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起来,消融冰雪的意图始于春节前管理层在金融工作会、监管工作会和相关媒体上的言论,稳定压倒一切的认识在2001年的风暴之后得到了高度的统一,这一次人们相信政策底应该是坚实的、一致的;其后有春节后的降息和其他利好的传闻,市场开始预感到政策可能连续的趋势。这一切的铺垫之后催生了“两会”期间的难得行情,而“两会”对于行情经意不经意的呵护又是最重要的阳光行动。从这一周的情况看,“两会”行情的特征至少从四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是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积极评价与前瞻。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等报告充分肯定了200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肯定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独具活力和重要地位;对于潜藏诸多不确定因素的2002年的经济走势给予了继续向好的预测,对于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如农业问题、国有企业问题、低收入群体问题、加入世贸组织后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评判。这种宏观性的定调虽然不一定会让人马上产生深刻认识、虽然效果还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体现,但短期的立竿见影的市场反映却是十分容易做到的。
二是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部分提案、建议引发了市场中的局部热点。这次的提案、建议中涉及经济领域的有不少是关于区域发展、行业优先的,如关于上海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要有特殊的金融开放政策、关于建立粤港自由贸易区的设想,这些提案、建议不论最终采纳与否,在短期内都有利于市场形成局部热点和寻求适宜的行情突破口。例如近几日深圳本地股特别是地产股的大幅上扬就与粤港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有关。
三是“两会”期间一些目前制约和困扰市场的重大事件被暂时搁置或作了较有利的报道。如有关证券市场的监管思路与策略的问题暂时不再被提及,有关“国有股”减持的问题也很少被提及,即使有报道也主要从正面角度作为观点介绍,而不作政策回应。这样的结果是不良预期被推迟,市场赢得了一段无利空时期。
四是媒体的适当报道对市场给予了必要的烘托。随着市场转暖,媒体报道的方向有了选择性,对市场走势起了正面作用,如根据已公布年报股东数的变化得出持股者正在不断增加的结论,如根据证券市场成立以来11次“两会”期间行情的比较,得出“两会”期间大盘涨多跌少、持股风险小,“两会”后行情一般看好的结论,这些无疑对投资者预期进行了良性引导。
这样一个从宏观到局部再到具体而微的刻画,事实上营造了一个阶段性的温室效应环境,大家可以暂时搁置争端、求同存异,投资者可以相对宽松地在这个温室中借题发挥、且战且看。当然市场自有市场的技术特征和内在规律,涨涨回回、反反复复就是其反映。不管这样一个阶段的其他目标如何,对于市场而言,则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换手、筑底和抬升底部的过程,对于未来行情的演绎是有利的。至于说到行情会不会如过去的“两会”之后一样展开,则要看温室过后与现实环境的对接,其中困扰市场的重大事件的解决方案、监管层未来的政策意图是关键,所以正常情况下“两会”结束前后行情将面临一次选择,投资者可能持观望状态。
本周从媒体上看到美国股民声讨金融骗局的报道,说从2000年春季开始,1亿美国股票投资者共损失了5万亿美元,这些资金都是专门为退休后养老、支付大学学费或医疗费用而积攒的。68%的投资者不相信股市会公平对待小股民。新的投资群体逐渐对风险投资丧失了信心。赫尼希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巴伯拉则认为,标准普尔指数500家成分股公司在1997年到2000年公布的26%的营业收益增长中,大部分都是会计作假的结果。同样在本周美国道指大幅上涨,已创出新高。这些事情结合在一起,有几个方面提醒我们注意:第一,证券市场是靠信心维持运转的,这既是证券市场能够迅速积累资本的原因,也是证券市场风险巨大的原因所在,信心突破临界点或丧失,也就意味着市场的崩溃,其破坏性是其他市场无法相比的,因此维护信心是建设市场的前提。第二,证券市场中的违规与问题是同证券市场的发展相伴随的,正如道魔之间的关系。没有一蹴而就的监管,也没有不要监管的发展,监管与发展本来就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好比河水与石头的关系,河水流淌、石在水下是运行的常态,要做的主要工作是防止水落石出或石多成礁冒出水面的极端情况,而不能期望将水暂时排干、将石清除、用水泥铺就河道的结果,就像北京的昆玉河,那是人工的,只可观光游览。第三,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适宜的制度安排,取人所长、为我所用应该是基本的态度。
在经历2001年至今国内、国际市场的变化之后,我们都在变得成熟起来,该规范的在规范、该调整的在调整,相信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运行系统和关系。虽然“两会”之后行情马上会怎样不好说,但2002年的日子不应该再提心吊胆,这一点似乎可以肯定。当然如果各方能够短中见长,借“两会”的特殊行情潇洒下个台阶,将行情自然延续下去,然后于行情中逐渐再适时推出一些规范措施、发展措施,那么各方的满意度可能都会比较大。行情下跌对谁都没有好处,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这一点至今应该是达成了共识的。
(发表于2002年3月11日)
“两会”落幕,大盘滞涨,两市指数承接上周五大幅震荡的同时,却再也不能上行,出现了见远不见高的走势,前一天与后一天的图形可以是完全相反的,一天中窄幅震荡后最后半个小时可以突然急升也可以突然急跌,并且没有任何道理,也没有恐慌的气氛。这种情况表明了前一阶段反弹的结束,投资者对后市的看法趋于谨慎,进入了观望之中。
认真说来,“两会”呵护的这一轮反弹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新的特征与气象,也没有太多让人兴奋和自信的地方。不论管理层最初的考虑只是为了营造短短两周的温馨空间,还是要借此让人们走出2001年以来的心理阴影,重新投入到游戏中,但市场本身有其自身的规律,暴跌之后的市场就如暴病之后的患者,首先反映出来的不是各部分生理机能的恢复和良性循环,而是对各种后遗症的抵抗和消化。所以本轮反弹的总体特征是无序的,可以得出的判断只有两个:一是到目前为止这还不叫行情,只是超跌后的物理反应,前期问题越严重、跌幅越深、价位越低的股票,反弹的力度就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涨幅越高,它体现的只是市场本身的自然机理,主要是一种投机性的获利动机,并没有基于基本面、政策面的理性可言,也不是管理层所希望引导的方向。因此当这些股票股价成倍暴涨时,很多投资者都在问为什么,问怎么还是这样,问这近一年来究竟是变了还是没变?可见这种后遗症对管理层对投资者都意味着一次冲击,真正的规范效果要等消化了后遗症的影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