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73400000044

第44章 透过现象看本质

成功者一般都具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同时,也具有明察秋毫的眼力。古人说:“智人者明,自知者智。”事物的变化在于时势和人的变化,知道时事和人的变化,就一定能作出正确的决策,为成功打下好的基础。

“百智之首,知人为上;百谋之尊,知时为先;预知成败,功业可立。”的确是成功者要掌握的一条金科玉律。

春秋战国时期的宓子贱是孔子的弟子,鲁国人。有一次齐国进攻鲁国,战火迅速向鲁国单父地区推进,而此时宓子贱正在做单父宰相。

当时正值麦收季节,大片的麦子已经成熟了,不久就能够收割入库了。可是战争一来,这眼看到手的粮食就会让齐国抢走。当地一些父老向宓子贱提出建议,说:“麦子马上就熟了,应该赶在齐国军队到来之前,让咱们这里的老百姓去抢收,不管是谁种的,谁抢收了就归谁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些人也认为:“是啊,这样把粮食打下来,可以增加我们鲁国的粮食,而齐国的军队也抢不走麦子作军粮,他们没有粮食,自然也坚持不了多久。”

这些话听来不错,而且也有一些道理,但是,尽管乡中父老再三请求,宓子贱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过了一些日子,齐军一来,果然把单父地区的小麦一抢而空。

为这件事,许多父老埋怨宓子贱,鲁国的大贵族季孙氏也非常愤怒,派使臣向宓子贱兴师问罪。

宓子贱说:“今天没有麦子,明年我们可以再种。如果官府这次发布告令,让人们去抢收麦子,那些不种麦子的人则可能不劳而获,得到不少好处;单父的百姓也许能抢回来一些麦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后便会年年期盼敌国的入侵,民风就会变得越来越坏,不是吗?其实单父一年的小麦产量,对于鲁国的影响微乎其微,鲁国不会因为得到单父的麦子就强大起来,也不会因为失去单父这一年的小麦而衰弱下去。但是如果让单父的老百姓,以至于鲁国的老百姓都存在这种借敌国入侵能获取意外财物的心理,这是危害我们鲁国的大敌,这种侥幸获利的心理一旦形成,那才是我们几代人的大损失呀!”

宓子贱自有他的得失观,他之所以拒绝父老的劝谏,让入侵鲁国的齐军抢走了麦子,是认为失掉的是有形的、有限的那一点点粮食,而让民众存有侥幸得财得利的心理才是无形的、无限的、长久的损失。

得与失应该如何取舍,宓子贱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要忍一时的失,才能有长久的得,要能忍小失,才能有大的收获。

中国历史上很多先哲都明白得失之间的关系。他们看重的是自身的修养,而非一时一事的得与失。

诸葛亮未出隆中,已知三分天下,不是他有超人的能力,而在于他知时,也就是知时事,所以,他为刘备设计的“三分天下之略”只是一个远景,一个可能实现的目标,而真正的成功还要经过不断的摔打。

在取得三足鼎立之后,诸葛亮起用了一批新人,像蒋琬等人后来都成了蜀国的栋梁之才。

益州安定之后,刘备使军师诸葛亮拟治国条例,诸葛亮拟的刑法很重。法正对此有不同意见,他对诸葛亮说:“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宽厚的恩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诸葛亮说:“君知其一,不知其二。秦国的法律暴虐,万民都怨恨,所以,高祖以宽仁得民心而得天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法律松弛荒废,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以位,位极则残;顺以恩,恩竭则慢。因此弊端由此而生。我们今天用威法治天下,法行则知恩;限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齐用,上下有节。为治道。”

法正之所以拜服,是因诸葛亮说得有理。用法是宽是严,只可因时因事而异,决不能拘于一格。

诸葛亮以法治蜀,并不是说人治已不存在。在整个封建社会里,一般来说法治是表、人治是里,决定性的是人治。

封建帝王就是国家,就是法律,一切决定于帝王的意志。即便是他制定的法律,如不合己意,一道圣旨便可推翻。如果谁要是触犯龙颜,按法罪不该死,君要他死,他不得不死。君主的权力超过了一切,确是可以为所欲为。便是仁君如刘备不例外,他冤杀彭羕就是证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以蜀国之小,却与中原大国抗衡近一个世纪之久,不能不说是诸葛亮的一个胜利。

虽然,从军事上来说,蜀国最后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局面,但比起“唯才是举”的曹魏集团内部的权力争斗与更迭来,蜀国在这方面却从未出过事,一个傻傻的阿斗居然在动乱的年代坐了几十年的江山,这显然与诸葛亮的政治意图是相同的。

洞若观火的政治预测历来被传统智谋视为较高的境界。政治预测比军事上的预测需要更大的智慧,它要考虑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诸如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若有一点差失,将会出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笑话。

透过现象看本质,要的是能一把抓住问题要害的本领,这需要一个人有知人、知己、知时事的能力,看起来似乎很复杂,但只要你拥有了所需要的指标,你会发觉,当你站在这些知识之上的时候,你要做的只是通过一些抽象的数据,得出你所认为的最后结论。

同类推荐
  • 女性心理呵护手册

    女性心理呵护手册

    本书讲述了女人一定要懂得呵护自己的心灵,学会心疼自己,抚慰自己,提升自己,将福祉交到自己手中,而不是等待别人来决定自己的幸福。活在当下,善用心计,珍爱自己,才能做一个美丽而充满智慧的快乐女人。
  • 每天用一点读心识人术

    每天用一点读心识人术

    《每天用一点读心识人术》以社会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综合古今中外各种读心识人术的方法和技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教你如何读懂一个人,如何穿过一个人外在的层层迷雾进入到他的核心,也就是他的气质和性格中去,进而得窥他行事的逻辑。这几个方面是:形体及着装、面容、朋友家人、兴趣爱好、语言、行为、置身环境时个人状态的自在与否。
  • 拆掉人生的墙:成功处事的自我掌控术

    拆掉人生的墙:成功处事的自我掌控术

    本书从人们怎样促进自我的成熟和完善,怎样赢得职场生涯的发展和成功,怎样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怎样走出彼此的恋爱迷局,怎样把握和善待两性心理,怎样重塑自己的健康人格,怎样化解处世生活中的异常心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成功处世的自我掌探术。
  • 人生七重门

    人生七重门

    本书精选欧美、日本第一流成功人士的警示箴言,这些智者的叮咛是他们在人生奋斗中最深刻的感悟,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 关于幸运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幸运的格言(经典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关于幸运的格言》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了幸运是什么,幸运不是上天给的,而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本书以名人的口说出了关于幸运的真谛,道出了幸与不幸有时只是由于自己某一瞬间的决定造成的。
热门推荐
  • tfboys那年枫叶树下的我们

    tfboys那年枫叶树下的我们

    本该不能走在一起的爱恋,为何要相见,如果那年你不在我不在,这场无必要的爱恋就从此不再出现。那年在枫树下摩天轮下的誓言已经作废,成为陌生人是为何还要心痛,再见了我们那年完美又悲催的那场爱恋··············
  • 秘密追缉

    秘密追缉

    从特种部队退役后的石磊,因不明原因被分配到了偏远山区的一个小小警署。平静的山中小村,却因为修路而频频发生离奇事故。莫名出现的血迹,无故失踪的工地人员,陡峭山崖上的神秘洞穴,夜半惊悚的怪叫声,村前六个柏树桩以及仅剩的一株老柏树。石磊带着种种疑问,在杨氏青年的协助下,一步步探索着真相。而两人身上的谜团,又会怎样揭开在世人面前?
  • 宇宙修罗:千年之恋

    宇宙修罗:千年之恋

    南宫沫—夜沫,一个来自异世带有超能力的女子,与夜冥寒却有着杀父之仇,炎魔一个为自己心爱女子想要夜沫心的恶魔。几人来到现代,身怀异能,又将会有怎样的爱恨情仇......
  • 非我之我

    非我之我

    这个世界真的充满恶意,我看着我的双手,不知道上面究竟染了多少鲜血痛苦孕育着我,悲伤激励着我,贪婪成就了我,到底,我所追求的,是不是“我”所追求的?
  • 龙极纹身

    龙极纹身

    天地人,你我他,混沌为晴空阴雨,也无所谓时空交错顺流而下,逆流而上,放歌千万里!全新的修真设定,浪漫的仙侠奇情奇异的金面少年,神秘的龙极纹身少年心事当拿云,让龙极纹身带着我们一起进入,少年拿云的成长历程……
  • 黑巷子

    黑巷子

    这可能算不上是一篇小说,只是心里某些想法的表达。漫长青春岁月里总会遇到那几个人,成为你今后成长的理由。所以其实这也能算是我的回忆录。大家凑合看看吧,我会尽量填满这个坑。然后大家可以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 倾世狂妃:逆天下

    倾世狂妃:逆天下

    21世纪的金牌特工在一重要任务中,竟被嫉妒自已的同伴杀害。纳尼?也是个命运多舛的孩子。老天爷还是对优秀的她有所怜爱。没想到她竟然穿越了,穿越的原主竟是一废才小姐,命运的不公促使她发誓,要成为绝世强者。且看她如何帮原主夺回属于自已的一切……“既然重生到了你身上,那我一个定会为你好好活一次……”“宁可天下人负我,我定不负天下人。”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本文原创,抄袭必究]一一一一
  • 武破九洲

    武破九洲

    前世,他是一个失败的人,纵然事业有成,却换来妻子的背叛。一次莫名的穿越,让他踏入强者之路。战万族、败万宗,登临巅峰。踏神界、证永恒,主宰巅峰。
  • 泪星无垠

    泪星无垠

    恍如隔世的梦,刺痛了寒风一成不变的爱,朦胧了夜空可不可以,你也会想起我在昨夜,睡梦中,在被重力干扰的深空
  • 王朗的高中生活

    王朗的高中生活

    高中三年的生活,是一个人正值青春年少的时刻。这三年之中,有一些东西总是让人难以忘怀,也会有一些东西是人们希望永远忘记不再想起的。青春年少,虽然青涩懵懂,却也别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