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点越多,圆与圆之间交叉的面积越大,共同语言也越多,也更容易引起对方的共鸣,陌生人也就不再陌生。
从小时候开始,我们似乎就被灌输了陌生人的种种可怕之处,在潜意识里面大都形成了对陌生人的抵触情绪。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却面临着不得不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情形。当你一个人出差或者旅游到某地时,你需要面对陌生的当地居民;当你求职面试的时候,你需要面对着陌生的面试宫……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你都需要和陌生人交往。因此,我们不得不学会开和陌生人说话。这难道仅仅是不得不做的事吗?不是这样的。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他随机选择三百多名志愿者,请他们邮寄一个信函,信的最终目标是米尔格兰姆指定的一名住在波士顿的股票经纪人。几乎可以肯定,信函不会直接寄到目标,米尔格兰姆就让志愿者把信函发送给他们认为最有可能与目标建立联系的亲友。出人意料的是,有六十多封信最终到达了目标,并且这些信函经过的中间人的数目平均只有5个。这个有趣的现象被称“为六度分隔”现象。简单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原来时如此相近!
一见如故,这是成功交际的理想境界。可以说,让陌生人跟你一见如故,是让陌生人支持你的最核心的思想。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向对方诉说你和他共同的观念、立场,或者发现相同的兴趣、爱好,或有相似的经历时,两人的思想就很容易产生共鸣,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心理学家指出,这其实就是人的一种相似相惜心理。根据这种心理,在与陌生人交往时,如果我们能找到共同点,就可以打开沉默的局面,让陌生人不再陌生。
为了发现陌生人同自己的共同点,可以在需要交际的人同别人谈话时留心观察、分析,也可以在对方和自己交谈时揣摩对方的话语,从中寻找共同点。你或许偶尔听到一些人讲述他们以前在学校的事情,或者他们说话带有音,这些人很可能是你的校友、老乡等。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兴趣爱好等等,都或多或少地会在他们的外在服饰、表情、谈吐、举止等方面有所表现。这些都是靠你仔细观察、分析得来的,通过留心对方的谈话,确实是可以通过找出双方的共同点,使陌生的路人变为熟人,发展成为朋友的。寻找共同点的方法还很多,譬如面临的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工作任务,共同的行路方向,共同的生活习惯等等,只要仔细发现,与陌生人无话可讲的局面是不难打破的。从下面的例子中你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点:
退伍军人杰克同一个陌生人同乘一辆汽车。汽车上路后不久就抛锚了,驾驶员车上车下忙了一通也没有修好。这位陌生人建议他把油路再查一遍,驾驶员将信将疑地去查了一遍,果然找到了病因。杰克觉得陌生人的绝活可能是从部队学到的。于是试探问道:“你在部队呆过吧?”“嗯,呆了六七年。”“哦,算来咱俩还应算是战友呢。你当兵时部队在哪里?”……于是这一对陌生人就谈了起来,到最后杰克和这位陌生人还成了朋友。
有一种人,在容貌、才能、说话方面并没有什么卓越之处,可是与人交注却堪称能手,能够迅速地和一些陌生人称为朋友。其实,他之所以受欢迎,关键不在容貌、才能,而是在他是个能够真诚热情、让朋友感到快乐的人。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被爱、被认定自己的价值。再小的愿望,只要获得满足,一个人的心就会平静、祥和。你如果想得到这些愿望,首先要学会“爱朋友”。就像爱自己一样去爱朋友,为朋友“奉献”,爱朋友的人,最终会得到朋友的爱。善于让朋友倾情相诉的人,最容易获得朋友的衷心爱戴。
怎么让陌生人能够认同我?答案很简单:恰到好处地伸出援助之手,用热情感动陌生人,让他从心眼里认同你。任何人总是关心着自己,可是如果一旦发现了别人也在关心着自己所关心的人,大都会产生一种无比亲近的感觉。比如你帮正在上楼的邻居拾一把煤气,你就可以成为他家中的常客;替一个刚刚上车的旅客摆放好行李,你的旅途就多一个伙伴;为忙碌的同事沏一杯茶,你就会得到善意的回报。
人们都有一种显示自我价值的需要。真诚的赞扬不仅能激发人们积极的心理情绪,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还能使被赞扬者产生一种交住的冲动。
某厂的小王是一位书法爱好者,他一直想结识退休的赵副厂长,想和他一起切磋毛笔书法艺术,可惜一直没有良机。一次,工会举办老干部书画展,小王前去参观,正碰上赵副厂长也在展览现场。小王默默地走在赵副厂长的身边,持走到赵副厂长的参展作品时,小王似在自言自语地说:“赵副厂长的这幅作品好,无论是布局还是字的结构、笔法都显得活而不乱,留白也地道。”“就是书写的变化凝滞了些,放得不够开。”旁边的赵副厂长接说道。这样,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对下幅作品的品评。小王与赵副厂长的相交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你是想要成功的人,那就应该像磁石一样施展你的魅力,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把那些与你思想一致的人和事物吸引到自己的身边来。其实,我们并非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