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1100000006

第6章 附一,脉诊解读

1.脉为血腑,百体贯通,寸口动脉,大会朝宗。

“注”经曰:脉者,血之腑也。周身血脉运行,莫不由此贯通,故曰百体贯通也。(难经)曰: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生死。寸口者,左右寸,关,尺,手太阴肺经动脉也;为脉之大要会也。故曰:寸口动脉,大会朝宗也。

2.诊人之脉,高骨上取,因何名关,界乎寸尺。

“注”凡诊人之脉,令仰其手,视掌后有高骨隆起,即是关部脉也。医者复手取之,先将中指取定关部,方下前后二指于寸,尺之上。病人长,则下指宜疏;病人短,则下指宜密。因其界乎寸,尺二部之间,故命名曰关。

3.至鱼一寸,至泽一尺,因此命名,阳寸阴尺。

“注”从高骨上至鱼际,长一寸,因此命名曰寸。从高骨下至尺泽,长一尺,因此命名曰尺。寸部候上,故为阳也。尺部候下,故为阴也。

4.右寸肺胸,左寸心膻。右关脾胃,左肝膈胆。三部三焦,两尺两肾。左小膀胱,右大肠认。

“注”右寸浮候胸中,沉似候肺。左寸浮候膻中,沉以候心。右关浮以候胃,沉以候脾。左关浮候膈胆,沉以候肝。两尺沉俱候肾,尺浮候小肠,膀胱,右尺浮候大肠。膻,膻中即包络也。五脏皆一,惟肾有二,故曰两尺候两肾也。然(内经)言腑不及胆者,以寄于肝也。不及大,小肠,膀胱者,以统于腹中也。不及三焦者,以寸候胸中,主上焦也;关候膈中,主中焦也?尺候腹中,主下焦也。此遵(内经)分配三部诊脉法也。至伪诀以大,小肠配于寸上,以三焦配于左尺,以命门配于右尺,其手厥阴包络,竟置而不言,悉属不经。滑寿以左尺候小肠,膀胱前阴之病,右尺候大肠,后阴之病,可称千古只眼也。浮外候腑,沉内候脏之说。

5.命门属肾,生气之源,人无两尺,必死不痊。

“注”两肾之中,名曰命门。命门居两肾之中,故两尺属之。命门之少火,即肾间动气,是为生气之源也。人若无两尺脉,则生气绝矣,病者必死不能痊也。

6.关脉一分,右食左风,右为气口,左为人迎。

“注”阴得尺中一寸,阳得寸内九分。一寸九分,寸,关,尺脉三分分之。日关脉一分,乃关上之一分也。左关一分名人迎,肝胆脉也。肝胆主风,故人迎紧盛,主乎伤风。右关一分名气口,脾胃脉也。脾胃主食,故气口紧盛,主乎伤食。此创自叔和,试之于诊,每多不应,然为后世所宗,不得不姑存其说。观(内经)以足阳明胃经,颈上之动脉为人迎,手太阴肺经高骨之动脉为气口,足知其谬矣。

7.脉有七诊,曰浮中沉,上竟下竟,左右推寻。

“注”浮者,轻下指于皮脉间所得之脉也。沉者,重下指于筋骨间所得之脉也。中者,不轻不重,下指于饥肉间所得之脉也。上者,两寸也:竟者,即(内经)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者,两尺也;竟者,即(内经)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胫,足中事也,左右者,左右手脉也。此七诊者,乃推寻取脉之法也,非谓(内经)独大,独小,独寒,独热,独迟,独疾,独陷下七诊之脉也。

8.男左大顺,女右大宜,男尺恒虚,女尺恒实。

“注”天道阳盛于左,地道阴盛于右。故男左女右,脉大为顺宜也。天之阳在南,阴在北,地之阳在北,阴在南,阳道常饶,阴道常亏。故男寸恒实,尺恒虚,女寸恒虚,尺恒实也。

9.又有三部,曰天地人,部各有三,九候名焉。额颊耳前,寸口岐锐,下足三阴,肝肾脾胃。

“注”此遵(内经)三部九候,十二经中皆有动脉之诊法也。三部,谓上,中,下也。曰天,地,人,谓上,中,下三部,有天,地,人之名也。部各有三,九候名焉,谓三部各有天,地,人,三而三之,合为九候之名也。额,颊,耳前,谓两额,两颊,耳前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当颌厌之分,足少阳脉气所行,以候头角者也。上部地,两颊之动脉,即地仓,人迎之分,足阳明脉气所行,以候口齿者也。上部人,耳前之动脉,即和之分,手少阳脉气所行,以候耳目者也。寸口岐锐,谓寸口岐骨锐骨也。中部天,乃掌后经渠之次,寸口之动脉,手太阴脉气所行,以候肺者也。中部地,乃手大指次指岐骨间,合谷之动脉,手阳明脉气所行,以候胸中者也。中部人,乃掌后锐骨下神门之动脉,手少阴脉气所行,以候心者也。下足三阴,谓五里,太溪,箕门,肝,肾,脾,胃也。下部天,乃气冲下三寸,五里之动脉,足厥阴脉气所行,以候肝者也。下部地,乃内踝后跟骨傍,太溪之动脉,足少阴脉气所行,以候肾者也。下部人,乃鱼腹上越筋间,箕门之动脉,足太阴脉气所行,以候脾胃者。

10.寸口大会,五十合经。不满其动,无气必凶。更加疏数,止还不能。短死岁内,期定难生。

“注”寸口动脉,五十一止,合于经常不病之脉也。若四十动一止,一脏无气,主四岁死。三十动一止,二脏无气,主三岁死。二十动一止,三脏无气,主二岁死。十动一止,四脏无气,主一岁死。不满十动一止,五脏无气,若更乍数乍疏,止而不能即还,则可期短死,一岁之内,必难生也。

11.五脏本脉,各有所管,心浮大散,肺浮涩短,肝沉弦长,肾沉滑软,从容而和,脾中迟缓。

“注”上言五脏各有所管之本脉,必皆不大不小,从容而和,始为五脏不病之脉也。

12.四时平脉,缓而和匀,春弦夏洪,秋毛冬沉。

“注”此言四时各有应见之平脉,必皆不疾不徐,缓而和匀,始为四时不病之脉也。

13.太过实强,病生于外。不及虚微,病生于内。

“注”外因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之邪,脉必洪大紧数,胘长滑实而太过矣。内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之伤,脉必虚微细弱,短涩濡芤而不及矣。

14.饮食劳倦,诊在右关,有力为实,无力虚看。

“注”凡病外不因六气,内不因七情,为不内外因,内伤饮食劳倦也。饮食伤胃,劳倦伤脾,故诊在右关。饮食伤形为有余,故右关脉有力。劳倦伤气为不足,故右关脉无力也。三因百病之脉,不论阴,阳,浮,沉,迟,数,滑,涩,大,小,凡有力皆为实,无力皆为虚。经曰:诸阳脉按之不鼓,诸阴脉按之鼓甚。此之谓欤!

15.凡诊病脉,平旦为准,虚静宁神,调息细审。

“注”经曰: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乃可诊有过之脉。又曰:诊脉有道,虚静为宝。言无思无虑,以虚静其心,惟神凝于指下也。调息细审者,言医家调匀自己气息,精细审察也。

16.一呼一吸,合为一息,脉来四至,平和之则。五至无,闰以太息。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六至为数,数则热证。转迟转冷,转数转热。

“注”医者调匀气息,一呼脉再至,一吸脉再至,呼吸定息,脉来四至,乃和平之准则也。然何以五至无乎。人之气息,时长时短,凡鼓三息,必有一息之长,鼓五息,又有一息之长,名为太息;如三岁一闰,五岁再闰也。言脉必以四至为平,五至便为太过;惟正当太息之时,始曰无。此息之长,非脉之急也;若非太息,正合四至也。至于性急之人,五至为平脉,不拘太息之例,盖性急脉亦急也。若一息而脉三至,即为迟慢而不及矣;迟主冷病。若一息而脉遂六至,即为急数而太过矣,数主热病。若一息仅得二至,甚而一至,则转迟而转冷矣。若一息七至,甚而八至,九至,则转数而转热矣。一至,二至,八至,九至,皆死脉也。

17.迟数既明,浮沉须别。浮沉迟数,辨内外因,外因于天,内因于人。天有阴阳,风雨晦明。人喜忧怒,思悲恐惊。

“注”浮脉法天,候表之疾,即外因也。沉脉法地,候里之病,即内因也。外因者,天之六气:风(风淫末疾),寒(寒淫阴疾),暑(暑淫心疾),湿(湿淫腹疾),燥(燥淫涸疾),火(火淫阳疾)是也。内因者,人之七情:喜伤心,怒伤肝,忧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惊伤心也。

18.浮沉巳辨,滑涩当明。涩为血滞,滑为气壅。

“注”此上六脉,为诸脉之提纲。以浮沉统诸浮上沉下之部位也,以迟数统诸三至,六至之至数也,以滑涩统诸滑流涩滞之形状也。脉象虽多,然不属部位,则属至数,不属至数,则属形状,总不外此六脉,故为诸脉之提纲也。

19.浮脉皮脉,沉脉筋骨,肌肉候中,部位统属。

“注”皮脉取之而得者,谓之浮脉。筋骨取之而得者,谓之沉脉。此以上,下部位而得名也。凡脉因部位而得名者,皆统乎浮沉,故曰部位统属也。心肺俱浮,以皮毛取之而得者,肺之浮也;以血脉取之而得者,心之浮也。故曰浮脉皮脉。肝肾俱沉,以筋平取之而得者,肝之沉也;以至骨取之而得者,肾之沉也。故曰沉脉筋骨。肌肉在浮沉之间,故曰候中也。

20.浮无力濡,沉无力弱,沉极力牢,浮极力革。

“注”浮而无力谓之濡脉,沉而无力谓之弱脉,浮而极有力谓之革脉,沉而极有力谓之牢脉。

21.三部有力,其名曰实。三部无力,其名曰虚。

“注”浮,中,沉三部俱有力,谓之实脉。浮,中,沉三部俱无力,谓之虚脉。

22.三部无力,按之且小,似有似无,微脉可考。

“注”浮,中,沉二部极无力,按之且小,似有似无,谓之微脉。23.三部无力,按之且大,涣漫不收,散脉可察。

“注”浮,中,沉三部极无力,按之且大,涣漫不收,谓之散脉。24.惟中无力,其名曰芤,推筋着骨,伏脉可求。

“注”浮,沉有力,中取无力,谓之芤脉。推筋着骨,按之始得,谓之伏脉。以上十脉,皆以部位而得名者,故皆统于浮沉也。

25.三至为迟,六至为数。

“注”一呼一吸,谓之之一息。一息三至,谓之迟脉。一息六至,谓之数脉。此以脉之至数而得名也。凡脉因至数而得名者,皆统乎迟数也。

26.四至为缓,七至疾脉。

“注”一息四至谓之缓脉,一息七至谓之疾脉。

27.缓止曰结,数止曰促。凡此之诊,皆统至数。动而中止,不能自还,至数不乖,代则难痊。

“注”四至缓脉,时而一止,谓之结脉。六至数脉,时而一止,谓之促脉。结促之脉,动而中止,即能自还。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须臾复动,或十至或二,三十至一止,其至数不乖,谓之代脉。难痊,谓不满五十动而止,合经难痊之死脉也。以上五脉,皆以至数而得名者,故皆统于迟数也。

28.形状如珠,滑溜不定。往来涩滞,涩脉可证。

“注”形状如珠,滑溜不定,谓之滑脉。进退维艰,往来滞涩,谓之涩脉。此以脉之形状而得名也。凡脉以形状而得名者,皆统乎滑涩也。

29.弦细端直,且劲曰弦。紧比弦粗,劲左右弹。

“注”状类弓弦,细而端直,按之且劲,谓之弦脉。较弦则粗,按之且劲,左右弹指,谓之紧脉。

30.来盛去衰,洪脉名显。大则宽阔,小则细减。

“注”上来应指而盛,下去减力而衰,谓之洪脉。脉形粗大阔然,谓之大脉。脉形细减如丝,谓之小脉,即细脉也。

31.如豆乱动,不移约约。长则迢迢,短则缩缩。

“注”其形如豆,乱动约约,动摇不移,谓之动脉。来去迢迢而长,谓之长脉。来去缩缩而短,谓之短脉。以上八脉,皆以形状而得名者,故皆统于滑涩也。

32.浮阳主表,风淫六气,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表冷,浮缓风湿,浮濡伤暑,浮散虚极,浮洪阳盛,浮大阳实,浮细气少,浮涩血虚,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弦风饮,浮滑风痰。

“注”浮,阳脉主表。风邪六气外因之病,皆从表入,故属之也。浮而有力,表实风病也;浮而无力,表虚风病也。迟,寒脉也,故曰表冷。缓,湿脉也,故曰风湿。濡,气虚脉也,气虚则伤暑,故曰浮濡伤暑也。散,气散脉也,气散则虚极,故曰浮散虚极也。浮洪,阳盛脉,故曰阳盛也。浮大,阳实脉,故曰阳实也。细,气少脉,气少不充,故曰气少也。涩,血少脉,血少枯滞,故曰血虚也。数,热脉也,故曰风热。紧,寒脉也,故曰风寒。弦,饮脉也,故曰风饮。滑,痰脉也,故曰风痰。

33.沉阴主里,七情气食。沉大里实,沉小里虚,沉迟里冷,沉缓里湿,沉紧冷痛,沉数热极,沉涩痹气,沉滑痰食,沉伏闭郁,沉弦饮疾。

“注”沉,阴脉主里。七情气食内因之病,皆由里生,故属之也。大,有余脉也,故曰里实。小,不足脉也,故曰里虚。迟,寒脉也,故曰里冷。缓,湿脉也,故曰里湿。紧,寒脉也,故曰冷痛。数,热脉也,故曰热极。涩,血滞脉,故曰痹气。滑,痰食脉,故曰痰食。伏,痛甚不得吐泻脉也,故曰闭郁。弦,饮脉也,故曰饮疾。

34.濡阳虚病,弱阴虚疾,微主诸虚,散为虚剧。

“注”濡,为阳分无力脉,故主诸阳虚之病。弱,为阴分无力脉,故主诸阴虚之病。微,为阴阳血气不足脉,故主诸虚。散,为元气散之脉,故曰虚剧也。

35.革伤精血,半产带崩。牢疝症瘕,心腹寒疼。

“注”革,内空之脉,故主男子亡血,伤精之病,妇人半产,崩。带之疾。牢,内坚之脉,故主诸疝,症瘕,心腹寒冷,疼痛之病也。

36.虚主诸虚,实主诸实,芤主失血,随见可知。

“注”虚,为三部无力脉,故主诸虚。实,为三部有力脉,故主诸实。芤,为营空之脉,故主失血。然此三脉,皆随所见之部位,可知其上下,内外之病也。

37.迟寒主脏,阴冷相干,有力寒痛,无力虚寒。

“注”迟,阴脉也,脏属阴,故主之。凡阴冷之病,皆属之也。有力为寒实作痛,无力为寒虚痛也。

38.数热主腑,数细阴伤,有力实热,无力虚疮。

“注”数,阳脉也,腑属阳,故主之。凡阳属之病,皆属之也。数为阳盛,细为不足,故曰伤阴。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数亦主疮,故曰虚疮。

39.缓湿脾胃,坚大湿壅。促为阳郁,结则阴凝。

“注”缓,脾胃脉,又主湿邪,故缓主湿邪脾胃之病。若搏指坚大,则为湿邪壅胀之病。促,为阳盛而郁之脉,结,为阴盛而凝之脉也。

40.代则气乏,跌打闷绝,夺气痛疮,女始三月。

“注”代者,真气乏而求代之脉也。若不因跌打气闷,暴病夺气,痛疮伤气,女胎气阻者,而无故见之,则必死也。

41.滑司痰病,关主食风,寸候吐逆,尺便血脓。

“注”滑,阳脉,阳盛为痰,故司痰病。右关候胃,故主痰食。左关候肝,故主风痰。寸候上焦,故主吐逆。尺候下焦,故主便血脓也。

42.涩虚湿痹,尺精血伤,寸汗津竭,关膈液亡。

“注”涩,血少滞涩脉也,六脉见之,则主营虚受湿痹之病。若两尺见之,则主伤精伤血之病。两寸见之,则主汗多津伤之病。两关见之,则主噎膈反胃,液亡结肠之病也。

43.弦关主饮,木侮脾经,寸弦头痛,尺弦腹疼。

“注”弦,阴脉,阴盛为饮;弦,木脉,木旺侮土,土虚不能制湿,故饮病生焉。寸弦,阴乘阳也,故主头痛。尺弦,阴乘阴也,故主腹疼。

44.紧主寒痛,洪是火伤。动主痛热,崩汗惊狂。

“注”紧,寒实脉,故主寒痛。洪,热实脉,故主火伤。动,为阴阳相搏之阳脉,故主诸痛;阳动主发热,主惊狂,阴动主汗出,血崩也。

45.长则气治,短则气病,细则气衰,大则病进。

“注”长者,气之畅也,故曰气治。短者,气之缩也,故曰气病。小者,正气衰也。大者,邪病进也。

46.脉之主病,有宜不宜,阴阳顺逆,吉凶可推。

“注”病有阴阳,脉亦有阴阳。顺应则吉,逆见则凶。此以下至其死可测句,凡二十七节,详分某病见某脉吉,某病见某脉凶也。

47.中风之脉,却喜浮迟,坚大急疾,其凶可知。

“注”中风虚见虚脉,以浮迟为顺。若反见坚大急疾为逆,决无生理。

48.伤寒热病,脉喜浮洪,沉微涩小,证反必凶。汗后脉静,身凉则安,汗后脉躁,热甚必难。阳证见阴,命必危殆,阴证见阳,虽困无害。

“注”此节皆言伤寒之顺逆也。伤寒热病传里属热,脉以浮洪阳脉为吉;若见沉,微,涩,小阴脉,是证与脉反,故凶。汗后邪解,盒饭脉静身凉,若躁而热,所谓汗后不为汗衰,名曰:阴阳交,必难治矣。阳证而见沉,涩,细,微,弱,迟之阴脉,则脉与证反,命必危殆;阴证而见浮,大,数,动,洪,滑之阳脉,虽脉与证反,在他证忌之,独伤寒为阴邪还阳,将解之诊,病虽危困,无害于命也。

49.劳倦伤脾,脉当虚弱,自汗脉躁,死不可却。

“注”劳倦伤脾,脉当虚弱,为顺也。若自汗出而脉反躁疾,则逆矣。安得不死?

50.疟脉自弦,弦迟多寒,弦数多热,代散则难。

“注”疟为寒热之病,弦为少阳之脉。少阳主病寒热往来,凡寒热之病,多属少阳半表半里之界,故疟脉自应得弦象也。迟多寒,数多热,理自然也。若得代,散二脉,邪尚未解,正气巳衰,命则难生矣。

51.泄泻下痢,沉小滑弱,实大浮数,发热则恶。

“注”泻痢里虚,宜见沉小滑弱之脉为顺。若反见实大浮数之脉,则身必发热而成恶候也。

52.呕吐反胃,浮滑者昌,沉数细涩,结肠者亡。

“注”呕吐反胃,脾虚有痰也。浮为虚,滑为痰,是为顺脉,故曰昌也。若沉数细涩,则为气少液枯,遂致结肠,粪如羊屎,死不可救矣。

53.霍乱之候,脉代勿讶,舌卷囊缩,厥伏可嗟。

“注”霍乱之诊,阳脉为佳,若见代脉,因一时清浊混乱,故脉不接续,非死候也。如脉伏不见,四肢厥逆,舌卷囊缩,为阴寒甚,则有可嗟之变也。

54.嗽脉多浮,浮濡易治,沉伏而紧,死期将至。

“注”嗽乃肺疾,脉浮为宜,兼见濡者,病将退也。若沉伏与紧则相反而病深矣。不死何待?

55.喘息抬肩,浮滑是顺,沉涩肢寒,切为逆证。

“注”阳喘多实,风与痰耳,故脉以浮滑为顺。阴喘多虚,寒与虚也,故脉沉涩,四肢寒者,均为不治逆证。

56.火热之证,洪数为宜,微弱无神,根本脱离。

“注”热证而得洪数,乃正应也。若见微弱,证脉象反,根本脱离,药饵不可施矣。

57.骨蒸发热,脉数而虚,热而涩小,必殒其躯。

“注”骨蒸者,肾水不足,壮火僭上,虚数二脉,是正象也。若涩小之脉,所谓发热脉静,不可救耳。

58.劳极诸虚,浮软微弱,土败双弦,火炎细数。

“注”虚证宜见虚脉,若两关脉胘,谓之双弦。弦乃肝脉,右关见之,是肝木乘脾,故曰土败。劳证之脉,若见细数,乃阴虚火盛,上刑肺金,便不可治。

59.失血诸证,脉必见芤,缓小可喜,数中堪忧。

“注”芤有中空之像,失血者宜尔也。缓小亦为虚脉,顺而可喜,若数且大,谓之邪胜,故可忧也。

60.蓄血在中,牢大却宜,沉涩而微,速愈者稀。

“注”蓄血者,有形之实证,见牢大之脉,脉证相宜。倘沉涩而微,是挟虚矣。既不能自行其血,又难施峻猛之剂,安望速愈也?

61.三消之脉,数大者生,细微短涩,应手堪惊。

“注”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为下消。三消者,皆燥热太过,唯见数大之脉为吉耳。细微短涩,死不可救也。

62.小便淋闭,鼻色必黄,实大可疗,涩小知亡。

“注”鼻头色黄,必患小便难。六脉实大者,但用攻病之剂必愈。若逢涩小,为精气不化,死亡将及矣。

63.癫乃重阴,狂乃重阳,浮洪吉象,沉急凶殃。

“注”癫狂二证,皆以浮洪为吉,取其病尚浅也。若沉而急,病巳入骨,虽有扁仓,莫之能救矣。

64.痫宜浮缓,沉小急实,但弦无胃,必死不失。

“注”痫本风痰,脉见浮缓,自应然也。若沉小急实,是病深也,或但弦无胃;则肝之真脏脉见矣,安望其更生耶?

65.心腹之痛,其类有九,细迟速愈,浮大延久。

“注”九种心腹之痛,皆宜迟细,易于施疗,如浮而大,是为中虚邪盛,不能收捷功也。

66.疝属肝病,脉必弦急,牢急者生,弱急者死。

“注”肝主筋,疝则筋急,故属肝也。肝脉弦急,是其常也。疝系阴寒之咎,牢主里寒之脉,亦其常也。如且弱且急,必有性命之忧矣。

67.黄疸湿热,洪数便宜,不妨浮大,微涩难医。

“注”湿蒸热瘀,黄疸生焉,洪数浮大,皆所宜也。一见微涩,虚衰巳甚,必食少泻多,无药可疗矣。

68.肿胀之脉,浮大洪实,细而沉微,岐黄无术。

“注”水肿胀满,有余之证,宜见有余之脉,浮大洪实是矣。沉细而微,谓之证实脉虚,难言生矣。

69.五脏为积,六腑为聚,实强可生,沉细难愈。

“注”积聚皆实证也,实脉强盛,是所当然。沉细为虚,真气败绝,不可为矣。

70.中恶腹胀,紧细乃生,浮大为何?邪气巳深。

“注”中恶者,不正之气也。紧细则吉,浮大则凶也。

71.鬼祟之脉,左右不齐,乍大乍小,乍数乍迟。

“注”鬼祟犯人,左右二手,脉象不一,忽大忽小,忽数忽迟,无一定之脉形也。

72.痈疽未溃,洪大脉宜,及其巳溃,洪大最忌。

“注”未溃属实,洪大为正脉也。溃后则虚,若仍见洪大,则为邪脉,最所忌也。

73.肺痈巳成,寸数而实。肺痿之证,数而无力。痈痿色白,脉宜短涩,数大相逢,气损血失。肠痈实热,滑数相宜,沉细无根,其死可期。

“注”肺痈而寸口数实,知脓巳成矣。肺叶焦痿,为火伤也,是以数而无力。肺痈,肺痿得白色者,肺之本色,得短涩者,肺之本脉,均相宜也。若逢数大,是火来克金,贼邪之诊,故气损血失也。肠痈实也,滑数相宜;沉细虚也,证实脉虚,死期将至矣。

74.妇人有子,阴搏阳别,少阴动甚,其胎巳结。滑疾而散,胎必三月,按之不散,五月可别左男右女,孕乳是主,女腹如箕,男腹如斧。

“注”此一节明女科胎前之脉也。阴搏阳别者,寸为阳,尺为阴,言尺阴之脉,搏指而动,寸阳之脉,则不搏指,回然分别,此有子之诊也。或手少阴心脉独动而甚者,盖心主血,血主胎,故胎结而动甚也。动者,谓往来流利之动而滑,非厥厥摇动为病之动也。疾即数也,滑而且数,按之而散,三月之胎也;按之不散,五月之胎也。左为阳,故左疾为男胎;右为阴,故右疾为女胎。五六月后,孕妇之乳房有核,吮之有乳者,则主有子也。女胎腹形,状如箕之圆也。男胎腹形,状如斧之上小而下大也。

75.欲产离经,新产小缓,实弦牢大,其凶不免。

“注”此一节明产中之脉也。欲产脉离经者,谓见离乎经常之脉也。盖胎动于中,脉乱于外,势所必然也。产后气血两虚,见小缓之虚脉为吉,若见实大弦牢,其凶不免矣。

76.经脉病脉,业巳昭详,将绝之形,更当度量。

“注”经常之脉,主病之脉,皆明于前矣。而死绝之脉,亦不可不察也,分列于后。

77.心绝之脉,如操带钓,转豆躁疾,一日可忧。

“注”经曰: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曰心绝。前曲者,谓轻取则坚强而不柔。后居者,谓重取则牢实而不动。如持革带之,全失冲和之气,但无胃,故曰心死。即洪脉也。转豆者,即经所谓如循薏苡子,累累然,状其短实坚强,真脏脉也。又曰:心绝,一日死。

78.肝绝之脉,循刃责责,新张弓弦,死在八日。

“注”经曰: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刃。又曰:脉来急溢,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又曰:肝绝,八日死。

79.脾绝雀啄,又同屋漏,覆杯水流,四日无救。

“注”旧诀曰:雀啄连来四五啄,屋漏少刻一点落。若杯覆,若水流,皆脾绝也。经曰:脾绝,四日死。

80.肺绝维何?如风吹毛,毛羽中肤,三日而号。

“注”经曰:如风吹毛,曰肺死。又曰:真肺脉至,如以毛羽中人肤。皆状其但浮而无胃气也。又曰:肺绝,三日死。

81.肾绝伊何?发如夺索,辟辟弹石,四日而作。

“注”经曰:脉来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又曰:肾绝,四日死。旧诀云:弹石硬来寻即散,搭指散乱如解索。正此谓也。石,即沉脉也。

82.命脉将绝,鱼翔游,至如涌泉,莫可挽留。

“注”旧诀云:鱼翔似有又似无,游静中忽一跃。经曰:浑浑革至如涌泉,绵绵其去如弦绝。皆死脉也。

83.脉有反关,动在臂后,别由列缺,不干证候。

“注”反关脉者,脉不行于寸口,出列缺络,入臂后手阳明大肠之经之。以其不顺行于关上,故曰反关。有一手反关者,有两手反关者,此得于有生之初,非病脉也。令病人侧立其手,诊之方可见也。

84.岐黄脉法,候病死生,太素脉法,阴阳贵清。清如润玉,至数分明,浊脉如石,模糊不清。小大贫富,涩滑穷通,长短寿夭,详推错综。

“注”脉法倡自岐黄,所以候病死生。至杨上善为风鉴者流,托名(太素脉法),以神其说,每多不验。然其中有近理可采者,如论六阳六阴之脉,以清主贵,以浊主贱。清脉之状,似玉润净,至数分明;浊脉之状,如石粗涩,至数模糊。小脉主贫,大脉主富,涩脉主穷,滑脉主通,长脉主寿,短脉主夭。如质清脉浊,贵中贱也;质浊脉清,贱中贵也。清脉兼大,贵而富也;兼滑,贵而通也;兼长,贵而寿也。浊脉兼小,贱而贫也;兼涩,贱而穷也;兼短,贱而夭也。清脉兼小,贱而贫也;兼涩,贵而穷也;兼短,贵而夭也。浊脉兼大,贱而富也;兼滑,贱而通也;兼长,贱而寿也。详推错综者,即详推此质清脉清,质浊脉浊,质清脉浊,质浊脉清,错综等说之理耳。

同类推荐
  • 地震灾区百姓卫生防病手册

    地震灾区百姓卫生防病手册

    为防止灾后传染病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发生,保障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让地震灾区广大受灾百姓掌握科学的防病知识,应重庆出版集团之约,我们紧急编写了这本《地震灾区百姓防病手册》。内容包括“地震应急救援措施”、饮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化学中毒预防”、做好消毒”、防蚊、防蝇、防鼠”、传染病预防”、常见疾病防治”、重建心灵家园”等对地震灾区群众针对性较强的卫生防病知识;并附有“震灾卫生防病七字诀”。旨在让普通百姓和基层卫生防疫人员共同行动起来,掌握科学的卫生防病知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夺取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 疑难杂症诊治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疑难杂症诊治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简明实用,既可以帮助读者掌握和运用各种病证的辨证规律,又是临床中医生对疑难杂病诊疗的指南,是一部有特色,有实用价值的中医著作,适合中医临床医生、中医药爱好者、广大患者及家属参考。
  •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以问答形式,分中草药基础知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和附表三部分,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知识。其中,中草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性能及其使用方法、贮藏保管等用药常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简要介绍了50余种临床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常用中草药用附表形式作了简单介绍。《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通俗实用,可供家庭、基层中西医药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是宁波继出版《围术期血液保护》、《血液保护学》之后,关于血液保护的第三本书,也是《现代输血丛书》的首册。出版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将自体输血的概念、认知、称谓进行统一,规范操作,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规避风险,提高安全性。本书由严海雅编著,郭建荣审定。
  • 胃肠病辨治心法

    胃肠病辨治心法

    本书从胃肠病辨证心法、胃食管病辨治心法、肠病辨治心法、胃肠同治心法、胃肠病调护心法五个方面,深入研究了胃肠道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及药后调理,全方位、多层次、多靶点、多角度的给予科学的探索。
热门推荐
  • 终焉救赎

    终焉救赎

    当人为规则代替了自然法则成为主流,当一切众生失去了天性和原始的自由,当文明外衣下黑暗横生时,这个世界会走向毁灭还是走向……
  • 边城·剑神

    边城·剑神

    被称为天下第一剑的燕南来在枫林中与天下第一刀陆震风决斗,却遭受阴谋暗算坠入悬崖身亡,居然穿越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并且惊奇的发现与游戏中的世界一模一样,甚至连武学技能也能运用自如。但此时的燕南来已无心恋战,只想做一个平平凡凡的人,过平淡的生活,然而现实不遂愿,新的世界再一次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最终,游戏高手在新的世界里纵情潇洒,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就,创造出一片精彩天地。
  • 山海经络图

    山海经络图

    我的一个朋友今年十一结婚了,我呢,没送什么礼钱:写部百万字的小说,用十对小说中的爱情,祝福他们的爱情。小说讲述了一段青春岁月,为完成学业,失去一段刻骨铭心的真爱,男主人公收获的“暖暖的冰冷的真爱”的故事,在邂逅另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时,豪门公子哥表现出来的平凡、冷静、真诚、付出的特质。赞扬了女主人公的丰富的才情,简简单单,久久不开窍的幸福的爱。重点向读者讲述一个父亲——中国维和部队的退伍军官,对国家山山海海的执念。女主人公郭旗在完成使命的旅途中,表现出的对大海,对家园的挚爱。女主人对爱情的隐晦和偏执,对她能否收获爱情的不可复制的独特经历。
  • 职业修仙

    职业修仙

    当游戏侵入现实,人们降临异世,一个卑微职业玩家,开始一步步的走向巅峰,修成无量仙道,将所有的敌人统统踩在脚下……兄弟:敢犯我兄弟者,杀!女人:宁葬于我心,不毁于他人之手。修炼:一步人前,步步人前。法宝:随身携带,功能1、提升技能等级;2、未知。最强外挂:居然是个人,而且在这个世界上,只当我是朋友。群号:190352471欢迎来玩
  • 暗黑齐天

    暗黑齐天

    嬉笑怒骂为一尊齐天之上任我狂若有二郎显真圣五百年后再捅他一个大窟窿!又何妨!九教三流,八荒六合,六世之外,三界之中,除却俺齐天大圣孙悟空!还有谁!敢与天斗!与神斗!与万法斗!如来!汝为佛祖!不去参禅礼佛敲木鱼!来困俺作甚!口中言之众生平等!那那玉帝的宝座那凌霄殿!就为何不能让俺老孙去坐上一坐!呔!如来!吃俺老孙一棒!!!
  •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充满童趣的小说。故事发生在密西西比河畔一个小镇上,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不堪束缚、追求自由,厌恶枯燥的功课和刻板庸俗的生活环境,梦想着过海盗式的冒险生活。在一次意外中他和他的好朋友哈克贝利目击了一桩杀人命案,并最终战胜了恐惧,勇敢地站出来揭发了凶残的犯罪人,保护了无辜遭殃的镇民们。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凭自己的聪明机智破解了强盗们的藏宝之谜,并最终找到了宝藏,赢得了镇民的赞赏与敬佩。《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幽默大师马克·吐温有代表性的作品。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惠眼的日志

    惠眼的日志

    本人有着写作的爱好,但是文笔不好,发表过几部小说,但是都中途而废了,对自己的信心打击挺大的,其实百万作家中,真正能成为大神的有多少,以前是我想多了,一心想要成为大神,所谓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现在不一样了,我现在写东西完全就是爱好,喜爱而已,不求功成名立,只求随心所欲,没有太多的想法,就没有太多的压力。想想自己都活了22年了,却没有留下什么美好的记忆,所以这一部日志将会写我对人生的感悟,随笔而落罢了,我写的东西也会随心而写。还有我以前的笔名叫娘爷,这笔名跟了我五六年了,其实挺不舍的,但是现在我改成了惠眼,因为人都会长大的嘛?
  • 怪盗基德之侦探和怪盗

    怪盗基德之侦探和怪盗

    主要讲了怪盗基德和名侦探柯南相遇后的事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
  • 逸月仙岛

    逸月仙岛

    一场失败的催眠术让她来到异域附身平民女子之身,在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而美妙,在这里她将陷入与三位优秀男生的爱恨纠葛之中,在这里她将会成为一场巨大阴谋的牺牲品!一个是玩世不恭的君王,一个是冷酷决断的将军,一个是柔情儒雅的亲王,她最终将情归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