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9400000003

第3章 中国商品市场的管理

一、中国商品市场的宏观管理

(一)中国商品市场的宏观调控体制

1.传统的中国商品市场的宏观调控体制。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并借鉴苏联的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管理模式,长期采取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与之适应的管理模式。

这对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国民经济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相互协调、相互衔接,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高度集中计划体制模式的固有弊端,以及长期以来受极“左”思想的干扰,使中国传统的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流通体制也不例外。长期以来,我国流通与生产相分离,形成了一套僵化的产品流通体制,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流通体制的发展。

这种计划流通体制的主要特征是:

(1)自上而下的管理商品流通的组织机构。管理商品流通的组织机构主要指商业部,后来由商业部、物资部和全国供销总社以及地方政府相应部门分别负责产品流通的控制及调配。这种管理体制导致的结果是,生活资料商品的流通网络不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不断扩大和增加,而是不断萎缩和减少。例如,1957年全国零售商业机构原有195.3万个,到1978年减少为104.8万个;城镇从事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的个体劳动者,由1953年的898万人,到1978年仅存15万人。随着国营零售网络的萎缩,零售批发网络也同时萎缩。1952年全国从事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的劳动者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为4.7%,到1975年下降为2.9%。

(2)生产资料的流通是按产品调拨方式,由国家采取统购统配形式。20世纪70年代,国家物资部管理的统配物资达七八百种,由商业门市部向社会供应的生产资料,基本上已被取消。这就使几十万个企业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由物资部门从上而下进行分配和调拨,使生产资料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之间的内在联系被割断,由此造成了物资的严重积压,资源严重浪费,流动资金周转缓慢,社会经济效益低下。

(3)计划商业流通体制下政企不分。此时商业企业成为商业行政部门的附属物,只是简单的商品分配部门;把商业办成了官商,商品按行政层次、行政区划组织调拨。这样不仅增加了流通环节,加大了商品库存,多占了资金,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损失;同时助长了国营商业独家经营,排斥了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流通渠道的发展,加剧了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封锁,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

2.改革开放后中国商品市场的宏观调控体制。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首先从生产领域开始,然后扩大到流通和分配领域。流通体制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分散权力,改革过度集中的决策体制。从1979年起,国家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大幅度缩小了计划管理特别是指令性计划管理的范围。另外,国家还采取了一系列对企业扩权让利的政策和措施。

(2)改革商品购销和流通体制。在传统体制下,我国对粮、棉、油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实行统购包销制度,经常造成各种结构失衡。改革开放后,各种购销形式应运而生,同时在经济成分上有更多的非国有成分加入到流通领域中来,形成了新的流通体制格局。

(3)调整商品价格,改革价格管理体制,使价格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4)调整商业管理体制,政府对流通及市场的管理开始从以直接控制为主向以间接调控为主转变。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商品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商品市场进一步放开,由国家直接管理的商品进一步减少;商品流通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发展,国有商业企业改革向深层次发展;现代商业企业组织形式大量发展;营销方式日趋多样等。

(二)中国商品市场的宏观调控手段

1.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政府主管部门按行政系统,运用行政命令、指示以及协调、服务等方法,对社会经济活动直接进行调控的手段,它具有强制性、相对稳定性、直接性和高效性等特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只强调权威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管理既讲权威性,又讲服务性。商品流通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和实施流通产业发展规划;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引导商品市场主体行为;协调商品市场主体与各经济杠杆部门的关系;维护市场秩序和监督商品市场服务质量;开展流通现状调查分析,发布市场供求信息,以及对商品流通各行业活动分类进行指导和提供服务等。这是国家对商品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的一种必要手段,它通过上述工作对全社会的商品流通加以宏观的组织、监督、协调和管理。但是运用行政手段应掌握两条原则:一是要注意研究和尊重客观需要,切忌主观臆断和盲目指挥。如市场建设既要考虑商品资源状况、商品流通特征和市场容量,也要和当地经济发展相一致,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和有场无市的现象。二是要以不截留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为前提,行政命令不要太多太滥,否则会钳制商业企业的活力,制约商品市场的发展。商业行政管理的内容一般只限于商业发展战略、商业方针和措施、商品市场经营机构及其活动、政府储备商品与垄断商品的经营,以及特殊行业经营资格的审查与监督等。

2.法律手段。

所谓法律手段,就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经济活动的秩序,对各种经济关系、经济行为制定的法律规范,以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包括立法、司法和执法。在商品市场的宏观调控方面,法律手段是国家调控与管理商业活动的保障手段和最规范的手段,它具有普遍的约束性、强制性、稳定性、权威性和平等性。法律手段同时具有保护和制裁的双重作用。在商品市场活动中,国家既可以用法律保护正当的经营活动,使商品市场顺利运行,又可以用法律制止和制裁商品流通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保障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此外,法律手段还可以防止滥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目前我国可以运用于商品市场宏观调控的法律已初步构成体系。在宏观调控等方面,一方面通过法律规范政府行为,明确哪些事政府应当管理,通过何种手段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政府的宏观调控要通过一定的法律加以保障,如制定预算法、银行法、保险法、税法以及审计法、统计法、会计法等。在市场主体方面,从法律上真正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确立企业与国家的产权关系、财务关系,以及各种所有制形式企业的平等关系,如企业法、公司法、破产法等一系列法律制度。在市场秩序方面,规范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易和行为准则,如反不正当竞争法、经济合同法、对外贸易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药品法、烟草专卖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商标法、票据法以及颁布了的和即将颁布的商品交易法、拍卖法、反暴利法、反垄断法等,这些法律对商品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制定限制垄断市场的法律,就可防止某些商品流通领域中具有垄断地位的大企业、大公司或若干企业联合起来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以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和公正。此外,还有惩治经济领域犯罪行为的一系列法律,能够有效抑制商品流通中钱权交易、操纵市场的腐败现象。

3.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指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借助于经济杠杆来调节经济运行、引导人们经济行为的一种调控手段。具体就是运用价格、工资、财政、税收、信贷、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和价值工具,以及经济合同、经济责任制等办法,主要通过经济组织来调节商品市场的运行,引导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例如运用价格杠杆,可通过价格的涨落调控供求,通过比价体系调控生产的比例关系,通过差价体系调控商品流通;运用财政杠杆,可通过预算收支、税种、税率、税目的制定,以及财政补贴调控生产和经营结构,调控收入分配关系;运用信贷杠杆,可通过信贷资金投向、投放量、利息率、贴现率、再贴现率调控信贷规模,从而调整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等等。各种经济调控的形式和手段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必须综合运用才能发挥整体调控功能。

运用经济手段的种类和方法尽管多种多样,但其核心和实质都在于从物质利益上处理商品市场主体的各种经济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经济手段的主要特点是调节物质利益的直接性和灵活性。但由于它是通过物质利益的调整间接地调节商品市场的运行,故其调控的时效性较差,存在调控的时间差和滞后性。同时还应看到各种经济杠杆之间的差别和矛盾,如果运用不好,它们的作用会相互抵消,使宏观调控失去效用,甚至对市场运行起到破坏作用。

经济手段还包括:

(1)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制度。通过建立中央、地方两级储备系统,实行分级储备、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特别是粮食和战略物资应有一部分用于调控市场,中央储备主要用于调控全国市场,省级储备主要用于调控本地区的市场;储备的品种、数量由各级政府确定,中央储备的运用权在国务院。

(2)建立和完善风险基金和价格调节基金制度。进一步完善重要商品风险基金制度,大、中城市根据需要建立价格调节基金,用以平抑物价,保证居民的“菜篮子”;并以地方性法规形式确定风险调节基金和价格调节基金的筹措和使用。

(3)建立重要生产资料的国家订货和投放制度。国家订货制度主要采取招标方式,订货价格以市场价格为基准,由供求双方协商议定。国家生产资料投放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市场供求平衡和价格稳定。

(4)建立商品市场预测预警系统。通过建立与部门、地方、企业、国外市场等联结的信息网络,加强对重要商品供求和市场运行的监测。

二、中国商品市场的微观管理

(一)中国商品市场的组织结构

根据商品市场的组织结构划分,商品市场分为公司制组织形式的市场与市场管委会制组织形式的市场两大类。

1.公司制。

公司制指依照《公司法》规定的法律程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投资主体共同出资、共同经营管理和共担风险及共享收益而设立的企业。公司制的商品市场具有以下特点:市场拥有自己的财产,享有与自然人同样的民事权利,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股东通过股票形式认购公司产权,按出资额大小来分享公司收益,并在出资额的限度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一般不参加公司的经营活动,只通过定期召开的股东大会,按照出资额的大小间接影响公司的决策;股东不能退股,只能转让股权;因此,公司制市场拥有完整的财产支配权。

公司制市场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市场组织与管理方式,通过引进公司的治理结构与管理制度,实现市场管理的新格局。旧体制下的市场管理主要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直接管理,而公司制的实现将直接管理更多地转变为间接管理,市场的管理机构成为一个自负盈亏的有独立民事责任的营利机构。一方面,市场的运作将更有效率。市场向进入市场的交易商征收一定的管理费,但同时为交易商提供良好的贸易环境,交易商与公司制市场之间是一种市场交易关系,公司以征收的管理费作为收入,而以提供的场所、维修等费用作为成本。另一方面,公司制的市场取代了以前市场的管理机构。以前的管理机构是国家行政机构的派出机构,是一种社会公益性的非营利事业法人。市场公司制以后,其对市场交易的管理就变成了公司内部的管理,是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

2.市场管委会制。

市场管委会制是另一种商品市场的微观管理模式。市场管委会制一般适用于批发市场,此处的批发市场是指为买卖双方提供经常性的、公开的、规范的商品批发交易,并具有信息、结算、运输等配套服务功能的场所,实行的是管理委员会监督管理下的理事会负责制,批发市场是社会公益性的非营利事业法人。

(1)监督管理机构。批发市场设立管理委员会。中心批发市场管理委员会由国家国内贸易局、发起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的代表和专家组成。管委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分别由国家国内贸易局、所在地省级(包括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生产主管部门派员出任。

管理委员会是批发市场的监督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①批准市场管理规定、章程、交易商管理规则、交易规则、工作人员守则等有关规章制度;②批准交易品种、交易方式;③协调处理批发市场筹建和运行中涉及的有关政策问题和部门、地区之间的关系;④审批理事会的报告;⑤对批发市场交易活动进行监督、指导;⑥审议批准批发市场的其他重大事项。

(2)市场权力机构。政府部门筹资建立的中心批发市场设理事会,理事会是批发市场的权力机构。

理事会由不少于5人的奇数组成,其中参与筹资的政府部门推选的理事不多于理事成员的2/3,其余由交易商选举的代表出任。理事会选举产生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若干名,理事长是批发市场的法人代表。

理事会对筹资政府部门和交易商负责,行使包括制定、修订批发市场有关规章制度等职权。

批发市场设总经理(或总裁),总经理(总裁)由理事会聘任。总经理(总裁)对理事会负责,行使市场日常管理职权。总经理(总裁)下设副总经理(副总裁)和若干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各部门的市场管理。

(二)中国商品市场微观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1.商品市场自动化管理手段的发展。

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已进入了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期。信息技术在商业活动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改造了传统商业的环境设施和经营手段,更深层的意义是改变商业的经营方式甚至人们的思想观念。商业自动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商业自动化也是现代化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商业自动化的目的,主要是采用高新技术,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赋以合理化、制度化、规范化之观念,提高商品流通的效率,使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畅通无阻,达到最佳的有效利用,从而改善经营环境,降低中间成本,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同时也能更好地掌握市场趋势和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尤其是能够快速、便利地适应顾客需求,最方便地满足顾客需求和多种选择与多种服务。

(1)商业自动化的定义及内容。商业自动化是根据商业规范化管理的特征与要求,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与数据库技术、条码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手段来实现商业管理功能的数据式自动化系统。这一系统不仅是高新技术的大规模工程项目,而且是一种科学、高效的管理观念,是现代科技与现代经营管理密切结合的系统工程。商业自动化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技术系统,它以商品流通过程为对象,综合应用现代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对不同业种和业态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进行控制,实现企业经营作业的程序优化和自动化,并支持商业系统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环境之间的电子商务作业;商业自动化的目的是提高商品流通的效率,推动企业、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技术进步。

从商业经营活动和管理上来讲,商业自动化是全方位的,是商业购销、调配、存储全过程的全面自动化。从应用层上看,它的主要部分是由POS、EOS、EDI、VAN、SIS、MIS以及其他服务性系统组成。其中:

POS(POINTOFSALES)又称为“销售点实时管理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商品交易提供服务和实时管理,是指以商业环境为中心的进货、销货、存货和内部调配货物的信息管理系统。其中,进货是指商业环境与批发商或制造商之间的商品流通信息管理,存货是指商业环境内部进行流转的控制,商品销售是指商业环境对客户的直接服务,并由此而产生销售信息控制。

EOS(ELECTRONICORDERINGSYSTEM)即电子订货系统,是指商业环境与批发商、制造商之间商品订购、运输、调配等信息控制。在这个系统中由于涉及经营环境以外的社会供货机构,所以要求所交换的数据在商业整体结构下有统一的标准,最终实现电子数据交换即EDI的商业化。

EDI(ELECTRONICDATEINTERCHANGE)即电子数据交换,是指通过通信网络,按照协议在商业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系统之间快速传送和自动处理订单、发票、海关申报单、进出口许可证等规范化的商业文件。

VAN(VALUEADDED NETWORK)即增值网络,是指将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相关的商业信息,通过计算机服务网络互相交换的信息系统。

SIS(STRATEGICINFORMATIONSYSTEM)即决策信息系统,其主要工作是提供商业经营者作出决断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进货的时机,进货量,资金的承受能力,本商业环境的销售水准及商品的畅、滞销状态等,有效的决策支持会给经营者带来实际的经营效益。

MI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即商业管理信息系统,是对商业企业内部人、财、物的全面管理信息系统,通常MIS没有统一标准,而是根据本商业环境的管理特征来决定MIS的结构、控制规模等。内部信息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商业实体的管理水平,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与商业自动化有关的技术,如:条形码技术、信用卡技术、图形技术与商场设计CAD、多媒体技术、安全监控装置,等等。

(2)中国商品市场自动化管理手段的发展。商业企业的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基本设施、管理工具和经营思想。基本设施包括企业地点、营业面积、购物环境和人员素质等生产资料;管理工具则是指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这是商业自动化的重要标志。没有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商业的自动化就无从谈起。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反映了商业企业的规模和商业的繁荣状况;经营思想决定了商业企业的业态、经营商品的档次和面向的顾客群,以及促销的方式、企业的CI和文化。经营思想决定企业的发展。

商业管理开始采用机器管理大约是在19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开始,其原始目的在于店主监督店员收款,而后发展为用机器管理。这是今天绝大多数商场采用计算机系统的国际标准。据资料反映,沃尔玛的毛利中有20%是来自于向供应商提供顾客需求产品的信息。

我国商业自动化的发展起步于1985年,在大约22年的时间里上了好几个台阶,尽管宏观经济的发展比较快,但由于国外一百多年的历程,我们才走了十几年,自动化发展无论在规模与质量上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

(3)中国商业自动化发展所处阶段的认识。从宏观上看商业自动化的实施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零售企业的商场自动化建设为内容的阶段;第二阶段,以连锁和物流配送行业的商业自动化为标志的阶段;第三阶段,以大范围网上交易的商业自动化建设阶段;第四阶段,基于宏观商业角度整体商业决策自动化阶段。

对于当前中国商业自动化发展所处的阶段,我们认为:中国商业自动化基本上处于第二阶段,即以连锁业和物流配送行业自动化为标志的阶段。但由于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发展很不均衡,所以各地所处的商业自动化发展阶段也不相同。沿海地区、大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商业自动化推广早、普及广,基本上同时也处于第三阶段起步阶段。比如在北京,就再也找不到一家超市(正规)或连锁店不使用POS-MIS系统,而且连锁店之间的联网管理也是基本硬件条件之一。但在许多内陆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落后,观念陈旧,实现商场自动化的还不多,即使使用POS机等自动化设备也基本上停留在单店之中,而且其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多只是当作自动收款机对待而已。因此在那些地区,商业自动化发展还处在第一阶段。但就全国的情况来看,倘若给中国现在商业自动化发展所处阶段一个准确的界定的话,我们认为其处在第二阶段是比较恰当的。

商业自动化发展各阶段的具体特征各异,了解其各自不同的特征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商业自动化发展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商业自动化第一阶段的具体特征:百货商店、连锁店、超市和专卖店的POS-MIS工程的建立;形成各种业态有代表性的POS-MIS产品;初步形成商场自动化基础标准并按标准规范来约束产品;积极开展以POS-MIS产品为基础的教育培训工程,在零售业大力推广POS-MIS产品,并分别形成3~5个商场自动化的示范工程和POS-MIS系统产品。

商业自动化第二阶段的具体特征:确定商业增值网VAN的宏观设计与局部建设;基于物流业的EOS设计与实施的开始;基于商业信息的EDI的设计与实施;基于商品交易的EFT的设计与实施;确定各级网络(主干、广域、局域)的基本格式;基本形成商业自动化的基础标准;完成以省、市为中心的商业增值网的设计与部分实施;完成EOS、EDI、EFT不少于两个有代表性的软件系统;建设2~3个综合EOS、EDI、EFT的示范工程。

商业自动化第三阶段的具体特征:基于EOS、POS-MIS、EDI、EFT构造的商业信息服务系统的产业化实施;IBP(ISSUING BUSINESSPRODUCT)和TFS(TRADEFAIRSYSTEM)的设计与实施;完成商业自动化标准的制定,提出商业大流通领域的网上服务构想,实现发达地区有条件上马的省级商业网上交易的无纸化,商业信息服务网上客户群体,局部(指省)不低于1万家,网上服务的操作、管理标准体系的初步建立。

商业自动化第四阶段的具体特征:国家储备物资的网上调配决策分析系统的建立,商品区域流向的调配决策分析系统的建立;基于区域性差异的物资调配决策分析系统的建立;宏观效益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宏观物流配送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我国商业自动化的发展很不均衡,总体来说处于发展的第二阶段。商业自动化的基础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全面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还有很大差距。虽然全面实现商业自动化是我们的发展目标,但较高水平的全面的商业自动化肯定是一个长远的目标,而我们现在只是处在以基本建设为主的打基础阶段。这一点与我们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相适应的。

2.商品市场物流技术与配送管理手段的进步。

商流与物流的分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物流的专业化与社会化创造了第三利润源泉———物流利润。物流产业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但在国外发达国家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最初,在我国物流被视为工业或商业部门的一个辅助功能而不被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的重要性也逐渐得以认识。目前,中国物流已经相当规范,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1)思想与理论上有重大进步。“物流”的概念是从西方和日本引进的,加上从商业流通实际中获得的经验,特别是在中国特定的经济环境下,中国对于物流的思想与理论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中国提出了“大流通”的概念,不仅把运输、装卸、仓储、包装和流通加工等物流环节作为一个系统,而且把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流通、国内物流和国外物流视为一个整体。

(2)物流行业专业化,形成各种经济类型齐全的一支专业物流队伍。1991年初,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和物资部在无锡进行了以配送为突破口的物资流通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并推行连锁经营。至2005年底,全国限额以上已有1416家连锁企业和90476个门店。同时,我国形成了以下几种专业物流企业:

① 国有物流企业。其主要包括铁道、航空、交通部门和粮食、物资、外贸、供销和商业部门,以及冶金、化工、煤炭、轻工等生产部门的物流企业。这些国有大中型物流企业,是我国物流业的主体部分,担负着我国绝大部分的物流任务。

② 集体物流企业。尤其是由乡镇公民集体经营的中小型物流企业,这是近几年在我国沿海港口城市创办起来的,已成为我国物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完成外贸出口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③ 私营和个体物流企业。这是近几年才创办发展起来的,其规模较小,但服务方面更有优势,其发展势头正方兴未艾。

④ 外资与合资物流企业。这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产物,通过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的物流理论与技术,从一开始,这些物流企业就展现出不同的面貌,对于中国物流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以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规模增加了物流设施。中国交通运输的主力是铁路,其营业里程从1978年的4.86万公里增加到2005年底的7.54万公里;公路从1978年的98.02万公里增加到2005年底的193.05万公里;民航从1978年的14.9万公里增加到2005年的199.85万公里;远洋运输的国家主力船队———中远集团,2005年其集装箱航运业务货运量已达4534610标准箱。可以说我国已初步形成顺畅、快速、辐射国内外的运输系统,并且拥有相当规模和现代化的储运设施。

(4)物流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包装水平与质量有很大改善与提高;推行物流标准化,从单一商品的标准化逐步走向商品系统整体的综合标准化,也就是从货物的分类编码、计量单位、包装方式、装卸设备、运输工具、库存条件、安全要求等,逐步实行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并与国际物流接轨。

(5)在物流信息方面有重大进步。从流通企业到管理部门,广泛采用计算机,各物流部门已初步形成覆盖面广,横向、纵向相结合的信息网络。

配送中心(DISTRIBUTIONCENTER)是物流中心的一种形式,它反映仓库的一种新观念,使仓库在功能和形态方面发生变化,由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的更高组织形式。配送中心适应超市、连锁店等零售商批量小、批次多、吞吐频繁的需要,按照众多用户的不同要求,通过选捡(PICKING)和分拣(SORTING)等配货作业,迅速、及时、准确、低成本地把商品送到各个超市。随着我国超市与连锁经营的发展,我国的配送中心获得长足的进步,但我国配送大多停留在企业内部,社会化的配送中心发展严重不足。

总结几年来我国配送中心的发展,我国商品市场配送管理手段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 配送朝专业化发展,配送中心的数量迅速增加,已经形成一支颇具规模的专业物流队伍。据统计,截止到2005年,全国仅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配送中心达2177个。同时,形成了三种配送方式:连锁型配送、集配型配送和加工型配送。

② 配送的现代服务意识增强。超市的兴起改变了原来仓库的传统做法,作为配送中心,除具备储存功能外,对某一种品类、规格、花色的商品数量不满一个运输包装的,还要进行拆箱发零;商品需要降低销售起点的,要进行拆包分装;对副食品需要分级、分选、精制、冷冻的,要进行流通加工。总之,凡是商品实物在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活动,配送中心都应该承担下来。配送中心的服务不仅向全面化发展,而且向“顾客至上”的理念进步,因此发货不怕零星,不分昼夜;送货不论远近,妥善搬运。

③ 计算机管理程度大大提高。鉴于超市等供应的商品多达几千种甚至更多,同时批量零星,吞吐频率高,计算机管理便十分必要。在大多数规范的配送中心中,使用了最新的搬运、检验、捡取、无线电通信系统,替代原来的货账和货卡,使整个配送中心达到无纸化作业。送货车辆是配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提高了货车的行驶里程利用率,减少空驶,还设置行车路径电脑优选辅助系统。同时,配送中心与客户的联网,商家的POS系统和EOS系统的运用,使配送中心电脑化管理更加得到发展。

3.电子商务的起步和发展。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遍及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电子商务已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新模式。越来越多的人通过INTERNET从事商业活动,商家开始利用其买卖商品,消费者不但可以轻松上网购物,更可以通过网络和银行管理自己的账户资料,电子商务将使企业的内部人员或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交往的方式产生新的突破。

(1)什么是电子商务。一般认为,只要是通过电子媒体所进行的商务交易都可以认为是电子商务。JAVASOFT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使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来创建能够减少成本、增加销售和改进客户服务的新的产品和服务。美国电子商务委员会的定义是:以电子形式买卖商品和服务的系统。

电子商务存在三类不同的应用范围。一种是INTERNET,它提供了企业与客户沟通的一条新渠道,让全球的消费者都能了解您的产品和服务;一种是INTRANET,它是公司的企业内部网络,可以让内部员工共享重要的程序与信息,增强员工之间的合作互助,简化工作流程,有效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另一种是EXTRANET,指涵盖企业和所有协作厂商的网络,可以让协作厂商通过网络和您沟通,真正成为企业团队的一分子。

(2)电子商务在中国的起步与发展。电子商务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领域,电子商务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2005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量达到3130亿美元,据估计,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猛增到4500亿美元以上。中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相继实施了“金桥”、“金卡”、“金关”等一系列金字工程。从1994年起,首先在证券行业建起了覆盖全国的证券交易网,继而在金融结算系统与民航订票系统均实现电子网络化运作。为了适应国际商务活动和管理经营飞速变化的形势,我国已建成了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该网是外经贸领域推广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设施。

电子商务在中国已经获得一定的发展。截至2007年6月30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2.11亿的网民规模,居世界第二位。到2007年底,预计这一数据还将会增加一倍。尽管中国因特网用户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还很小(仅占10.5%),但其发展速度却比世界平均增速高出许多倍。中国目前仅是互联网大国,不是互联网强国,如果在2010年网民达到发达国家的普及率80%的1/2水平,就是4亿多网民,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同时,电子商务的交易量逐年增长。1999年中国电子商务总交易额达到2亿元,比1998年增长1倍,支付手段主要是网上支付和货到付款等形式。全国共有网站84.3万个,其中网上商店已经从1999年的一百多家发展到现在的一千一百多家。2000年我国电子商务成交额达到771.6亿元,其中BTOB电子商务767.7亿元,BTOC电子商务3.9亿元。2004年、200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分别为4400亿元、7400亿元,2006年超过10 000亿元。

但是,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受到许多干扰因素的影响,电子商务在中国还只是刚刚起步。1998年12月30日,我国第一家网上书店在上海书城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电子商务开始起步。但是,在我国还存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诸多困难。

① 观念跟不上。我国大多数工商企业已习惯了传统经营和交易过程中面对面的直接交往,而面对因特网、计算机屏幕的数据,不仅不适应,还会产生本能的不信任感。

② 基础设施落后。我国近年来计算机信息网络有了较大的发展,实施了一系列“金”字工程等金融网络的现代化工程,但基础仍很薄弱,计算机网络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全国仅有1.62亿因特网用户的网络市场,网络购物的商务活动难以形成规模。

③ 企业信息化水平低。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系统与网络建设目的不明确,即使在一些对信息化工作比较重视的大中型企业中,计算机也只是停留在打字机和电子账簿的低水平应用上,能够实现网络化管理的还很少。

④ 市场不成熟。我国的市场体系管理还不健全、不规范,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坑蒙拐骗时有发生,有的企业不讲信用,市场管理不严,行业缺乏自律,这些对电子商务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⑤ 体制的差异。电子商务的基础是自由贸易经济,如何将这一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对我国的内外贸体制作出大的变革,以适应电子商务自由贸易经济的特点。如我国目前的外汇管理办法、货币兑换、银行的信用与支付手段、海关税收等与电子商务所需的条件均存有很大的距离。

⑥ 金融服务困难。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网上银行的支付与结算。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主要是依据顾客的信用卡进行支付和结算,因为这些国家居民信用卡持有率高,电子账号相对可靠、稳定和安全,为EFT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在中国,居民信用卡持有率低,金融机构电子化程度相对落后,银行系统要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就发行电子货币、制定电子支付现则、提供电子支付安全保护措施等方面承担起一系列职责并与国际接轨。

⑦ 缺乏法律、公证和安全保障。电子商务涉及电子合同、公证、签名等认证问题,如网上合同如何监督执行,消费者合法权益如何保护,如何防止“黑客(HACKER)”侵入打劫交易者的钱款、货物等。电子商务的参与者,包括生产经营企业、消费者、金融机构和网络服务商(ISP),都有必要建立并共同遵守统一的交易规则。

我国如何开展电子商务,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还有待解决政策、法规、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电子商务的兴起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当前势头正旺的国际自由贸易经济的结果,电子商务既是对传统贸易的挑战,又将给传统贸易带来质的变化。

本章将分为三节对我国商品市场景气研究的基本理论进行介绍:第一节为经济周期理论的历史与发展,包括西方经济周期理论、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和近年来中国经济周期理论;第二节为国外景气研究的发展历史与景气指数的现状;第三节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周期的研究成果和国内景气分析的历史与现状。其中,重点介绍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着重分析国内景气分析的历史与现状。

同类推荐
  • 谁都逃不掉的经济大滞胀

    谁都逃不掉的经济大滞胀

    教育、医疗、养老,为什么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房贷、车贷、外债,为什么我们总是入不敷出?答案只有一个:因为市场进入了增长性衰退的大滞胀时期,物价上涨、购买力萎缩、投资率下降接踵而至。继《谁都逃不掉的中国经济大泡沫》后,作者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运筹学方法,再次为我们指点迷津。读完《谁都逃不掉的经济大滞胀》,你将从容应对中国经济大滞胀!
  • 中国金融开放与发展中的安全预警问题研究

    中国金融开放与发展中的安全预警问题研究

    本书阐述了金融安全预警原理及我国金融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从不同层次探讨了我国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并试图探求其内在联系同时,针对我国金融业的现状,提出了我国金融安全预警实施与效率提高的对策和建议。
  • 迷航

    迷航

    本书是全球航空运输业公认的一部管理“圣经”。全世界多家航空院校将其作为必修教材,还有很多院校将其列为课外参考读物,其在业界的影响可见一斑。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航空公司的运营、规划、市场营销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是航空运输专业学生,以及所有与航空运输行业相关的人员的一本难得的参考书。
  • 纳家户村志

    纳家户村志

    本志分环境、人口、社会、民族宗教、村政、村区建设、综合开发、农业、工商贸易、兵事、文化等16章,主要记述了纳家户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
  • 永续赢利

    永续赢利

    本书结合大量的案例,实证了成功企业的永续赢利秘诀,分析了失败企业的败局根源,总结归纳出在目前状况下,企业持续发展、持续获利的22条经营秘诀。
热门推荐
  • 三寸日光

    三寸日光

    一段在暗夜里萌芽,却在阳光下生长的爱情……荒原里的艰难跋涉,暗淡蒙尘的青春,无望的命途,在遇见你的那一刻,全然终止。三寸日光和三个梦想,如同五月的繁花盛开的眼角,绚烂我年少的时光。如果波澜之后,还有什么能够让我们分开,那便是死亡。
  • 恶魔校草太腹黑:甜心宝贝很无奈

    恶魔校草太腹黑:甜心宝贝很无奈

    第一次见面他说她是平胸妹她二话不说给了他一巴掌。第二次见面他公然强吻了她让她成为全校女生的公敌。经历种种磨难他终于认出她是小时候的‘’小妹妹‘’他们的爱情因为第三者的加入又会何去何从呢?敬请期待我们小洛曦的完美著作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TFBOYS淑窈年华

    TFBOYS淑窈年华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蓝淑窈,在舞台上是那样优雅!私底下却是一个阳关四射的女汉纸。她跌跌撞撞地再次回到那里。她再不禁意间,闯进了他们的世界。她,很不一样,十分特别。这种特别让他们忍不住靠近。曾经的海誓山盟,说好了要一直一直不分离。但只因误会,便不再真挚。泪水,让她学会坚强。离开让她再次收获不一样的甜美爱情。初恋,旧爱,还是现在?她到底该如何抉择!
  • 若是能拥你入怀

    若是能拥你入怀

    我不是她,她温和如玉笑如花与你两情相悦却早早香消玉焚;我也不是我师傅,她强势无双霸权天下偏偏对你情有独钟。你说你爱我,爱的是我身上有着她的影子还是想利用我陷害我师傅?
  • 闽侯简史

    闽侯简史

    《闽侯简史》是一部简明介绍闽侯历史的通俗读本,面向青少年读者以及文史爱好者。记述时限,上溯远古,下迄1949年。按历史编年体例,划分若干发展阶段,分专题纪事。本书记述重点是史事及其相关人物,包括各时期重大政治活动、军事事件、经济贸易与文化成就等,并根据地方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特点而有所侧重。本书由曾江主编。
  • 班头传

    班头传

    江湖上最努力的班头,以及他的精彩人生。说的不是如何才能够成功,却只是简简单单讲一个青春、诙谐、搞怪且励志的故事!
  • 魔君领

    魔君领

    一个由老熊和狐狸养大的人类孩子,占领了一座城池,成为一个领主……
  • 神玉流天

    神玉流天

    笑天地无情,催殇杯枯了。相看血满袖!只愿醉今生,何故他人扰?今朝弃杯去,明日身谁葬?一生似狂妄,不过转浮云!存在于古修真界六道之外之外的第七界,有蓝玉落入神界。历经千万载,修炼得到魂魄,追随的主人却被人谋逆篡位,双双堕落人间。自此两别。尽管拥有不坏金刚之身,顶着重重身份,仍无法寻回主人。今世,你在何处?何处便是我的安身所在!
  • 妃来横祸:三嫁俏郎君

    妃来横祸:三嫁俏郎君

    一朝穿越,重生于棺中。那时,她见到令她魂牵梦绕,赔进一生的俏男儿。他救她于危难之中,带回府中,细心照料,疼爱有加,捧在手心,如珠如宝。她则是倾心相许,以为情深终成眷属,谁知……一嫁,她只见府门,不入其门,被一群“抢亲的”丢到荒郊野邻。“你们抓错人了,我是无辜的……”二嫁,入了大门,准夫君却被突然调派。“这战报来得太及时了,我还没有拜堂呢!”三嫁,夫妻交拜,送入洞房,她却扯开盖头逃婚而走。“因为我爱你,所以不能让你一错再错。”这一场情,你不负我,我不负你,但一路迈过来,祸事不断,终不如所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