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然有服从的需要,对权威会有本能的相信。善于用语言征服别人的人,常常会引用名人或权威者的话,来提高自己言论的价值。但在利用权威帮你说话时,也要注意利用好人们的依赖心理,把对方厌烦心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在说服别人的时候,抬出权威来说话,这就是权威说服法。利用权威能是你的说服工作顺利进行,事半功倍。假如你知道怎样运用权威,你就可以很顺利地成为胜利者。
利用“权威心理”
人天然有服从的需要,对权威会有本能的相信。利用人们相信权威的心理进行说服的例子很多,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
比如有些推销人员在卖人寿保险的时候,他们喜欢提到权威人士。他们说:“过去有五位总统都买了我们公司的人寿保险”。“你们工厂的经理也买我们的人寿保险。”大家会说:“噢,我们公司的经理那么精明能干,他们都买你们的人寿保险,看来你们的人寿保险是不错,买吧。”
一些推销员并没有经过很深的判断,但他就这么做了。这就是利用了人们相信权威的心理。
很多时候国内请一些国外的人来做报告,其实国内有些方面的技术水平并不一定比国外的差,但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大家的权威心理在作祟;另外,也想希望听一听外面的人的意见,这也是一种权威心理。
有的时候没有这种权威人士给你做宣传,那怎么样呢?那么用数字,用统计资料。因为一般人认为数字是不会骗人的。很多有经验的商人都会说:这家工厂利用了我们这个机器产量增加百分之二十,那个工厂利用了我们的计算机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三十。然后把这些数字,很系统地给新客户看,新的客户很容易地就接受了。有的时候,产品刚刚出现,统计数字还太小,他们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前面的顾客买了他们的产品觉得满意写来的信函做宣传,这个时候,这种作法对新顾客,对一些小的公司也起一定的影响作用,这就是权威的心理。
巧妙利用权威语言
善于用语言征服别人的人,常常会引用名人或权威者的话,来提高自己言论的价值。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常常是带有偏见的,无论是什么,只要有权威人士或有名气的人捧场,大都会认为是上品,纵然是以前根本名不经传的,也会有很多人去购买。这是一种错觉,人们往往会将推荐的人和推荐的东西混为一谈。这种心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发生:
如电视的商业广告或其它宣传海报,常聘请名人或权威者来宣传,便是应用人类的心理。电视广告可以反复播送,商品的特性便深深印在观众的心里。
所以,善于说服别人的人,常常会引用名人或权威者的话,来提高自己言论的价值。但使用这种技巧,必须引用恰当。
譬如,电视的商业广告,在宣传商品特色时,如果和标语不一致,会得到相反的效果,岂不可惜;譬如,以制造健康酒为主的中药厂商,为了扩大营业,利用电视广告做宣传,他们打破传统的做法,提出现代化的卫生工厂设备,及聘请有名的演员做宣传,想抓住年轻阶层。结果,却完全失败。因为,无论男女老幼对健康酒的一贯传统,是要求信赖感和安心感,绝不是在求其合理性或新鲜度。
总之,引用名人或权威者以提高我方产品时,先要能正确的把握对方的期待、对方的弱点,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
例如,对一位高傲的上司,想说服他某些方面的措施需要进行变革时,如果这些他对科学很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无意中说:“诺贝尔得主某某博士也这么说”,诱导上司重视我们所提出的构想。
怎样运用权威非常重要,因为它足以反映你能把人际关系处理得如何,还有你怎样引导对方努力朝向一个共同的目标——你的目标。也许你认为没什么必要使用权威,但了解权威怎么发挥它的力量对你却大有帮助,特别是当它们挡住了你的路时。
无论何时你宣扬权威,同时你也是在宣扬你的领导权、你的可信任性,以及你的不易犯错(某种程度的)等特性。你在说明你是对的,你的想法要被遵循,同时,你也是在冒险。如果你没有成功的话,你可能会发现你不只输了一场比赛,还有别人对你领导能力的信心。若你误用了权威,别人会知道,而且会把你的失败加以夸大。出了批漏的说服者可能会发现,以前对他忠实的跟随者正在背叛他。
身为权威者要知道他力量的来源,而且还要知道怎样去处理他在别人身上激发的情感。权威者之所以是权威者,原因是别人相信他是。
在某些方面,所有的权威都会让人想起自己的父母。小孩子相信他们的父母是强壮的、对的、无所不知的,因为孩子需要强壮、正确、又无所不知的父母。成人了之后,人们会把这种古老的尊敬、恐惧和愤怒的感情投注在权威者身上,赋予他相当的力量。
当父母告诉长大些的孩子该做什么时,他们会觉得生气,但是通常他们对于反抗父母也会觉得焦虑和内疚,因此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去厌恶父母。同样,当权威者告诉大人要怎样做时,他们一样会觉得生气,但也试着控制自己的厌恶之情。
所以,我们在利用权威帮你说话时要注意利用好人们的依赖心理,把对方厌烦心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