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清朝的刘罗锅有一次被乾隆皇帝骂道:"你去死吧。"
刘罗锅低着头,默默无语地走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只见他穿着一身湿衣服又回来了。
乾隆好奇地问:"不是让你去死吗?"
刘罗锅笑呵呵地答道:"我去了,可是让屈原给骂回来了。屈原对我说:"我是碰到昏君才自杀的,你碰到这么好的君王,干吗还要去死呢?回去!"于是我就回来了。"乾隆听完哈哈大笑。在这里,刘罗锅借用正直的屈原来奉承皇上,可谓捧技高超,令人佩服,皇上当然喜不自禁。
美国罗斯福总统有一个副官,名叫布德,他对颂扬和恭维,曾有过出色而精辟的见解:"背后颂扬别人的优点,比当面恭维更为有效。"
间接赞美对方,对方会更容易接受。从心理学上分析,这是因为在一般人的观念中,直接的赞美有可能被认为是客套话,或者会被认为是别有用心的阿谀奉承。而"第三方"所说的话,并不是出于某些目的而发出的声音,与接受方也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会显得比较公正、实在。因此,以"第三方"的口吻来赞美,更容易博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
如果有人告诉我们某某人在我们背后说了许多关于我们的好话,我们会不高兴吗?这种赞语,如果当着我们的面说给我们听,或许反而会使我们感到虚假,或者疑心他不是诚心的。
再如,由自己直接说出"你看起来真显年轻"之类的话,不免有恭维、奉承之嫌。而如果换个说法:"你真年轻,难怪我的邻居小陈一直跟我说,你看上去总是那么青春靓丽!"这样说是不是听起来更可信呢?
又比如你见到某甲,对他说:"前两天我和某乙谈起你,他对你推崇极了。"无论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反正某甲绝对不会去调查是否属实的,但他对你的感激肯定会超乎你的想象,如果碰巧某乙又是某甲平素很敬重的人,那么他对你的感激就会更深。
间接的赞美有助于我们结交朋友,办成事情。
德国的铁血宰相彼斯麦,为了拉拢一个敌视他的属员,便有计划地对别人赞扬这位部属,他知道那些人听了以后,一定会把他说的话传给那个部属。
王先生去医院,对医生说:"孙大夫,你好,我的一位朋友介绍我来找你的,他说你开刀的技术特别好,既去除了病灶,瘢痕还一点也不显。"孙大夫高兴地亲自带着他去做血检。
要想有效地激励下属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如果想要称赞某个属下,可以试着找来性格还不错的另一位属下,只需淡淡地说就可以了,"最近A很有干劲呢。现在还不晓得成果如何,不过应该在这个月底工作就能收尾了。"
尽可能选在一起去洗手间等很平常的时候,就像只不过是顺口而说的话,这样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分别对几位值得信赖的属下如此这般地说,最后一定会传达到他本人耳朵里。例如其中的一位可能就会这么对A说:"A,经理称赞你喔,说你很努力。"听到同事这么说,A应该就会相信"原来经理这么器重我",因而工作更有激情,干劲冲天。
就这样,你便成功地抓住了A的心。
同样,下属也可以用这种间接赞美的方法讨得上司的欢心或获得他的认可。
例如午休时,你正和同事们在办公室聊天,这时上司刚好经过。这就是个非常好的机会,你可以说:"经理,前些日子我们的代理商刘经理称赞你说,"贵公司的吴经理眼光真好",他是相当信赖您啊。"
等他露出微笑,再切入正题说:
"其实关于展览馆投标这个案子,我们大家都觉得应该要做下去,您应该也会赞成吧!"这时,心情爽朗的他会更认同你的提议。
一位演员兴致勃勃地参加了一个训练班,可是老师说她没有演员的天赋,建议她趁早改行。原本自信满满的她顿时感觉前途暗淡,因此整天情绪低落。
看到女儿想放弃,母亲对她说起隔壁德高望重的何教授的话:"我最看好你的女儿,她一定会成为大明星的。"
经母亲这么一说,她不由得眼前一亮,重新振作起来。后来经过她不断地学习和进步,终于踏上了成功之路。
母亲为了安慰女儿,借用隔壁何教授的话,起到了很好的鼓励效果。我们对孩子的激励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某某老师说你的记忆力特别好。"——我想孩子一定会高兴地背诵大段的古诗给家长听的吧。
"某某校长说你的逻辑性很强。"——孩子一定会兴奋地用多种思路论证例题给家长看的吧。
总之,引用第三方的话间接地赞美,对方更容易接受。以"第三方"的口吻来赞美,更容易得到对方的好感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