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企业管理法则是指众多的企业和管理者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普遍推行的法则。践行这些管理法则,可使企业团结更多的优秀人才,使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第一,刺猬法则
所谓“刺猬法则”是指管理者和下属之间应保持恰当心理距离,就像在寒冬里刺猬之间保持恰当距离既能相互取暖又不伤害对方那样。寒冷的冬天,刺猬们独自待着,感觉很冷,于是试着相互抱着取暖,但它们如果靠得太近,彼此的长刺会伤着对方,于是彼此分开;分开后又很冷,忍不住要靠近,这样反复地分了聚,聚了分,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彼此刺伤。
刺猬法则运用到企业管理实践中,就是要求管理者要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恰当合作的关系。老板和员工,关系太疏远,员工会感到紧张,处处提防;关系过于密切,称兄道弟、吃喝不分,在工作中会丧失原则,失却尊严,无法管理。优秀的老板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关系密切但不失原则,保持尊严但仍感亲切。这才是成功之道。
第二,南风法则
南风法则也叫做温暖法则,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故事: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怒号,风势凌厉,企图吹掉行人身上的大衣,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是徐徐吹动,循序渐进,让人感觉温暖,然后自觉脱掉大衣,最终获得了胜利。
南风法则揭示的道理是:温暖胜于严寒,关心胜于斥责。管理者在管理中运用南风法则,就是要尊重和关心下属,以员工为本,多点人情味,多点温暖情,使员工真正感觉到管理者给予的温暖,从而达到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第三,期待效应法则
期待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通常指在人际交往中,一方充沛的感情和较高的期望可以引起另一方微妙而深刻的变化。通过实验验证,期待效应法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管理法则。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的国王,性情孤僻,喜爱雕刻。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他祈求爱神赋予雕像以生命,爱神为他的真诚所感动,赋予了美女雕像以生命,美女真的活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到自己获得了社会认可,从而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努力避免让对方失望。
期待效应运用到管理中,要求管理者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寄予希望,给予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管理者在下达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努力,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产生。满怀期望的激励是一种力量的注入。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激励和暗示。而这种激励和暗示,会使人梦想成真。
第四,霍桑效应法则
“霍桑效应”也叫“宣泄效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让员工要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其二,员工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成倍上升。霍桑效应揭示了影响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人际关系。
霍桑效应源于1924年至1933年间一系列实验研究,霍桑是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在芝加哥附近的一座工厂的名称。试验最初的目的是根据科学管理原理,探讨工作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此实验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奥主持。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这个厂请来包括哈佛大学心理专家乔治·埃尔顿·梅奥在内的各种专家,在约两年的时间内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耐心听取工人对管理者的意见和抱怨,让他们尽情宣泄出不满情绪。结果,霍桑厂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霍桑实验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即工人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因此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人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否定了当时科学管理学派认为金钱是刺激工人积极性的唯一动力的说法。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的组织。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相互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非正式组织独特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非正式组织不仅存在而且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重大影响。
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梅奥认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即工人对社会因素、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如果满足度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协作精神就高,生产率就高。
霍桑实验的结论对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五,金鱼缸法则
金鱼缸法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金鱼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里面的情况都一清二楚。将金鱼缸法则运用到管理中,就是要求管理者增加企业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各项工作有了透明度,领导者的行为就会被置于全体下属地监督之下,就会有效地防止领导者享受特权、滥用权力,从而强化领导者的自我约束,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金鱼缸法则的真谛是透明公开,而透明公开是防止腐败和不正之风的法宝之一。
第六,火炉法则
火炉法则源自西方管理学家提出的惩罚原则。中小企业都有规章制度,任何人触犯了规章制度都要受到惩罚。火炉法则是把企业各种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比喻成“火炉”,如果有意或无意碰到它,就要被烫伤,就要受到惩罚;如果不碰它,就安然无事。火炉法则形象地概括了以下原则。
1.火炉外观火红,不用手摸,也可知道炉子是热得足以灼伤人的。当人碰到火炉时,立即就会被烫伤。这是警示性原则。
2.用手触摸火炉,毫无疑问地会被炽热的炉体灼伤。而不会这次碰了会灼伤,下次就不会灼伤,违背制度必然会承担相应的后果,而不会因为时间、地点的改变而改变。谁若明知企业有相关规定,还要以身试“法”、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一定要对其进行惩处,以明纪律、以儆效尤。这是必然性原则。
3.碰到火炉时,立即就被灼伤。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以便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防止错误行为蔓延。这是即时性原则。
4.不管谁碰到火炉,都会被灼伤。火炉对人,不分贵贱亲疏,管理制度也应如此,不分职务高低,适用于任何人,一律平等。这是公平性原则。
火炉法则对中小企业是至关重要的管理法则,谁坚持得好,谁就会从中多多受益。企业管理者应该是“火炉法则”的忠实践行者,对自己倡导的制度更应该身体力行。为让员工趋利避害,企业的管理者就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宣传,以警告或劝诫员工不要触犯规章制度。执行制度一定要坚决果断。大家遵守制度,就能带来益处;违反制度,就必然会带来伤害。
第七,互惠关系定律法则
互惠关系定律实际上就是我国传统所说的“因果报应”。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不到,时辰一到,一切全报。西方则把这些表述为: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猜疑就会被猜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互惠关系定律。企业管理者只有真诚地对待员工,员工才能真心地拥戴管理者,企业才能兴旺发达。
第八,手表定理法则
手表定理又称矛盾选择定律。手表定理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时间,拥有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造成混乱,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深层的含义是: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他的工作和生活必将陷入混乱。
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示: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
第九,酒与污水定律法则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仍然是一桶污水。显而易见,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只要有一勺污水,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酒与污水定律告诉我们,对于具有破坏性的人或事物,要在其开始破坏之前及时处理掉。几乎在所有的企业里,都会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企业内部的和谐。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其他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的人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将其毁坏掉。如果你的企业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起码要把它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