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4800000011

第11章 中山信徒

!中山已逝列宁死,莫斯科城我来矣。

遗骸东西并保存,紫金红场更相似。

——红场歌

!靖国军将领除少数人如杨虎城坚强刚毅、追求真理,樊鍾秀不贪财色、质朴无华外,不少将领则朝秦暮楚,见利忘义,只知个人升官发财,不知革命为何物。于右任对此深为感触,因而在“失败之后,回念生平,非敢言觉悟也。因思以兵救国,实志士仁人不得已而为之;以学救人,效虽迟而功则远。”他把这一见解写成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岂料这篇文章却成为他创办上海大学的媒介。

上海大学的前身是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校址在闸北青云路。创办人为了敛财,招来160个学生(包括附中),设备既简陋,教师又不称职,学生强烈不满,卒与校方发生冲突。学生们决心请一位有革命声望的人来主持校政,于右任因在“双十节”时发表了一篇救国必先从教育着手的文章,成为该校学生延请的对象。学生代表通过在《民国日报》工作的邵力子,找到了于右任,陈述东南有办一个革命最高学府的必要,及现在于若不出来挽救,全校160名学生不但失学,前途绝望,还将有家难归,流离失所(其中多数学生来自安徽省,因受当地反动力量压迫失学而来沪求学)。于曾征询学生代表意见,谓原校名字既多又狭隘,拟改为“上海大学”,学生代表非常兴奋,当即取纸请他书就,做好校牌挂在学校门口。于考虑到:要办一所大学,经费及教员问题不易解决,因而未骤然应允,经邵力子、柳亚子、叶楚伧、杨杏佛等人从旁代为促驾,以及学生代表的恳切邀请,于允诺先到学校看看。10月23日上午,于右任、邵力子租车前往闸北。在北火车站附近,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同学们手执旗子,列队守候道旁,汽车一到,乐声大作,同学们高呼欢迎口号。旋由乐队为前导,学生列队居中,汽车在后,缓缓向学校行进。时细雨蒙蒙,从北站到学校有数里之遥,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队伍秩序井然。到学校时,尽管大家衣服尽湿,仍立即举行了欢迎会。

掌声中,于右任应邀起立致词,略谓:“予自陕西回沪,极欲投身教育界,但予乃愿为小学生以研究教育,非好为人师,因予自审学力不足,诸君改组大学,前途艰巨,尤非予所能任。予二十年奔走,能得人同情者,唯不随风倒浪,但因此便不能不审慎进退,予实不敢担任校长,但诸君如此诚意……自当尽力之所能,辅助诸君,力谋学校发展,改日再当提出意见,与诸君商榷,谨以诚意感谢诸君。”邵力子以来宾的身份致词说:“于先生为余旧友,余不欲作标榜语,但深知其进退不苟,七年(1918年)护法赴陕,辛苦数载,孑然归来,可谓失败,然其失败乃光荣之失败。”“于先生谦言愿为小学生以研究教育,余望诸君亦本此精神,切切实实地多求几年学问。”

就这样,于右任卸下靖国军总司令的职位不到五个月,又当上了新创办的上海大学校长。

于右任就任上海大学校长才二十天,在南市老城厢乔家路王一亭的公馆梓园里,参加接待了因创立相对论而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在《运动物体中产生的电动力学》的论文中,以光电效应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奖。1922年11月13日,爱因斯坦乘北野丸轮船前往日本途中到达上海,当时中国尚处在军阀统治时期,国势阢陧,但上海的文化界、教育界人士获悉此事,却热烈欢迎,由清末大力支持过革命党人、家境富有的书画家王一亭出面,在他家中设宴款待这位后来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还邀请他的老朋友、刚就任上海大学校长不久的于右任等人出席作陪,在国民党的元老中,仅于右任获此殊荣,有幸与他同庚(爱因斯坦仅比于右任年长28天)的科学巨子会见,日后传为佳话。

对于当“上大”校长,人们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的说:当时于右任是挂名的,并不到校办公;有的说:时国共正谈合作,致上海大学有许多左倾之人任教,为共党吸收不少徒众,非先生(指于右任)始料所及。这两种评价都有失公允。

说他是挂名,只说对了一半。1923年以后,因国民革命事业的需要,他在广州、北京、河南、上海间奔波往返,无暇过问“上大”校务,请邵力子代理,这是事实。但如果说他在创办之初就是挂名,则未免有悖事实。

一所学校的开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总是经费、发展规划(包括教学计划在内)和教员问题,如果于右任在出任校长后,亲自过问这几桩大事,便不能视作“挂名”。当初作为邀请于右任担任校长的学生代表之一的程永言回忆说:“上大”自成立招生始,房租、图书、器具、印刷等费用,日多一日。而来求学的青年,又多贫寒子弟,大多是免费欠费的。学校的经费入不敷出,一直由于、邵两校长维持着。

某日,于右任在福州路(原四马路)同兴楼菜馆内邀约李大钊等人中午便餐,专门商谈“上大”校务。李大钊即介绍邓中夏(安石)出任总务长,瞿秋白任社会学系主任。可见于在“上大”教职员安排上,也曾操过心。

又据1923年6月14日《民国日报》刊登的《上海大学概况》一文说:于校长接办以后,除于今春添设高级中学外,又屡次召集教职员详细讨论,究竟设些什么系?讨论结果:(一)在社会科学院下设社会学系、经济学系、政治学系、法律学系、哲学系、史学系;(二)在文学院下设文学系(包括中国文学、英文、俄文、法文、德文等),艺术系(包括绘画、音乐、雕刻等)。由于计划过于庞大,决定分三期进行,每期二年。后因“四一二”政变学校被封而未果。

1923年1月,前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创办人王某,眼看于右任接办学校后,“上大”日益发展,入学学生愈来愈多,学校影响越来越大,心存觊觎,遂唆使被“上大”开除的学生登报造谣,并挑起诉讼事件,妄图夺取“上大”。在这过程中,于右任运用他的社会影响,发动学生与王某作斗争,迫使王某撤销了诉讼案,并承认所有校具及其他各种物件,均为改组后的上海大学所有。王某等人从此与该校脱离关系,从而维护了这一新兴的革命学校。

1924年秋,上海大学经济特别困难,几至无法开学,于右任向吴季玉借款五千元,始得维持一学期。

可见,于右任在“上大”创办时,勤于校政,并非挂名。

至于说“上大”被共产党利用,非于右任始料所及,更属无稽之谈。沈雁冰对“上大”创办过程曾有详细的叙述,足以证明这种说法之荒谬。

“原来有个私立东南高等师范学校,这个学校的校长想用办学的名义来发财,方法是登广告宣传他这个学校有那些名人、学者(例如陈望道、邵力子、陈独秀)任教职,学费极高。学生都是慕名而来,思想比较进步的青年,来自全国各地。开学后上课,却不见名人,就质问校长,于是学生团结起来,赶走了校长,收回已交的学费。这时学生中有与党联系的,就来找党,要党来接办这学校。但中央考虑,还是请国民党人士出面办这学校于学校的发展有利,且筹款也方便些,就告诉原东南高等师范闹风潮的学生,应由他们派代表请于右任出来担任校长,改校名为上海大学,于是于右任就当了上海大学的校长。”

稍后曾任中共上海大学(地下)支部书记的陕籍学生党伯弧也说:“于右任出任上海大学校长,名义上是经过校内外的国民党人所公推,实际上是当时中共中央决定的。在学校改组过程中,党中央曾从各方面给予了协助和支持。”

由此可见:正是中国共产党信任于右任,才推荐和支持于右任出任“上大”校长,为革命培养人才。那种于右任被中共利用之说,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

于右任在“上大”担任校长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对这所学校及其学生却怀有深厚的感情。1927年“四一二”政变,学校被蒋介石封闭后,国民政府教育部一直不承认“上大”学生的学籍,致使二千名先后在“上大”求学的学生,在就业、晋级、生活待遇等方面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经于右任多次与国民党有关部门交涉,1936年3月国民党中央第八次常务委员会才通过追认上海大学学生的学籍、与其他国立大学学生享受同等待遇的决定。

于右任任上海大学校长时,正是国共两党酝酿合作之时。1923年元旦,孙中山发表了《中国国民党宣言》,强调今后革命必须依靠民众的力量,一些共产党员也以个人的身份加入了国民党。23日,孙中山委于右任、居正、张静江、廖仲恺、戴传贤、陈独秀等二十人为参议。三天后,于右任奉孙中山之命,前往天津与蛰居在租界里的段祺瑞会晤。孙给段的信中说:“芝泉先生惠鉴:兹特派于右任晋商要事,即希赐予接洽。至文对于时局意见,已于今日电达,想邀英览矣。即颂冬祺。孙文。”所谓要事,就是联合段、张(作霖)以打倒曹锟与吴佩孚的直系势力,史学家称之为“孙、段、张三角联盟”。接着,孙中山发表了《和平统一宣言》,提出裁兵计划三纲要,以奠立和平之基础,解决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其要点如下:

一、化兵为工,先裁全国现有军队之半。

二、南北各派首领赞成后,全体签名,敦请一邦为佐理,筹划裁兵方法及经费。

三、裁兵借款,其用途除法定监督机关外,另由债权人及全国工商学报各团体,各举代表加以监督。

由于段祺瑞当时是在野之身,便很快电复孙中山,欣然赞同裁兵计划,于右任圆满地完成了任务。3月14日,于右任自天津抵穗,向已继行大元帅职权的孙中山复命。此后,于右任即留广州,追随孙中山左右襄赞一切。

1924年1月,时值商务印书馆发行的《东方杂志》创刊20周年,于右任应编者之邀,撰写了《国民党与共产党》的长文,文中力斥“君子不党”旧说之非,批驳了国民党内反对国共合作的种种谬论,强调国共合作以救中国,认为“合则两益,离则两损”。文章结尾说:“苟能祛两方之误解,合真诚革命之士而奋斗,新中国之出现,其大有望乎?”表示了这位孙中山先生的信徒赞成国共合作的强烈愿望。

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在广州高等师范学校(中山大学前身)举行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通过了新的国民党党纲、党章和改组国民党使之革命化的各项具体办法。于右任出席了这次大会,并与廖仲恺、胡汉民、汪精卫、李大钊、张静江等二十四人当选为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

大会结束后,中央执行委员分赴各地区组织执行部,指导各地的党务工作。于右任等被派往上海执行部,该部辖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四省。于右任担任执行部的工人农民部长,邵力子为秘书;胡汉民为组织部长,毛泽东为秘书;汪精卫为宣传部长,恽代英为秘书;叶楚伧为青年妇女部长,何世桢为秘书;茅祖权为调查部长,孙镜为秘书。

10月23日,冯玉祥、胡景翼、孙岳发动“首都革命”,电请孙中山北上,于右任等自沪随行。孙中山扶病抵北京,病转加剧,入协和医院就医。孙精通医学,自知病重,无好转希望,因而加派于右任、吴稚晖、李大钊、陈友仁、李石曾五人为政治委员,组成北京政治委员会,处理党务。

当晚,诸人集议甚久,认为应趁孙中山临终前,草拟一种文告,作为万一准备。时于右任提出用“遗命”二字,大家认为不妥,建议用“遗嘱”二字,经几次会议,草拟成“总理遗嘱”。孙中山逝世前,于右任奉命赴东北与张作霖商谈,东北之行虽成功,但孙中山逝世时未能随侍在侧,亦未能在遗嘱上签字,于右任引为毕生遗憾。

1925年11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的林森、邹鲁、谢持、张继等十余人先后到达北京。23日,他们在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灵前开会,反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主张与共产党分裂。这次会议即为“西山会议”。会前他们也曾找于右任(于当时任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委员,委员中还有李大钊等人),于以“道不同不相为谋”而拒之。后来他们大闹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强行抢走了印章和名册,企图搞垮坚决执行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国民党北京执行部。

1924年11月曹锟垮台后,段祺瑞出任临时执政,请于右任担任内务总长,于辞不就。1925年的5月,上海发生了“五卅”惨案,英国巡捕在上海南京路开枪打死了游行的群众,激起了全国性的反帝爱国风暴。于右任因是孙中山临终前加派的北京政治委员会委员,时正在北京,遂与群众一道走上街头,抗议英帝国主义的暴行。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反帝大会上,于登台发表演说,谴责英帝国主义开枪打死中国公民。演讲时,共产党员于树德用扩音话筒加以重点解说,受到与会群众长时间的热烈鼓掌欢迎。于右任还向报界发表谈话,“试问租界捕房,有何理由,据何权限,有何必要,而能开枪杀人乎?”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由中央执行委员会推16人为国府委员,于右任为委员之一。

“首都革命”后不久,冯玉祥被迫离京,段祺瑞政府任命胡景翼为河南督办,胡率国民军第二军开赴河南。1925年4月10日,胡景翼病逝,其部将岳维峻继任河南督办。是时,“五卅”运动爆发,革命形势高涨,于右任还特地去过一趟河南,检阅岳维峻的部队(靖国军旧部),受到盛大欢迎。在欢迎大会上,于右任即席发表演说,阐述为什么要革命的道理。他说:“革命是被压迫阶级对于压迫阶级的一种反抗的行动;革命是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的必有突变现象;革命是根本解决被压迫阶级,根本改造旧社会的方法;革命是舍己利人,普救众生的、最高尚、最神圣、最光荣的事业。”并对身为一省之长的老部下岳维峻恺切地劝勉了一番,希望他能振作精神,带好国民二军。

1926年,北方政局又发生变化,国民军在河北、山东相继失利,冯玉祥部退向察哈尔。为缓和奉军的攻势,冯玉祥宣告下野,但直奉军阀并不因冯下野停止进攻。冯见事不济,乃去莫斯科,所部交给张之江带领。此时直奉两系军阀以北京为中心,盘踞河北、山东、河南数省,企图南下。阎锡山所部固守山西,窥测方向,待机而动。刘镇华的镇嵩军,唯吴佩孚之命是从,在豫西打垮了岳维峻的国民二军主力之后,乘新胜之余威,率领六万之众(对外号称十万),浩浩荡荡,杀向西安。时西安城内只有李云龙(虎臣)的国民二军第十师的一部分,以及陕西陆军第四师卫定一的两个团,总兵力不到五千人,情况十分危急。因此,于右任电令驻防在陕西耀县一带的靖国军旧部杨虎城率部援救西安。由于刘镇华等敌方兵力有六万之众,西安被围困达八个月之久。

形势对国民革命不利。中共北方区领导人李大钊,特请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于右任,专程前去苏联,敦促国民军领导人冯玉祥回国,重整旗鼓,收拾残局,完成国民革命的任务。

于右任当时是奉军重点通缉的同国民军有关系的两大要员之一(另一人为徐谦),又是国民党的中央执行委员,奉军进入北京后,他匿居在皇城根的一座小寺院内,深居简出,但仍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联系。为了逃出北京,完成李大钊交给他去苏联敦促冯玉祥回国的任务,他与原靖国军樊鍾秀部的孙殿英(孙此时已投奉军)取得联系。孙在深夜派来一辆军车,将于右任秘密送到天津,化名原春雨,住在天津英租界的国民饭店里。

由于于右任是通缉对象,在天津无法乘船出国,只得潜往上海。到上海时恰逢端午节,与家人小聚后,即搭乘一艘苏联轮船经日本赴海参崴。

船过黄海,夜不能寐。此行肩负中国共产党之托,促冯回国,心情激动,感奋不已,虽年近半百,能成为革命军中一战士,岂不胜似少年?因赋《舟入黄海作歌》:

黄流打枕终日吼,起向柁楼看星斗。

一发中原乱如何,再造可能是八九。

神京陷后余亦迁,奔驰不用卖文钱。

革命军中一战士,苍髯如戟似少年。

呜呼!

苍髯如戟一战士,何日完成革命史?

大呼万岁定中华,全世界被压迫之人民同日起!

到海参崴后,由苏俄政府安排坐火车去上乌金斯克。时值布里亚特蒙古族人民自治共和国成立五周年,作为自治共和国首府的上乌金斯克,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他们以十分隆重的蒙古族习俗——两头见太阳的宴会(即从当天下午太阳未落山起,到第二天早上太阳升起为止),热烈欢迎于右任,宴会歌舞,通宵达旦。于右任有感主人的盛情,作了一首长诗,其中有:“四日松林作食堂,露天大宴尤难忘”,“响彻云衢国际歌,天将明矣唱未央”等句,记述其事。

于右任从北京出发时,李大钊通过苏联使馆与冯玉祥约定,在上乌金斯克与于右任会晤。于到达后,住在当地中国领事馆,等候将近一月,冯玉祥方回电,邀于前往莫斯科会面。此时,于随身所带路费业已用罄,幸李大钊命史可轩(于的靖国军部下,此时已参加共产党)送款至,方动身去莫斯科。

!7月下旬,于右任到达莫斯科,随即到郊外的差里彻罗村冯玉祥的住处与其密谈。经过会谈,冯接受了李大钊提出的进军西北、解西安围、出兵潼关、策应北伐的意见。

冯、于会谈达成协议后,苏联政府给于右任等人安排了一些参观活动,如参观克里姆林宫,瞻仰列宁墓等,于右任有时也上街漫步,浏览市容,考察民情。不久,适苏联人民为捷尔任斯基举行追悼会,冯、于应邀前往吊唁。在大会上,与斯大林、莫洛托夫等领导人作了短暂的交谈。

在莫斯科,于右任还与当时派在中山大学的国民党代表邵力子见了面,得知他与该校学生傅学文在这里相识并相爱,曾与邵在震旦同学又在创办复旦公学成为患难之交的于右任,趁此难得的机会,劝他们就在莫斯科结婚,并毛遂自荐地担任了他们俩的证婚人。傅学文30年代初回国,家人又为他们补行婚礼,宴请亲朋。时徐家汇复旦中学新办公楼落成,校方将此楼命名为“力学堂”,祝贺这一对革命伉俪。

此时,国民军已从南口退却,察哈尔、绥远局势又趋紧张。李大钊从北京来电,电文云:“察绥战局恶化,西安求援急如星火。”敦促冯玉祥迅速回国。于右任为促使冯早日起程,于8月中旬先期从莫斯科动身,经库伦(今乌兰巴托)南下。在库伦附近考察了外蒙古土谢图汗部诺颜山下苏珠克图地方212座古墓,并著有长达三千余字的《考察记》。

在库伦,于右任巧遇前往莫斯科的李烈钧。李告诉于,冯玉祥的国民军已被奉军打败,千万不可前往张家口,可经包头南行。于是,于右任一行的两部旧汽车,穿过沙漠直线南下。茫茫戈壁,一望无际,黄沙滚滚,不见草木,有时大风突起,飞沙走石,真是“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于右任白天赶路,晚上露宿戈壁,经历了平生未曾见过的惊心动魄的场面。

有一天,汽车行驶到固阳附近,恰遇一群溃散的乱兵持枪抢劫,于右任一行只好到一座墙高门固的黑色教堂躲避,当地老百姓也有上百人避入其间。俄顷,溃兵接踵而至,倒箧搜身,大肆抢劫在教堂避难的人群。于右任一行见势不妙,离开大厅到一小房间藏匿。不久,几个乱兵砸门而入,用手枪对准于右任胸口,要他把钱物都交出来。随行翻译马文彦灵机一动,对乱兵说:“钱在后面的行李中,你们跟我来取。”趁机将乱兵引开,让于右任换个地方躲藏。于右任等后来得知他们原来是冯玉祥部鹿鍾麟的部下。

此时,日已西坠,随员们忖度:这些乱兵既是国民军旧部,一些下级军官可能认识于右任,他们怕被冯知道后挨枪毙,说不定会杀人灭口,因此主张马上离去,于右任也同意他们的看法。

有一汽车司机不敢冒险开车,强调汽油不够,怎么劝说他都不干,甚至答应到后把汽车送给他再给他钱,他也不肯开车。但另一司机齐玉铭,忠实勇敢,愿与于右任等共生死,遂开车突围。时乱兵见汽车疾驶,开枪射击,子弹从车旁掠过,惊险万状;齐玉铭加大油门,开足马力,疾驶出险。

脱险之后,汽车继续南行,忽见远处有一串黑点移动,大家都延颈举踵鹄立远望,断定是冯玉祥车队。果不出所料,三十多辆卡车载军械、苏联顾问和冯的卫队陆续到来。冯、于在沙漠里再度相见,欣喜不已。然而遭冯部溃兵抢劫后,心终不怿,后经冯玉祥解释,方释于怀。冯、于汇集一起,车队继续前进,于9月15日抵达五原。

五原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当时是绥远省的一个镇(后改县)。9月17日,誓师授旗典礼在“兴隆长”车马店东边的广场举行。广场上临时搭起一座主席台,所有部队都全副武装,城镇和郊区的老百姓也纷纷赶来与会。誓词出自于右任的手笔,由冯玉祥宣读。于右任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身份授旗并监誓。大会通电全国,宣布国民联军总司令部成立,冯玉祥任总司令,共产党员刘伯坚为总司令部政治部部长,全体官兵集体加入国民党。五原街上到处张贴“打倒帝国主义”、“铲除卖国军阀”等标语。会后,根据李大钊的建议(即:进军西北、解围西安、出兵潼关、策应北伐),冯玉祥、于右任制定了“固甘援陕、联晋图豫”的八字战略方针,放弃了冯原来制定的进军北京、经直隶会师中原的方案。为加强领导,国民联军随即建立了国民党最高特别党部,于右任、刘伯坚等十一人被选为最高特别党部的执行委员,冯玉祥、史可轩等五人被选为国民联军国民党监察委员。

出发前,冯玉祥把联军将领及其所部一分为二,将孙良诚、吉鸿昌、孙连仲、方振武、马鸿逵、刘汝明等部划归于右任指挥,并任命于右任为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设临时总部于三原。部署既定,冯玉祥便同苏联军事顾问乌斯曼诺夫,以及鹿鍾麟、宋哲元、石敬亭等人率部去包头、归绥一带,收拾整顿散失在那儿的张之江等人所部,以重整旗鼓,会师中原。

于右任率领的援陕部队分两路入陕,孙良诚、吉鸿昌所部经银川(当时称宁夏)、固原、平凉、长武、彬县至乾州。于右任稍后与苏联顾问赛夫林、西林等乘车经临河、磴口至银川,不料在石咀子以北,迷路误入沙漠地带,车轮陷入黄沙,进退不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开到黄河附近(在沙漠边缘),人饥力竭,舌敝唇焦,只得露宿沙漠。由于饥渴难忍,久久不能入睡,史可轩自告奋勇,到数里外的黄河汲水解渴。这天正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千家万户家人团聚,而于右任却睡卧沙漠,近处野狼长嚎,远处贺兰山蜿蜒,仰望苍穹,诗从中来:“护巢苍隼安云晚,失水神龙讵足忧。大地驰驱四万里,贺兰山下作中秋。”(《中秋过贺兰山下》)

在银川稍事停留后,即经固原、平凉、泾川,出陇东,到陕西的长武、彬县(旧称邠州)。这一条路,正是他的外祖父六十年前负儿携女逃难经过的地方,特别是在长武、彬县之间,每经过一个山谷,他仔细观察地形,猜测这个山谷是否就是当年母亲被遗弃之处,乃作《邠县道中》诗一首,隐晦曲折地表达他对母亲少时因灾荒被遗弃的哀痛。

到达乾州后,于右任以驻陕总司令的身份召开了军事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孙良诚、方振武、吉鸿昌及其所部旅团长,苏联军事顾问赛夫林、西林等,还特邀邓宝珊(原为靖国军旧部,后任国民二军师长,国民二军在河南失败后,回陕家居)参加。会议制定了由兴平迂回过渭直攻东进的作战计划,并请邓宝珊代于具体指挥解围之战。于曾对邓说,他是一个文人,不能久任军旅之事,西安解围后,将来成立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部时,副司令一职拟由邓担任。于右任作这样的安排,是为邓宝珊以后担任副总司令一职树威。部署既毕,于右任乃返三原,积极筹建国民联军驻陕司令部。

西安之围是从1926年4月初开始的。这年年初,直奉军阀联合向国民军进攻,打败了在河南的国民二军,吴佩孚委刘镇华为陕甘剿匪总司令,带领一支号称十万之众的部队向西安进发,4月初兵临城下。当时西安城内只有守军李云龙和卫定一所部不满五千人,城破在旦夕。

刘镇华的镇嵩军本是惯匪集团,奸杀抢掠无恶不作,所过之处,庐舍为墟,西安人民既恐惧又恨之入骨,热切盼望在凤翔一带追击吴新田部的杨虎城率部前来坚守。杨顺应西安人民的要求,迅速赶到西安,稳定了战局。5月5日,敌人占领了西安、咸阳之间的三桥镇,从此西安和外界的联系完全断绝,杨部和李、卫等部在敌众我寡、装备悬殊的条件下,坚守八月之久。这时期,城内粮食奇缺,皮革、药材乃至于油渣豆饼全都吃光,但冻死饿死的军民仍几达五万,因而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所以,杨虎城后来在公祭这些死难军民的大会上,送的一副挽联是“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对守城功过,进行自我评说。

乾州军事会议后,孙良诚所部胜后受挫,准备退却,苏联顾问反对,说:“我没有奉到退却的命令,你退却可以,但请你先把我枪毙了,否则,你就不能退却。”后来孙良诚、刘汝明等将领均按苏联顾问赛夫林的“以轻兵绕终南山、阴蹑刘镇华之后猛击之”的作战方案,并将患足疾的邓宝珊用轿子抬到前线指挥,一举攻克三桥镇,城内守军也趁机不断出击。到11月27日晚,刘镇华所部开始撤退。28日,天还未亮,饥寒交迫的西安市民,不分男女老少,一齐拥上街头,欢呼被围困八个月零二十二天的西安解围。

西安被围期间,城内破坏严重,昔日繁华的大街成了一片瓦砾场,满目疮痍,白骨累累,生者嗷嗷待哺,死者暴尸待掩。在战争最艰苦的后期,军民争食,关系随之紧张,一些“和平期成会”分子,煽风点火,蒙蔽市民,借此攻击杨虎城,杨的“怨满三秦”即指此。西安解围后,杨只身秘密离开西安,匿居于渭北友人家中,表示引咎自责,不愿再干。

这样一来,急坏了于右任和邓宝珊,他们到处寻找,杳无音讯,后来得知杨的匿居地址,于右任立即给杨写了一封极为诚恳的亲笔信:

虎城老弟麾下:兹派周诚前来,请弟回省,望即日命驾,共商一切。如弟不归,我即前来,此时非碰死在你面前不可。陕民痛苦极矣,此千载一时之机会,教我伶仃老弱之人做去,如何能改良、能进行?弟如是爱我者,弟应当速归;弟如是怜我者,弟更当速归。我四万里外拚命回来,竟不能见弟一面,弟任我老而翻筋斗,心中安耶?否耶?老天助我,杨虎归来,临书吁嗟,欲言不尽。

此时,冯玉祥已由呼和浩特经包头、银川来到西安,得知坚守西安的杨虎城已经出走,颇为骇异,特派人持信赴渭北促驾,原信如下:

嵩匪(指刘镇华镇嵩军)祸陕,荼毒生灵,围扰西安,时阅数月,我同志孤城力守,坚忍撑持,卒获解围,远逐丑虏,功高劳苦,至深叹服。唯是目今匪众虽溃,元气已伤,诸资整饬,用是迭电奉请担任联军第十路总司令,以期早日削平逆贼,完成革命大业。务望继续努力,协同右任、宝珊诸同志一致奋斗,益用猛进,党国前途,实深利赖。兹派姚维藩同志代谒台阶,面致敬佩,祈赐接洽,不尽之意,统由姚同志代达。

杨虎城不肯复出,除前面所说原因外,还因为他周围的挚友故交,不断以五年前冯玉祥督陕,计杀郭坚一事提醒他,但这样一来却苦了于右任。于不断派人持书促杨回西安,并亲自书写孙中山遗嘱全文送杨促其速回:

虎城老弟麾下:兹再派秋轩来原(指三原)迎驾,弟如再以闭门羹飨秋轩,则我二人绝交可也。大局如此之急,国民盼我们如此之切,而弟竟漠然如此,真所谓忍人而已。今日之大问题,即是西北革命怎样完成工作,怎样对得起陕西人民。啼饥号寒之声,遍于关内外,三原何乐,竟卧一虎,真是怪事,然则秦民又罪孽深重矣。秋轩之便,送上拙诗一本,赠英雄而又想作诗人者,见诗如见老朽,并递上拙书遗嘱(即孙中山遗嘱),是此遗嘱催弟出山,与我无涉也。

此后,冯玉祥、于右任又派张之江、史可轩等人去三原催促,杨虎城乃于1927年2月9日回到西安,就任国民军联军第十路(旋改军)总司令职。

西安之围既解,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于右任、副总司令邓宝珊移入西安皇城(后于右任改为“红城”,1927年6月于去武汉,冯部石敬亭代替于,又改为“新城”)办公,总部机关报《国民日报》也于是年年底出版发行。1927年1月,于右任相继任命各部、厅的领导人,其正副职多数是国民党左派和中共党员,当时在陕的共产党员魏野畴、李子洲、史可轩、杨荃骏(杨明轩)、杨晓初、许权中、刘天章、陈家珍等均被委以重任,参与领导。

冯玉祥到达西安后,着手建立“国民党西安政治分会”(亦称西北政治分会)。1月30日,正式成立国民军联军总部,除冯玉祥为总司令外,刘伯坚任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缺),宣布了国民军联军的十三路司令名单。部队各级均建立了政治工作机构,邓小平、刘志丹、方仲如、宣侠父、蒋挺松、李世乐、卢绍亭、贾从周、唐澍等二百多名共产党员先后到部队工作,有的还兼地方工作,成为驻陕总部的有力支柱。

在于右任出任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期间(主要是在1927年上半年),认真执行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工农运动蓬勃发展,陕西出现了空前大好的国共合作的局面,是大革命时期全国革命运动高涨的少数几个省份之一。

1927年1月,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成立,于右任大书“一切权利属于党”、“一切利益归于民众”十五个大字,刻石嵌入省党部大门墙壁;又横书“工农商学兵联合起来”,作为各界民众团结战斗的口号。驻陕总部还创办了中山学院(院长刘含初、副院长李子洲均为共产党员),讲授三民主义,学习革命理论,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政治工作干部。

中共陕甘区委还协助驻陕总部创办了中山军事学校,史可轩任校长,李林任副校长兼教务主任,邓希贤(邓小平)任政治部主任。该校先后录取学员七百余人,培养了一批军事、政治骨干,被誉为“北方黄埔”。

陕西的平民教育也是当时全国搞得最好的地区之一。

西安解围后,驻陕总部命停顿已久的中小学迅速开学,这一措施对稳定市面、安定人心起了一定的作用。4月,成立了以共产党员杨明轩、王绶金等五人为首的“强迫平民教育筹备会”,宣布平民教育的宗旨是:“以培养国民革命实际斗争人材,实现民族、民权、民生主义,达到世界革命。”4月18日,在西安莲花池(今莲湖公园)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强迫平民教育运动大会,到会群众达五万人,于右任、刘伯坚、杨明轩都在大会上讲了话。会后发表的宣言,明确提出了“教育社会化,教育革命化”的口号,还规定4月13日为“陕西教育革命节”。

驻陕总部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大力扶持工农群众,积极维护工人的合法利益,“改善工人待遇与工人生活”(纪念“五一”大会决议)。在三原、华县等地,还举办了农民讲习所;驻陕总部为发展农业生产,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法令,取消苛捐杂税,减少地租;3月15日,总部民政厅训令第五十三号中提出:“在革命政府之下,农民为发展民众权力,应成立农民协会而由农民协会自行组织农民自卫团,借资防卫闾里,铲除恶绅土豪,抵抗军阀盗匪。”

当时西安的群众活动,在全国仅次于武汉。仅以1927年的5月为例,先后在红城和莲花池举行了“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七”、“五九”、“五卅”等纪念大会,每次纪念大会参加者数以万计,气氛热烈,情绪高昂,“打倒列强”、“打倒军阀”、“铲除土豪劣绅”等口号,响彻西安上空。于右任也应邀出席这些大会,并即席发表演说。过去由于封建意识难以开展的妇女运动,在新的形势下,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各地普遍成立了妇女协会,中山学院为了培养妇女干部,还特别开设了妇女运动班。驻陕总部还采取委派女县长、招收妇女宣传员等措施,使男女平等变为现实。

正当陕西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之际,全国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上海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5月1日,冯玉祥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之职(第一集团军总司令为蒋介石),6日率兵出潼关作战。临行前,发表了致驻陕各将领书。从书中可见,冯军与于右任之间早已存在芥蒂。冯在信中说:“于总司令为党国所信托,作西北之屏障。玉祥与于总司令对于后防已有切实的计划,而另一方面实有人尚未完全信赖于总司令,故易为流言所动;望我后防全体将士,一致爱戴于总司令,视之如慈母,敬之如良师,后方自无可虑,前敌胜利,必有把握。”

事实也的确如信中所讲的“尚未完全信赖”、“易为流言所动”那样,西安解围后,于右任满以为该有所作为,但每有革新,冯部设法掣肘;每有决定,冯部不予执行,名为驻陕总司令,但对冯部就是指挥不动。于一气之下,遁居于耀县东北的药王山古庙里,两个月后,经各方促驾,才返回西安。

当时,汪精卫的面目尚未暴露,仍与共产党合作,于右任在陕西处境困难,故趁随冯玉祥赴郑州开会之机,于6月13日来到武汉。他初莅武汉时,在总政治部、第四军及汉阳兵工厂讲演,对工人讲话时,曾说:“中国革命,一个肩膀挑着中国革命,一个肩膀挑着世界革命。全世界被压迫阶级团结起来,彻底打倒一切帝国主义。”并将这些话亲自写成标语,分送各方。

1927年6月,郑州、徐州会议之后,蒋介石、汪精卫、冯玉祥逐步合流。6月14日,开封政治分会成立,撤销西安政治分会。6月15日,冯玉祥明确提出,于右任已去武汉,其职务由石敬亭代理。7月18日,陕西省政府改组,共产党员全部被排挤出去,这个半年多来一直支持人民群众运动,进行革命斗争的政权被迫解散,苏联顾问被送回国,大批中共党员和爱国志士被“礼送”出境,开始了大规模的“分共”“清党”活动。轰轰烈烈的陕西大革命,同全国其他各地一样,就这样夭折了。

同类推荐
  • 开国将帅从这里走来

    开国将帅从这里走来

    本书通过对十大元帅十大将军故乡的采访,生动地描写了他们回故乡的故事,揭示他们作为国之栋梁的成因,那就是故乡文化的熏陶、故乡人民的培育。
  • 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

    精选了达尔文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淫君之首:明武宗

    淫君之首:明武宗

    《淫君之首——明武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驱逐倭寇:戚继光

    驱逐倭寇: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驱逐倭寇:戚继光》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驱逐倭寇戚继光传奇的一生。
  •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从事社会主义宣传,被神学院开除,坐牢、流放,斯大林有一个革命家应该有的典型经历。
热门推荐
  • 重阳分梨十化集

    重阳分梨十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末世炼魔师

    末世炼魔师

    天地剧变,恶魔降临,浮华世界一夜间沦为血腥的死亡杀场。尖耳魔、三眼魔、爆炸魔、飞天魔、变形魔……无数恶魔拉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末日世界挣扎十年而死的叶无双,重新回到剧变前夕,他能否弥补曾经的遗憾?“这一世,我要问鼎至尊,让亿万恶魔在脚下颤抖!”
  • 宝贝,私奔好不好

    宝贝,私奔好不好

    她从婚礼上被劫走以为命不久矣,却没想到劫匪竟是个时而温柔缱绻时而优雅冷艳的美男子,而且还毫无遮掩的说要跟她私奔,简直就是疯了。她可是有未婚夫之妇,尝试各种办法寻死觅活,绝不低头,直到听到他亲口说出的真相,直到他浑身是伤奄奄一息的躺在她怀里还笑着对她说他没事,她才突然醒悟这个男人已经不知不觉深入她的心底。可是,才决定要一起私奔,为什么又冒出来一个人说是他的未婚妻?她林沐瑶的爱情就真的不能有一次是一帆风顺,一不小心就白头偕老的吗?
  • 那些年的

    那些年的

    一本讲述学校生活的小说,随着年龄的慢慢长大他们也会发生改变,
  • 舒歌传

    舒歌传

    她林千雅是二十一世纪的商业女王事业如日中天。他爱新觉罗胤禩是康熙宠爱的第八个儿子仁义孝顺有贤王之称一块价值连城的古玉让她穿越到康熙四十七年,与康熙和他的儿子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意外穿越她从天而降跌入他的怀抱。他对她一见倾心甘愿爱她宠她顺她守护她,只要她想他便随时出现在她身边。他是康熙的第四子爱新觉罗胤禛表面恭谨仁孝实际却心狠手辣一心只为皇位,他和她相遇深深被她吸引他爱她却伤害她利用她,让她心灰意冷。她是费扬古最爱的女儿一生只钟爱四阿哥儿时被歹人掳走时隔多年她沦为奴隶当街叫卖,她们相遇,她救了她给她取名林千雪从此她成了她的妹。嫁衣红帐四人的爱恨痴缠又该如何画上句号。
  • 重生之致命吸引

    重生之致命吸引

    男生不是都喜欢长得清纯又惹人怜爱的女生嘛?你这样真的没事吗?没看见那边眼睛都要冒火了吗?难道自己真的运气太好了?传闻中的大神为什么总是能“不小心”“偶遇”喂喂,我可没说要跟你传绯闻,你对我瞎放什么电!还有原主的混血小竹马,能不能不要这么可爱啊!自己只想快快乐乐,好好的演戏,能不能不要做夹心饼干呐!
  • 太上无赖

    太上无赖

    本是上古圣族中的弟子。受天下万族敬仰,每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因为一次过错而被困在刑罚之地。本以为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惩戒,谁知再醒来时,一切却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狼心劫

    狼心劫

    没有华丽的招式,没有帅哥靓女,有的,只是一种执念,一份热血。
  • 穿越:只为君而来

    穿越:只为君而来

    她穿越时空,为了见那历史上叱咤风云的悲情人物——项羽;阴错阳差,她落错了年代;缘起缘灭,爱她的人她不爱,她爱的人不爱她;造化弄人,他肯爱时,她已将他忘记,她的生命里又出现了一个男人;是上天垂怜吗?生死关头她拥有了两份感情;爱情,想要的时候它不来;而如今,怎么消受?
  • 风吹夏洛

    风吹夏洛

    夏洛本是个快乐的女孩,却在一场家庭变异后,她成了个对谁都不相信的人,她害怕会被抛弃,害怕没有可以相信的人,直到风陌言的出现,他们是同样的人,一样的冰冷,一样的只活在自己的世界。第一次遇见夏洛,风陌言就被她吸引。允夏洛在一次意外,陪在身边的却不是风陌言,那时候的一切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