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9000000020

第20章 争巧斗智的棋类游戏

西汉之世,时人对费时耗神的围棋颇多抨击之辞,如汉初青年政治家贾谊就曾指责道:“失礼迷风,围棋是也”(《汉书·贾谊传》)。弈棋之风似乎因此而一度冷落,以至于东汉初年班固作《汉书》时甚至发出了“今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感叹。其实当时社会上爱好这种传统的争巧斗智游戏者仍不乏其人,无论在宫廷、民间都有开展围棋活动的痕迹。据《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在位时,就常携其能歌善舞、聪颖多智的宠姬戚夫人前往长安宫苑中风景秀丽的百子池畔,一边饮菊花美酒,一边对弈围棋,并私下给这种娱乐活动涂上了一层神秘迷信的色彩:“胜者终年有福,败者终年疾病,取丝缕就北斗星求长命乃免”。长安杜陵一带民间也流行弈棋之技,甚至出现了几个名扬三辅的围棋高手。汉宣帝未即位前就生活在杜陵民间,常与陈遂弈棋六博,乐而忘返。后来杜陵有一文学之士,精通棋道,久经弈阵,时人尊称其为棋坛“杜陵夫子”而不名(《西京杂记》)。

东汉三国之世,围棋活动逐渐兴盛起来。东汉大儒马融作《围棋赋》,文学家李尤作《围棋铭》,以歌咏棋技,恢弘棋道。马融写道:

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陈聚士卒兮,两敌相当,拙者无功兮,弱者先亡。自有中和兮,请说其方:先据四道兮,保角依傍;缘边遮列兮,往往相望;离离马首兮,连连雁行……

正因为当时的人们把围棋看做是“三尺之局”的模拟战场和军事智力游戏,所以一些著名的将领大都好尚围棋。汉末军事家曹操不仅棋艺甚高,而且身边集中了一批如山子道、王九真、郭恺等棋坛名手。孙权的长兄孙策在戎马之余也酷嗜围棋,他与吕范下的一局棋,被收录于宋代棋谱《忘忧清乐》中,一直保存至今。另外三国时期东吴的陆逊、蜀汉的费□等,既是战场上领兵打仗的统帅,也是棋坛上推子布阵的宿将。

至于那些文学之士,则仍把围棋视做清心斗智、高雅不俗的游戏,同样弈棋成风。东汉时期的吴郡学者严子卿棋艺为当时一绝,被天下人公推为“棋圣”(《抱朴子》)。“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天资聪颖,围棋造诣甚高,“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较,不误一道”(《三国志·魏书·王粲传》)。北海大儒孔融善弈棋,其子也深承父风,弈棋成癖。史书上记载着这样一个凄惨动人的故事:当曹操派兵收捕孔融及其全家老幼时,满府之中皆乱做一团,孔融的两个年方八岁的儿子却端坐于高堂之上弈斗方酣,丝毫不为所动。家人责其不通世情,二子回答说:“安有巢毁而卵不破者乎?”最后与其父一同遇难。流传至今的成语“覆巢之下无完卵”即由此而来。

东汉三国时期的民间弈棋活动也相染成风,普及甚广。王符在《潜夫论》中指责当时的富人惟以“游敖博弈为事”。东吴地区民间弈风之盛冠于全国,韦曜在《博弈论》一文中记述说这一地区有许多人因“好玩博弈”而“废事弃业,忘寝与食”。

当时的围棋棋子是木质的,即所谓“断木为棋”。李尤《围棋铭》有句云:“局为宪短,棋法阴阳,道分经纬,方错列张”。由此可知当时的棋子已有黑、白之分,棋道纵横交错。汉末三国之际的邯郸淳在《艺经》中记载说:“棋局纵横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此制与后世流行的十八、十九道棋盘略有不同。建国初期河北望都汉墓中出土了一块石制围棋盘,棋道为纵横各十七条线,印证邯郸淳的记载是确实可信的。

弹棋是西汉时新兴的一种棋类游戏。但弹棋具体起源于西汉何时何人之手,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汉武帝好蹴鞠,群臣以为太劳体伤力,谏而无果,最后弄臣东方朔以弹棋进献,“帝就舍蹴鞠而尚弹棋焉”。另外一种说法是“就舍蹴鞠而尚弹棋”的为汉成帝而非汉武帝。这两种说法的共同之处是都认为弹棋初起于汉宫,为一种宫廷游戏,“习之者多在宫禁中,故时人莫得其传”。在西汉末年的社会大动乱中,西京倾覆,一些宫廷贵族和宫人们四处逃亡,散落民间,弹棋游戏才在社会上得以流传开来。东汉一代前有章帝推崇,后有献帝提倡,弹棋在宫廷中盛行一时,达官显宦之家也竞相习尚,“投壶对弹棋,博弈并复行”成为他们宴饮待宾时常设的四种娱乐活动。东汉中期的权臣梁冀就嗜好弹棋,每当盛夏之时,“露首袒体”,在侍女手摇凉扇送来的徐徐清风中,与家人玩此戏以消暑(《梁冀别传》)。代汉自立的魏文帝也是一个弹棋迷,自称在“戏弄之事”中“所喜唯弹棋,略尽其巧”(《典论·自叙》),并曾自作《弹棋赋》以讴歌之。当时京师一带有乌乡侯、东方安世、张公子等风流子弟为精于此道的高手,曹丕因无缘与这些人切磋较量弹棋之艺,引以为憾事。

著名文学家蔡邕亦喜爱弹棋游戏,曾著《弹棋赋》流传后世。他在赋中说弹棋“张局设棋,取法武备”,“设兹石矢,其夷如破”,“乘色行巧,探险用智”。可见弹棋初起时同围棋一样都是取法用兵,斗巧斗智。《后汉书·梁冀传》注引《艺经》云弹棋为:“二人对局,黑白各六枚,列棋相当,上呼下击之”。由此得知,当时的弹棋游戏的棋具有棋盘、棋子和石箭,其行棋走子方式大概是以石箭“击”或“破”对方的棋子,与后世流行的弹棋游戏有一定差别。

同类推荐
  • 山河长吟

    山河长吟

    陈长吟写山水写遍了陕西,又写向了域外。从古城西安《长安风度》写到陕南《陕南风韵》,再写到陕北《黄土风物》,在陕西地域之外又写到了《青藏风情》。所写的山,大到名山,小到无人能知的无名山;所写的水,有黄河、汉江这样的母亲河,有村庄的小河小溪这样的流水。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丁明秀编著的《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有关内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德国人

    德国人

    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从地理特征、历史渊源、民族特性、经济、宗教、社会保障、政府、汽车交通、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介绍了德国。
  •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民俗风情:年节风俗、起名风俗、生活风俗、婚葬风俗、禁忌风俗、绝技风俗、信仰风俗等。
  • 中华美德3

    中华美德3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热门推荐
  • 花千骨之爱不是一个人的错

    花千骨之爱不是一个人的错

    花千骨竟是神界神尊爱颖,而白子画却要跟一个冒充花千骨的人结婚,花千骨最终原谅了他,并和他有了两个孩子,又会发生什么呢?
  • 新红楼之雍皇禛黛

    新红楼之雍皇禛黛

    康熙年间,康熙膝下诸子个个英雄出众,各阿哥党派四起,继位储君两立两废,年迈的康熙爷不免有些力不从心;在这样的背景下清朝宫廷卷起了一场血雨腥风的夺嫡大战!林家有女初长成,林家世袭侯爵,管理苏浙盐课,有举国之富,而林家却偏偏只有一个孩子,而且是个女儿身,那就是嫡长女林黛玉。(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芳华庶女

    重生之芳华庶女

    重生之前她是他的皇后,本以为丈夫说的不离不弃,到头来还是一场空,被自己的好妹妹背叛。曾经的海誓深盟,刹那间化为乌有。她发誓定要报仇血恨,让害自己的人不得好死。
  • 忘情冷雨夜

    忘情冷雨夜

    一个大雨的夜里,一个消沉的青年。一个意外的车祸,一段爱恨纠缠的遗忘!是命运的安排还是,自己宿命……看一对原本相爱的人在红尘中的苦苦挣扎……
  • 么么哒可耐的恶魔校草

    么么哒可耐的恶魔校草

    “对对对..对不起阿辰,我不该在你相册上画画,既然现在你如此厌恶我……我们分手吧!”“哦?只是画画?那么,我该怎么惩罚你呢?这样……”“诶……疼诶……”
  • 铭天的探险

    铭天的探险

    这是一个高层的住宅小区,铭天和父母搬到这个小区,时间一天天过去,问题也越来越多,铭天越来越觉得不对劲,然而故事才刚刚开始,一系列诡异的是发生了......
  • 暂且等等,可好

    暂且等等,可好

    他,放弃轮回,只为太白长存。他,驾青铜战车,只为千年一诺。他,守候千年,只为再见那沉鱼落雁之人。
  • 打通世界

    打通世界

    《异世之救世主》的续作,精神风貌更和谐
  • 万千轮回:倾世桃花妃

    万千轮回:倾世桃花妃

    她,是名动六界的第一美人千梦嬅姻,一袭白衣上金边绯桃朵朵盛开;只是,艳冠六界的她却被迫和亲魔界,最后魂飞魄散!她,是吴越女帝,谈笑间诛杀叛臣;只是,坐拥天下的她却失去了心中所爱。她在绯桃林下守护着他的最后一缕魂魄道:“上一世,你耗尽修为换我一世轮回,这一世,就由我来候你归来,如何?”他,是高高在上的六界之主帝俊,白衣上绯边金龙盘旋而上霸气非凡;只是,掌管六界的他却将她亲手推开,最后失去所爱!他,是吴越丞相,言语间安定江山;只是,盛世轻握的他却带给她无尽等待。他将手递给绯桃树下的她,温柔一笑:“这一次,我们生生世世可好?”本文保底两更,评论被染染加精的加更一章,五百字以上长评的加更两章!
  • 寻找失落的遗迹

    寻找失落的遗迹

    少年就要热血的战斗!少年就要对得起自己的野心!一块天降陨石将弗拉德大陆装的七零八落,人类之中出现天赋的能力者!燃烧一切的火焰天赋,冻结千里的寒冰天赋!寻找失落的遗迹,寻找那块奇迹的石头!这是我们的时代……我们是这个时代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