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份,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中美大学生论坛,在这次活动中,有一个内容是主持人让中美大学生对人才的20多项能力进行选择和排序。清华大学一位学生把“领导能力”排在第一位;中国一位企业老总把“德才兼备”作为选择人才的第一标准;而美国大学生却把“沟通能力”排在第一位,主持人把这种现象看成是中美文化的差异。当主持人问起他们排序的理由时,这位美国大学生说:“人们的行为99%以上存在于沟通之中。”这个回答体现了沟通意识已经成为这位美国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领导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良好的沟通能力的反映。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缺乏沟通能力,自己的潜力就不能得以充分发挥。沟通有障碍就会产生心理问题,还怎么能从生活和工作中享受快乐呢?
这位美国大学生能够把“沟通”排在所有能力之首,说明他强烈的沟通意识在决定他的思维方式,进而决定他的行为模式。
美国大学生的沟通意识和美国大学加强沟通教育有关。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大学一直比较重视沟通教育。不论是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还是学生的课余活动,都很注意培养学生的沟通意识和技能。1991年一位学者对美国中部地区13个州的908个高等教育学院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565所大学设有沟通专业。其中,560所(占99%)院校开设了至少一门沟通课。最普遍的课程是公共演讲,94%的学校都开设了这门课;其次是人际间沟通,占总数的68%。调查还表明,在71%的学校,有些基础沟通课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而不是只对主修生。78%的学校要求所有学生必修公共演讲课。另外的必修课有人际间沟通,包括小组沟通、面访、关系处理以及领导技能。
沟通教育已经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沟通能力也成为美国大学生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