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彼此一个好印象
班组工作的创新必须有一个较高的着眼点,这个着眼点就是和谐社会的构建。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
这些理论,为搞好我们的班组建设指明了一个方向。
给新员工最热烈的欢迎
班组对于企业来说,如同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家庭的稳定能够带来社会的和谐,而班组的稳定能够带来企业的和谐。班组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班组的和谐,也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实现。作为企业中的最小个体,班组是企业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如果在班组范围内存在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以及事故隐患,就会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稳定,甚至导致企业安全生产大厦岌岌可危。
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班组管理水平,建设和谐班组,是班组长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新课题,下面是港盛分公司建立和谐班组的经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港盛分公司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强手林立的市场竞争中胜出,港盛亟待解决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如何建立和谐班组的问题。
在港盛分公司班组是最小单位,和谐班组建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港盛的发展,班组管理的强弱往往反映出港盛是否具有活力生机,而港盛的活力生机从哪里来?很多实事证明,建立和谐班组以及班组管理的务实创新是重要的源泉,建立和谐班组管理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用精巧的“小手笔”做出秀丽的“大文章”。但要达到这个目的,班组长必须要下一番大工夫,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定出“小规矩”
制度管理是港盛企业管理的方法之一,班组应根据港盛经营方针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联系实际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和管理措施,以此规范班组内员工的思想和行动。
树立“小楷模”
在班组内选拔素质好、能力强、文化高、业务精、能团结助人的员工作为“小楷模”,用他的言谈举止感召人、鼓舞人,在班组管理和生产作业中起表率作用。
开辟“小园地”
要想让港盛精神深入班组,让港盛决策变成员工的具体行动,就必须开垦出一块能武装员工的思想、美化员工心灵的“小园地”。这个园地的主要构成应是宣传阵地、教育阵地和文化娱乐阵地,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员工在轻松愉快的文化氛围中升华对和谐班组建设的认识,凝聚智慧和力量。
搞好“小核算”
如令在市场经济导向下的港盛班组必须进行全面的成本工时核算,核算不仅要有实物指标,还要有价值指标、成本指标,通过核算形成责任共负、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格局,增强员工的“经营”意识。
解决“小问题”
前方一线的班组长要善于关注员工在生产作业中发生的小问题,如劳防用品的穿戴、生产环境的改善。员工思想的微小波动、人际关系的细微变化等,还要关心员工生活中的“小”事,如员工家庭中发生产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等。这些“小事情”或“小问题”往往牵动着每个员工的心,只有把这些“小问题”解决好了,员工才会有一种归属感、亲切感、责任感,班组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征纳“小点子”
要在班组内成立“智囊团”为振兴港盛献计献策、提合理化建议,鼓励员工搞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并对产生经济效益以及改善作业环境的“金点子”进行必会的奖励。
执行“小惩罚”
对在安全、质量、消耗、成本、任务等方面老是出问题的员工,不妨给予一定的小惩罚,促使其加强责任心,增强责任感,把各项工作搞好。
如何创建和谐班组,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协调各种人际关系
在班组这个小集体中,班组成员在思想、文化、技能、性别、性格、年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往往会导致班组长与班员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产生或多或少的不和谐因素。因此,在班组实际工作中,班组长要注重在班组成员的不同特点中找出共同点,找出和谐点,求同存异,团结协作做好工作;同时,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培育良好的团队精神。只有这样,才会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全员求学上进的班组环境氛围,形成一个具有良好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小集体,为推动班组各项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1)班长与班员的人际关系。在班组中,班长要按规章制度和原则办事,避免感情用事。在处理问题时,如果不讲原则,凭关系办事,就会使班员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极易产生消极怠工的情绪,尤其在班组奖金、考勤以及工作分配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方面,要慎之又慎,做到公平合理;此外,如果班长心胸狭窄,说到做不到,凡事斤斤计较,就会使班员产生抵触情绪,不但自己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也会使整个班组的工作处于被动局面,没有起色。
(2)班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一个班组几个人,甚至十几人,男女有别,性格各异,难免发生矛盾或产生误会。此时,班长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不能从中离间;否则,一人的矛盾,可能扩大到几个人的矛盾,从而导致班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最好的方法是找出原因,化解矛盾。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关键是能否正确认识对方的优点,发现自身的缺点。因此,作为班组长,要有公正的心理,热情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做到正人先正己,要想令其行,必先正其身,起模范带头作用,树立榜样。
(3)班员与外界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关系网,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则有利于班组管理。如果想利用自己的关系网左右班组工作,甚至评头论足,说闲话,惹是非,导致班组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只会造成班组人心不稳,直接影响班组的安全生产。
(4)小团体人际关系
小团体或帮派行为都属于不正常心理行为,针对此现象,班长要正确对待,敢于批评教育。最好是经常到他们中去走动,让他们参与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这样不仅增进了班组的团结,还无形中化解了小团体的消极作用。对于小团体中的不利于班组工作的言行,要进行个别谈话教育,积极引导,以提高认识,逐步将小团体融入班组体系中,共同参与班组管理。
(5)个性化人际关系。班组中有个别人性情孤僻,在集体活动中表现漠然,偶尔展露一下个性,不是让大家扫兴,就是让整个班组气氛显得沉闷和消极。但这些人大多是有潜能、有专长、有追求的,只不过因自尊心特强、特别敏感而显得性情孤僻,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针对这类人,班组长要注意尊重他们的个性,多让他们参与集体活动,并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对他的关注,使他处处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增强信心,逐渐从自我压抑的状态中振作起来,激发出工作热情。切忌对他们动辄采取批评、打压和不屑一顾的态度,这样不仅会破坏集体氛围,还会使他们越来越孤立,更会使班组长失去人心。
(6)情绪化人际关系。班组成员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不愉快,家庭中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都会从思想情绪上反映出来。如果班组长不能及时改善其思想情绪上的波动,任其带着情绪工作,就可能造成安全生产的事故隐患,甚至导致不安全现象的发生。班组长要善于观察每个班员的工作情绪,及时发现不良状态,对班员的需求给予帮助和关心。其实,一句热心的问候,一次真心的关怀,一个鼓励的目光,都能使班员感受到班组的关怀和集体的温暖。
(7)班组之间的人际关系。在交接班工作中,班与班之间难免因为工作问题产生一些矛盾。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中的问题并妥善处理,就会导致班与班之间成员关系的恶化,严重时直接影响接班者的工作情绪,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班组长不能忽视这方面的人际关系,要积极协调和处理好班组人员之间的关系,查明原因,制定措施,减少矛盾。
提高班组长的综合素质
一个班组良好的和谐环境,需要一个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需要一支充满活力、勇于奉献、忠诚企业的员工队伍。班长的志气、班员的士气、班组的人气,是搞好班组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班组长光靠工作经验丰富、操作技术熟练是不够的,生产上的好手并非管理上的能手。班组长应具备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胸怀和虚怀若谷的风度,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班组成员。
班组长要提高综合素质,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要充满自信。自信不仅是相信自己的能力,还是相信自己的权威。只要是办事公道合理,工作上踏实肯于,作风上严谨细实,技术上刻苦钻研,管理上务实创新,就要大胆履行自己的权利。
(2)要敢于负责。班组的任何工作,班长都是主要责任承担人,该承担责任时不要含糊,不要推诿,尤其是碰到难事、错事时,不能把别人往前推,自己往后躲,有些时候还要把部下的责任揽到自己的头上来。只有敢于负责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拥戴,赢得别人的信任。
(3)要关心班员。班长要关心班员,善于发现问题,了解班员疾苦,把握班员思想动态,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消除后顾之忧,使班员安心工作,感受到班组的温暖。
(4)要有创新的思想。班组管理工作的好坏,不能用不出问题来衡量,而要看管理工作是否跟得上企业发展的目标。要充分发挥民主管理的优势,激发班员的工作热情,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班组呈现出“以班为家,关心集体比关心自己为重”的新风尚,创造一个凝聚力强、战斗力强的集体,真正营造一个“心气足、人气旺、风气正”的和谐氛围。
总之,一个充满活力的班组,必然有一个高素质的班组长;一个优秀的班组长,必然能营造出健康良好的班组氛围,从而激发班员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因此,正确处理好班组内外的各种人际关系,是创建和谐班组的重要因素,也是搞好班组管理的关键所在。
介绍同事及环境
班组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是:
在继承中创新
我们讲创新不是抛弃好做法、好经验,侈谈创新;我们讲继承也不是搞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照搬过去,拒绝创新。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坚持为国分忧、为企业解难的宗旨,坚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不断调整活动内容,坚持企业欢迎、职工广泛参与的群众性活动,坚持团结协作、勇于奉献的主人翁精神,班组在开展创新活动时,这些优良传统应进一步发扬光大。同时,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勇于创新的胆识打开新的工作局面。
注重实效
班组可开展“五小”(小革新、小改造、小窍门、小发明、小会诊)技术创新。各级工会要制订符合企业班组实际的计划,因地制宜,因企制宜。
坚持群众性
班组职工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实施创新活动必须广泛发动和组织班组职工参与。要与班组职工岗位成才、自学成才、一专多能等需求紧密结合,提高创新活动的吸引力,更好地调动广大班组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积极探索
积极探索既贴近市场,又受班组职工欢迎的创新举措,最大限度地把班组职工引导到这项活动中来。
陡新员工对工作满意
工艺标准化是指导产品加工、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进行生产准备、计划调度、安全生产、技术工作和员工进行正确操作的主要技术依据。
工艺标准化是指制定和贯彻工艺标准的全过程,主要工作是根据企业产品的特点,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对产品的工艺文件、工艺要素以及工艺过程等进行合理、必要的统一和简化工作。在开展工艺标准化工作时班组长应协助相关部门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划分工艺文件的种类
(1)在指导性技术文件《工艺文件的完整性》中,规定了47种工艺文件。从大的方面可以划分为4大类,即工艺方案、工艺规程文件、管理用工艺文件和工装设计文件。
(2)对于工艺文件完整性的规定,企业可根据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需要,制定本企业产品工艺文件完整性的规定。
(3)新产品试制各阶段的工艺方案、产品零部件工艺路线表、工艺过程卡、各工种工艺守则、材料工艺消耗定额、各工种使用工艺装备明细表、标准工具明细表、工艺文件总目录等,无论对哪个企业均是必要的。
明确工艺方案的编写规则
工艺方案是企业工艺准备工作的主要指导文件,是编制工艺规程和编制工艺方面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的依据。工艺方案又可分为产品工艺方案和零件工艺方案两种。产品工艺方案是企业工艺准备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零件工艺方案是根据需要对工艺性复杂的关键零件编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零件的制造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产品工艺工作程序》中,规定了工艺方案编制的依据、编制内容及审批程序等。在新产品各级鉴定中,尤其在投产技术鉴定中,工艺方案是必备的鉴定文件之一。
(1)编写新产品样机试制工艺方案。主要是对产品设计的工艺性提出结论性意见,并提出必要的工艺准备工作内容。这一阶段的工艺方案应包括:
①产品工艺性审查意见书和对工艺工作量的大体估计。
②自制件、外制件、外协件的初步意见。
③特殊需要设备的购置意见或外协件意见。
④关键零部件工艺规程编制的意见。
⑤必备的专用工具等意见。
⑥主要材料和工时消耗的估算。
(2)编写新产品小批量试制工艺方案。主要任务是验证工艺、工装的正确性,为产品批量生产做好准备。由于其工艺准备工作量大而且复杂,这一阶段的工艺方案主要是利用稳定可靠的工艺手段,完成小批量试制的任务,并使工艺与工装设备的水平达到生产预期的要求。工艺方案的内容应包括:
①新产品样机试制的工艺工作小结。
②自制件、外协件调整意见。
③自制件工艺路线的调整意见。
④编制工艺规程的计划。
⑤确定工艺方法。
⑥绘制工艺图和编制工艺守则的计划。
⑦专用工装设计、制造总的时间要求和提出工装系数的初步意见。
⑧关键件、关键工序专用设备设计意见。
⑨对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及工具消耗的初步意见。
⑩关于确定生产节拍的意见和关于工艺规程、工艺装备验证的办法及规定。
(3)编写批量生产工艺方案。正常批量生产前应编制工艺方案,主要任务是在总体小批量试制经验的基础上,为确保批量生产的正常进行,提出技术组织措施及工艺发展规划。批量生产工艺方案,一般包括:
①新产品小批试制的工艺工作总结。
②关键件(包括短线件)、关键工序质量攻关的措施。
③专用设备、生产线、自动线设计和制造计划。
④车间平面布置的调整计划(包括平面布置图)。
⑤关于确定生产节拍的意见和投产方式(连续、交叉或轮番)的意见。
⑥确定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的工艺消耗定额。
⑦确定标准量、刃具工艺消耗定额。
⑧确定工时定额。
⑨确定工艺文件总目录。
⑩关于工艺发展规划的意见、工艺方案编写的格式,可按照企业规定的技术文件格式执行。
确定工艺规程文件的格式及编制规则
工艺规程文件是指导操作和技术检验的基本文件,是编制管理用工艺文件、组织生产的基础资料,是工艺文件的主要部分。
(1)制作工艺过程卡片。它是表示某一工件在一个车间制造过程中的工艺路线的文件。工艺过程卡片不需要绘制工艺简图,其与零件设计图结合使用,可以指导操作。它是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依据,也是编制作业计划的依据,还可用来作为生产过程的台账,用来组织生产调度和控制生产进度。
(2)制作工艺卡片。比工艺过程卡片详细,是表示某一零件在一个车间内的某一工种或几个工种的工艺过程的文件。工艺卡片需绘制工艺简图,标注有关尺寸、公差和加工表面代号等。工艺卡片在大批量生产的企业中,常用于专业性较强的工种,如铸造、热处理。焊接等。在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中,适用于较复杂的零件机械加工。
(3)制作工序卡片(又称操作卡片)。它是比工艺卡片更为详细的工艺文件,表示某一零件在生产过程中的某一工序的内容。它除了应绘制工艺简图外,还应对安装、工位、工号、动作等内容做详细的规定,主要作为具体指导员工进行工序生产操作的依据。
编写工艺装备设计文件
专用工装设计文件的格式及填写规则,可参考《专用工艺装备设计文件格式》的规定。工艺要素标准化在机械制造加工业中,一般是指工艺余量与公差标准化、工艺参数(如切削用量、模锻件的锻造斜度等)的标准化和工艺尺寸标准化。
(1)工艺余量与公差标准化。目前已有相关部门颁布工艺余量与公差标准,多属于铸、锻毛坯的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的标准。
(2)工艺规范标准化(又称工艺参数标准化)。工艺规范可以涉及所有的工种。目前,在一些企业中可以见到的工艺规范标准有:切削工艺规范标准、锻造工艺规范标准、铸造工艺规范标准、热处理工艺规范标准及表面处理工艺规范标准等。工艺规范标准在贯彻过程中,均应编制使用说明书。工艺规范可以单独制定成标准,也可以编制在工艺守则中。
(3)工艺尺寸标准化。工艺尺寸是零件在制造过程中工序间的尺寸。工艺尺寸与工艺余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零件尺寸与工艺尺寸之差,就是工艺余量。制定工艺余量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在制件最终精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艺余量。而制定工艺尺寸标准时,除了要考虑这些因素外,还要考虑如何能减少切削工具和工装的品种、规格,而达到工装标准化。
(4)工艺规程典型化(又称工艺典型化)。在加工装配式的企业,产品结构比较复杂,一个产品往往由许多零件组成,每个零件又要经过许多工序的加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为每个零件和每道工序都制定工艺规程,其工作量是很大的,为了减少制定工艺规程的工作量,企业应尽可能实行工艺规程典型化。
与新员工做朋友
生产技术工艺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统一企业工艺操作行动,提高工艺操作技术水平,保证企业生产长期稳定、优质、低耗、安全、高产。
班组长的工艺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操作规程管理
(1)认真执行操作规程。
(2)指导班组成员遵守操作规程。
(3)熟悉操作规程的编制内容:
①岗位职责、范围。
②工艺流程简述及设备概述。
③工艺指标。
④开、停车步骤。
⑤巡回检查路线图。
⑥突然停水、电、气以及出现一般性事故的处理方法。
(4)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向车间主任或生产技术部提出操作规程修订意见。
工艺指标管理
(1)积极参与生产车间的工艺指标的制定、修改。
(2)生产中因违反工艺指标造成减产和影响产品质量以及生产安全时,应召集班组人员开会进行分析,车间将原因及防范措施书面上报,并对违章者提出处理意见。
(3)各岗位不得随意更改厂控工艺指标。若有违反,先进行劝阻,仍不改正,则通报上级。
(4)每周对厂控工艺指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汇总、分析,并上报上级。
(5)要认真填写厂控工艺指标旬报和月报表,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原因分析,按时上报。
原始记录及工艺台账管理
(1)值班工长均应有操作记录。
(2)岗位原始记录表的格式统一。
(3)督促各岗位操作人员认真填写记录,做到按时、真实、数据准确、清楚,不得写与操作无关的内容。
(4)负责收集每日的操作记录(包括一些重要的记录纸),分岗位按月装订成册,予以保存。
(5)协助生产技术部、计划部进行生产车间、岗位原始记录,评出优秀单位、岗位,落后单位、岗位。
(6)建立生产工艺台账,逐日统计厂控及车间控制的主要工艺指标执行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
(7)生产工艺台账要长期保存,调离本单位时,要办理台账移交手续。
工艺操作事故管理
(1)参与重大事故与一般性事故的调查,协助有关单位一起查清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2)对事故单位上报的事故原因、责任者、损失价值、防范措施。处理意见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
(3)针对生产中的操作事故及事故苗头发出通报,以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4)按要求将操作事故和月报及时报送安全部门。
(5)写出年度操作事故情况总结。
(6)事故发生后,应组织班后会进行事故分析。凡发生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未遂事故,均应按要求填写事故报告书。一般事故在两周内,重大事故和未遂事故在一周内报生产技术部门。
(7)不隐瞒发生的事故。
详细说明公司政策和法规
新产品试制是在产品按科学程序完成“三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
样品试制
样品试制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非标设备)或数十件(火花塞、电热塞、管壳等类产品)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试验,借以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的工艺性,考核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质量。此阶段完全在研究所内进行。
小批试制
小批试制是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工艺性,验证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以研究所为主,由工艺科负责工艺文件和工装设计,试制工作部分扩散到生产车间进行。
在样品试制、小批试制结束后,应分别对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按国际标准要求编制下列文件:试制总结、产品型号试验报告、试用(运行)报告。
给予安全训练
要深入动员班组职工广泛参与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群众性”是创新活动的鲜明特点,也是其生命力所在。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具体步骤是:
(1)层层发动,教育引导班级职工树立创新观念。
自主发明改造是创新,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是创新,对岗位操作规程的改进和完善也是创新。树立人人都是创新主体的观念,克服与已无关的思想,积极投身创新活动中去。树立人人都能创新的观念,打破创新的神秘感,让职工人人学会创新,都能走入创新殿堂。通过宣传教育,使知识是资本,人才是资源,改革和科技是动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人明白,形成人人创新、事事求新、全过程创新、创新深入人心的新局面。
(2)向班组职工进行创新学习培训,传授创新技法,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使全体职工创造技能得到普遍提高。
(3)鼓励班组职工由低技能向高技能发展,单一技能向复合技能转变,倡导“精一门、会二门、学三门”,提高岗位技能,实现一专多能,提高技术素质和职业素养,造就知识技能型的职工队伍。
解释薪酬计划
技术创新工程,是指将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组合,并把新的组合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去,以便获得新的价值和利益。技术创新包括技术本身的创新、经济过程的创新、组织管理的创新、企业文化的创新等。
实施“创新工程”需要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开展调研,分类指导;重视发挥人才、信息和网络优势;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积极宣传,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有关活动。
实施“创新工程”要坚持以下原则: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继承中创新;立足基层,注重实效。坚持群众性,充分发挥工人、科技人员、管理干部三结合和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三结合的优势;把自主创新和消化吸收与引进适用技术结合起来。
介绍升迁计划
在广大班组职工中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要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引导班组职工转变观念,树立经济技术创新意识。
经济技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如新技术新工艺的发明,开发新产品,运用新的生产方法,开发新市场,形成新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包括经济活动的创新,组织管理的创新,企业文化观念的创新等等。开展创新活动首先要引导班组职工充分认识经济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树立知识是资本、人才是财富、科技是生命的新观念,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经济技术创新意识。
(2)提高班组职工科学技术素质。
这是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主旨。班组职工是经济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开展创新活动必须立足于提高班组职工的科学技术素质,引导班组职工钻研本职业务,提高岗位技能,改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努力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型劳动者。
(3)突出群众性特色,重在调动职工的内在动力。
开展创新活动要在基层和班组继续大力开展职工爱岗敬业、争做奉献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开展重点工程争先创优竞赛,引导职工立足本职,学赶先进,争创一流,争作贡献。群众性的“六小”(小核算、小革新、小改革、小节约、小建议、小经验)活动,以降本增效为主题,以全员参与为保证,以班组和岗位为核心,是在基层实施经济技术创新的有效形式,要继续总结推广,使之与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
要坚持实行技术工人、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三结合”,逐步形成激励广大职工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机制。要把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创造发明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着重点引导到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上来,增加新技术含量,紧紧围绕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推广、应用,突出创新、创先、创优、创最佳水平。
要在职工中广泛开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推广一项科技新成果,学习一门新技术、改革一项新工艺、刷新一项新纪录”的技术创新活动,在班组中开展“完成一项技术革新、开发一项新产品、创造一项新操作法”的创新竞赛活动,使各行各业每个职工、每个班组,在技术创新活动中都有一个奋斗目标。劳动模范中有许多掌握高科技和绝招绝技的人才,要特别重视发挥他们的专业技能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在经济技术创新中发挥劳动模范的骨于带头作用。
(4)强化班组岗位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发挥职工技协的积极作用。
加大对班组职工的岗位技能培训和新技术培训的力度,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开展多层次、多门类、多样化的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岗位技能水平,鼓励和支持班组职工到电大、业大、函大进修学习,立足本职,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要充分发挥班组职工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坚持岗位练兵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相结合,技术比赛与技术攻关相结合,技术培训同推广先进操作法相结合,传授专长特技同名师带高徒相结合等活动形式,为企业高新技术工种、关键岗位培养技术骨干;充分发挥技术工人、能工巧匠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作用,培养更多的岗位技能带头人。
(5)大力宣传,形成声势,建立评比表彰制度。
要广泛宣传在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为广大班组职工树立起看得见、学得到的榜样,激发广大班组职工学科学、用科技的热情,掀起一个刻苦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人人争做新时代知识型劳动者的高潮。要建立检查评估,评比表彰制度,推进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做好新员工指导人工作
创新力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心理活动,是由智力因素(技能、能力等)和非智力因素(动机、意志、情感等)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工会组织有责任为班组职工开发创新力创造条件,使广大班组职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推广应用“创造学”
所谓“创造学”就是开发人的创造思维能力,掌握创造技法,培养创造精神;改善创造环境,提高基础能力。当前,推广应用“创造学”要抓好五个结合:一是把“创造学”与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相结合,动员和组织班组职工围绕生产经营的难点、热点,献“金点子”,努力提高合理化建议的采纳率和实施率;二是把学习“创造学”与挖潜增效相结合,增收节支,增产节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三是把学习“创造学”与新产品开发相结合,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提高新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四是把学习“创造学”与盘活资产存量相结合,发动班组职工对闲置设备、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设备设施利用率;五是把学习“创造学”与科技进步相结合,发动班组职工进行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努力提高科技贡献率。
培养班组职工持之以恒的创新力
创新力量是一种在各个活动领域里,以不同质量与强度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这里的关键是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独立的思维能力、求实的现实定向。长期以来,我们在群众经济技术工作方面,所开展的诸如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都是在培养职工的创新能力,并且设法把个人在知识开发中的独创性,与集体的智慧结合起来。要想使职工具有持久的创新力,就必须做到:一方面承认个人在知识开发中的独创性,并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另一方面要善于总结和推广他们的成果,使之产生强烈的社会效应。
培养班组职工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由创造者的素质转化为创造者的思路,再由创新者的思路转化为创新者的行动的过程。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维的方法。所谓技术创新是指创造出以前不曾存在,并经实践验证可以应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等。要营造一种宽松的社会环境,让班组职工有用武之地;要重视和鼓励班组职工的小改小革、发明创造、节约代用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