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62800000001

第1章 故乡的岁月

人类把历史看成战斗的连续,为什么呢,因为直至今天,他们还认为斗争是人生的主要东西。——契诃夫契诃夫故乡的岁月老板的儿子像学徒

1860年1月17日,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诞生于俄国南方亚速海沿岸的一个小镇塔干罗格。安东的爱称叫安托沙。

契诃夫的祖辈是农民。他的祖父——一个勤劳的农民,凭着勤俭积蓄了3500个卢布,他用这笔钱换得了一家8口人的自由。于是全家从佛索涅日省迁到了俄国南方。随后,祖父在塔干罗格附近的普拉托夫伯爵家做了田庄总管。

小镇上有一条平静、长满青草的小街,叫修道院街。在夹道的两排房子中间,有一所小小的两层楼房,门口有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

移民住宅——巴·叶·契诃夫

上面标示的名字是安东·契诃夫的父亲巴维尔·叶戈洛维奇·契诃夫。

安托沙就在这所房子里度过了他的童年。

在修道院街与集市街拐角处,有一个杂货铺,门口挂着牌子:

出售茶叶、砂糖、咖啡及其他食品杂货。

旁边还有一块牌子:

饮料就地畅饮或携回,随君任选。

这家店铺是安托沙的父亲开的,他也像安托沙的祖父一样勤劳,把辛辛苦苦挣下的钱一点点积攒下来,终于有了自己的门店。

安托沙的母亲欧尼·莫洛索娃是塔干罗格城里一个布商的女儿。婚后她改名为叶甫盖尼亚·雅科甫列芙娜。

安托沙还有4个同胞兄弟和一个妹妹,分别是亚历山大、尼古拉、伊凡、米舍尔和玛丽雅。安托沙排行第三。

一转眼安托沙9岁了,已经成为塔干罗格语法学校一年级的学生了。

这时,父亲巴维尔已经变成一个脾气暴躁、专横的人。他一向认为,自己是按照上帝的旨意行事,同上帝有着特殊关系,因而给家里规定了铁的纪律。只要他提高嗓门,他的妻子和儿女们就都吓得发抖。他一出现,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可能有了什么过错。

哪怕他们无意中做错了一件小事,巴维尔也会怒不可遏,比画着双手骂个不停,接着便暴跳如雷,拳打脚踢,耳光像雨点一样落下。甚至他还会捋起衣袖,抡起皮鞭。

每次挨完打,安托沙还得忍着屁股的疼痛,去吻父亲那只狠狠教训过他的手。

其实,巴维尔对子女的这种惩罚并没有恶意,他也几乎从没有真正发怒,只是以自己的方式爱护孩子,认为严厉一些,对他们有好处。他的原则是:“小孩子要能吃苦,应该多受磨难。生活是不容易的,精神教育与棍棒是分不开的。只有责骂和痛打,才能使这些没有阅历的孩子铭记神圣的真理。”

他还对妻子说:“我就是这样被培养出来的。你看,这种办法对我不是很有成效吗?一个挨过打的抵得上两个没挨过打的。今天挨了打,日后他会感谢你的。”

巴维尔舍不得花更多钱,只雇了两个农民的孩子安德留什卡和加甫留什卡做学徒,他们是兄弟俩。另外,安托沙兄弟几个就成了铺子里打杂的。

安托沙从5岁就开始站柜台、应酬顾客、收款、打算盘……起先还觉得新鲜好玩,不久便成了负担。

安托沙兄弟几个每天醒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今天会不会挨打?”

每天清晨5时,大哥亚历山大、二哥尼古拉便会喊:“安托沙,起床了,快点!要开门营业了。”

安托沙还没睡够呢,他打了个呵欠,想偎在被窝里再缓一会。

突然,一张大手揪着他的耳朵把他拽起来,随后,身上就挨了两脚。同时被大吼声惊醒:“快起来,懒虫!”

尤其是上了学之后,父亲仍然要安托沙在晚上和假日照顾店铺。这样,他一会要称干酪,一会又要斟石蜡油,根本没有时间专心读书,作业也只有尽力偷闲应付。

有一次,安托沙和一位要好的同学闲聊,他向好友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在家里时常挨揍吗?”

对方很爽快地说:“不,我在家从来没有挨过打。”

安托沙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他是撒谎。

从早至晚,安托沙盯着拉丁语法书,心里却在默默祈祷:但愿这一天能平平安安地过去。

晚上,他回到家正准备做作业。这时,随着一阵脚步声,巴维尔走了进来:“安托沙,我有事出去,你到店里去,不能出半点差错。”

安托沙顿时眼里含着眼泪,他小声请求:“店里太冷。我从学校出来一直在发抖。”

“不要紧,多穿点就不冷了!”

“我明天还有好多功课要看呢!”

“到店里去嘛,我每天在柜台里还能抽空读两章《圣诗》呢!你功课不好是因为自己偷懒、贪玩、不用心。快去吧,别磨蹭了!”

安托沙乖乖地放下笔,跟着父亲出门。

到了店铺,巴维尔吩咐安托沙站到柜台后面,自己在商店保护神的圣像前画了几次十字,然后迈着沉重的步伐走了出去,回头把门关上。

安托沙擦着眼泪和鼻涕,坐在肥皂箱上,打开拉丁语法书,开始做作业。

安德留什卡兄弟蹦跳着取暖,与进进出出的顾客们讨价还价。各种声音在低低的天花板下面回响着,吵得安托沙根本无法安心思考。

顾客有的到商店一边的一间小屋里喝伏特加酒。有些常客把这个堆满灰尘、不断散发出臭味的地方看成他们的俱乐部。他们每晚都攥着酒瓶谈天说地。

严寒漫长的冬夜慢慢深了,铺子里冷冷清清。安托沙伏在柜台上做功课。

当时,父亲催得急,安托沙没来得及加衣服,只穿着一件又瘦又小的棉制服和一双露出脚趾的皮套鞋。铺子里冷得像冰窖,他被冻得浑身发抖。

商店从早晨5时一直营业至晚上23时,而厕所搭在1000米外的一片空地上。安托沙起身去厕所,却迎面与一个流浪汉撞在一起,他大吃一惊,飞快地又跑了回来。

这时候店里没有顾客,两个小学徒冻得鼻子通红,两手乌青。他们缩着脖子,揣着手,不时地用一条腿磕打另一条腿,似乎这样可以暖和一点。

又过了一会,见没有人来,安德留什卡兄弟干脆缩在屋角的肥皂箱上,全身蜷成一团,像两只小猫一样打起盹来,不一会就鼾声大作了。

安托沙也把双手插进衣袖,脚趾蜷缩在长统靴里,想到明天课堂上得不到好分数,慢慢地感到忧虑和害怕,甚至变得麻木了。

最后,在门口望风的加甫留什卡闯进来喊:“你爸爸回来了!”

安托沙赶紧站了起来,努力瞪大了困倦的眼睛,心里充满了恐惧,做好了挨训的准备。

巴维尔走了进来,笨重的身躯,宽阔的肩膀,灰黑的胡须,浓密的眉毛,目光严厉地巡视了一下店铺,接着查看账本。

安托沙屏住呼吸,担心算错了账挨打……

“怎么样,卖了多少钱?”

“还行,爸爸,已经卖了两个卢布了。”

巴维尔检查完毕,脸色平和,看来没有差错,谢天谢地!

“爸爸,我可以走了吗?”

“去吧,可要好好做功课,不许淘气,不然的话……”

回到家里,安托沙已经筋疲力尽,都快被冻僵了,母亲赶快过来安慰他。

母亲经常为了孩子们的事挨巴维尔的粗暴对待。她连续生育了6个孩子,还要操持家务,简直不堪重负了。

安托沙记忆里,一直是她在厨房里忙碌,或驼着背坐在缝纫机前的身影。她抱怨孩子们穿得太费,长得太快,总是为6个孩子的吃饭穿衣操心。而丈夫却一直指责她不会操持家务。

安托沙没少挨打,鞭子抽的伤痕会慢慢痊愈,而心灵的创伤却永远不能愈合。不过后来他还是原谅了父亲,他认识到父亲身上的这些缺点,是由于当时生活艰难,在所难免。苦中作乐热爱自然

巴维尔还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所以他把最好的时间都用于读《圣经》和做祈祷。但他去做礼拜,感兴趣的不是基督教义,而是那些神秘而优美的礼拜仪式、光辉夺目的烫金圣像、闪闪发光的祭袍、旋律悦耳的赞美歌以及跪拜、画十字和燃香的芬芳。

其实,巴维尔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热情奔放,很有才华,喜欢热闹场面。他小时候在村里的教堂做礼拜时唱过圣诗,于是爱好上了鼓乐,他虽然没有上过学,但通过自修学会拉小提琴和手风琴,还酷爱绘画,对圣像画艺术很有些研究。

他决心把自己音乐、绘画的天赋都传给自己的孩子。

每逢大的节日,不管严寒风雪,不管道路泥泞,三更半夜他都要把孩子一个个地从热被窝里拉起来,到教堂去做早弥撒。

由于东正教堂里没有座位,孩子们得连续站几个小时,礼拜仪式的庄严气氛使他们目瞪口呆。

巴维尔还要求每一个孩子学会一套手艺。每天傍晚,他总是要和二儿子尼古拉表演几段小提琴二重奏,让女儿玛丽雅钢琴伴奏。

而他却命令安托沙说:“老三,你学做一名裁缝好了。”

安托沙听了心中暗暗叫苦,但他敢怒不敢言。他心里一急,竟干咳起来,直觉胸中一热,涌出了一口血。

巴维尔尤其喜欢庄严肃穆的宗教歌曲。当了店老板之后,他最大的嗜好就是到教堂唱诗,后来还亲自组织了一个教堂唱诗班,他当领唱人。

巴维尔努力想把自己的唱诗班办成全城首屈一指的,他从铁匠中物色了十多名有些功底的人,他们都身强力壮、声音洪亮、热情很高,而且异常虔诚。他们白天抡着大锤干活,晚上聚集在巴维尔的店里练唱。

巴维尔的唱诗班走遍塔干罗格的各个教堂,义务唱诗,不取分文。虽然他们的歌喉让人不敢恭维,但是各教堂的神甫们都十分欢迎这个不用花钱的唱诗班。

铁匠们唱的都是低音,所以班子里缺少一个清脆的童声唱中音和最高音部。那个唯一的小伙子只好用刺耳的假嗓子唱最高音部,人们听了都挖苦说:“这不是唱诗,还是打铁的声音。”

巴维尔出于自尊心,为健全自己的唱诗班,果断地强迫自己的3个儿子全部参加唱诗班的高音部和中音部。亚历山大和尼古拉担任第一和第二女高音角色,安托沙担任次女低音角色。

孩子们虽然对唱诗不感兴趣,但父命是不敢违的。每天规定练唱的时间,晚上22时,全体成员准时集合,一直唱至深夜24时。

安托沙是里面最小的,他刚上中学,体质又弱。而且每天放学都有做不完的作业,经常还要去店里值班,晚上练习合唱的时候,眼睛早就睁不开了。

巴维尔作为父亲,是要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刻苦耐劳的习惯和尽义务、负责任、守纪律的良好精神,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尽管家庭不富裕,但也要让他们上学、学外语、学画画、唱歌……

因此,安托沙兄妹几个不仅多才多艺,而且刚刚十多岁时就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法语了。同时,安托沙的母亲叶甫盖尼亚也喜欢文艺,她出身商家,读过书,年轻时还写点小故事之类的东西。

听母亲讲故事是安托沙兄妹幼年时代最大的乐事。母亲小说中那生动的人物形象,故事中那曲折的情节,旅程中那真实的细节,把孩子们的心都紧紧地抓住了。

母亲性格温柔,心地善良,她讲的故事中,也都突出表现心地善良的小人物,他们无权无势,但是自尊自强。

学校和家庭、店铺的气氛如此令安托沙兄妹感到苦闷和恐怖,但是,他们并没有陷入痛苦中无法自拔,而是自己想办法开心,用玩笑逗乐,用恶作剧去缓解、改变这种郁闷、窒息的气氛。

塔干罗格的夏天干热难熬。兄弟几个从早至晚光着膀子,夜间在院子里支个棚子睡觉。安托沙睡在他自己亲手栽种的葡萄架的绿荫之下,自封是“无花果下的约伯”。他还在葡萄架下写诗、编故事。

天气热得受不了时,兄弟们几乎天天到海滨游泳。他们最常去的地方叫沐浴坡,那里海岸平缓,从岸边至少要走出1500米,海水才齐脖子深。

他们邀上一大群孩子们一泡就是几个小时,安托沙还每次都带上他那两只心爱的黑狗。

他们也常去海湾捕鱼,不但带着渔具,还要带上一口大锅,捉到鱼后就地煮熟,美美地吃一顿。有一次,他们捉了365条鱼,这下他们可乐坏了。安托沙还说:“一天吃一条,正好可以吃一年。”

他们除了捕鱼,还在岸边观看来往的船只,有时也下海游泳,并抓住船的缆绳和锚链。有一次,安托沙的额头碰到了海底的尖石,从此左边留下了一记终生不掉的伤疤。

傍晚,他们从海湾回家,沿途捡拾着过路的大车上掉下来的榛子、核桃等,等他们回到家里时,肚子也吃饱了,而且口袋也装得满满的。

安托沙还从图书馆里找来好多滑稽故事,在同学面前大声诵读,读得绘声绘色,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而他却若无其事,故作严肃。

他还经常模仿老师或同学的神态举止、说话腔调,同学们乐得眼泪都出来了,有的抱着椅子不敢动,怕一动就乐得摔下去。

安托沙的即兴表演不仅在课堂上,在家里也时有展示。就连成天阴沉着脸的巴维尔,也有时在吃饭后忍不住会提议说:“老三,来,给我们大家表演一个吧!”

安托沙故意装作苦苦思索:“演个什么呢?这可是个难题。”

巴维尔着急地说:“什么都行,随便来一个让大家乐乐。”

安托沙沉思着说:“那就来一个老夫子念白吧!”

全家人马上哄然叫好,并热烈地为他鼓掌。

安托沙站在“观众”们面前,他郑重地整了整衣领,又咳嗽了两声,然后就模仿着老夫子的动作,高声地朗诵起一段文章来。

大家都被逗得前仰后合,互相推搡着。

母亲不停地拿围裙擦着欢喜的眼泪。父亲则高兴地赞叹道:“真有你的,老三,你不愧是我的儿子,是块当演员的好材料。”

还有一次,他扮演一位蹩脚的牙医,让大哥演患者,他十分缓慢而笨拙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把“观众”们逗得哄堂大笑。

安托沙还喜欢即兴表演各种议会上的官员们。有一次,他扮演“沙皇日”在大教堂里主持庆贺典礼的市长。他那惟妙惟肖的表演,形象地表演出了一个扬扬得意、妄自尊大的人物。

安托沙还很爱给兄弟们起外号,他管二哥尼古拉叫“斜眼”,管大哥亚里山大叫“歪鼻”,而叫四弟伊凡为“狮子头小狗”。

爱上戏剧表演

1873年暑假,叶甫盖尼亚带着6个孩子去探望住在乡下的祖父和祖母。那里离塔干罗格大约100千米,这次愉快的草原之行,使孩子们终生难忘。

他们租了农民的一辆结实的四轮大马车。父亲巴维尔由于要留在家里照看店铺不能一起去,他虽然表现得很遗憾,但孩子们却都在心里喊着:“太好了!”

临上路时,巴维尔不停地嘱咐大家。而大家一边口头应付着,一边和妈妈挤上了马车。

大车缓缓前行,一路颠簸着,6个孩子和母亲在车里相互碰撞着,互相取笑着,高兴极了。

大车“吱吱嘎嘎”地行驶着,后面扬起了阵阵灰尘,烈日下,一望无际的平原就像海洋,在微风吹拂之下,翻起层层波浪。

每到一处,大家就下车休息。他们在路边野餐,到池塘游泳,在草垛上打滚,在客栈里或露天围着篝火过夜。安托沙裹着大衣,凝视着火焰和万里无云的天空,呼吸着野草和烟熏的清香,尽情地享受夜色的宁静,心中无比兴奋、快乐。

两天之后,他们终于到达了祖父家。祖父领着他们在大花园里奔跑、爬树,或到河里游泳。而且,他们还多次跟着祖父到田间收割庄稼。

秋天回来之后,安托沙生命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他第一次去剧场看了戏剧。

景色秀丽的塔干罗格自古以来就负有“音乐之城”的美名。这里民歌尤为盛行,因为当地居民大多是能歌善舞的乌克兰人。而且它又是个与外国通商的港口,有许多意大利和希腊的商人。意大利的剧团经常来演出一些著名的歌剧,如《塞维勒的理发师》、《茶花女》等。

安托沙虽然无数次经过彼德罗夫斯卡亚大街上的剧院门口,但还从来没进过里面看过戏剧。因为当时学校有规定:中学生未经校长的批准,不准进剧院看戏。

第一次看戏,当帷幕拉开时,安托沙简直惊呆了!

当时台上演的是奥芬巴赫的俄罗斯轻歌剧《美丽的叶莲娜》。

安托沙深深被舞台上的布景、灯光和演员的服饰吸引住了:硬纸板做成的大理石圆柱,蓝色的幕布展现出浩渺的天空;折射在天幕上的灯光变幻出美丽的彩霞;演员穿的服装让人眼花缭乱……

这出歌剧使他非常兴奋和激动。在回家的路上,剧中的情节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中。回到家以后,他就欣赏起歌剧里的各个角色来。

从此,他抛弃了童年时的游戏,也忘记了去捕鱼、到墓地里玩耍,再也离开不戏剧,离不开剧场了。他完全沉醉于戏剧的激情之中。

而且他还发现,来看戏的都是一些有钱有势的显赫人物,他在心里说:“呀,这么多的人都来看戏,都为一名演员喝彩,做演员可真了不起,将来我呀……”

一回到家里,按捺不住的安托沙就与具有喜剧才能的兄弟妹妹组建了自己的剧团,他们在亲戚、朋友和邻居们这些热心观众面前演出。他亲自参加演出的第一个戏就是《钦差大臣》。

那天,他和两个哥哥很早就把杂货铺隔壁放木柴的小屋打扫干净,用木板铺垫成舞台,拉一根绳,上面搭上被单当帷幕。而且这次,父亲还破例允许他们多点了几根蜡烛。

“观众”们都赶来了,演出正式开始。

安托沙扮演戏中的省长角色,他挺着僵硬的脖子,穿上带着锃亮铜纽扣的节日制服,腰上挎着一把马刀,为了增加风度和派头,还用坐垫在衣服里把肚皮垫得鼓起来,胸前挂满了纸板做成的勋章。

他瞪圆了眼睛,鼓着嘴,鼻音很重地说:“嗯,我是谁?你不知道,我就是本省的省长,记住了?”他演得滑稽极了,使“观众”笑得喘不过气来。

后来,他更出色地在戈里高里耶夫的《马车夫和一个骑兵军官的恶作剧》中扮演了一个饶舌的老太婆。只要他一登台,“观众”就止不住大笑,因为他总能把角色表演得惟妙惟肖。

有一天,安托沙说:“咱们应该有个固定的剧院来演现代戏,老在柴屋里可不是办法。”

大家也深有同感:“是啊,是啊!”

后来,安托沙的好朋友安德烈·德罗希表示:“我们家的房子很宽敞,可以到我家去演。”

他们和安德烈的父母一商量,这对善良和富裕的布尔乔亚夫妇立刻就同意了。

安德烈把他们领到一个大客厅:“怎么样?够不够大?隔壁的房间可以供演员化装和放服装道具。”

兄妹6人绕着大厅走着,比画着。二哥尼古拉高兴地说:“这回可好了,咱们有真正的剧院喽!”

后来,安德烈的母亲又热心地向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看走廊落地窗的那个大布帘能不能用上?”

大家到走廊一看,那是一块彩色的上面饰有展翅欲飞的巨鸟的布帘。拿来一试,正好把大厅隔成两半,前面是舞台,另一边是放着椅子的观众席。

在一个小孩专用的壁橱里放满了服装、道具、化妆盒、假发。不久他们的戏就一出出在这里上演了。他们的精彩表演,每次都获得成功,“观众”席上挤得满满的。

后来,安托沙受到成功的启发和鼓舞,还自己动笔在练习本上为自己的“剧院”创作短剧。

他写的第一个剧本叫《孤儿》,表现不懈追求和反抗精神。后来还创作了一系列喜剧题材的如《棋逢对手》、《一个剃了胡子的佩枪的秘书》、《难怪鸡叫了》等。

他的剧本不仅供家庭剧团演出,也供给同学业余演出,于是他又大胆创作短剧来嘲笑有些同学的怪癖。不过演过后就毁掉了。

同类推荐
  • 刘勰与《文心雕龙》

    刘勰与《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一部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门著作。它总结了齐梁以来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使之上升到文学理论层面,而且还运用这些理论对各个时代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文艺创作理论集大成之作。它的作者刘勰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
  • 直面寒冰:默克尔的德国十年

    直面寒冰:默克尔的德国十年

    2005年,安格拉?默克尔当选德国总理,随后三次连任。她不仅拥有德国选民的广泛支持,还是欧洲政坛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2005-2015年,正是默克尔主政德国的十年。本书是一本关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纪实性图书。它从默克尔的执政理念及政治态度上全面讲述了在默尔克领导下德国呈现出的崭新面貌。本书以默克尔为主线,从默克尔热爱歌剧及足球的“普通生活”到对欧债危机的应对,从默克尔执掌的保守党到关乎民生的核能问题,从默克尔的战争策略到她的“国家原则”,从默克尔对资本主义的态度到她认为的“权力本质”,从德国作为欧洲领导者的地位到默克尔的未来,全面而详尽地阐释了默尔克政府的对内政策及对外策略。
  • 曾国藩那些事儿

    曾国藩那些事儿

    200年来,谁读懂了曾国藩的发迹真本事?曾国藩纵横官场靠的是厚道而精明的权谋术。厚道是他大智若愚的“阳谋”,把精明挂在脸上,并不是好事;精明是他审时度势的“阴谋”,官场如战场,只有懂得参透人心,对局势做出明确判断,才能长袖善舞。本书从曾国藩升迁,搞关系,用人,带队伍等多方面全面展示了他的权谋之术。
  • 中华女杰(古代卷)

    中华女杰(古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杨建、张侃侃编著的《中华女杰(古代卷)》选取了中国古代(远古至淸朝)20位女英雄(女豪杰),讲述她们的故事,宣扬她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优秀品质和风范。《中华女杰(古代卷)》遴选人物有妇好、孟母、王昭君、蔡文姬、文成公主、佘赛花、梁红玉、秦良玉等。
  • 一枕荒凉如旧梦

    一枕荒凉如旧梦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进程中非常特别的一段,纷纷乱世之中,那些才子佳人们演绎了无数爱情故事,至今让人们唏嘘不已,至今流传为佳话。《一枕荒凉如旧梦》以鲜活动人的文笔,细致描述了张爱玲、阮玲玉、周旋、林徽因等十位民国女子与梅兰芳、徐志摩、张学良等历史名人以神秘感情为主线的传奇人生。他们的传奇故事在后来为大众津津乐道,伴随着大家对他们的情感追忆,始终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她们聪颖、独立、才智卓群,却为情所困;她们美丽、温婉、风华绝代,却无人能懂。绚烂而又寂寞的人生,谁能读懂?
热门推荐
  • 茉上采薇遇到豪老公

    茉上采薇遇到豪老公

    她的生命里没有别的男人了么?为什么两个同样的男人会同时出现在她生命里两次,两次!!连顺序都是一样的!三年前和三年后,历史重演,官二代的他和她,她和富二代的他,是悲剧?还是悲剧?NO!姐说过,浪子回头金不换!官二代说:“俺没说要用金子换你回头啊,俺只有武力,蛮力和暴力!哈哈!你这辈子都别想逃出俺的温柔乡!哇哈哈哈哈!!!”
  • 步枪科技知识(下)

    步枪科技知识(下)

    枪械是现代战争中最重要的单兵作战武器。随着信息化作战的发展,枪械的种类和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从第一支左轮手枪的诞生,到为了适应沟壕战斗而产生的冲锋枪,从第一款自动手枪的出现, 到迷你机枪喷射出的强大火舌,等等,枪械正以越来越完美的结构设计,越来越强大的功能展示着现代科技的强大力量。揭开现代枪械的神秘面纱,让你简直大开眼界!
  • 小小异能者

    小小异能者

    自2020年后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雾霾渐渐离我们而去,转而出现了一中透心的气息,那是一种感觉让人感觉到清新脱俗,中国大陆出现了一种伟力涌现出一批神秘人物和家族,清晨迎着朝阳缓缓升起,迷朦的双眸还有睡意,两人赤裸着身体相拥在一起,那画面简直让人爽到了极点。
  • 全能明星主播

    全能明星主播

    大学毕业,刚刚迈入社会不久的张毅觉得自己的人生毫无意义。他不甘心就这样碌碌无为一生,张毅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让全世界的人都记住他的名字。机缘巧合下,他偶得直播系统,开始了直播之旅。从此以后,网络上纷纷流传下来,某个主播,不仅开辟了极限运动的直播项目,连唱歌,跳舞,游戏,都出类拔萃。“什么,这主播还会做饭?而且巨好吃?”“好吧,我敢打赌,他绝对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全能明星主播。“
  • 血族的法典

    血族的法典

    在这片名叫诺亚的大陆上,各种种族在此生存。身为血族王子的摩尔斯,为了找寻自己的命中注定之人,来到了大陆上顶顶有名的学校“埃布尔”,终于,在哪里,他找到了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只是,想要在一起的愿望,似乎不是那么容易实现?宿命之境的碎片,来自血族之地的反叛军,一切一切,都向摩尔斯诉说着一个埋藏在千万年前故事。PS:欢迎寻找我的新浪微博“云之上的花之锁”玩,我的更新提醒都在那里。
  • 正道联盟

    正道联盟

    2525年,无解的黑疫病导致世界人口锐减至十分之一左右。在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和协商下,世界大一统,不论种族、国度、宗教、信仰。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国家和社会等级。理想国,全人类心中的完美国度成立。主角李天正,一个身处新时代的律法官,继承了父母的希望和理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凝聚了一批与自己拥有共同理想的热血之士。与旧势力、新型犯罪集团甚至国家解放者代表联盟势力斗智斗勇。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改写了理想国的新篇章。
  • 通天轮

    通天轮

    地球,命运之轮之下,生命如扯线傀儡苍穹大陆之上,由我通天轮主宰别人穿越,婴儿修练起,而他凭借现世的修为,混迹于魔兽,仙人撕杀,生命之光无人能挡神来杀神,魔来杀魔。
  • 逆剑九天

    逆剑九天

    剑破九天,命为逆魔。这一生绝不留遗憾,吾即天意!永绝大陆,约历年一千零五十三年的一个夜晚。在大陆以北的一处十分偏僻的地方有一座小镇,名叫明华镇。
  • 灵碎天穹

    灵碎天穹

    弱肉强食,灵界法则,弱者欲强,万物所欲,弱者为强,灵之纵横!自人类势力分裂以来,三大帝国明争暗斗;五大公国各怀鬼胎;玄灵学院居心叵测;邪灵一教趁乱而起;灵兽势力蠢蠢欲动;各大宗门相互吞并;各种势力伺机而起.....面对这个无比纷乱的大陆,少年自百灵岛出,演绎一段灵之纵横的传奇!
  • 重造大小姐

    重造大小姐

    大小姐被死亡?别怕,我带着你白手起家,从头再来!清风白日,辉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