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别
经别,即别行的正经。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头部的重要支脉。
1.十二经别的功能
1)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十二经别进入体腔后,表里两经经别并行;浅出体表时,阴经经别都合入阳经经别一起注入体表阳经,加强了十二经脉分布于肢体的表里经之间的关系。
2)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十二经别一般从十二经脉四肢部分分出,进入体内后呈向心性运行,有助于扩大经络的联系、加强由外向内的信息传递。
3)加强十二经脉与头面部的联系。十二经脉中,仅六条阳经经脉分布于头面,而十二经别均循行于头面,加强了十二经脉与头面的联系。
4)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十二经别的循行弥补了十二经脉所不到之处,使十二经脉的分布、联系部位更周密,从而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例如,足太阳膀胱经不到达肛门,但足太阳膀胱经经别“别入于肛”,加强了足太阳经脉与肛门的联系,所以足太阳膀胱经的某些穴位,如承山、承筋,可治肛门疾病。
5)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的联系。足三阴、足三阳的经别上行经过腹、胸,与胸腔内的心相联系。十二经别有助于阐释腹腔内脏腑与心的联系,也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提供了依据。
2.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
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概括:
十二经别循行,多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别出,称为“离”。
走入体腔脏腑深部,呈向心性循行,称为“入”。
然后浅出体表而上头面,称为“出”。
阴经经别合于相为表里的阳经经别,然后一并注入六条阳经,称为“合”。
每一对相为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组成“六合”。
二、别络
别络也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
别络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以及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若再加上胃之大络,就称为“十六别络”。
别络是络脉中较重要的部分,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主导作用。
从别络分出的细小络脉称为“孙络”,即《灵枢·脉度》所说的“络之别者为孙”。
分布在皮肤表面的络脉称为“浮络”,即《灵枢·脉度》所说的“诸脉之浮而常见者”。
1.功能
1)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通过阴经别络走向阳经、阳经别络走向阴经,加强表里两经在肢体的联系。别络也进入胸腹腔与内脏有联络,但无固定的络属关系。
2)加强人体前、后、侧面的统一联系,并统率其他络脉以渗灌气血。十二经脉的别络,脉气汇集于十二经的“络穴”;督脉的别络散布于背部;任脉的别络散布于腹部;脾之大络散布于胸胁部。
3)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从别络分出的孙络、浮络,从大到小呈网状扩散,密布全身,联系全身组织。经脉循行中的气血通过别络的渗灌作用注入孙络、浮络并扩散至全身。
2.循行部位
三、经筋
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又称“十二经筋”,受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和调节。
1.功能
经筋多附于骨和关节,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
2.循行部位
十二经筋的分布,与十二经脉的体表循行基本一致。其循行分布一般都在肢体部,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行于体表,结聚于关节、骨骼附近,通常不入内脏。
四、皮部
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在体表皮肤一定部位的反应区,故称“十二皮部”。皮部受十二经脉及其络脉气血的濡养滋润而维持正常功能。
1.功能
皮部位于人体最浅表部位,与外界直接接触。其主要功能在于抗御外邪、传导病变。观察不同部位皮肤的色泽和形态变化,有助于诊断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在皮肤一定部位施行贴敷、艾灸、热熨、梅花针等疗法,可治疗脏腑病变。
2.循行部位
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有一定分布范围,十二皮部即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所以,皮部的分布范围大致上即该经络循行的部位。
§§第五章 病因
1.病因的概念、分类,病因学说的特点。
2.六淫的概念、六淫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3.疠气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4.七情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5.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的类型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6.痰饮、瘀血、结石的概念、形成及致病特点。
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病因,又称致病因素。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理论。
致病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鉴于此,为了说明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古人曾对病因作过分类学方面的研究。秦国名医医和提出“六气致病”理论,谓“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左传·昭公六年》)。《内经》以阴阳为纲对病因进行分类,如《素问·调经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张仲景指出疾病发生的三个途径:“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宋代陈无择在张仲景的分类基础上提出“三因学说”,即外感六淫为外因,情志所伤为内因,饮食劳倦、跌仆损伤等为不内外因。这种将致病因素与发病途径结合起来进行分类的方法,使中医学病因理论更趋完善,对后世影响较大。
中医认识病因,除了解发病过程中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辨证求因”,又称“审证求因”,为中医探究病因的主要方法,也是中医病因学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