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再到人才管理,反映了企业对员工管理认识的逐步深化。人事管理的实质是“管人”,员工是被“管”的对象,“管”他们干活,“管”他们完成任务。人力资源管理,把员工上升为一种“资源”,既然是“资源”,就存在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的问题,不是简单地用一个“管”字所能概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化就是人才管理。人才管理的核心是“人才”,关键是评价“人才”的标准,是关于“千里马”的确定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谁是“伯乐”?当然是中小企业的老板。人力资源的开发、配置和利用,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大优势和六大误区
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管理者的综合能力较强
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同时就是企业的所有者,能够直接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个人素质大多比较全面。中小企业从筹备到创建的整个过程,充分彰显了企业所有者对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认识,对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了解和把握,对企业管理知识的积累和思考,对产品性能和技术关键的熟悉和认知,说明他们的市场预测能力、决策能力、再学习能力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都相对较强。中小企业管理者具备成为企业引领者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比较重视和善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未来的企业管理者可以不懂得管理机器,甚至不懂得管理财务,只要懂得如何管理人力资源,如何管理人才,便能拥有具有竞争力的团队,打造出一流的企业。
第二,用人机制自主灵活
中小企业受到的政府干预较少,头上没有那么多的“婆婆”,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确定用人原则,可以不受干扰地选人、用人,不用看别人眼色行事。较之大企业,中小企业能给员工提供更加自由的工作环境和更富弹性的工作时间,员工在中小企业中也更容易获得展示才能的空间,其个人价值也更容易得到企业的认可。
第三,知人善任,以人为本
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彼此之间的联系也更频繁,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了解程度较高。特别是家族企业,乡里乡亲,亲戚套亲戚,彼此知根知底,脾气秉性都了然于心。知人善任的基础是“知人”,知道人的长处和短处,然后委以相应的职务,就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善于使用人才,就能为人才找到最合适发挥才能的位置和机会,使人才获得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产生一种对企业认同的向心力。总之,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更多地考虑和了解员工的特点和需求,从而能更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既有优势,也有其自身的弱点,主要容易陷入以下六大误区。
第一,评判靠感觉,老板说了算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不可违背的规律。由于中小企业通常没有长远的人才战略,没有对人才结构进行科学的战略性设计,往往只凭第一感觉和印象选拔和使用人才。老板以“伯乐”自诩,认准了的就是“千里马”。这种不科学的方法往往不能任用真正的“千里马”,有时还会被心术不正的人钻空子。有的老板犯了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毛病,选择的都是同一类型的人,同一类型的人结合在一起不能互相取长补短,不能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抑制群体效能的发挥。中小企业一般都缺乏考核工作表现的制度,即使有也往往停留在领导主观印象评价的浮表层面。
第二,任人唯亲,照顾关系
中小企业的人事关系相对复杂一些,特别是家族企业,处理好亲戚朋友关系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许多老板认为,“亲者比非亲者可靠”,任用的标准是“自己人”。任人唯亲,照顾关系,在选择职业经理人时,通常倾向于选择“自己人”,造成企业关键职位几乎全由“自己人”占据,外人晋升无望,因而打击了优秀人才的积极性,造成人才流失,阻碍企业长远发展。现代企业管理日趋复杂,需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亲者而德才兼备,当然可以“举贤不避亲”,但亲而无才又居要职,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亲者未必可靠,非亲者也未必不可靠,这需详细考察,不可一概而论。有些关系是要照顾,但要适当,要有节制。如果是闲职,照顾亲友也无可厚非,问题是,这样做会影响其他非亲员工的士气,打击他们的上进心,使其积极性受到伤害,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整体效率。
第三,选人不准,用人不当
中小企业在招聘和管理上缺乏相应的制度,缺乏研究,对“人才”的理解存在偏见,或在选人时盲目追求完美,在选拔高级管理人员时,总是感到人才难寻,实际上不是企业中缺乏合适的人选,而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经常抓住枝节小事,而将人才拒之门外。信奉“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宁可高薪外聘,也不愿意“就地取材”。或是“轻通才重专才”,似乎专业化程度越高越好,忽略了“专才”一般全局观念较差的弱点。或是觅到人才,只看眼前,不管将来。高薪聘请,尊敬有加,却闲置不用,迫使人才不得不“跳槽”。或大材小用,使用不当,“用高射炮打蚊子”,寒了人才的心。或把员工当“工具”,只能被动地接受指示工作,只让他们干活,不尊重他们的意见,无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严重制约了员工潜能的发挥。
第四,重文凭,轻水平
当下就业压力加大,好的工作岗位难找,中小企业招聘的“价码”也在提高。中小企业招聘中高层管理人员有一种倾向,就是有博士不用硕士,有硕士不用学士。有文凭的人可能是人才,也可能是拿着文凭的庸才,眼高手低,全无实际工作能力;没文凭的人未必不是人才,其中会有许多从实干中锻炼成长的人才。以职称和学历为标准判定是否是人才,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是易于操作的一种办法,毕竟职称和学历都是国家认可的一种资质。但是,职称和学历的评定和认定,往往掺杂着一些复杂的因素,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真正的水平。况且,有的人今天是人才,明天可能就不是人才;在这里不是人才,在那里可能就是人才。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五,有钱就能留住人才
有些中小企业老板认为,给予员工丰厚的薪水,过年过节发发红包,员工就会安心工作;对于要“跳槽”的人才,多给钱就能把人留下。毋庸讳言,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来说,员工最关心和重视的主要是待遇问题。物质激励短期内最有效果,但是时间长了,有时会适得其反,造成员工对工资的刚性要求。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除了得到相应的报酬外,人还有诸如培训的需要、同事以及上下级之间融洽的关系的需要、晋升的需要、成就感的需要,以及人生价值实现等。有一项民意测验很有意思,企业列出五个因素,让1000名员工选出自己最重视的一项:66%的人希望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52%的人看中工作稳定性;41%的人重视工作成就感;37%的人看中报酬;30%的人希望有继续学习的机会。这说明,待遇能留人,事业、感情更能留人。也就是说企业在注重物质激励的同时,更要注意创造有利于员工成长的空间。
第六,无视劳动者合法权益
中小企业中存在着不严格遵守《劳动法》,甚至无视员工合法权益的现象。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是剥夺劳动者人身自由。少数中小企业为了赚钱,大肆剥削工人的劳动,无限制地延长工时,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甚至规定“不加班的要扣工资”,有的将此作为开除解雇的借口。二是进行严密监工,甚至上厕都限定时间。三是劳动环境极差,劳动者安全无保障。许多中小企业没有消防设备,甚至没有必要的安全保障用具,工人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四是轻视劳动合同。许多企业根本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即使签了劳动合同,企业操作的随意性也非常大,有的认为劳动合同的内容主要是约束员工。中小企业这样做,表面上是占了便宜,降低了成本,实际上却损害了中小企业的声誉,在吸引人才方面处于更加不利的局面,企业信誉下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