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1954年的岁末。那时,杰克只有12岁。他是一个勤劳懂事的孩子,上学之余,还给附近的邻居送报纸,以此赚取他所需要的零用钱。
在他送报的客户中,有一位慈祥善良的老夫人。现在杰克已经记不起她的姓名了,但她曾经给他上过一堂有价值的人生课。杰克从来都没忘记过这件事,他希望有一天能把它传授给别人,让他们也从中得到教益。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杰克和一个小朋友躲在那位老夫人家的后院里,朝她的房顶上扔石头。他们饶有兴味地注视着石头像子弹一样飞出去,又像彗星一样从天而降,并发出很响的声音。他们觉得这样玩很开心、很有趣。
杰克又拾起一枚石头,也许因为那块石头太滑了,当他掷出去的时候,一不小心,石头偏了方向,一下子飞到老夫人后廊的一面窗户上,当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时,他们就像兔子一样从后院逃走了。
那天晚上,杰克一夜都没睡着,一想到老夫人家的玻璃就很害怕,他担心会被她抓住。很多天过去了,一点动静都没有。他确信已经没事了,但内心的犯罪感却与日俱增。他每天给老夫人送报纸的时候,她仍然微笑着和他打招呼,而杰克却觉得很不自在。
杰克决定把送报纸的钱攒下来,给老夫人修理窗户。3个星期后,他已经攒下7美元,他计算过,这些钱已经足够了。他写了一张便条,把钱和便条一起放在一个信封里。他向老夫人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说出了自己的歉意,希望能得到她的谅解。
杰克一直等到天黑才小心翼翼地来到老夫人家,把信又投到她家门口的信箱里。他感到一种赎罪后的解脱,他觉得自己能够正视老夫人的眼睛了。
第二天,他又去给她送报纸,这次杰克坦然地对她说了一声“您好,夫人!”她看起来很高兴,说了“谢谢”之后,就递给杰克一样东西。她说:“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原来是一袋饼干。
吃了块饼干之后,杰克突然发现袋子里有一个信封。他小心将信封打开,发现里面装了7美元纸钞和一张彩色信笺。信笺上大大地写着一行字:“敢于承认错误的孩子,我为你感到骄傲。”
如果做了错事加以掩盖,还挖空心思躲避谴责,那么这就是更大的错误了。人们愿意谅解一个做了错事的人,但决不原谅一个掩饰错误的人。因为做错事可能是无意的,但回避谴责一定是有意的。敢于忏悔和认错的人是永远值得尊敬的。
“我所从事的任何一项事情,一开始就是犯错误,不犯错误就学不到东西,更不能成长。”有位伟人这样说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难免的,我们每一个人常常是在吃一堑、长一智中成长起来的。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个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时期、生活能力不够和社会经验不足,且心智不太成熟的孩子呢?
每个人都会犯错,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父母要培养孩子认识错误、敢于承认错误的习惯,让孩子用自己的眼光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想错在哪儿和为什么错了。错误并不可怕,怕就怕错了还拒不认错。父母在一定程度上应该鼓励孩子去犯错误,敢于犯错和勇于改正同样是一件令人赞赏的事。
孩子做错了事情不肯承认确实令人生气,但是对孩子的教育则应该在仔细分析原因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否则孩子即使真的承认了错误,孩子屈服的也只是屈于大人的责骂或者巴掌的力量,而不是真正理解父母所讲的道理。这样的“教育”或许前几次有用,过一段时间后当孩子已经被“打疲了”,就不会再有任何效果了。只有分析好孩子为什么害怕承认错误的原因,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孩子不肯认错的第一个原因是,有的孩子个性比较固执,自己认定了什么就是什么,也有的孩子好奇心比较强,故意做出一些在父母看来很不错的举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父母注意说话的方式,有时候一些小小的说话技巧就可以避免与孩子的正面冲突。
比如3岁的孩子第一次自己穿袜子,穿是穿上了,可是把袜底穿到脚面上了,却还蛮有成就感地让大人欣赏。这时候如果父母坚决地说:“不是这样穿的,你穿错了。”孩子就死也不肯承认自己错,因为他正沉浸在自己会穿袜子的喜悦当中,希望得到的是大人的夸奖而不是批评。这时候,父母应懂得鼓励孩子说:“真乖,宝宝会穿袜子了。不过,宝宝看见没有,你把袜底穿到脚面上去了,如果能改过来,就更棒了。”这样,孩子一方面得到了他需要的夸奖,另一方面在父母的鼓励下也会改正错误。
有的孩子由于好奇心作祟,加之性格比较顽皮,有时会把衣服弄破,有时候把新买的玩具拆得乱七八糟,这都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特点造成的,或许孩子能意识到这样会挨父母的骂,但是好奇心占了上风,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对于这类错误,父母不应该过多地责备,更不要说那些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重点在于教会他怎样做,引导他做得更好,激发他的进取心,让孩子在一次次战胜错误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本领。
孩子不肯认错的第二个原因是父母从不承认错误。有的孩子不愿意承认错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因此最重要的是父母本身要勇于承认错误。孩子的心是很敏感的,他们能透视父母的一切行为,洞察父母的所有举动。孩子的眼睛是明亮的,父母是一个坚持真理的勇者,还是一个逃避错误的懦夫,在孩子心中都有一杆公平的秤。遇上好胜心强、爱面子的孩子看见父母以大人自居,不愿意承认错误,那么他们也要小小的面子,也不愿意承认错误。
这时候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有错误,即使是大人也会时常犯错,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要敢于承认错误。父母不小心做错事情的时候要能够大大方方地承认错误,给孩子作表率,孩子在大人的影响下,也会养成承认错误的好习惯。承认错误并不是丢父母的面子,相反,承认错误的方法既能纠正错误,又能达到教育孩子、警示自己的目的,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一个善于沟通的人,必定是一个敢于认错的人,一个真正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人。也只有这种敢于认错并主动道歉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敬和理解。做父母的需要把道理讲给孩子,有错误本身并非不可原谅,而不能认识到错误、不肯承认错误、不肯改正错误以至于明知故犯性质就变了。父母读错了一个单词、说错了一句话、打坏了一件器具或不经意间冒犯了他人利益都需要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过失,这并不会影响到做父母的面子和尊严,相反极力掩饰或找各种理由解释则会大大降低自己的威信。
孩子不肯认错的第三个原因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严格,他们希望孩子能广泛地参与各种活动,练就生存、适应社会的本领,但却不允许孩子犯错误。一旦孩子出现了某些偏差或犯了一些小错误时,常常会受到父母的严厉斥责。这会让孩子很害怕承认错误,因为一旦承认错误,面对他们的不是一顿骂就是一顿打。如此教育,往往把孩子弄得无所适从——不干不行,可干了又怕干不好,结果缩手缩脚,个性受到压抑,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碍。导致孩子和家长交流时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不愿认错的多半原因是看到错误的后果而感到害怕。
以上几种教育方法都可能教育出不愿意或不敢承认错误的孩子。父母必须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对于孩子的错误要有技巧地指出,而不是一味地掩盖,或者打骂。要鼓励孩子说实话,告诉他勇于承认错误并能改正才是好孩子。要耐心地帮助孩子分析错在什么地方,严重程度如何,怎样改正。当他意识到承认错误既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也不会招来父母的责罚,他们就会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成为勇于承认错误的好孩子。
孩子从小就需要父母的正确教育和引导。若父母要与孩子沟通,教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能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做错了应该怎么办。仅仅是棍棒教育,而不关心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那么这个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逃避责任的人。
有的时候,孩子犯了错误之后情绪极度低落,甚至恐慌,会丧失前进的动力和信心,这时父母更应该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为出发点,多鼓励,少责骂,放手让其去大胆尝试、重新实践。这也就是说,要给孩子吃一堑、长一智的机会,使其今后在人生的道路上沿着正确的坐标更好地前进。
哈佛的家教精髓:
谁都不希望犯错误,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犯错误,但每个人几乎都会犯错误,犯错误再所难免,关键是犯了错误之后要教会孩子怎么去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作为父母必须正确对待,要根据孩子所犯错误的程度,给予批评教育,及时纠正,既要夸赞孩子勇于承认错误的勇气,也要有引导性地与孩子一起尝试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