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两千五百年前,古蜀国开明王朝把国都从樊乡迁到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取周文王迁歧“一年成邑,三年成都”的典故,定名“成都”。两千多年来,这里一直是四川地区的郡、州、府、道等行政区的首府所在地,也曾是几个独立王朝的都城,从未变更过,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省会城市之一,它的名字,两千多年来一直沿用了下来,这在中国地名史上实属罕见。当然,成都也有几个别名。汉代的成都,织锦业发达,是重要的贡赋来源,朝廷遂设置锦官管理,并在城西南筑“锦官城”,后世因此把成都又叫锦官城,简称“锦城”。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秀”,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不管叫的是大号还是小名,古往今来成都都是一个好地方,它土地肥沃,水利先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历来被称为“天府明珠”。
四川盆地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古称“四塞之国”,在冷兵器时代,它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因而避免了历史上多次战争的破坏,能有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在唐代的时候,成都的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很快,与长安、扬州、敦煌并列为全国四大都会。就其商业的繁荣程度而言,它仅次于扬州,因它是当时益州的首府,故有“扬一益二”之说。当时成都出产的“雷琴”,载誉全国,被声乐界视为珍宝;而成都造的“益州麻纸”是官方规定的诏书、册令用纸;女诗人薛涛制作的“薛涛笺”被文人墨客视为上品。唐朝中期和晚期,关中发生战乱时,玄宗和僖宗都是选择成都避乱,他们就是看上了成都的安定,相中了成都的繁华。唐代的成都也是一个诗人频频驻足的地方,大诗人李白、杜甫、岑参、高适等人都曾寓居这里,他们在这里写下了许多代表唐诗最高水平的作品,直到今天,人们仍吟诵不已。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自安史之乱以来就一直颠沛流离的杜甫到了成都。第二年春天,他到成都西北郊拜谒了武侯祠庙。祠庙前那株相传为“孔明手植”的巨柏,历经沧桑,遒劲挺拔;绿树丛中的黃鹂百转千啼。诗人面对年久失修、颓圮破收的祠堂,追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赫赫业绩,不由得触景生情,热泪满襟,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七律《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题曰“蜀相”,而不是“诸葛祠”或“武侯祠”,可知诗人意在人而不在祠,然而这首诗又分明从祠写起,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祠在人去,岂不令人感伤。锦官城外数里之遥,是一片葱葱郁郁的翠柏林,远看一片苍翠,近看方觉满院萋萋碧草,是一个空寂萧瑟的地方,一片荒凉。呖呖黃鹂不住地呜叫,正好勾起诗人的寂寞情怀,诗人满怀心事,徘徊于武侯祠庙之内,怀想着诸葛亮这位青史留名的贤相。诸葛亮隐居隆中(今湖北襄樊城西)时,刘备三顾茅庐,于公元207年同他商讨天下大计。出山后,诸葛亮先是辅佐刘备开创基业;刘备死后,他又匡济危难,扶助后主刘禅,是名副其实“两朝开济”的元老。诸葛亮为蜀汉江山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忠贞不渝,耿耿忠心,人所共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诗人以高度凝练警策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可以与诗人《八阵图》中的“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二句联璧生辉。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蜀相》杜甫),留下了无穷的遗憾,使后世人想起来常常热泪盈眶。千古以来还有这样的良相吗,即使有良相之才,又有几人能成为“诸葛亮”呢?
杜甫一生,许身社稷,志在匡国,也是一位英雄,可是国难当头,自己虽有满腔报国豪情,还不是到处流落。这也正是后人读他此诗依旧泪满襟的原因。
旅行指南
都江古堰
在成都有纵横交错的河渠,奔涌着盈盈清水,流淌进远近碧绿的田畴,这就是都江古堰的灌渠。两千多年以来,古堰把滔滔东泻的岷江水引到广袤的成都平原,造就出“天府之国”的富饶和美丽。公元前三世纪的蜀郡太守李冰,带领群众建造了举世无双的都江堰工程,科学地实现了导江、防洪、引流灌溉等一系列功能。其后,由于历代的重视,不断地修理和维护,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水利功能。
远眺都江堰水利工程,可以看见岷江从山里滚滚而来,在拐弯处被一条像鱼头的长坝一分为二,堤坝这边的江水顺玉垒山脚流到一座孤立的山头前,堤坎矮下去了,而水流都靠着山这边流向远方,这就是都江堰的渠首工程。长堤的头部叫鱼咀,堤尾矮下去那段叫飞沙堰,孤立的山头和玉垒山之间的水道叫宝瓶口。鱼咀、飞沙堰、宝瓶口是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这三部分工程的巧妙配合,奠定了都江堰千古长存的“不坏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