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3800000014

第14章 大学生择业心态分析

心态就是人们的心理活动状态。心态可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或主观调节而发生变化。心态的好坏对人的行为、活动都有很大的影响。大学生择业心态是指在求职择业期间的心理活动状态。择业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受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所制约。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这对大学生择业、就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认真分析大学生择业心态,帮助其进行心理调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择业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想想十几年前的人才处境,那时,人才择业完全由国家统一分配,从被分配到一个单位时起,这个人就归这个单位所有,即所谓“一次分配定终身”。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高校毕业生走人人才市场,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供求双方互相选择。同时,为人才流动服务的人才交流机构也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全国已有人才交流机构2000多个,民间职业介绍机构140多个,固定人才流动市场500多个,人才流动已形成全国性的服务网络。应该说,这给高校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开辟了、多途径。然而,择业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仅受个人素质、个性和价值取向等诸因素影响,而且受社会、家庭和人才供求关系等客观因素制约。因而,往往会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导致心理失衡,诸如求职者的焦虑、苦恼、急躁、缺乏信心等。这不但影响求职者的职业选择,而且影响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的择业心态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往往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其他年级大学生的心态活动,他们的认识、态度、行为、活动以及自我意识等诸方面都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心态复杂多变。

1.职业期望值过高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是旨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大学生聪明才智的积极变革,这一改革正在逐步改变过去那种毕业生只能消极服从的“包办婚姻"式的分配制度,这一改革,尊重了大学生个人选择的权益,体现了个人选择的志愿。大学生希望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向往从事个人理想的工作,但是,假如青年大学生看不到改革需要有一个过程,不能实事求是对待改革,过多的从个人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就会出现择业障碍。

一些大学生往往单纯地从个人角度来判断毕业生分配改革的利弊,对个人有利,则欢天喜地;反之,则垂头丧气。这种以个人得失为标准衡量改革的成功与否的观念,难免偏颇。一些大学生认为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了,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找到一个好职业,个人的择业志愿应该得到无条件的满足,学校要为每个学生推荐一个好单位,只要学生想去,用人单位就应该接收,这种对改革期望值过高的心态往往造成择业的困难。

大学生对改革期望过高的心态促使其就业期望值过高,从而对国家在改革时期的分配原则和规定不理解,不能面对社会需求的现实。具体表现在:

(1)一些大学生面对学校提供的众多需求信息无一中意,迟迟不做选择,

造成信息利用率低。

(2)一些大学生择业想法多变,今天觉得满意的单位,明天又认为不理想。

(3)较多的大学生趋向于热门行业,以致那些单位人满为患,而急需人才的用人单位门前冷落鞍马稀,得不到毕业生。

(4)一些大学生攀比情绪严重,某同学去了什么单位,自己也要去这些单位。

(5)一些大学生要求高、挑剔多,没去上满意的单位就大发牢骚,情绪低落。

对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大学生应该树立实事求是的态度,要珍惜和正确对待改革为自己选择职业创造的良好条件和有利机会,既要积极参与,又要面对现实,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改革,才能促进改革的进展。其实,任何改革都需要人们的配合和理解,需要每个人发挥个体的积极作用,需要从社会角度、从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那种只考虑个人、只求个人得到实惠的人,是很难适应改革的。

2.盼望竞争,但又不能正确认识

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平等竞争的环境。目前,竞争意识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个大环境中,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不参与竞争,就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然而,竞争也使人们感到了压力,尤其是少数人感到无所适从。一些大学生错误地认为:“竞争为不正之风开辟了新的途径,双向选择滋长了不正之风。”大学生对能否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或持否定态度,或表示出忧虑和不安。不少大学生认为:我们会以强烈的成功愿望去竞争,但是我们要求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条件。当然,大学毕业生要求社会提供良好的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条件是对的。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必将会给人们创造一个越来越好的公正的竞争环境。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理想竞争的环境在当前还难以实现。如果无视现实,错误地认为“在学校推荐下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不合理,是不平等的竞争;有的学生就业在大城市,有的学生就业在小城市就不公平;有的专业就业去向比有的专业去向好也是不公平等等,一味要求“公道”和“正义”,势必会造成心理的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又会使学生在竞争面前顾虑重重,举棋不定。择业是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持慎重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但目前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从中学直接考进大学,缺乏社会经验,独立生活能力不强,再加上长期生活在家长和教师的庇护之下,所以在关系到人生未来命运的关键时刻,往往不敢轻易表态,担心一步走错会造成终身遗憾。同时,惧怕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干扰,怕自己没有靠山,没有特殊关系,不能公平竞争。当机会不均等时,渴望机会均等,机会均等后,又为这样的机会发愁。这种渴望竞争又惧怕竞争的心态,使大学生面对竞争的压力时感到困惑。

3.有远大理想,但又不愿从基层干起

大学生经过四年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大都激情满怀、抱负远大。很多大学生都希望结合自己的专业大展宏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大量需要毕业生的边远贫困地区、基层中学却很少有人问津,而大城市、大公司、沿海地区、科研单位和高校的报名人数却远远超过了需求数。有的毕业生宁肯要大城市的一张床,也不要小城镇、边远地区的一套房。他们担心到那些地方去没有前途,经济收入少,生活艰苦,因而不惜埋没历经数年寒窗之苦练就的一身本领,无视其对未来事业发展的影响。还有的毕业生幻想走捷径,直接涉足高层次、好单位,一举成为科学家、教授、公务员、大老板,很少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愿从基层干起。

4.宣泄意识得不到满足下的自我心理封闭

大学生在毕业阶段的心理冲突中,孤独感占据了主要位置。由于内心的极度焦虑,宣泄意识明显加强,毕业生普遍渴望宣泄,寻找一吐为快的契机,达到自身心理上的平衡;另一方面由于毕业生缺乏对周围人的信任,不愿轻易打开自己的心扉,表露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有的人害怕引起别人的误解,有的人担心别人知道自己的秘密后与自己竞争时处于有利地位等等。所以,毕业生在与周围人交流时,总是躲躲闪闪,欲言又止,含糊其辞,投石问路,有的甚至编造谎言,借以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种种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周围人心理上的“敌意”,使这个阶段的大学生的社会认识也发生了偏差。

毕业阶段的大学生这种心态还表现为他们对校、院(系)领导、教师和辅导员的不信任。据调查,在面临毕业择业时。大部分学生是希望接近领导和教师的,以便从各个方面了解就业行情,如问“你愿意接近教师干部吗?”回答“愿意”的占51.7%,“不愿意”的占37.6%,另有10.7%的学生未明确表态。但实际上真正的交际却很少。如问“最近与你谈论毕业就业问题最多的人有哪些?”结果回答有“校、(院)系领导和辅导员”的占1.7%,有“专业教师”的仅占1.3%。这种在心理上愿意接近、实际行动上又很少接近的心理反差,无疑加深了毕业生情感上的压抑和内心的焦虑。

毕业阶段的大学生这种心态反差带来的消极影响,有时还表现在同窗好友的关系上。众所周知,重视友谊是青年的天性,是心理和客观上的需要,这也是青年年龄阶段上的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我们常常看到,在朝夕相处四年的同窗好友间,在即将来临的别离之前,情感上的难舍难分,依依惜别占据了重要位置,许多毕业生交往更趋频繁,互赠礼物,签名留念,忙得不亦乐乎。但另一方面,在就业去向中,由于个人需要矛盾的存在,同窗好友之间也在各自捏着一把劲,暗暗比试,关键时刻,有的还可能不顾往日交情,撕破脸面公开争吵。总之,低落的情绪、压抑的情感,人为地造成自我心理封闭,是毕业阶段大学生择业的又一个重要心理特征。

5.自我意识中的偏高评价与过低评价

自我意识在青年期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充满矛盾,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也是在矛盾斗争中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由于毕业阶段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这种矛盾最为明显地表现为自我评价呈显著的两极性。一部分人盲目自信,自我评价偏高;一部分人盲目自卑,自我评价偏低。

自我评价偏高的人自诩为天之骄子,时代宠儿,学富五车,可以在重要岗位里大展宏图。这部分人理想主义色彩甚浓,对未来充满了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一旦就业到自己以为不理想的岗位就感到理想破灭,大材小用,倍感沮丧,不能自制,有的甚至感情冲动,产生过激行为。当问到“如果你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你认为如何?”结果20%的人回答“不利于自身发展”,23.5%人的认为“埋没人才,坚决不去”,认为“有用武之地”的人只占11.5%,其余的人未明确表态。可见,比较多的大学生具有自我评价偏高的倾向。

自我评价偏低的人,他们中有的是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欠佳,自认为临到最后已无须图什么好的印象,反正不会到好的单位去就业,因而对自己采取放纵的态度,破罐子破摔,不思进取。其中有的人容易被激怒,产生攻击行为,有的甚至会出现人格异常,故意捣乱,搬弄是非,到处寻找发泄的场所。另有一些自我评价偏低者,其实本身表现并不差,但由于某种气质和性格上的缺陷,他们往往过于克制压抑自己的个性,生怕有什么闪失,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这些人在老师、辅导员面前常常表现为畏畏缩缩,吞吞吐吐,对同学也是遮遮掩掩,不辨是非,让人难以琢磨其内心的真实世界。

自我评价偏低的学生,面对不可避免地职业选择,存在着较重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在:(1)在职业选择中畏首畏尾,表现怯懦,甚至不敢与招聘代表洽谈;(2)认为自己竞争力不强,在学校公布的需求信息中有符合自己要求的单位,因为有别人应聘,自己不敢应聘;(3)在“双向选择”中未被用人单位录用,情绪一落千丈,悲观失望;(4)消极等待,听天由命。

6.恋爱中的两难处境

恋爱是大学生情感活动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目前,大学生恋爱关系的大量存在,不可避免地涉及恋人们将要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就是毕业后就业能否在一块儿。也许当初萌动爱情之时,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而面对就业,这样严峻的问题又容不得他们回避,是以事业为重,还是以恋情为重,常常是恋爱双方最为苦恼的问题。

对在就业中难以照顾恋爱关系这一点,多数毕业生是清楚的。所以事实上很多人也就根本不抱什么希望,这就造成有恋爱关系的毕业生,一方面双方在情感上的依恋加强,所谓“朝朝暮暮都是情",另一方面,他们在心理上又需要面对将来临的“牛郎与织女”的现实。这种心理上的急剧冲突造成的两难处境是显而易见的。

7.缺乏主见,依赖他人

现在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缺乏主见,一些学生见异思迁。今天签约明天变,或者看到别人不签自己也不签,听到别人宣传好,自己又要签约,反复无常,缺乏主见,依赖他人,尤其是依赖家长。在洽谈会上,父母代替子女,好友代替自己与用人单位洽谈的事屡见不鲜,好像自己的命运在家长或好友的手里。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独立生活的大学生,不知被家长抱着走到何时?目前不少大学生在心理上渴望“独立自主”的意识较强,而在行动上陷入依赖父母的怪圈。因此,不少年轻的大学生仍需要“第二次断奶”。

8.忽视专业,只讲实惠

有些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洽谈时,过多的注重实惠。首先向用人单位提出的是经济效益怎样,奖金拿多少,住房多少平方米,其他待遇是否优惠,等等,功利思想比较严重。然而很少涉及专业对口问题,结果这些学生学习成绩很棒,却被用人单位拒之大门外。这些学生的观点是:“管它专业对口不对口,能挣到钱就是第一流”。“先富起来,再搞专业”。这些毕业生过分讲求实惠,目光短浅,反映了他们“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心态。

9.互相攀比,强求平衡

毕业生衡量事物,尤其是自己的价值是否得到承认,常见的办法是互相攀比。比如周围同学哪个选择了知名度高、效益好的单位,哪位同学去了经济开发区等等使他们心里总感到不是滋味。你进外贸,我就得进金融系统;你进北京,我就得进深圳、珠海,如此以求得心理平衡。这山望着那山高,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结果延误了时间,错失了良机,反倒心理更加失衡,忧心忡忡。

10.孤芳自赏,虚荣侥幸

有些毕业生自认为是集管理、组织、社交、写作、雄辩于一身的学校“之最”,结果用人单位考察,并非如此。这至少反映了毕业生的三种心态:

一是孤芳自赏心态。这些学生自认为在学校经过多年攻读,十八般武艺都会了,在社会上各种工作对他们都不在话下,任何事情在他们手中都可以迎刃而解。

二是虚荣心态。这部分毕业生为了被用人单位选中,在推销自我时,有意抬高自己,不实事求是,虚荣心较强,结果弄巧成拙。

三是侥幸心态。这部分毕业生认为,洽谈会上,时间短,任务重,而招聘人员不可能认真考核,只要自己能充分的表现自我,管它真本事不真本事的,能签约就是高本事。何况社会上,以假乱真的东西,不是多得很吗?殊不知侥幸心理可能混过一时一事,但是不能混过一生一世。

二、大学生择业心态归因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必有原因。了解了原因之后就可以加以预测,从而对人们的环境和行为实行控制。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特征的形成进行正确归因,无疑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分析,下列因素在毕业生心理误区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1.改革实践不深入,不配套

目前改革实践中暴露出来的某些不深入、不配套的缺陷是影响学生心理的一个原因。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整体的配套协调,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引起整体的变化。涉及毕业生就业的改革,同样需要来自各个环节的配合,从高校内部来讲,诸如教学改革、管理改革,等等;从高校外部讲,诸如经济制度的改革、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等等。

2.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不正之风

毋庸讳言,在现实生活中,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等歪风邪气还大量存在,这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尽管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教育学生相信组织,相信社会,而且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社会印象先人为主的作用,以及消极的心理定势仍然影响学生心理的转变。

3.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改革潮流冲击下,大学生心理上还缺乏某些应有的承受能力与适应机制。具体地表现在:

(1)部分学生担心彻底打破“铁饭碗”。不可否认,许多大学生是带着一种端“铁饭碗”,进“保险箱”的心理而来的,现在一旦要不包分配,自谋职业,人人被置于一个竞争的环境中,“保险箱”没有了,“铁饭碗”也将保不住了,部分学生心理上便承受不了,这时在学生的心理上安全感的需要开始占据突出位置,因而思想上不愿接受不包分配的事实,相当比例的学生不赞成这项改革。如问:“你认为国家不包分配,实行学校推荐,用人单位考核录用的办法好不好?”结果虽然赞成的占多数,但也有20%的学生持否定态度。这种否定来自在校非应届毕业生,其中农村的学生偏多。

(2)一些学生对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现在许多学生接触社会实际较少,对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缺乏认识,思想上有急躁情绪,总希望改革能一蹴而就,或者在转变社会风气、纠正不正之风时来个“一次性处理”。然而,保守势力的惯性是巨大的,社会风气彻底转变也非一日之功,对这些问题大学生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和必要的心理准备。

(3)一些大学生对改革后新的人才要求模式不适应,不会推销自己。大学生毕业就业制度的改革,以及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大学生自身素质的缺陷,也成了影响心理特征形成的原因。现在社会上习惯于把当今的学生称为“抱大的一代”,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近年来,各地举办的人才交流会上,大学生们不会推销自己,几乎成了时下人们的又一口头禅。部分大学生技能低、素质差,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缺乏在自主和竞争的环境中成长的经验,缺乏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要在实行“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改革中,既能主动选择用人单位,又能顺利地为人所选聘,大学生还需要不断完善自我素质,学会推销自己。

同类推荐
  • 先适应 再改变

    先适应 再改变

    先适应,再改变,这是成功的铁律。因为它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无论对于哪个行业,经营人际关系也好,经商也好,谋职也好,为官也好,都必须要经历适应、后改变的发展过程。遵循了这条铁律,你的事业就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学会了适应和改变,你就会成为事业中的佼佼者。
  • 聪明人怎样说“不”

    聪明人怎样说“不”

    不好意思把“不”说出口,不是因为我们遵循“吃亏是福”的信念,而是因为我们不够优秀,不知道自己的分量,不知道自己的梦想,却向他人展现“你的大方”——顺从对方的想法和意志,却不知道自己究竟要走向何方。不是你想要的东西,你却无法开口拒绝,这只会侵占你的空间,让你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负重前行;只会抢夺你的主动权,让你的生活越过越将就;只会侵蚀你的人格,让你越活越不像你自己、越活越像个懦弱的木偶人。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善于拒绝的话,就能牢牢把握人生的选择权,按照自己所想的去生活,避免外界对你实现梦想的干扰,实现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
  • 一生的忠告(经典励志文丛)

    一生的忠告(经典励志文丛)

    大展宏图的青年必读的处世经典,望子成龙的父母收藏的珍贵家书。作为一名地位显赫的国务大臣,查斯特菲尔德勋爵给儿子菲利普的信如此充满人情味,这也许是《一生的忠告》流传至今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查斯特菲尔德以他在上层社会服务的经历以及高贵的语言,向我们传授了如何在社会上像绅士一样行事的技巧。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许多忠告到今天仍然堪称真知灼见。这些家书充分展示了这位顶尖外交家对人生的洞察。这部书,堪称人类有史以来培养最杰出的青少年和造就最优秀的男子汉的经典教科书。
  • 情商决定人生

    情商决定人生

    丹尼尔·戈尔曼在他的《情商智力》一书中指出:情商与人的生活各方面息息相关,是影响人一生快乐、成功与否的关键,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研究证实,一个人的成功,20%来自于智商,而80%则是取决于他的情商。本书共分六篇,在介绍了什么是情商、智商、情商的作用与内容、情商决定智商后,从情商所包含的五个方面出发,分别介绍了情商的五个方面的内容,翔实地讲解了情商到底怎样影响我们的工作与生活的,以及我们该如何提高我们的情商,很好地阐述了“情商比智商更能决定人生”这个主题。在本书中,不仅仅是以简单的理论知识来作阐述,而且还使用了许多具体的事例与精彩的小故事,使读者能在事例与故事中更形象地领悟情商。
  • 毛泽东教我们学交往

    毛泽东教我们学交往

    本书通过毛泽东人际交往的故事,阐明了人际交往的原则。书中记述了毛泽东的人际交往对象众多,身份、地位各异,但他信守一个“诚”字,以“诚信”为交往的首要原则。
热门推荐
  • 茅山道人捉鬼记

    茅山道人捉鬼记

    一个传承了茅山道术的少年,下山历练,经历了各种灵异事件,千年老尸,吸血女鬼,无头骑士……管你来什么,我全收了!
  • 苍穹杀戮

    苍穹杀戮

    圣光大陆的极北之地,也称为死亡之地的恶魔洞窟,出现了无数的黑暗异族。它们大举入侵圣光大陆,屠杀无数的人类。整个大陆因为黑暗异族的入侵,变得支离破碎、满目疮痍。一个草根少年以驱赶黑暗异族为己任,毅然加入破晓军团,自此,走上了一条充满艰险的不归路……
  • 超级妖精农场

    超级妖精农场

    自从被妖精农场系统砸中,李磊的生活突然有些诡异!“我去,那个妖精美女,你住树上就住树上吧,半夜出来的时候能不能提前说一声?”“王八蛋,那个比大象还雄壮的家伙,我再说一次,你如果再不小心踩到你脚底下这只巴掌大小的技术精灵,我绝对三天不给烤肉,你听懂没有?”李磊怒视着对面:“麻蛋,我要的是白马王子的白马,不是独角兽!”这里有能歌善舞的妖精美女,爱吃烤肉的农机专家,身材矮小的技术专家,……这里有高产主粮,长纤维棉花,顶级果蔬,……,这是独一无二的妖精农场。(新书求收藏,求支持,谢谢大家!已有两百万字小说《九转重生》,人品保证。)
  • 乱世封尘

    乱世封尘

    陨天大陆,宗门林立,强者无数。小小少年自乱世而生,封尘缘而起。我名张狂,我本张狂。天道之巅,问鼎中原,谁能陪我征战?儿女情长,佳人遥望,怎可情伤断肠?
  • 重生之都市行脚僧

    重生之都市行脚僧

    这个网店,给钱就办事!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乔阳来到青藏高原的喇嘛庙,受老和尚点化,发现开网店卖时间的商机。回归都市后,故事从接了一个百万大单开始,让乔阳从此卖给了人称“小昭君”的美女老板甘凝莎。而所谓的交易远没那么简单……
  • 汉修传

    汉修传

    这是一个凡人修仙的故事,这是由一封秘函的出世而引发的故事,这是一个反抗倭族魔修、国族图存的故事,这是一个民族在凡界雄起的故事,这是一个逆天仙路的故事……星火燎原,铁血汉修,国族复兴路纵横除魔,犯我大汉,虽远必诛杀一个凡人学生,偶遇仙缘,成就了逆天仙路!一个热血男儿,驰骋凡界,崛起于汉亚大陆!一个铁血汉修,励志图强,圆创着超强族梦!一路的杀伐戮血,百炼成仙,跨界成为了最强至尊!
  • 我的极品27岁

    我的极品27岁

    本书又名《我的后青春》有人曾经问我,如果你曾经没有遇到过她,你还会成这样吗?我沉思了许久,看着一望无际的天空,道,或许吧。这是一个新的故事,一个新的启航,各位留下手中的推荐票,收藏和点击吧
  • 恋上邪魅的吸血鬼殿下

    恋上邪魅的吸血鬼殿下

    世界上有一种超自然生物。他们具有两颗尖长的獠牙。他们还具有很强的恢复能力,能够变身为蝙蝠,它们的周围通常有蝙蝠围绕,自身也能变成吸血蝙蝠。他们就是——吸血鬼。他们的身体异常冰冷。拥有极快的速度,能飞行——有些吸血鬼通晓魔法,并具有不可思议的灵力。力量极大,拥有不死之身。就这样的一位吸血鬼闯进了一名少女的生活。这位吸血鬼会就此改变这名少女的人生吗?但是这名少女貌似不怎么在乎这件事。“你当真不在乎我吗?我可是一直都在乎着你的!”“你管我啊?”“我当然管你!”“凭什么啊?”“因为我是你的吸血鬼老公啊!”偶买噶!我这是中奖了还是倒霉了?下次该不该买个彩票啊?哦!糟了!我!恋上了邪魅的吸血鬼殿下!
  • 吞天七色

    吞天七色

    平凡十几年,原来自己是盘古转世,肩负着重要使命……
  • 一睡成神

    一睡成神

    梦神附体,一梦千秋,睡服万界,唯我独尊。——睡觉都可以修炼,这还让不让其他人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