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4300000011

第11章 多与孩子讨论问题,增加孩子的求知欲

学会与孩子共同讨论,是对子女的教育中一个重要方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如果父母不能满足或不应满足时,不应粗鲁而简单地拒绝!反过来,父母提出的问题,孩子不同意,父母也不应简单地采用命令方式!否则就会削弱孩子的求知欲。

父母在带孩子上街或玩耍的时候,天真的孩子总会提出各式各样大人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因为整个外界世界对孩子来说都是陌生的。一切都会引起他们的好奇,也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因此,即使有些问题会使父母一时为难,父母也应尽量满足。反之,如果一个小小的孩子对一切都漠然,倒是智商不高的表现,绝非好事。

当然,不可能所有的父母都对孩子所提的问题有所研究。但是“不厌其烦地讲解”的做法和态度,却是所有父母可以借鉴的。确实,孩子所提的一些知识问题,也常把我们作父母的难倒,但是不论怎样,不能给孩子的求知欲泼冷水,在自己不能很好解答时,也应向孩子指出可以再向谁求教,或以后阅读哪一类书籍,激起孩子向书本要知识的热情。绝不要认为孩子提了问题,自己作为父母答不出很难堪,于是对孩子发脾气:“只有你的问题多!你这么多问题为什么不问老师?你不知道我有我的事吗?”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学问和知识就是人在不断地探索中,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大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区别只是大人在有的问题没有适当的人可以求教时,可以自己去看书,寻找答案。而孩子由于知识有限,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或者这方面能力较差,就更需要父母的帮助。

孩子有问题找父母,这正是孩子对父母信赖的表现。做父母的为了孩子的成长应尽一切努力来解答,孩子还没有查书寻找答案的能力,父母就应自己查书寻找答案。

孩子上学以后,可能有些问题在课堂上没有弄懂,或者对老师在课堂讲授的仍感到不满足,或者在做功课中遇到了困难,父母都应热情而耐心地予以帮助和解答,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并激起孩子学习的热情。

反之,如果孩子的问题父母不予解答,而视作累赘,敷衍搪塞。孩子当然也就没有了提问题的兴趣。他何必自找没趣呢?同时,孩子在学习或做功课时遇到了难题,父母不能伸出援救之手,孩子的学习兴趣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对学习的信心。所以,现在有些父母,或者由于自己工作过忙,或者由于自己知识的限制,无力帮助子女学习、解答子女学习中的问题,因而为子女延聘家庭教师,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不是不可取的。

然而,家庭教师只能是家庭教师,可以弥补父母的某些不足,例如精力不足或知识不足。但是,他不能代替父母。因此父母仍应多接近、关心自己的子女。

另外,孩子有时(尤其是稍大一点的孩子)会问起有关家庭亲戚之间的纠纷。有时父母很难回答,也不想回答。这时父母可以坦白地告诉孩子:“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不能回答。”而不要说:“小孩子不应知道这种事情!”以此封闭孩子的询问。因为孩子有了这种不愉快后,为免再次受到伤害,以后心中有疑问也不敢问了。这种事情发生多了,父母子女之间就会产生隔阂。

还有一类问题是父母常感到难以启齿的,那就是有关两性的问题。现在的家庭中,通常都是一家大小围在电视机前消磨闲暇时光,当电视中出现有关性的镜头时,有些还不大懂事的孩子会提出一些问题。孩子出于好奇、不懂会问:“妈妈,他们这是干什么?”父母则不好启齿,加上头脑中的一些封建意识,于是会不满地斥责:“你这个孩子真是的!”或说:“你还只是一个小孩子,怎么问这些事情!”

这样回答是对孩子不好的,因为它并没有说明问题,反而使孩子对性产生一种不正常的好奇心。最正确的方法是不让年纪很小的孩子看这种电视。既然已经看了,孩子已产生了好奇心,可以告诉他将来长大了,你就会懂得了。一句话:不必加以神秘化或丑化。对有些事情,能够说明的,在小孩能了解的范围讲一点就可以了,满足他一时好奇心就是了。

孩子三四岁是最喜欢发问的时候,也是儿童智力发育的重要时期。到了小学低年级,孩子开始接触书本,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加,于是常问父母:“为什么?为什么应该变成这个样子?它是怎样变来的?”父母如果因一时答不出而斥责孩子,或因有事而嫌孩子烦就会扑灭和冷却孩子开始萌生的求知欲和日益增长的好奇心。如果这种情形反复出现,就会使孩子逐渐对一切不感兴趣,在学校里对新的功课就不会产生什么强烈的兴趣了。尤其是当功课有一些难度的时候,更是心灰意冷。这个道理也很简单:我问你们,你们还嫌麻烦,我不问就是了。

这当然是极端错误的做法。

旺盛的求知欲是孩子聪明成材的先决条件。所以,父母应重视孩子的发问,并加以鼓励。

孩子的智力有限,理解力有限,因此对于孩子们的询问,不一定要解答得很详尽,但绝不可随便编个理由敷衍,更不可违背科学乱讲。有些问题一时实在无法回答,也应该耐心地讲清楚:“你好好用功读书,将来你自己就会了解的。”因势利导地引导孩子的兴趣自然发展,这应该是父母在教育子女中的一项首要任务。

发明蒸汽机的瓦特,由于少年时期看见水壶盖被蒸汽所吹动,于是对蒸汽产生了兴趣,而不断研究,最后发明了蒸汽机。所以孩子好问,可以说是一种好事。

有的问题父母确实答不出来,也不妨坦白地向孩子承认:“妈不知道。”或者说:“妈也不清楚。将来我问清楚了,再告诉你。”这样做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丑事,因为一个人本来就不可能什么都清楚;同时也不应忌讳向孩子说明父母读的书不多,过去没有条件上大学等等。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从小教育孩子对科学和学习应该采取老实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让孩子从小养成一种求实求是的精神。

春天,父母常爱带孩子到公园去玩儿。看到初春盛开的桃花,母亲会指给孩子看:“你看这桃花开得多好看!”这时,有的孩子就会好奇地问:“桃花怎么会开呢?”这个问题,母亲还不难回答。她可以说:“春天来了,桃花就开了。”然而什么是春天,为什么到了春天花儿就要开,孩子仍然是迷雾一团,于是孩子不免要问:“为什么桃花要在春天开呢?”

孩子们这类天真的问题很多,有些确实还很难回答。这是由于许多大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孩子们却觉得新鲜稀奇。

“为什么”正是孩子们推想出来的问题,也是他们求知欲的表现。如果这时父母对他们的问题等闲视之,随随便便搪塞,就会抹煞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扼杀孩子的求知欲。时间久了,孩子的推理思考能力也会逐渐减低。

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说:“是呀,为什么桃花在春天就会开花呢?这个问题问得好。”然后向孩子耐心地解释并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春天的天气是不是暖和些了,冬天干枯的树叶现在没有了,天气一变暖,又长出了新的嫩叶,对吗?所以天气一变暖,花儿也就开了。”如果能够这样与孩子讨论,启发孩子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那么就会增强和提高孩子的求知欲,同时,也会增加母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要学会与孩子共同讨论,还有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我们不能满足或不应满足时,我们不应粗鲁而简单地拒绝:“不行!不准你去!”或者我们父母提出要求,孩子不同意时,我们也不应简单地采用命令方式:“这事妈已经决定了!”

具体地来说,九岁、十岁的孩子都喜欢到动物园去看动物。春天来了,孩子早就盼望着有一个节日,父母能带他们到动物园去玩儿。

比如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孩子眼看左邻右舍一家一家地走了,于是嚷着说:“妈,咱们也到动物园去玩儿吧!我要看河马。”母亲由于那天有事,而且身体也不大舒服,便简单地拒绝了。于是孩子哭了一上午,弄得一家人不痛快。

当时如果母亲能够体谅孩子的心情,心平气和地和小宝讲清楚自己的处境,与小宝商量、讨论,他们不难达成一项协议:下星期天到动物园去看河马。或者因为妈身体不太舒服,动物园太远了,到较近的公园去赏一赏花。

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他们在喜好和兴趣,甚至交友诸方面看法都会与父母有分歧,这时父母对子女的一些喜爱与兴趣绝不能简单地禁止,而应在充分尊重的前提下与子女讨论,以求得共识或找出正确解决的途径。

有一位母亲这样说:我自己就曾遇过棘手的问题。孩子上高中后交上了一个不大读书的朋友。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我不赞同孩子与那个同学常来往。

有一天,当孩子又要找那个同学去玩儿的时候,我拦住了他:“你又要去找他玩呀?我不喜欢你同他有过多的接触。”

孩子不以为然地问道:“为什么?他又不是什么坏人。”

确实,这个孩子并不是什么不三不四的坏人,只是不爱读书。我不能以此而禁止儿子与他交往。但我又担心交往的时间久了,孩子会受他的影响而失去上进心。因为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

于是我只得以商量的口气问道:“你为什么喜欢同他来往呢?他有些什么优点?”

孩子由于没有感到什么压力,所以未多加思索便说:“他为人很好啊,我喜欢和他聊天。”

这时,我也就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他是个不坏的孩子,但是他有一个严重的缺点,不读书。而青少年时代正是你们应该发愤读书的时候,错过了这个黄金时期,就是你们一生中无法弥补的损失。你如果真心与他交朋友,你就应帮助他努力学习。你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就必须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

经过这次谈话后,儿子才又把心收了回来,不再有时间就同那个孩子泡在一起胡聊了。大人学会与孩子共同讨论既可以增加相互的理解,也可以避免家庭中一些无谓的争吵,更重要的是可以教会孩子在社会上怎样做人和与人共事。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只要与人相处,分歧是不可免的。

同类推荐
  • 别让孩子输在品格上

    别让孩子输在品格上

    本书包括培养孩子坚强、勇敢的品格,培养孩子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品格,培养孩子坚持、执着的品格等内容。
  • 宝宝饮食配餐一本通

    宝宝饮食配餐一本通

    本书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以婴幼儿成长各阶段为顺序,介绍了婴幼儿喂养的基础知识、健康食谱、疾病食疗、关键营养素等内容。
  • 因材施教管孩子(如何教育好个性不同的孩子)

    因材施教管孩子(如何教育好个性不同的孩子)

    孩子就像那稚嫩的幼苗,需要父母精心地栽培。幼苗所需要的生长条件是不同的,就像柳树要生长在水旁,松树却可以生长在岩石中一样。由于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每个孩子有着不同个性,能力也参差不齐。父母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孩子个性发展的土壤,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作为父母必须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然后根据孩子的个性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千万别将孩子的优势当成个性缺陷而磨蚀掉,那样,孩子就将失去原有的灵性。要学会正确区分孩子个性中的优势劣势,因势利导地培养孩子,使孩子有勇气、有力量不断完善自我,强化自己的个性优势,改善个性中的劣势,走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 怀孕、胎教、育儿大全

    怀孕、胎教、育儿大全

    本书对有关新婚、怀孕、胎教、分娩和育儿方面的各种各样问题都进行了翔实而具体的指导;对新婚、怀孕、胎教、分娩和育儿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细节性问题都给出了明确的解决办法。全书内容不偏离生活、不脱离实际,你会感到书中的每个章节都在说你身边的事情,就是为你编写的。
  • 父母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父母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本书凝聚着教育者周倩十几年执教与心理辅导实践的经验与心血。作者横向对比传统教育习惯、学术理论及网络育儿心得,对中国式家长“专政统治”的误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自身育儿心得归纳出一套全新教育知识体系。全书以“自由+爱”为立足点,以“积极应对+相互成长”为逻辑指导,倡导父母与孩子携手同行、共同成长。
热门推荐
  • 风水阴阳盗墓

    风水阴阳盗墓

    祖传摸金符,祖上是曹操麾下的摸金校尉,根据分金定穴之术,在以风水便可推断出此墓葬的什么人,是否危险,
  • 司考前后

    司考前后

    过千锤,历百炼,方可驱龙驾凤。看书中主人公一路艰辛励志,赢得人生万物。(愿2015临汾三校学员全部是过儿,胯神雕,全部高分飘过
  • 八字随笔

    八字随笔

    命,是什么?运,又是什么?为何有的人锦衣玉食,有的人又一世操劳,是你不够勤快么?其实不是,只是你不能清楚的认识自己,而本书,便是通过传统八字命理教人如何认识自己,有针对性的改变,知命,方能改命!不知,又如何谈改!
  • 金牌特工:霸道王爷赖上你

    金牌特工:霸道王爷赖上你

    她,曾是被所有忌惮的金牌杀手,代号”幻雪“。她是青玄大陆众所周知的废材。当金牌杀手的灵魂进入废材的身体,一切都将不同。庶女陷害她,反被我陷害,最后落得一个疯疯癫癫;太子要休我,却被我休掉,最后上门求原谅;姨娘算计我,不但没成功,还把自己搭进去。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一个好好的男人却扮猪吃老虎,把我吃入腹中。
  • 腹黑妹妹别想跑

    腹黑妹妹别想跑

    一袭白衣,一头紫发,身世成谜,天赋逆天。一国太子龙裕天,假哥哥太玄上尊,邪魅魔王,究竟谁能抱得美人归?她的身世又是什么?
  • 三世宫妃.沉玉录

    三世宫妃.沉玉录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异族的铁蹄踏破了北方的土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良将名儒风起云涌;英雄,豪杰,骚客,奸雄,懦夫,贤媛,在这样一个大乱世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绝妙的好戏。温沉玉,清河温氏的大出身,在成王府里一曲凤求凰倾倒了君王,走入了三尺宫墙..多智近妖的王妃,威震天下的深宫太后,心机深沉的皇后,妖媚惑主的勤嫔……深宫里,从来都是权力与权力的博弈,从来都是智慧与智慧的交锋,也只有智勇双全的,才能活到最后,青史留名..
  • 落尘出颜

    落尘出颜

    爱也罢,恨也罢。爱恨两芒之间,不过是,你许我蒹葭,又负了我年华。一道圣旨,注定了两个人的开始;一次分离,注定了两个人的结局。一切的一切究竟谁对谁错,要怪就怪那,烟火之下,谁一回眸波动了谁的心房,谁一微笑勾起了谁的情殇。爱恨两芒,情不过一抹殇。
  • 四字剑决

    四字剑决

    人世间莫过于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不经历过,又怎么能感受其中。一个命运坎坷的少年,经历人世间的大起大落后,终成一代神话。
  • 罗刹天门

    罗刹天门

    一曲灵音承天恨,弦动九天剑门开。自罗刹天城以及天门四宗世代守护的天域之门无故消失于三界五洲之后,堕天之战正式爆发,两位魔神率四大鬼王及十二天魔攻杀天界,人间也无法幸免.........
  • 迪拉瓦传

    迪拉瓦传

    这是一个严重依赖魔法的世界。它是效率最高的生产力,同时它也是战争中最具杀伤力的武器。魔法将这个世界扭曲成野蛮之地,在这里,生存成了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为了生存,有的人努力让自己加入教会,为信仰效忠,过着体面的生活;而有人成为了不法之徒,亡命天涯;有人成为了雇佣军,赏金猎人,在刀尖上混饭吃;有人成为了革命军,为自由与平等奉献一生。于是世界出现了四个庞大的势力,教会,不法分子,佣兵以及革命军,帝国军队不再是世界的第一力量,新格局形成。但这样的格局却因为一个人的到来悄悄地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