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些诗句,在我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作者就是被誉为“诗圣”的唐代大诗人——杜甫。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后迁至河南巩县。他曾在长安东南杜陵附近的少陵住过,故自称“少陵野老”。他曾做过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称他为杜工部。
杜甫出生于一个诗书世家,祖父杜审言是唐朝武则天时代的著名诗人,父亲杜闲,做过奉天县(今陕西省乾县)的县令。受家庭的熏陶,杜甫7岁时因作《凤凰诗》一鸣惊人。十四、五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和洛阳一些有名的文人交往,成为诗人聚会不可缺少的常客。20岁以后,离开家乡,开始漫游祖国山河,参观了许多名胜古迹。
公元744年,杜甫在长安见到了李白。李白比杜甫年长11岁。当时李白已是举世瞩目的大诗人,杜甫则是刚刚成名。他们互相钦佩,一起漫游河南、山东等地。杜甫写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纪念两人结下的深厚友谊。
杜甫通过多年的游历生活,接触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游览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增加了对祖国的热爱。公元746年,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恰逢唐玄宗下令广招天下有才之士。杜甫满怀希望去应考,谁知应考的举人无一及第。原来当朝宰相李林甫怕举人进入宫廷揭发他的罪恶,故意一个不取。杜甫甚是愤懑。这时他父亲去世了。他的生活也由此发生了转折,杜甫为了维持生活,只得投诗求官。唐朝人特别重视诗歌,仕人除参加科举外,向达官贵人投诗,谋求一官半职,也是一条途径。杜甫一连写了“赠起居舍人”、“上韦左相”等诗篇,甚至向皇帝献了三篇赋,虽博得“词感帝王尊”的虚名,仍未得一官半职。
公元755年,杜甫回家探望他的妻儿。回到家中,只听见家中嚎啕声一片,原来他那不满周年的儿子刚刚饿死。杜甫回想起回家路过骊山时,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池内宫弦歌舞、大张宴席,自己一个不纳租税,不服徭役的官僚家庭的孩子尚且被饿死,可知一般百姓的境遇更加悲惨了。想到这里,他奋笔写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其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
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杜甫感受百姓所受灾难,又希望唐朝能尽快平定叛乱,于是写下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著名诗篇。
公元757年,杜甫逃出长安,直奔凤翔,投奔唐肃宗。此时杜甫衣破露肘,脚穿麻鞋,老瘦不堪。肃宗见他忠心耿耿,任命他为左拾遗,负责对政事提意见。不久,肃宗见他时常批评朝政,给以探亲名义,逐出朝廷。
杜甫把一路上所见所闻,写出一篇五言叙事诗《北征》。诗中记载了阡陌之间,人烟萧瑟,到处是呻吟流血的伤兵难民,怵目惊心。杜甫用诗忠实地记录了这场战乱所造的残败景象,更讳而不言地叙述了人民遭受的苦难。由于杜甫长年生活于百姓之间,了解到他们的疾苦。征兵、征粮,连年战争,逼得百姓家破人亡。诗人悲愤而沉痛地用一首首诗歌,勾画出一幅幅社会历史画图。杜甫著名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史》)、“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就是此时创作出的。
杜甫浪迹天涯,访求一个容身的小天地。他先到秦州(今甘肃天水),继又南下同谷,经栈道,穿剑门入蜀,然后到成都定居下来。途中,他写了许多诗,记述其行踪,描绘祖国山河大川,也反映了社会现实。
后来,杜甫在朋友严武荐举下,做了检校工部员外郎和节度使参谋。在成都西郊外的浣花溪营建起一座草堂。在这风景优美的草堂边,他植树栽竹,养鸡养鸭,生活虽艰苦,但能和邻居的农夫交朋友,心情倒也愉快。
这年秋天,秋风怒号,草堂顶上的茅草被卷走。风刚停,雨又下个不停,屋里漏得没有一块干地。在这难眠的长夜,杜甫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写道:“安得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想到社会上广大的“寒士”,慷慨激昂地表示,为了天下的“寒士”免于饥寒,他冻死也心甘情愿。
后来,他的好友严武病死,他失去了依靠,只好带着妻儿老小到处奔波。他经过夔州(今四川奉节),走出西川。此时,北方兵荒马乱,江南的朋友也无音讯,他只好以船为家,在湘江上漂泊,生活越来越贫困,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公元770年冬天,诗人杜甫病死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时年59岁。
杜甫的诗较多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所以他被称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以大量的诗篇,揭露了唐朝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用诗描绘了一个复杂多变的历史时代,深刻地反映了悲惨的社会现实及人民的苦难,所以,人民把他的诗称作“诗史”,把他称作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