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位政治家,平生洁身自好,也没有什么污点,几乎称得上是个完美的人,他在民众中享有良好的声誉,同时也引起了新闻界的兴趣。
有一次一位记者去拜访他,目的是想去获取一些有关他的丑闻资料。然而。还来不及寒暄,这位政治家就对想质问他的记者说:"时间还充裕得很,我们可以慢慢谈。"这位记者对政治家从容不迫的态度大感意外。
不一会儿,佣人将一杯茶端上桌来,这位政治家端起茶喝了一口,立即大声叫道:"呀!好烫啊!"茶杯随之滚落在地上。等佣人人收拾好后,政治家又不小心把香烟倒着放人嘴中,从过滤嘴处点火,这时记者赶紧提醒他说:"先生,你将香烟拿倒了。"政治家听到这话之后,慌忙将香烟拿正,不料却将烟灰缸碰翻在地。
平时风度翩翩、高高在上的政治家却出了一连串的洋相,使记者大感意外。而不知不觉中,原来的那种挑战情绪也消失了,甚至对政治家产生了某种亲近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这其实是政治家通过自我暴露的手段让人们对自己更亲近。你可以想象一下,两个陌生人能互相吸引吗?你无法对一个只知道名字,除此之外什么都不了解的人产生好感或厌恶,你只能是没什么感觉。而要想获得别人的好感,就要让别人了解你。所以吸引别人的前提是让对方了解你,而你主动让对方了解你,就要敞开自己的心扉,也就是自我暴露。
意大利心理学家奥特·古汀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慢慢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程度的提高,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
有的讲师授课时,也会采用这个办法。比如举例时,总举自己、身边人或家人的例子。课程结束后,学员究竟学了多少内容,没有人知道。但所有的人都对讲师本人、讲师的朋友圈子、讲师的家人等关系,印象非常深刻,也会让学生更喜欢听他的课。
罗永浩,人称老罗,曾在新东方语言培训学校任教,其教学时用语犀利幽默,很受学生欢迎。他的老罗语录,全部都是罗永浩的授课内容,被新东方学员私下录音,不想迅速流传开来。
他的一些语录,"这道题多年来在新东方一直讲不明白,直到你们罗老师加盟了新东方。老教师都对我说,老罗,你可真牛!我赶紧说,快别这么说,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咽了一口苦水,不过在她看来是一口口水""要听关于我诚实的故事吗?我小的时候,家里有一棵樱桃树……""我要为我的长相向我的各位粉丝们道歉"等等这些话从心理学来看,都有自我暴露的成分,而这些话也在他的口中充分发挥了强大的交流效果,让学生们更喜欢他。
一般情况下,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越深刻。俗话说"交浅不可言深",也就是说暴露水平要视交往程度而定。在心理层面上,我们的自我暴露有四个步骤。
第一个叫客套问候。这通常是对礼节性问候作一般性的回应。比如,人们常常会问我们"你好吗?""你近来怎么样?""你怎么样啦?"或者"你的家人还好吗?"尽管这些问题的回答通常是"很好!"或者"好极了,好得不能再好了。"但却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去透露一些附加的信息。这些都是最初级的自我暴露,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告诉他人,你是友好的、开放的。当然,如果情况允许的话,你可以与他进行进一步的交谈。
在相互问候后,人们一般要相互交换一些基本的个人信息。告诉他人你在做什么,来自哪里,你有什么兴趣或者你现在的工作或学习情况。自我暴露的第二步是提供一些经历和信息背景,以供对方进行比较和探究。从此刻开始,人们将开始增进相互了解。
自我暴露的第三步是表达对不同事物的个人观点和看法。这时。你可以表明你的态度、价值观和关注的话题。你可以告诉对方,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真实看法与感受。以一种开放的方式表达你的观点,这样可以鼓励他人与你分享他们对不同事物的看法。
自我暴露的最高层次是向你认识的人,尤其是你希望更进一步发展的人表露你的个人感情。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很困难,因为这需要表露他们的情感。尽管表露感情很难(很冒险),但是只有这样,你的交谈对象才能对你是谁、什么对你最重要这类问题有真正的认识。当你表露你的愿望、梦想、爱情、喜悦和悲痛时,对方才会发自心底地认同你,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有这些基本的感情经历。许多人在表达"我"时,往往错误地说成"你"。当你表露个人感情和想法时,记住一定要用"我觉得("想","认为")"等语句。
但有一个特例,就是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却能达到完全的自我暴露。比如在网络聊天时,素不相识的网友都可以把自己或最亲密的人的个人隐私全部和盘托出。因为在虚拟的情境下,人们觉得对方不可能介入到自己生活中,尴尬和羞耻感也不会产生,所以沟通更加开放。
总之,自我暴露是人际沟通的需要,更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