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 通
(一)古道
明弘治十七年(1504),在宜川县城设总铺,有铺路二条:北路有交里、蝉塬、太泉、新胡(现云岩镇辛户村)、云岩、完谷等铺;南路有府曲、县底、白崖、乔家河等铺。清康熙十九年(1680),增设西路茹坪、观亭等铺。乾隆九年(1744)将北路驿铺延长至甘泉境内之临镇、窑子村(现属宝塔区)。民国以前,宜川境内交通闭塞,无公路,大车路很少,所有道路多是人行的小路。
(二)公路
兰(州)—宜(川)公路 东起宜川圪针滩黄河大桥,西达甘肃兰州市,横贯秦、晋、陇、宁四省(区),是连接华北和西北两大区域的国防干线公路。宜川境内东起圪针滩黄河大桥,西至进士庙梁,全长102.5公里,途经秋林、党湾、英旺,柏油路面,风雨无阻,其中富县茶坊镇至县城段为二级路面,全长81公里。
渭(南)—清(涧)公路 南起渭南,北至清涧县(属榆林市),途经黄龙、宜川、延长、延川与西包公路相接,是沟通关中和陕北的重要干线,全长418.7公里。宜川境内分北、西两线,北线为孙家坡至十里坪,全长为47.86公里,三级油路;西线为长风宾馆(县城北)至白家庄,全长为18.9公里,均为三级油路。
宜(川)—延(安)公路 南起宜川县城,北至延安城区,途经宝塔区南泥湾镇、临镇、宜川云岩等乡镇,全长139.6公里,宜川境内全长48.8公里,其中重西包线16公里、兰宜线9.8公里、渭清线35.95公里。
宜(川)—洛(川)公路 东起宜川县城,西至洛川,途经宜川程洛、黄龙瓦子街、小寺庄、洛川旧县、永乡等乡村,全长107.5公里,其中重渭清、西包线约20公里,宜川段全长17.9公里。为三级油路。
(三)水路、渡口
宜川东临黄河,与山西隔河相望,东西往来依靠船运,清代以前黄河岸边曾设渡口五处。1973年,连接秦、晋两省的宜川黄河大桥架通后,船运、渡口逐步荒废。
衣锦渡 在县北60公里,延长禹王坪渡南20公里处,与山西吉县冯家集渡相峙。
柴寸渡 在县北衣锦渡南12.5公里处,与山西吉县官头滩渡相望。
骠骑渡 在县东55公里孟门山北11.5公里,柴寸渡南7.5公里处,与山西吉县马粪滩渡相对。
圪针滩渡 古称“小船窝”,也叫水南渡。春秋时期称“采桑津”,《水经注》称“鲤鱼涧”。唐置“鸟人关”以监此渡。在县东50公里,孟门山南1公里许,骠骑渡南12.5公里处,与山西吉县小船窝渡相对。
关头渡 在县东北55公里,骠骑渡南17.5公里处,与山西吉县平子园渡相对。
二、邮 政
明弘治十七年(1504),宜川始设铺递,传递军书、公文。
1935年设三等乙级邮局。1938年3月,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在宜川的秋林、桃曲设军邮局。1941年,宜川邮局升为二等甲级邮局,下设邮寄代办所四处,村镇信柜七处。1942年9月,陕西省驿运管理处在洛川设耀宜驿运总段,办理耀县至宜川驿运业务,宜川设驿运站一处,驿运事务所一处,次年,驿运站改称运输站,办理军品、公文递运。1945年,县政府组建5线15处递步哨。1947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围攻县城,宜川邮电局关闭。
1948年3月宜川解放后,10月宜川邮政工作恢复,并得到了较快发展。截至2005年,全县邮路总长单程1339.7公里,投递214个行政村、351所学校。设有16个固定投递点,全年投递函件12万件、包裹3.6万件,报刊发行量5.6万份。随着交通设施的不断改善,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全县境内重要信件一日内便可送达任何乡村。
三、通 信
1935年,宜川县始设电话。1956年,宜川至延安长途线路两条架通。1996年,宜川实现了乡乡通信网络交换点的目标,交换容量增加至1024门。2000年,宜川电信交换机总容量达2.5万门,固定电话1.7万门,移动电话2.59万个,长途电话业务电路0.05万路,分组交换节点机端口32个,数字数据网节点端口64个,光缆线路总长1540公里。2005年年底,宜川有固定电话用户1.7万户,宽带用户(含广电网宽带)达1195户,城区无线市话用户4898户,全县203个行政村通电话,村通电话率达98%。
四、广播电视
广播,1958年8月,宜川县广播站成立,广播事业始有发展。1994年,全县广播线路总长155杆公里,通播率40%,喇叭总数5000只,占全县总农户的20%。到2004年,宜川建成村级广播室345个,使3600户群众共约18000人能收听到中央、陕西等24套广播节目。截至2005年年底,宜川县广播覆盖率达到98%。
电视,1976年3月,宜川县在凤翅山建成全县第一个小型电视差转台,宜川人民的电视事业开始起步。1987年10月,宜川县建起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截至2005年,宜川全县共有彩色电视机2.1万台,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345个,使农村3600户群众约18000人看上了电视,加上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和开网接收,全县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达到9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