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6100000002

第2章 降生之初饱受苦难

立脚莫从流俗去,置身宜与古人争。

——张大千

19世纪末的中国,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屡受列强的欺凌。日本为争夺在我国东北及朝鲜的战略地位,于1894年挑起了“甲午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出后,全国哗然,抗战的情绪达到了高潮。

仅仅过了5年之后的1899年5月10日,在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省内江县西城外,张大千降生了。

内江位于沱江的中下游,南城门外有一座九层高的白塔叫三元塔。登上塔顶,可以俯瞰内江县全貌:碧玉一般的沱江环绕其中,城内山清水秀,竹林掩映,江上帆影点点,就如一幅水墨画一般。

唐代诗仙李白曾经用“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来描写内江。但在这时,内江刚刚遭受了特大洪灾,民不聊生。

张大千是张家第八个男孩。当时父亲按“正心先诚意”的辈分,为他取名正权。

张家祖籍广东番禺,先祖张德富曾在内江做知县,后来就在内江定居下来了,归田耕读,写诗作画,过着闲淡的田园生活。到了张大千这一辈,已经是第六代了。但这时,张家已经因经营不善而衰落了。

父亲张忠发,字怀忠。年轻的时候,家里已经没有一分田产。他只好去做熬卤煮盐的小生意,但又不幸连本钱都赔光了,只落得挑着竹筐沿街收捡破烂的地步。

为了生活,张怀忠后来还做过弹棉花、给人家挑水的活。但这依然无法使家境有所改善,绝望之下,张怀忠竟然染上了鸦片,在毒品里寻找安慰,并为自己取号“悲生”。

由于家境贫寒,张大千的大哥、五哥、六哥、七哥和二姐都过早地夭折了。张大千刚出生时,连年灾荒,母亲曾友贞营养不够,没有奶水,把孩子饿得整天哭个不停,险些也被饥饿夺去了生命。

父亲急得仰天长叹,母亲也望着八子落泪。幸好,生性善良的邻居张荫梧夫妇与他们交情很好,不仅给他们送钱接济,还答应由张大娘哺乳小正权。

张荫梧家的孩子比小正权小两个月,不过他家比较富裕,生活好奶水足,一个人的奶水可以喂养两个孩子。

从此,小正权由三哥的只有13岁的童养媳罗正明抱着,一天两次出入张荫梧家。这样小正权得以存活下来,并一天天长大。

三嫂罗正明从10岁就来到了他们家,从此就一直帮着干家务。等八弟出生后,她的担子更重了,要给孩子洗尿布,要按时抱着去喂奶。

小正权整个童年都是由三嫂一手带大的。三嫂非常疼他,无论走到哪,都背着他。家里生活困难,常常吃不饱饭。每当初冬季节,山上人家种的红薯收完了,罗正明就背着八弟去挖红薯,偶尔可以挖到几个人家没有挖完的。

初冬的山上,阴云压着湿冷的空气,罗正明背着八弟走了很远的路,有时还要乘船到沱江那边去。北风呼啸着,像锋利的刀子一样,罗正明的手一会儿就冻得通红了。

而这时,她只不过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啊!小正权在三嫂的背上,刚开始还新鲜地东张西望,过了一会就睡着了。

罗正明挖着挖着,小正权醒了过来,哇哇地哭。她情急之下,就把八弟抱在怀里,拿一块红薯自己嚼烂了喂给他吃。这样是不行的,幸好有一位老太太看到了,叫他们到自己家里,把红薯煮熟了,再喂给小正权。

吃饱后,小正权不哭了,三嫂就坐下来哄八弟玩,嘴里唱着儿时的童谣:

雀儿搬搬,搬上南山,

南山有个金银宝贝。

金鼎鼎,银鼎鼎,

草鞋耳子蹬波罗。

优美的歌儿,引来树上的小鸟和唱,逗得小正权咯咯直笑。

但是,有时在寒风中挖上一天,也挖不到一篮子红薯。回到家之后,三嫂就开始洗衣服、洗尿布、做饭。等八弟睡着了,她又开始在石臼上捣米浆。

小正权的童年就是在这个艰难困苦的家境中度过的,在他的眼里,几乎没有多少欢乐和动人的色彩。

很快,小正权就3岁了。这时候,家里只靠父亲做零工、母亲走街串巷为人描花绣帐来度日,微薄的收入只够勉强糊口。一年到头,家里的餐桌上都难得见着肉食。因此,童年时候的小正权,身体非常瘦小。

幼年的小正权,虽然身体瘦弱,却是格外机灵活泼,大大的眼睛,宽宽的额头,十分惹人喜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5岁时,小正权就常跟着三嫂上山拾柴、挖野菜。

父亲沿街收捡破烂,背着弹棉花的工具走街串巷,劳累一天在夜色中归来,伴着不停的叹息;母亲要给人家绣花,换几个铜钱贴补家用,脸上堆满了愁苦。

只有三嫂回荡在山川中甜美的歌声是难得的一点亮色,但更多的是看到寒风中她红肿的手。另外还有昏暗的菜油灯,剥落得残缺不堪的泥墙。

同类推荐
  • 孙中山先生传

    孙中山先生传

    一位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简任官员、国民党党史专家笔下的孙中山先生!本书注重整体,叙事比较确切扼要,裁剪适当,条理明晰。作者广泛搜集大量的资料,并经过认真考订,基础较为深厚,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一定的史料价值。原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中山大学教授段云章先生评价此书:“首先,虽非历史唯物主义者,但也较好地理解到时代潮流、社会环境和伟人言行的互动关系。其次,著者本着他自定的治史须”根据事实,加以论述“的原则,广泛考订资料,并做了实地调查。
  • 杜佑评传

    杜佑评传

    杜佑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代表作《通典》一书体制宏大、思想深刻,总结过去,反映现实,开辟历史编纂学新途径,在中国古代的国家行政理论,政治制度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杜佑评传》紧扣唐中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时代背景,细致考察、介绍了杜佑一生的经历,他的近六十年的从政生涯和著述生活,在此基础上,对杜佑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成就及其贡献,做了比较详细的讨论阐述。
  • 西蒙娜·德·波伏娃(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西蒙娜·德·波伏娃(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蒙巴那斯是法国巴黎第十四行政区 地处塞纳河左岸的西南角。对巴黎这座古老的城市来说 在塞纳河左岸 则以拉丁区和蒙巴那斯区最为著名。拉丁区又被称为大学区。法国一些主要的著名大学都建于此 如索尔邦大学、法国综合工科学院、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巴黎医学院等。
  •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少年时期是在国土沦陷、外族欺压的痛苦中度过的。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王朝宣告覆灭,中原地区沦人敌手,此后不久,山东地区也被金兵攻占。辛弃疾从记事起,就目睹金统治者对其占领区内的汉族人民实行残酷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
  • 民主人士

    民主人士

    记述的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民主人士的群像。这些人物的人生道路坎坷,经历复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作为政协人物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他们的所言所行,无论是对自身或现代历史的回顾,还是对国内外时事的述评,都不乏独到见解,颇有保存价值。所有这一切,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大部分不可能见诸报端。《民主人士》作者汪东林依据自己保存的参加政协民主人士活动的原始记录,再现了他们在政协内部活动范围内,谈思想改造、帮助别人、检讨自己过程中吐露的心声和真实思想历程。
热门推荐
  • 传统太极拳

    传统太极拳

    《传统太极拳》介绍的太极拳开始也叫陈锤,根源也在陈家沟,由陈家沟人传给其至亲河南祺县的胡氏。我得该技是由刘振麟师傅传授。刘师得此技于河南祺县的胡天祥老前辈。此前在北京另有“大枪”刘德宽会该拳,且早于刘师。
  • 慕少白传奇

    慕少白传奇

    一场迷梦唤醒十年沉睡。一朝血案揭开十年幻梦。
  • 超级制造业霸主

    超级制造业霸主

    全能制造系统,想造什么造什么。制造飞机、制造航母、制造飞行器那都是小意思。什么?你想要制造2XXX年的最新版飞行宝马?算了吧,那太浪费资源了,你看给点钱帮你弄个变形金刚来,绝对杠杠滴。什么?你还想玩儿网络游戏?别,别去玩儿那些落伍的东西了,给点钱帮你弄一个虚拟现实技术,咱们一起草丛里面放大招。咳咳,你还想要充气娃娃?别,这就算了。咱弄不到那玩儿意,不过智(ch)能(qi)机(wa)器(wa)人倒是不少,你要不要?不要害羞啊,来点票票收藏点击啥的,说不定给你弄个钢铁侠出来哟!!!
  • 盛世白莲

    盛世白莲

    天底下的白莲花,谁愿意黑化呢!阴狠毒辣,借刀杀人,白莲蜕化成一枚暗黑白莲花之后,她得到了本该属于她的一切!可她失去的,又是什么呢?
  • 万能许愿币:梦想成真

    万能许愿币:梦想成真

    自从挖出这个许愿币,我平静的生活再也没有了…
  • 娇妻要乖,总裁爱凶猛

    娇妻要乖,总裁爱凶猛

    她天煞孤命,克爹克妈克老公。他八字克妻,前妻还没进门就被克死。相亲桌上,两人对视一眼,他说:“不如我们比个赛,看是谁把谁克死。”她拍案而起谁怕谁。婚后,她每晚都在生与死间轮回,终于有一天扶着腰忍无可忍吼道:“黎漾,你个混蛋,有本事就克死老娘,别天天折腾我。”话音刚落就被腾空抱起:“老婆,走,再去让你死去活来一回。”
  • 羞涩的野草莓

    羞涩的野草莓

    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故事,已有25000余字,
  • 逍遥盗天诀

    逍遥盗天诀

    青莲一出天地鉴,一剑寒光耀九州。一个立志超脱天地的男人,一曲乱天动地的壮丽悲歌。
  • 霸道校草遇上叛逆少女

    霸道校草遇上叛逆少女

    韩俊熙,一个阳光开朗的少年。苏雪薇,一个乖巧可爱的少女。十年后,一个霸道腹黑,一个叛逆任性,他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赤眉绿林起义

    赤眉绿林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