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甘宁晋红军军政干部学校
陕甘宁晋红军军政干部学校,是由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决定组建的红27军84师随营学校,民国二十四年(1935)七月在延川永坪镇成立。吴岱峰任校长,张秀山任政委,张文舟任军事部主任、李启明任副主任,第一期学员120多人,九月毕业。十月,学校迁入瓦窑堡。第二期学员有300多人,编为三个队,红25军到达陕北后,调来百余名学员编成第4队。十一月,中共中央机关进驻瓦窑堡后,学校与红军大学合并。
二、中国工农红军大学
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简称红大。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一月,红一方面军干部团与陕甘宁晋红军军政干部学校合并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周昆任校长,宋任穷任政委,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随着红军干部队伍的壮大和训练任务的需要,民国二十五年(1936)二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改称为西北抗日红军大学,校址在瓦窑堡。周昆任校长,袁国平任政委,莫文骅任政治部主任,郭化若任训练处处长。下设军事指挥科、政治工作科、游击战争科和特科,计划招生2700名,吸收知识青年和抗日游击队干部报考。为了适应抗日形势的要求,同年五月二十日,中共中央决定以西北抗日红军大学为基础,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六月,学校正式成立,毛泽东任校教育委员会主任兼政委,林彪任校长,罗瑞卿任教育长,莫文骅任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任训练部部长。下设第一、第二、第三科。第一科主要训练团以上干部,科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第二科主要训练营、连干部,科长周士第,全科共225人,分为两个队;第三科(又称附属步兵学校),科长周昆(兼校长),政委袁国平,主要训练班、排干部和部分老战士,全科共800人,编成六个队。红大第一期于六月一日在瓦窑堡米粮山阎家大院举行开学典礼,第一科、第二科干部在安定学习,其中参加第一科培训的军、师职干部学员40名,为罗荣桓、罗瑞卿、谭政、彭雪枫、罗保连、周建屏、陈光、杨成武、刘亚楼、张爱萍、王平、苏振华、陈士榘、赵尔陆、杨立三、谭冠三、莫文骅、郭述申、耿飚、张纯清、贺晋年、符竹廷、刘惠农、宋裕和、彭加伦、边章伍、张树才、张经武、杜理卿、吴富善、萧文玖、童小鹏、贾立夫、邓富连(邓飞)、张达志、刘鹏、林彪、黄永胜、武亭(朝鲜人)、洪水(越南人)。七月,红大随中共中央机关迁至保安(今志丹县)。
三、修械所、被服厂、鞋袜社
民国二十五年(1936)春,中央军委在栾家坪区下十里铺村创办修械所;中央机关在瓦窑堡创办被服厂、鞋袜所,主要用土纱、土机织布和织袜,产品大多供给军需,少许供给民用。
四、中央军委交通丝织厂
民国三十年(1941),中央军委利用瓦窑堡天主堂(今瓦窑堡小学校址)办交通丝织厂,有职工22人,织机5部,用铁釜煮茧缫丝,木机织绸,产品有手帕、哔叽、提花绸等10余种。民国三十一年(1942),党中央曾以交通丝织厂产品作为贵重礼品馈赠于来延安的外国友人。当年边区精兵简政时,边区政府曾以本厂特制的绣有“精兵简政”字样的手帕送于被精简人员。民国三十二年(1943),为适应战争需要,交通丝织厂织裹腿带1000多副、炸弹绳1万多根、炸药包布4000余个,年生产绸1.80万丈。
五、纺织学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一月,为保证红军的被装供应,中央国民经济部在安定县城创办纺织学校,招收女学员100名,每天上三小时文化课,五小时纺织训练课,学习三个月学业完成。毕业后,学员被分派到各处办手工纺织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