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术界起初在翻译和介绍《老子》一书时,往往是从字面出发来理解,从而偏离了本义。对此,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指出:“所有的翻译家和评注家都把‘为’字直译为‘行动’,于是道家最大的口号‘无为’就变成了‘没有行动’,我相信大部分的汉学家在这一点上都错了。无为在最初原始科学的道家思想中,是指‘避免反自然的行动’,即避免拂逆事物之天性,凡不合适的事不强而行之,势必失败的事不勉强去做,而应委婉以导之或因势而成之。”李约瑟对“无为”的理解,深得老子思想的要领。老子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是手段,最终还是要实现“有为”的目的。
实践老子的“无为”理念,要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之融汇于现代管理之中。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虚拟空间的存在也日益渗透到管理实践中。许多管理学专家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由于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未来企业的办公室内,看不到一个员工,有人选择在家或工作室工作,有人在外面拜访客户,所有的工作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种种发展迹象表明:虚拟的办公室工作状态,已逐渐成为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恰恰也为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打破了传统的权威管理和严格管理,意味着组织的分权,把权力从领导者手中分散到组织成员手中,成员获得了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
事实上,虚拟办公室的发展前景,正好为现代管理者进行“无为而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到那时,领导者的任务就是支持、协调、指导成员的工作,并尽最大可能激发成员的智慧。这时领导就是集体智慧的网络,大家通过网络分享信息,形成一种“无为管理”的管理理念。所谓“无为管理”并不是取消管理,而是管理进入更高层次和更高的境界,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管理达到如此境界,才能使领导者摆脱日常事务,面对未来,纵观世界,审时度势,筹谋大计。这种新型的办公模式,能使领导者摆脱冗繁的事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为”,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第二,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哲学理论与现代管理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治大国若烹小鲜,企业管理亦然。统治者治理国家,企业领导者治理企业,道理跟烹煮小鱼一样,不要常常翻弄。因为无论是一个国家或是一个企业都需要一个安定稳固的政治局面,如果制度朝令夕改,老百姓就无法适应,大家的行为就会无所适从,人心不稳定,社会就会大乱。反之,如果制度稳定,职工就心情稳定,就会专心于工作,做出成果。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管市场风云如何变幻,企业的整体规划、规章措施不能变。企业只要抓住了大的原则,制定了大的基本的规章制度,有了一个正确的、基本的运行轨道,在通常情况下,就应当坚持以不变应万变,只要基本的东西是正确的、基本完善的,就不要轻易去“翻弄”它。
②以无事取天下。企业“无为”的外部模式在看待企业的外部关系方面,老子的思想并不赞成所谓“商战”的提法,也不主张“竞争”。为什么这样呢?老子认为:天地自然的世界,万物从各种形体而生,而成长变化为各种形态,各自有其一份充实的生命之开展:河边的杨柳抽发绿色的芽,鸟儿在高空上飞翔。在这个世界上,无任何作为性的意志,亦无任何价值意识。世间万事万物之所以生生不息、充满生机、欣欣向荣,那是因为万事万物都在“无为”之中顺应了规律,而不是“争”的缘故。
市场和自然都是同样的道理,谁更能顺应社会规律,市场规律,需求规律,谁就能生存发展,反之,则会消灭死亡。要顺应这些规律,并不需要去市场上找对手与之“相争”,而是应去认识这些规律,服从、顺应这些规律。企业的天职是为社会、众生生产物质财富,如果企业界都把重心放在“争”上,那么,社会众生所需的多种多样的物质财富又由谁生产呢?对企业而言,最明智的谋略应当是如老子所说的:“以无事取天下”。老子的意思,当然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而是说不要去“争”。明智的企业,应当在“不争”上下功夫,应当去了解社会众生新的、未被市场认识到的潜在需求,把全部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在这个“没有竞争”的点上,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开发,拿出公众满意的产品。这样的新产品一上市场,自然就拥有了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你用新产品创造了新的市场,谁又能与你“争”呢?这就是老子所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下”就是在这样的“无事”(不争)中取得的。对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即是开拓、介入、获得市场,而不是什么热门就去跟风、竞争,以求分得一杯羹,这样竞争的后果只能是市场饱和后,产品过剩造成的两败俱伤。
③我无为而民自化。企业无为的内部模式,落实到运行管理中,是什么情形呢?正如前面所讨论过的,在“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原则指导下,企业的规章制度等企业的基础软件系统应当是正确、坚定而长期不变的,把这些落实在质量标准上,制定出操作规程,即工作标准。然后,针对工作目标,制定操作方法,让每个岗位都具有可操作性、可控制性。制度、岗位、职责明确后,要让员工选择自己喜欢干的,有能力干好的岗位,以保证其发挥最大的聪明才智和最高的积极性。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不合理的工作流程、方法加以改进。这样员工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就都得到了加强。
只要企业的制度、原则和操作规程都已经制定好了,企业的运行也就有了基本的轨道,而这个轨道又是围绕质量标准展开的,所以,只要在这个轨道上运行,自然就能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用一个形象的说法:这个轨道就像渠道,员工的才干、能力就像水,水通过渠道去灌溉企业生产的最终目的,即产出高质量产品,产出最大价值。这样的渠道建成之后,剩下的问题主要就是疏导了。疏导或者说沟通往往是情感性的、思想性的,帮助员工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员工有差错,耐心教导,让其充分理解和认识错误的原因。同时,关心员工的家庭生活,住房等实际问题,这样,不但能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更能使员工从情感上对企业产生一种深深的依恋,从而安心地为企业效力,以企业为家,与企业同甘共苦。
老子的“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思想,运用到现代企业,从生产者角度讲,是要让员工发挥才干,发挥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能力;从生产的结果上讲,就是要多出、快出高质量的产品,更好的满足人民的需要。总之,为企业所有员工发挥他们的才干提供一整套操作规程,操作法,使他们的力量能够汇到一处。这是企业无为的内部模式,它能让每一个员工都尽情发挥他们的热情和能力,创造出最大的劳动效率。
④以德信取天下。企业的经营活动成功与否,靠的是企业家的智慧和能力。一个企业,其价值追求固然是盈利,但决定企业百年的因素却是盈利后的取向。一位企业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企业盈利100万是企业家个人的财产,盈利1000万是企业员工的财产,盈利1个亿是国家社会的财产。”这段话是很有道理的。
道家学派指出,“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意思是说天地的存在不是为了自已而是为了世间万物,所以它能久存。企业的价值观决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追求和企业的行为,也必然决定企业的未来。世界上许多知名的企业做大做强后,无一不是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捐赠希望工程来回报社会。大家熟悉的中国首富李嘉诚先生就是一个热心于公益事业的慈善家。他在一次谈到资助7万名残疾人的“新万里计划”时说:“我们要一路热情不减的去做公益的事业,要给人以信心和希望。”这就是他“捐赠文化”的核心。大凡一个伟大的企业家也都会是一个更伟大的慈善家。企业存在于社会,社会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条件,企业成长,社会才能繁荣昌盛,没有社会,则企业也不会生存,更不用说去盈利了。
一个企业如果一味地追求利润,忽视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其价值观不是以“生存百年”,“从优秀到卓越”为追求目标,那一定是不会长久的。正如善恶、美丑、优劣、忠奸这些对立面在道家学派里被认为是相伴而生的一样,追求短期利益,企业必定不会长久,只为一时,必定只存一时。有一次联想控股向一家著名的外资银行申请贷款,这家银行却要求一份公司在社会公益方面情况的汇报。就像要成为沃尔玛的供应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竞争力,否则企业可能就会被排斥在商业游戏之外。所以说,企业在成立之初订立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源泉,这种价值观只要转化为员工的价值观和动力,企业就能从困难中看到光明,在危机中抓住机遇,企业的发展就能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
《老子》第10章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大自然养育万物,但不占为已有,帮助它们却不依赖它们,成就它们却不支配它们,这就是高尚的品德。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具备大自然的这种“玄德”。只要员工敬业,就应尊敬他们,只要员工忠诚于企业,就应让他们建立和睦家庭,只要员工加倍努力,就应该提拔他们。老子还提出圣人的品格为慈、俭,并像山谷一样开阔,像水一样利于万物,即所谓“上德若谷”,“上善若水”,企业家如果有了这样的素养,就一定能造福社会。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家的人格魅力,以及企业管理者的品格修养,对于企业的运作和维护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老子同时还提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正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领导者实现影响力所需的品质,因此,只有从管理者人格中发出的力量才是最有力的,才是真正的权威,领导人只有通过自已良好的素养,高尚的情操,以及身体力行来建立威信,才能指导员工朝着正确的远景奋斗。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就熟知中国取势求利的文化精髓,他运用其以诚取信的商业原则,助人济世的侠义精神,从一位钱庄小伙计崛起为富可敌国的江南巨贾。我们应学习胡雪岩博采众长知己知彼的经营之道,诚信戒欺开拓市场的经营之术,仁义为先立足社会的经营之本以及知人善用灵活多变的用人之道来适应当今这个变幻莫测的社会。
在一个诚信社会里,德信价值是社会价值取向和人生价值观的统一,是衡量一个企业家成功与否的试金石。为此,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家,决不可低估它的作用。
5趋向管理,无为改革
企业改革,就是对一个行将破产的企业施行“外科手术”。可是,要改革,就必然要打破一些旧的东西,就一定会有阻力。如果改革者不能恰当地平衡利害关系,轻者会受到受害者的抵制,重者还会引发双方的对立、冲突和流血事件。那么,企业究竟怎样才能获得改革的成功呢?
那就是必须掌握黄老之术的要旨。“外施儒术,内修黄老”,这是中国大多数有为君主奉行的管理哲学。从理论上讲,就是要对天下人要讲“仁义”,要去阻止一切不义之举,要一切随其自然,讲求水到渠成,讲求“无为而治”。
这里所说的“无为而治”,也是一种“有为”中的“无为”,企业改革的成败就在这里。
企业改革,决策人的处事哲学非常重要,他应该在外人看来的“无为”的背后,做着“有为”的事情,表面上风平浪静、天衣无缝,而实际早已“暗渡陈仓”了,这才是改革成功的真谛。那么,怎样实施企业改革呢?
首先,要弄明白改革的必要性,改革要做哪些事情。这些改革的措施与事项不要马上公布于天下,只须实施者知道就行了,否则必然会受到反对者的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