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莲老师,确切地说,应叫小莲嫂子,是山根哥的屋里人。
小莲嫂子是人贩子卖来的,不然的话,山外女子谁愿到我们这个鸟不生蛋的地方来,更何况是高中毕业生,又是小莲嫂子那样的人。
反正不知用什么方法,小莲嫂子被人贩子骗到了我们这儿,从此成了我们的小莲嫂子。
成为我们的小莲老师,那是以后的事,是小莲嫂子回娘家又回来以后的事。
小莲嫂子在山根歌一家的看护下,生活了一年多,生了个娃娃,大家说,这回好了,可以放心了,有了孩子,打她她也不会走了。
山根哥家就不再看管她,不再看管她了,她就逃走了。
这一走就是半月,就在山根哥全家绝望,全村人都料定这个狠心的女人不会再回来时,小莲嫂子回来了,瘦得失了人形,抱住自己的娃娃,亲啊舔啊,仿佛几千年没有看到。
原来,小莲嫂子回去了,可回去了又舍不得孩子,就又回来了。回来以后的小莲嫂子从此安安心心地和山根哥过起了生活,脚勤手勤脑子勤,把小日子归置得水响磨转。
大家都说山根哥前辈子修福积德,得个好媳妇,有文化,又斯文,又好看,打着灯笼也难找。那时,我还小,别人耍笑我,说给我找个媳妇,我说:“要找就找小莲嫂子那样的人,大大的眼睛,画个鸟雀都能飞。”我妈就笑骂,说:“美的你,鼻涕流到嘴唇上,心气还怪高的呢。”
小莲嫂子听了,笑笑,清亮亮的眼睛一眨一眨的,说:“好好读书,读成器了,到城里说个城里妹子。”
话是这样说,可不久我们就停课了,我们那个头发花白的老教师退休了,别的老师都不愿意到这山旮旯来。每天没事,我们就到河里抓鱼,山上逮蝎子,或者帮家里扯猪草。
村长急了,说在本村请一个人吧,上一辈睁眼瞎,总不能让下一辈人也成为睁眼瞎。
在一个傍晚,村长和村里的大人小孩都来到了小莲嫂子家里。当村长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小莲嫂子直摇头,说不行不行,我不行。
村长说,你要是不愿意,娃们只有当睁眼瞎了。
我们急了,都带着哭腔,说:“小莲嫂子,你就当我们老师吧,我们听你的话,我们要读书。”
小莲嫂子望望我们,长叹一口气,对村长说:“那我就试试吧,不行了,你们再换。”
就这样,山外来的小莲嫂子当了我们的老师。
小莲嫂子教书,笑眯眯的。我们呢,不叫她老师,仍叫她小莲嫂子,“小莲嫂子,这道题咋做的小莲嫂子,他刚才骂我癞皮狗。”小莲嫂子笑着,引导着我们:引导我们学,引导我们玩。仍是嫂子,不像老师那样严肃。
我们不像山外的学生,因为大人一般都在外面打工,所以,很多学生读一天书,回家干一天活,再读一天,交替进行。这样,小莲嫂子就得经常给学生补课。我,就是小莲嫂子补得最多的,因而,大家都叫我“缺粮大户”。我很难受,小莲嫂子知道了,在班上说:“大家不要笑话李大石,李大石条件艰苦,可学习用心,我们应向他学习。”一句话,让我除掉了绰号,挺起了胸。
小莲嫂子有个收音机,课余,她就放给我们听,听相声,听歌曲,听山外的事。在元旦全乡的文艺汇演中,我们按收音机中的《吹牛》排演的节目,还获得全乡一等奖呢。
可就在第二年的下半年开学时,小莲嫂子却离开了我们。
那时,我们的课本是在乡教育组领。吃过早饭,小莲嫂子就走了。我们要一块儿去,她说:“几本书,我一个人就挑回来了。”
她拍拍我们的头,笑笑,踩着亮亮的朝阳走了,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她走后不久,下了一场暴雨,村里人也没往心里去。可到了下午,还没见她的影子,人们才慌了神,沿着去乡里的路上找,在村子那边竹林的河沿上,找到了一捆书,湿漉漉的,扔在河岸上,而她却不见了影子。
几天后,河的下游人们捎来信,说他们发现了一具尸首,怀里还抱着一捆书。我们赶去看时,果然是她,静静地躺在那,怀里抱着一捆书,紧紧的,不放。
下葬时,这捆书怎么也扯不下来。有老人在她耳边说,小莲老师,放心吧,书是拿去给学生娃用的。轻轻一抽,书就拿了出来。
那一刻,一村人都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