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变集团中的骨干分子是张柬之、敬晖、袁恕己、桓彦范、崔玄以及姚崇等人,他们都是狄仁杰的门下桃李,早就以匡复唐室为己任,也是发动政变的主要策划者。这次政变之所以能一举成功,关键是得到了李唐宗室的参与与支持。
这一时期由于李唐宗室大都被诛戮,幼弱者皆流放岭南,所以朝廷内的李氏子弟主要就是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及诸子,此外还有太平公主等人。相王李旦曾当过皇帝,后又降为皇嗣,此时虽为亲王但其影响非一般亲王可比,在武则天晚年为了缓和与武氏家族的紧张关系,他又历任各种要职,多次为行军元帅,统兵出征,因而具有一定势力。他为了使李唐政权能够尽快恢复,也积极参与了这次政变,并发挥了关键作用。政变当天,李旦与袁恕己率南衙兵,以备非常。所谓南衙兵即诸卫宿卫军队。他虽未率军攻入宫中,然以诸卫军队控制洛阳全城,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对保证政变能顺利进行起了重要作用。这种分工与部署显然是事先商议好的。正由于相王李旦在这次政变中立有大功,所以中宗即位后,号为“安国相王”,并要册立为皇太弟,李旦坚决推辞不从。
太平公主为唐高宗少女,武则天所生,与太子李显、相王李旦为同胞兄妹。武则天对她宠爱异常,高宗仪凤年间,吐蕃请求太平公主下嫁,武则天舍不得她离自己远嫁,遂将公主度为女道士,并为她专门修建了道观,以拒绝吐蕃的求婚请求。后嫁给驸马都尉薛绍,薛绍死后,武则天杀武攸暨之妻,然后把太平公主嫁给他。太平公主“方额广颐”,颇有心计,武则天常说“类己”,也就是说和武则天很相像。正由于此,她经常参与宫中谋议,“宫禁严峻,事不令泄”,太平公主也时时自检,从不向外泄露,因而更加获得武则天的宠信。史载:“二十余年,天下独太平一公主,父为帝,母为后,夫为亲王,子为郡王,贵盛无比。”唐制,公主食邑不超过300户,惟独太平公主为350户,到了圣历年间,已经累加到3000户。由于太平公主深得武则天宠信,依附于她的人也不少,是一个颇有势力的人物,非一般公主可以类比。由于她和二张的矛盾,加之太平公主自认为是李唐后裔,当她看到其母年老多病,不愿江山易于他人之手,所以她也参与了这次政变密谋。至于太平公主在这次政变中到底发挥了什么具体作用,史书缺载,只说她“预诛张易之谋有功,进号镇国太平公主。”中宗还把她的食邑扩大到5000户,“赏赐不可胜纪。”可见太平公主在这次政变中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太子李显作为政变成功后的最大受益者,自然不可能不参与政变密谋。史书记载说,当张柬之等人正在策划此事时,姚崇从灵武(治今宁夏灵武西南)回到洛阳,张柬之便与他仔细商议了政变计划,然后派桓彦范、敬晖去谒见太子,“密陈其策,太子许之。”从这个记载看,政变计划最后确定后,是经过了李显认可与批准。当然不会是直到这时李显才知道此事,肯定是自始至终参与了策划,因为事先不取得李显的同意和支持,政变者不敢贸然策划此事,没有太子的支持,仅凭张柬之等五六人的力量也发动不了这场政变。从种种迹象看,太子李显的亲属也参与了此事,如内直郎、驸马都尉王同皎,他既是东宫官员,又是李显的女儿安定公主的丈夫。此人为政变集团的骨干分子,政变时率禁军攻入玄武门,为斩杀二张者之一。
此外,武氏诸王也不是铁块一块,他们的靠山是武则天,自然不愿她垮台,但是他们也与二张有矛盾,所以当以诛戮二张为名的政变爆发后,他们中的一些人显然是采取了观望态度,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武则天的行动。如左羽林大将军武攸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是武惟良之子,封建安王,历任左、右羽林大将军,“总禁兵前后十余年。”中宗即位后,他仍旧任羽林大将军,没有削去他的兵权。这就说明武攸宜尽管没有参与政变,但也没有阻止政变,所以才能继续掌握禁军兵权。
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也是一个观望者。太平公主积极参与政变密谋,武攸暨不会没有觉察,但没有泄露此事。中宗即位后,敬晖等朝臣奏请罢去诸武王爵,中宗不同意,“更言攸暨、三思皆与去二张功,以折晖等。”中宗说武攸暨参与了政变密谋,固然不一定可信,但他不反对诛杀二张的政变却是可以肯定的。至于中宗说武三思参与此事,没有任何依据,当是不愿罢诸武王位的一种托词。部分武氏诸王的观望态度,有利于政变计划的顺利实施。
政变集团的主要骨干分子还有李多祚、薛季昶、杨元琰、李湛等人,他们都在政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多祚,世代为本族酋长。此人骁勇善射,以军功升任右羽林大将军,前后掌禁军、宿卫北门(玄武门)20余年。如果没有此人的参加,政变将难以成功。于是张柬之等便主动去争取李多祚,动员他参加政变。张柬之问李多祚:“将军在北门多长时间?”回答说:“近30年。”张柬之又问:“将军金章紫授,贵宠于当代,位极武臣,难道不是大帝(高宗)之恩吗?”回答说:“是的。”张柬之进一步指出:“将军既然深感大帝之恩,能够报答吗?大帝之子现在东宫,张易之兄弟擅权,朝夕相逼,危殆万分。社稷之重系于将军,如愿报大帝之恩,正在今日。”李多祚听了此话以后,情绪激动,慨然说:“只要有利于王室,多祚愿意听从相公指使,即使危及妻子儿女性命也在所不惜。”并且指天地神灵发誓,辞气慷慨,“义形于色。”争取李多祚的成功是唐室得以恢复的关键条件之一。
薛季昶,绛州龙门(山西河津)人。他早年上书,得到武则天的赏识,自布衣进擢为监察御史,由于推按刑狱公正平允,逐步被提升为给事中。可以说薛季昶也是一个由武则天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薛季昶性果敢、能任事,契丹孙万荣等起兵时,夏官郎中侯味虚领兵征讨,不胜,于是散布契丹军有龙蛇为前导,所以官军不能取胜的谣言,实际是为自己的无能怯战遮掩。武则天遂任命薛季昶为河北按察使,前往查处此事。薛季昶日夜兼程,赶往河北前线,将侯味虚斩首,然后奏闻。此举威震军中,使那些畏惧不战的军将不敢再玩寇贻误战机,同时也鼓舞了士气,使谣言不攻自破。返回洛阳后不久,升任御史中丞。不过薛季昶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和那个时代的大多数朝士一样,也经历了许多磨难。他在御史中丞任上不久,就被贬为地方官,长期在岭南一带任职,后调任雍州(治今陕西西安)长史,长安中调文昌左丞、洛州长史。洛州长史是实际上的洛阳地区行政长官,他利用这个方便条件为政变的准备做了大量的工作。薛季昶这个人很有见识,二张被诛后,他曾劝张柬之、敬晖乘机诛杀武三思,不听,他叹息说:“吾不知死所矣。”后果如其言。
杨元琰,虢州阌乡(河南灵宝西)人,为汉太尉杨震第十八代孙。早年担任过州参军、县令等小官,由于政绩突出,考课第一,被提升为永宁军副使,历任安南副都护、荆州长史。他是在荆州长史任上与张柬之相识的,并相约匡复唐室。张柬之拜相后,遂引荐杨元琰任右羽林将军,参与了这次政变。中宗即位后,武三思专权用事,杨元琰知大祸未已,遂请求辞职,削发为僧。后来张柬之等5人果然被诬陷而死,而杨元琰却未受株连。后历任刑部尚书、太子宾客,开元六年(718)卒,终年79岁。
李湛,瀛州饶阳(河北饶阳)人,是武则天的宠臣李义府的少子。他6岁时,因其父之故,得授周王府文学,逐渐升任为散骑常侍,袭封河间郡公。李湛与其父李义府不同,深沉而有见识,对二张恃宠弄权深恶痛绝,有匡复唐室之志。张柬之谋诛二张,知李湛忠义可谋大事,遂引荐他充任左羽林将军,掌握禁军。政变当天李湛等奉皇太子从玄武门斩关而入,斩二张立奇功。中宗即帝位,拜右羽林大将军,进封赵国公,食实封500户。开元中卒。李义府在高宗时积极支持武则天为皇后,拜相之后恃宠专权,贪赃受贿,排挤正直朝士,作恶多端,为士人所不齿。而李湛却被视为中兴功臣,人们并不以其父的缘故对他加以贬斥,后来崔义玄还根据他的事迹,为他专门撰有别传。
此外,参与政变策划的还有左威卫将军薛思行、职方郎中崔泰之、司刑评事冀仲甫、检校司农少卿翟世言、左羽林将军赵承恩等一大批文武官员。如此之多的文武官员参与此事,充分说明二张等一小撮人的行径的确不得人心,同时也表明广大朝士对老病缠身的武则天仍眷恋帝位,不肯禅位于太子而大为不满。尽管有些朝士没有直接参加这次宫廷政变,并不等于他们对二张的行为无动于衷,或者说他们都不拥戴李显恢复帝位如宰相朱敬则,曾密对敬晖说:“公若假太子令,举北军诛易之兄弟,两飞骑力耳。”从政变之后朝廷内外乃至全国各地的平稳状态看,人心的向背是十分明显的。这与武则天临朝称制后,国内的起兵与骚乱,人们的议论纷纷,使她不得不以暴力手段相镇压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可惜的是中宗李显却是李氏家族的不肖子孙,他不具备其母那样的政治才干,把一个好端端的局面搞得乌七八糟,连自己也死于非命,留下了千古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