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5800000059

第59章 寻踪

事隔不久,宗顶尘在家中听见辩机已化作几缕冷烟劫灰四散的噩耗后,不觉痛彻心肺,仰天泪漓。

半晌,宗顶尘才凄然地长叹道:“他为之呕心沥血的《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已经刊行传世。即便就是犯有天大的过错,这本书也总能抵消一二了罢!”

此后一连数月,宗顶尘都在为辩机之死一事,而觉心痛神伤,悲哀得难以自拔。

宗家的家人见宗顶尘神思沉重,精神憔悴,便劝他到华山下的,他家别业中的那一座山房去休养。

不想宗顶尘来到此地后,见这里松荫萧寂,落花满地,碧苔盈阶,更是触境生情。望着闭山房中辩机所用过的诸物,也是伤感叹息不已。

良久,宗顶尘才又转念一想,辩机这短暂得犹如春华的一生,虽然称得上是天命斑斓,结局惨淡。但在他坚忍不拔的定力支配下,却能将如此有限的、充满歉疚感的生涯活出无限的意义来,也堪让那些栽培及对他寄以厚望的师长与亲朋们足以慰情了。

想毕,宗顶尘又是默然泪下,长叹一声:“倾盖相知,顿成永诀,翻经未竟,遂赴黄泉。”

转间又是夏去秋来,宗顶尘在感叹唏嘘逝者终是难追之余,决心振奋起来,不负故人之托,去寻访慈照的消息。

宗顶尘先托人到扬州去查访慈照的下落,可是事情皆不凑巧,阴差阳错,去人却并没有见到慈照的面。

待到打听了慈照随同家人又回长安时,已是第二年的事了。

原来,慈照随一家人被左迁至扬州,其祖父陈候至老人以为可以老死故乡,其心反而是深得安慰,便以八十多岁的高龄寿终于扬州故里。

随后不久,慈照许扬州书香世家匡由之独子匡建宁为妻。这匡建宁生得也是一表人材,更兼学识博雅,性情纯善,实在难得;但是,慈照尚未及过门,这匡建宁就因染肺疾而亡。

慈照也就对无常的尘世产生了厌离之心,从此拒论婚嫁之事,并开始茹斋礼佛。

贞观二十三年初,陈俭的夫人去世。同年夏,陈俭也是官复原职,因他念及慈照的身世十分孤苦,便携她也一同迁回长安探兄。

回到长安不久,陈俭也因中风身瘫后不久去世。加上慈照也闻及辩机的噩耗,一时,她对无常世事的纷扰,不觉是万念俱灰。

不久,慈照便也携带自己的贴身侍女月舍,到京郊外出家修行去了。

宗顶尘询问陈府的人,都道慈照已到城郊外庵堂里修行去了。

但是,当他们问遍陈府上下的人,奇怪的是,这些人都不肯以实相告他们府上的慈照姑娘现在究竟在何庵修行。

无奈,宗顶尘只得携了浦南鸿,亲自到郊外各处去寻找。

这主仆二人,足迹从此可谓是遍及长安郊内外大小宫观寺院,他们真是逢庵堂便进,见道观寺庙就打听,可叹一来二去,花费了十数天的时日,也始终打听不到慈照的下落。

一时,宗顶尘又焦又虑,更兼风夕露宿及旅途劳困。一日,他人便病倒在长安郊外一个叫长陂之地的旅舍中。

见宗顶尘生病了,一时,还真把浦南鸿急得是一筹莫展,坐卧难安。

南鸿便对宗顶尘说道:“公子,我们既然打听不到慈照姑娘的任何消息,为什么不快些儿回城去?让公子的身体调养一阵子,以后再想法子继续找人罢。”

浦南鸿见宗顶尘只是望着屋顶沉默无语,他便叹了一口气,出去了。

浦南鸿一出门,正撞着这家旅舍主人的娘子。

这店主人家的娘子原来是一个爱揽闲事的热心人,前二日,她便见一个少年搀扶个青年公子入店。

这几日来,店家娘子见那青年相公卧病在床,倒也还安静无事。只是见这少年不安宁,一日就要到外面张望几次,仿佛心事重重。

这一日,这家旅舍主人家的娘子坐在旅舍的柜台中,正百无聊赖,抬头忽见南鸿唉声叹气,愁容满面出来。

店家娘子便招呼南鸿道:“小伙儿,你究竟如何了?整天就看你心急火燎地窜出窜进的。你到底是有什么心事?莫非是你家公子考试不举或有什么重病了?”

南鸿叹气摇头道:“才不是呢。”

店家娘子忙又问道:“莫非是你主仆二人盘缠不继了?”

南鸿不耐烦地说道:“不是!不是!”

说罢,南鸿抬头看着店家娘子满面疑惑的样子,倒有些几份气急败坏了,反问她道:“你看看我们!你看我们像是那等会欠你家银子的人?”

店家娘子听南鸿的口气说的这般坚决,这才松了口气道:“那我倒不明白了,你小小年纪儿的,到底又有什么好愁的?”

半晌,南鸿才叹口一气道:“实说了罢,因我家公子他是一个至诚的人,他要替友人找一个到佛门修行的姑娘。可偏偏我们除了晓得这个姑娘的名字儿外,对余下的事,都不明不白了。你说,这长安城内大小寺院少则上数百座,尼庵该有几十座了,城外的寺院就更不用说有多少座了!你让我们到哪里去找人?岂不是白费功夫,更可焦的是我家公子人都病倒了,这找人的念头,还总是不息不休的。假如公子因此病添重了,我回去如何向我们家老爷交待?”

说罢,南鸿的眼泪都快急得掉下来了。

店家娘子听南鸿说罢,便也叹道:“我看你们这主仆二人都够至诚的。俗话还说,人等人,等死人,休说‘人找人’这件至难的事儿,况且还要找那等‘拜向佛门事事休’的人。人家如果是有意要逃进那佛门修行去,没有不隐姓埋名的道理儿!故你们要找人,仅就知道一个姓名儿,我看是绝对不中用的。”

南鸿听这店家娘子如此一说,如梦初醒,不觉呆住了,半晌,才跺足道:“依你如此说来,我们是绝对找不到那位姑娘了!现在我家公子又不肯打道回府。老天!你叫我如何是好?竟然就无一丁点儿出路了么?”

说罢,南鸿他人更加发愁,打不起精神来。

店家娘子见状,忙道:“哪里就会有绝人之路?依我看来,你竟先将我的话,对你家公子仔细地说一遍,待到他明白了这找人的难处,自然就不会固执地找下去了。”

南鸿听罢,仍摇头道:“你竟不晓得我家公子的脾气儿,他假如想定要去办的事,便是用了九条牛儿来,也拖他不回的。”

店家娘子听南鸿说罢,不免摇头道:“这样一来,我竟也无法儿可使了。”

南鸿见店家娘子话说至此,也无话可说了,便怏怏转身去了。

南鸿才刚走了几步,店家娘子在后面叫住他道:“你快些回来,我还有话与你讲。”

南鸿便忙回身来。

店家娘子笑对他道:“我看你也可怜,不免又多替自己揽了一回闲事。实告诉你罢,我们当家的因一桩买卖的事,明日儿要和伙计进京城去一趟。你快去给你家公子说一声,你们让他捎个信儿回家也好,或你们结伴儿回城也好。另外我当家的在这里办店,常与南来北往的人打交道,周遭熟络的人也多,我叫他托人多方打听,岂不比你们主仆二人单独找人更济些事么?我看你们困在我们这里,也终不是一件好事。”

店家娘子一席话儿,真是说得南鸿面上的愁云皆散,忙道:“多谢店家娘子的热心肠!我立马去给我家公子说一声。”说罢,忙去了。

待南鸿兴冲冲回到屋中,只见宗顶尘正熟睡,又不敢贸然惊动他,只得坐在外间等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忽听见外面传来几声声响,躺在病榻上的宗顶尘,顿从噩梦中惊醒。

宗顶尘顺声朝院外看去,只见一只野猫从房梁跳下时,掀了一片青瓦坠地。紧接着,他又听见一阵妇人的嘈呱之声。

宗顶尘默想道:“辩机在如此艰难烦忧的境况下,尚且还能立志成一事。偏自己百无一用处,连一个人都找不到。”

想毕,宗顶尘心中的烦愁不免顿然而起,他便强支病体,坐了起来。

外间的南鸿听见里面有动静,忙跑进来,问道:“公子醒了?”

宗顶尘点头。

南鸿笑道:“我这里倒有一个好消息儿要告诉公子。”说罢,便将店主人家娘子的话一五一十地对宗顶尘讲了一遍。

宗顶尘听罢,只是默然无语。

南鸿见状,发急道:“公子找人的诚心,我们哪有不知道的?只是这一刻公子人又病在这种缺医少药的地方,眼见我们的盘缠也快不济了。与其在这里坐以待毙,还不如先回府里将息一个时期,再出来寻人,也究竟是不迟的。”

宗顶尘听了南鸿的话,仍是怔怔不语。

半晌,宗顶尘猛一抬头,只见南鸿竟然是面布焦虑,眼浮泪光。

宗顶尘便不觉微笑地对他叹道:“我不过是因途中劳累,染了一点风寒罢了。躺一二日,便自会无事了,你又何必担忧不休呢?”

南鸿仍然说道:“如果不小心让公子的病添重了,南鸿回府便不会被责难,自己的心中,又怎生过意得去?”

宗顶尘沉思片刻,才道:“也罢,且听你一回,我们明日且随他们走。好歹回城不过还是要遇到寺庵的。到时候,他们走他们的路,我们找我们的人。”

南鸿虽听见宗顶尘仍不息找人的念头,但好歹总算答应往回走了,心中自是欢喜异常,忙对宗顶尘道:“这便好了,我即去给店主人娘子报个信去。”

说罢,南鸿匆匆忙忙就去了。

宗顶尘这一番找人自然是徒劳无功,只得回城作罢。

但这宗顶尘原本就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自思那个旅店家娘子的话还很有几分道理,仅仅靠他与南鸿找人,终是单丝难成线。再者,倘若慈照要真是更换了姓名,自己这样去找人,岂不是缘木求鱼,大海捞针?

从此,宗顶尘便将自家上至亲友,下自奴仆的熟人皆动员起来寻遍这长安城内外庙宇道观。

好在宗家的人脉在长安城里又是极其广大,大家无不为找人一事踊跃参加,尽心尽力。

正寻到绝望之处,不期宗家一归来管家之处,竟然听见一个有望的消息了。

原来,宗府张管家终于打听慈照姑娘已改名为化慈,现在城郊渭水南岸一个名叫兰若庵的尼庵中修行。

宗顶尘听罢,想这个慈照毕竟还没有太十分远离这座长安城,自己非但没有辜负故人所托能寻觅到她的踪迹,以后还会有更方便地照料慈照几分的机会。

由此想来,宗顶尘对自己既往寻人那些时日所付出的种种艰辛与焦虑,而最终有所安慰时,内心不免十分欢喜。

不久,宗顶尘就带上浦南鸿驱车出城,前往渭水南岸一带找寻慈照去了。

正是:水流原归海,月落不离天。第五十九章破执

同类推荐
  • 晚清第一外交官李鸿章传

    晚清第一外交官李鸿章传

    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 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从居里夫人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她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为人类做出的卓越贡献,再现了居里夫人坚毅、勇敢、热忱的品质和为科学事业而奋斗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能够真切地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坎坷而的人生历程,铭记她为科学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 定格的记忆:邓百川的风雨人生

    定格的记忆:邓百川的风雨人生

    本书从译诗、注释、赏析三个方面对徐霞客的诗作作了较为详实的诠释。
  • 果敢刚毅:司马炎

    果敢刚毅:司马炎

    司马炎在位25年,结束三国时期国家的动乱状态,复兴了西晋的经济。他是继秦皇、汉祖、光武帝之后第四位统一全国的皇帝,他在位的太康年间全国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本书将为您再现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让您更深刻地了解晋朝历史、了解果敢刚毅的晋武帝司马炎。
  • 近代天津十二大名医

    近代天津十二大名医

    本书收录中国现代肿瘤医学创始人金显宅;跨越两个世纪的百岁大夫孙璧儒等十二名西医,都是在天津行医数十年,并在各医科上有所建树的已故先辈名医。
热门推荐
  • 气衍虚空

    气衍虚空

    万年前,妖魔横行天下,惑乱苍生,在仙人道非子的带领下人类与妖魔正式宣战,道非子以雷霆之势扫尽魔族后,妖族便藏匿与世间,突然有一日道非子消失不见,而后门下四位弟子分别建立了四大宗派,与藏匿的妖族拉开一场持久的旷世战争。在四大宗派的守护下,世间一片安宁。而这时从青鳞山上下来的少年,偶然的机会进入了离阳宗……故事,便从少年开始。
  • 婚姻决定女人的一生大全集

    婚姻决定女人的一生大全集

    本书是写给女人的婚姻生活指南,书中对困扰很多女的婚姻问题给了出解答。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了解婚姻的真相”;中篇为“如何找到好丈夫”;下篇为“完美婚姻的智慧”。
  • 蛮王神座

    蛮王神座

    尊严被无情践踏,当拥有力量的那一刻,尊严被挽回。默默无名小卒‘蛮二’,在拥有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优先条件后,他所需要的依旧是尊重。用最蛮横的力量,守护自己尊严,守护自己心中所爱。站在巅峰,他开启新的世界,成为一代蛮王,居于神魔之上。
  • 小说杂拌

    小说杂拌

    北京,是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和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她不仅有举世瞩目的文化遗存,同时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北京文化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他们的创作生活与北京血肉相连,他们的创作思想与北京休戚相关,而他们的作品也成为北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姑娘越嫁越漂亮

    姑娘越嫁越漂亮

    一个是来自湘西的乡野蛮女、打工皇后,一个是来自华尔街的金融世家千金、美国国家高层智库成员,重生之后挑战坏男孩、帮助底层人、寻找真爱神、打拼新世界、创造特区建设的大神话,天通地通,无所不通,她真的一切都通吗?
  • 前世今生:王妃听我话

    前世今生:王妃听我话

    他逍遥一生,放荡不羁,却愿意为她接受命运。她名声狼藉,不论世俗,为了那誓言改变人生。这天下,有这两人,必定不会太平。引世之命的他,和救世之命的她。曾经相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人世间有那么多无可预料的事,却也无法阻止两人的脚步。他是完美的,却沦为怪物,为的是等待她的出现。殊不知,冥冥之中,命运的红绳,早已将两人连接。不论前方多么危险,他都会和她,携手并进。因为——“苏嫣,我终会带你傲视天下。”
  • 食咒

    食咒

    (食咒系列第三部,《通灵美食家》已经上线,欢迎阅读。)本文将带你进入厨子的黑暗世界。我叫田不二,是一个厨子。在我当厨子的第一天,我的师父就告诉了我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不能乱吃的,特别是饭店里的野味,更是不要轻易碰触。我的一个对头也告诫过我,这个世界上,有两处地方最接近于地狱。一个,是战场,另一个就是厨房。因为战场能看见人的各种死法,而厨房,则能看见各种生物的各种死法。书友群号:531277924
  • 重生末日之恶女复仇记

    重生末日之恶女复仇记

    恶女重生,第一要务:独宠自家木头哥哥,囤积物资打怪兽,顺便收拾上辈子伤害自家哥哥的坏人们。阿勒勒~原来木头的芯是腹黑的!好吧,本文纯属本恶女看完一系列末世文后对部分情节及其不爽索性自己写宠文,努力不太监。补充一下,本文全文极宠无虐,各种虐坏人,因为看末世文的时候不喜欢太多杀丧尸场面,所以主要篇幅还是在复仇上。另外,主角三观正,只整害过她的人,不殃及池鱼。
  • 钻石夫妻:给你一纸独家试卷

    钻石夫妻:给你一纸独家试卷

    何夕二十年磨一贱,谁曾料想因为一份试卷在她风平浪静的生活里会掀起一阵滔天巨浪。明明是想要埋葬的往事,却在相遇之后不经意地在脑海盘旋。齐慕学霸一生,没想到通过科学方法筛选出来的理想伴侣偏偏是那个样子。他因为忘了一张脸,在五年的时间里,守身如玉。也许在人生之初,冥冥中注定该是这样的cp搭配人生才不累。
  •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是一部关乎人生、人性、人道和谋略的书。全书共六篇虽然字数很少,但句句都是经典,无论是治国、处世,还是修身、待人,读者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为了让读者更轻松地阅读和品味经典,我们结合现在读者新的阅读需求,对《素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编排,精准的解析和注释,配以丰富生动的案例,力求更好地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让广大读者更加轻松地领略它、读透它、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