述一个稍微不平凡的故事。现代:她是孤儿拥有金手指,因阴谋丧命穿越。古代:她是架空王朝农户家痴女。当她在异世享受片刻亲情,却亲眼看见宠爱自己的亲人:欺辱而死、重伤、被卖、于是她愤怒中冲破灵魂的禁锢“醒来”。抉择:当空间升级后及时开启时,打亲奶、骂族长、离族救姐,带着几个十几岁的龙凤胎哥哥姐姐们,开展了她在异世不一样的生活。性情:唐宝玉依仗着空间保持着她现代的个性,不畏皇权、不惧权势,洒脱的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空间:器灵精灵;现代海滨别墅;呆萌白虎一枚。
  • 白马啸三国

    白马啸三国

    他父母早逝,只身来到城市想要一番作为,却事事不如意。一次意外穿越来到三国。且看他如何玩转坐下白龙马,手中乌金枪,笑傲天下英雄,谁敢与之争锋!
  • 黑道老大的杀手妻

    黑道老大的杀手妻

    没有宠只有更宠,男主女主一对一文男主,他是夜帮老大,手段直接,说一不二,没有人敢挑战他的底线不过一个女孩完完全全的挑战了他,不但那女孩没有怎么还成为他心头肉,可以惹怒他也不要惹怒她,不然后果更惨女主,杀手界的女王外表美丽,可爱,但手法绝对不会输给男主的
  • 守护甜心之圣雪羽翼

    守护甜心之圣雪羽翼

    一对有钱有势姐妹的陷害,改变了亚梦和璃茉的命运……她们收获了真正的友谊,在俄国成为天才,在死亡岛遇到了失踪的奈叶两姐妹,同时也遇到豪门大少爷出游,她们的经历,前所未有
  • 良遇

    良遇

    -以女主为引线抒写多个迥异的校园故事-李熙是个偏远山区来的小姑娘,单纯无邪在校园里摸爬滚打过后渐渐懂得了很多,原来校园是一个缩小版的迷你社会,它能映射出许多社会上的事儿
  • 帝天之路

    帝天之路

    什么是法?我就是法!什么是天?我就是天!看主人公萧峰在社会最底层走上帝王之路。新作品。。。里面多半是我的故事。。。
  • 寻仙逍遥传

    寻仙逍遥传

    重生千年前的普通修士江枫,手持上古帝器,修炼逆天神魄,结交天下英豪,感悟人间百味,阻挡魔界阴谋,逆转历史之轮。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亦有“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柔情;有万千河山风起云涌的壮阔,也有草长莺飞云卷云舒的惬意;有迎战强敌奔赴沙场的热血,也有逍遥天下与友对饮的洒脱……这,是一个在追求自由和梦想的路上,不断让自己变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