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个历史范畴。人类社会从私有制出现以后,相继有过奴隶社会的文明、封建社会的文明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这三个时期的社会文明都曾放射出灿烂的光辉。古代中国的文明,对人类历史曾作出过卓越的贡献。文明,又是一个整体范畴,它反映了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是社会各方面进步的总和。表现在社会生产领域,创造着物质财富的,称之为物质文明;表现在精神文化领域,创造着精神财富和文化科学的,称之为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社会应当创造出比以往私有制社会更高、更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正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了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转变社会风气和端正党风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同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这是在党的历史上首次使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同时,提出了两个文明都要搞好的任务,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同年10月,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进一步指出:要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说明,两个文明同时抓的思想,已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题目中的一部分。
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时,不但强调了两个文明都搞好的方针,而且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括为两个基本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概念、目标、内容及两个文明的辩证关系、两手抓的方针都提出来了。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此外,经过十年动乱之后,广大干部群众也迫切要求恢复被文化大革命破坏了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改善人际关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此,一些地方和单位根据党中央的要求,顺应群众的愿望,在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活动。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文联等9个人民团体于1981年2月联合发出倡议,提出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五讲四美”活动。后来,又增加了“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三热爱”内容,并连续三年开展了“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为此,不少地方还成立了专门机构,叫“五四三”办公室,是当时人来人往最为热闹和繁忙的办公室之一。
1982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转发〈深入持久地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争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胜利〉的通知》充分肯定了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肯定了“五讲四美”活动、“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学雷锋、义务劳动、整顿交通秩序、卫生运动、青年服务队、军队的“四有三讲两不怕”(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三讲:讲军容、讲礼貌、讲纪律;两不怕: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大中小学的《学生守则》、工矿企业的《职工守则》、服务行业的服务公约、农村的乡规民约、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等,“都是我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创造的具体活动方法和方式”,要长期坚持下去。这个文件的突出理论贡献,是提出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极其重要的特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这一科学论断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的,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不仅表明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表明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对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是放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个大目标中讨论的。十二大报告指出,两个文明一起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这些重要观点被载入这次大会通过的党章,从而用党的根本大法的形式,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突出地提到了全党面前。此后,邓小平又一再强调,要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他说:“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要求广东在20年内赶上亚洲“四小龙”时更加明确提出:“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培育“四有”新人,造就一代英才
“四有”,指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个概念的形成和提出经历了一个过程。
早在1980年,邓小平就指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同年12月,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说:“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
1982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转发〈深入持久地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争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胜利〉的通知》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使我们的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
同年7月,邓小平《在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将“守纪律”改为“有纪律”,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培育“四有”新人就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任务。
对此,邓小平在谈到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的时候都曾反复指出过,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组成部分,思想和文化建设归根到底都要落实到对人的教育和培养上,即必须以全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归宿,通过长期不断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对自己的主观世界自觉地进行改造,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地造就“四有”新人。
有理想,就是指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信念。邓小平根据自己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提出: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他反复告诫人们尤其是青年,拥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和积极的人生观是一个民族和个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象征,是形成强大凝聚力的根本保证,是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驱动力,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它就是一盘散沙,会陷于停滞、涣散和无所作为的状态;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缺乏高尚的精神修养,而只沉溺于物欲,那他只能是一个畸形的人。我们党之所以能由弱变强,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辉煌成就,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真正的优势。
有道德,是指按照人们思想品质形成的规律,有目的地培养人们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具有同社会主义相对应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主人翁精神。邓小平认为,教育全国人民具有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在人民内部形成平等、团结、互利、友爱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有文化,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科学文化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只有当我们拥有一支政治、思想、文化及技术、业务素质都较好的干部队伍,拥有一支掌握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劳动者队伍时,我们的民族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有纪律,就是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遵守劳动纪律、工作纪律、军事纪律、宣传纪律、保密纪律等各种纪律的约束。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历史的成功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因此,加强法制建设、制度建设,使每一个公民都做到遵守纪律,是把全国人民组织起来迈向四个现代化的可靠保证。
“四有”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是围绕这一目标蓬勃展开的。培育“四有”新人,和毛泽东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理论渊源上是一脉相承的。其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学说。早在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邓小平还提出:“今后,不仅大中学校招生要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而且各部门招工用人也要逐步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的办法,择优录用。这也就是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贯彻到底,贯彻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这样做,对于提高整个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满足不同工种、职业的特殊要求,对于在青少年中以至在整个社会上造成人人向上、奋发有为、不甘落后的革命风气,都将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1985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了要重视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并且指出:“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讲话还批评了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全党没有认真重视”,“至今效果还不够理想”。
陈云也在会议上发表了讲话,他批评了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削弱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作用和权威的错误,批评“有些人,包括一些共产党员,忘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把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内容”;要求“在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在同月接着召开的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陈云发表了《必须纠正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的书面讲话。陈云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比较普遍存在的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绝不是个小问题,全党同志务必高度重视。”“在党内,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有好的党风;在社会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就不可能有好的社会风气。”
1986年是“七五”时期的头一年。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全面改革的铺开,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上述邓小平、陈云批评的问题,精神文明建设有许多方面同改革开放的形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在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督促指导下,1986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该《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其根本任务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过不一贯的情况。对这种“不一贯”的情况,邓小平曾多次指出其根源在于:“十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由此可见,放松思想政治教育绝对不行,“一手硬,一手软”对党的事业危害极大,历史已经从正反两方面使我们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严重性、紧迫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四、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改革开放的决策有一个基本理论依据,就是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观点。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说:“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他还说:“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
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认为:“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200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因此,“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在对待人类文明成果尤其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时,是采取两手政策的。既大胆学习、吸收借鉴,又批判扬弃,不盲目接收、全盘照搬,也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纠正“左”的错误倾向,反对闭关自守,排斥一切外来文化错误倾向的同时,又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十几年来,邓小平对此观点有过反复的表述,他说:“对于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我们究竟应当采取什么态度呢……经济方面我们采取两手政策,既要开放,又不能盲目地、无计划无选择地引进,更不能不对资本主义的腐蚀性影响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为什么在文化范围的交流,反倒可以让资本主义文化中对我们有害的东西畅行无阻呢?”也就是说,在经济、文化方面都要采取两手政策,吸收是批判地吸收,借鉴是有目的地借鉴。
总之,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而对外开放的目的就是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其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相连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实践证明,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不仅促进了物质文明建设,而且也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