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时期虽说是中国历史上民间体育活动的衰落时代,但仍有一些数百年来相沿成俗、富有顽强生命力的传统体育风尚散见于都市乡野,给人们带来一丝欢乐和不尽的向往。
角力自晋代以后有时也称为相扑,作为一项较力比勇的竞技活动仍流行于民间。据《太平御览》卷七五五引王隐《晋书》说:地界相邻的颍川、襄城两郡士民经常跨郡聚会作乐,相扑争雄,而襄城郡推选的勇士往往技逊一筹,时时铩羽而归。新上任的襄城太守深感脸面无光,便对官为功曹的本地人刘子笃发牢骚说:“卿郡人不如颍川人相扑”。刘子笃却狡辩道:“相扑下技,不足以别两郡优劣,请使二郡更论经国大理、人物得失。”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被一些士族官僚视为“下里巴人”的下技也为一般贵族子弟所好尚,时“计渔猎相掊(扑)之胜负”(葛洪《抱朴子·崇效篇》)。在东吴末帝孙皓后宫甚至还有女子做相扑表演以为取乐。及至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更崇尚武勇,喜欢相扑角力。梁任昉所作的《述异记》中即记载当时北方民间“其民两两三三戴牛角相抵”,号为“蚩尤之戏”。北齐后主时有一名叫何猥萨的西域胡人相扑之技冠绝当世,被后主延纳入宫,视为心腹,在一次相扑比赛中扑杀了后主政敌南阳王绰(《北齐书·南阳王绰传》)。举世闻名的敦煌壁画中有一北周勇士相扑图,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相扑比赛或表演的场景。
所谓“家贫出孝子,国乱思忠良”,在强敌进逼、国势日微而统治阶级又内乱不已的东晋南朝社会,人民备加怀念战国时期爱国忧民的荆楚三闾大夫屈原,故五月五日龙舟竞渡之俗一直盛行不衰。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每当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临之际,当地人们都换上节日盛装,扶老携幼前往汨罗江畔,先在屈子庙前,举行隆重庄严的拜祭仪式,然后开始龙舟竞渡。由“飞凫”、“水军”、“水马”等各种名目的木舟组成的群龙长阵,在震天的鼓乐声和号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争先。气氛紧张热烈,场面壮观感人,使这个民间传统节日始终洋溢着爱国主义的高昂激情,放射出鼓舞民族士气的熠熠光辉。
此时的民间节日体育习尚,除端午节龙舟竞渡外,尚有上巳节踏青春游、重阳节野外登高等时俗。上巳节又称为修禊节,在每年阴历的三月三日。《荆楚岁时记》曰:“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是日,人们相率走出家门,聚会于风光秀丽的河湖之滨或名山之巅,对坐相饮杯中美酒,观赏眼前无限春色,顿觉心旷神怡,烦恼尽去。一些豪门贵族和文人学士也对民间这种风尚深为喜好,乘轿骑马纷纷出游,席设华座,流水飞觞,吟诗作赋,极尽豪奢风流,留下了不少诗赋佳作。如流传千古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即作于“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修禊节。历仕宋、齐、梁三朝的文坛名人沈约,亦有一篇咏上巳节的诗篇传世,诗中写道:
丽日属元巳,年芳具在斯。
开花已匝树,流莺复满枝。
洛阳繁华子,长安轻薄儿。
东出千金堰,西临雁鹜陂。
兼有避邪消灾迷信色彩和强身壮魄体育性质的九月九日重阳登高之风,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也时有所见。《荆楚岁时记》记载荆楚一带四民在此日登高饮酒,妇女带茱萸囊。梁吴郡《续齐谐记》亦云南北两地均有重阳登高、饮菊花酒和插茱萸之习。可见此风已约定成俗,且流行日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