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2000000031

第31章 天泉证道,圣人必可学而至(4)

朝廷这些阴森的变局,正在广西的王阳明毫不知情。此时他已经平定了断藤峡、八寨的匪帮,处理好了广西的政事,自己的身体也撑不住了,咳嗽胸闷,炎毒入体,浑身赤肿,脚上也生了一个恶疮,感觉病势日重,就上奏请求辞职养病。却哪里想到,奏章被桂萼悄悄扣了下来。

桂萼是暗算的老手,眼看王阳明得了重病,立刻又想出一个主意,让王阳明担任两广巡抚,在广西多待几年,希望能把他的身体拖垮,如果拖死了,那是最好。

桂萼的最后一条毒计,竟然实现了。

这时候王阳明的身体已经垮了,再也顶不住了,连番上奏请求致仕回家养病,可是所有奏章都没有回音。无奈之下,阳明先生干脆把军政事务交给广西当地官员,也不等朝廷下旨,就自作主张上了船一路返回浙江。此时阳明先生病势沉重,再也支撑不住,于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病逝于江西南安府上瘐县的青龙埔码头,临终之时留下一句遗言:“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阳明先生的遗言是很有意思的。临终之时说出“我心光明”,显然是对自己的一生做了总结:自正德元年上奏获罪,到嘉定七年平定广西,这些年官场浮沉,时时依良知,事事循天理,从未有亏职守,从未有负人民。

至于君主,王阳明已经把这一层看透了,也看淡了。在庐陵县他替百姓抗税,在江西他为百姓阻击皇帝,现在平定思田的时候他不肯杀人,这是又违了皇帝的旨。在阳明眼里,在天理良知面前,“圣旨”这路东西已经不值什么了。

对大明朝,阳明先生无话可说,说了也无用。对后人,阳明先生也不必说什么,阳明心学在这里,“良知永不泯灭”在这里,“知行合一”在这里,“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这里,“四句教”在这里,后人自己去看吧。

阳明先生去世后,桂萼上奏称王阳明擅离职守,嘉靖皇帝“大怒”,命大臣议王阳明的罪。桂萼立刻抓住这个机会,上奏指责王阳明“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欲立异以为高,则非朱熹格物致知之论;知众论之不予,则为《朱熹晚年定论》之书。号召门徒,互相唱和。才美者乐其任意,庸鄙者借其虚声。传习转讹,背谬弥甚”,建议嘉靖皇帝“宜免追夺伯爵以章大信,禁邪说以正人心”。

桂萼这番话正合了嘉靖皇帝的心思,立刻下令革去阳明先生的新建伯爵位,禁止心学。

王阳明去世了,心学也被禁止了,阳明生前教出那么多弟子,到后来星落云散。阳明心学虽然一度流传甚广,但其真谛却被后学弟子们歪曲了,导致阳明心学越传越滥,越讲越偏,日益衰败,到明朝灭亡时,这个学说也基本消失了。

难道良知就这么失败了吗?

是的,在大明朝,良知失败了。

阳明先生去世之后,阳明心学被禁止了,几十年后又开禁,但已经变了味道。王阳明最厌恶、最痛恨的“训诂辞章、考据记诵”竟然占据了心学的主导,心学弟子们不再是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精英,而变成了另一类腐儒。为了能够“腐”得彻底,“儒”到酸臭,这些王学弟子们一个个急着考据、辩论,把阳明心学弄得论述浩繁、考证精细、辨析日详、流派纷杂,仅一个“良知”,就搞出了“现成良知”、“知解良知”、“本体良知”、“发用良知”、“本然良知”……到这时候,良知不再是“指引人性”的工具,倒成了书呆子拿来显摆学问的道具。

至于门派,这个中国人最劣根的毛病,王阳明的弟子们也把它发扬得淋漓尽致。其中王阳明的山阴同乡、高足弟子王畿建立了“浙中王门”,大讲“四无”;阳明在江西讲学时收的弟子们则搞了个“江右王门”,这一派多是做官的人,其内部又分化出以聂豹、罗洪先为首的“归寂派”和以欧阳德、邹守益、陈九川为首的“功夫派”。

在王阳明的后学弟子们分出的这些门派中,最有活力的要算“泰州学派”,这一派起自阳明先生的另一位高足弟子泰州人王艮。王艮三十八岁到江西追随王阳明,阳明先生去世后,王艮返回泰州开门授徒,因为他本是社会底层出身,身上的书呆气少,勇气倒多,所讲论的“良知天性,古往今来人人具足,人伦日用之间,举而措之耳”倒是在一定程度上接续了阳明先生的功夫。

后来又出了一个李贽,干脆对孔孟大加批驳,认为“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这些话在当时听来真是不可思议,立刻就被斥为“异端”,但仔细听来,李贽这里所说的却正是王阳明提出的“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

难怪大儒黄宗羲说泰州学派这些学子们能“赤手搏龙蛇”,搏斗而死,也算是不虚此生了。

后来心学没落了,消失了。

有趣的是,随着心学的没落,庞大的明帝国也走向了灭亡。大明朝廷在挥起屠刀砍杀“良知”的时候,其实也用这同一把刀,割断了自己的喉咙。

五理解“四句教”

阳明先生虽然去世了,可阳明心学毕竟已经成为一个体系,传于后世,而阳明心学的核心,就是王阳明在出征广西之前留给弟子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按王阳明的话说,“四句教”是个“彻上彻下的功夫”。自从“四句教”被提出的那一刻,人们就看出来,这四句话其实可分成两部分:第一句“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是一个单独的部分,而后三句“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则是另一部分,这两部分有一种有趣的联系,也就是说:没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可以单独运作;而没有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却不能单独存在。

为此,王阳明专门警告弟子:“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就是告诉弟子们:宁可只琢磨后三句而忽视第一句,也不能只琢磨第一句而忽视了后三句。

既然知道“四句教”分成两部分,又知道第二部分可以单独运作,那就先说这第二部分。其实这三句话的意思很简单:

第二句,有善有恶是意之动。人在社会上会遇到各种事情,做出无数判断,这时候自然就会产生“喜欢这个,讨厌那个”,“喜欢此人,讨厌彼人”,“支持这个观点,反对那个观点”的意识,这种“善恶是非观”是必然会产生的。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当我们对一件事进行善恶、是非的评价时,以什么来引领自己的心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呢?良知。“良知”告诉我们这件事是正确的,那件事是错误的;这个人的行为是对的,那个人的行为是错的。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良知,不能因为利益、胆怯、分赃以及种种私心,就昧了自己的良知,硬把不对的事认为“正确”。

在这方面我们常犯很多错误,比如明知道某事不对,却认为“没办法,事情已经这样了”,或者“现实就是这样,社会就是这样,不妥协怎么办”,甚至可能会说“虽然知道这样做不对,但跟着别人做坏事,对我也有好处啊,我觉得也不错”……这些想法,其实都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当我们用“良知”对一个事件做出了评价之后,认为它是正确的,我们就要勇敢地支持它;认定它是错误的,就要勇敢地反对它,既不贪图利益而同流合污,也不因为恐惧而妥协,坚持到底,毫不动摇,这种“支持善,斥责恶”的勇气和行为,就是“致良知”。

现在我们知道了,“四句教”的后三句是说: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应该怎样去寻找良知,怎样去正直地、勇敢地生活。

弄明白了“四句教”的后三句,回过头来再看第一句:“无善无恶是心之体”。这一句话比较难懂,讲得非常隐晦,但王阳明已经说了:“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关键是,这“未发之中”是什么意思?

“未发之中”出自《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看起来不易懂,其实意思简单。“未发之中”的这个“中”是不偏不倚,公平的意思,按阳明心学的理念,则是由良知引导出来的一种公正的心态,或者更简单地说:“中”即是“良知”。而“未发”,就是说一个人产生了一个念头,却还没有把这个念头转化成一个完整的计划,在产生念头和制订计划之间的这个小小的“意识空隙”,叫做“将发,而又未发”。

当人心里产生一个念头的时候,这个念头谈不上好或坏,也就是王阳明说的“无善无恶”。举例来说:比如有人产生了一个念头:“我想买一套房子”,这个念头谈不上是好是坏。但当人们把这个念头扩展为一个完整的计划时,牵涉的内容就多了,比如要买多大的房子?要花多少钱?他手里有没有这些钱?没有这些钱,怎么去“弄”到这些钱……

这么一来,原本谈不上是好是坏的简单“念头”,变成了一个牵涉极广、至关重要的庞大计划,而其中就涉及善、恶的问题。

以正确的心态制订计划的人,事情会进展得很顺利;而以“私欲”的错误心态去制订计划,则可能因为贪欲、权欲、虚荣心等种种不良心态,使计划出现重大的偏差和失误,甚至把人引上邪路。

这么看来,“将发而未发”——也就是产生念头、却尚未制订计划的这个瞬间是最重要的,在这一瞬间,必须用“中”——也就是良知来指引人性,以“良知”为准则去制订计划,才能保证这个计划顺利进行,而不至于把人心引入邪恶。

由此推断,“四句教”的第一句“无善无恶是心之体”的意思是说:在我们产生念头却还没有制订计划的瞬间,是最重要的节点,这时候一定要守住良知,用良知去制订计划,才能保证自己的人生不出现偏差和失误。这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的表面意思。但从这句话还可以引申出一个更深刻的含意。要弄明白这深层含意,就必须回到十年前了。

十年以前,也就是正德十三年,阳明先生剿匪工作刚结束,在赣州的濂溪书院讲学,门下有一位高足名叫薛侃——这位薛先生在这一年的八月刻印了《传习录》。

在《传习录》里有这样的记载:有一天薛侃正在花园里清除杂草,阳明先生也过来帮忙,结果师生之间发生了一段关于“天地间为什么善难以培养,而恶难以除尽”的著名对话,在这里王阳明说了一段重要的话:“须是廓然大公,方见心之本体。知此即知未发之中。”

在这里,阳明先生提到了“心之本体”和“未发之中”,只是他用了一个更大的概念来形容“心之本体”,那就是:廓然大公。

“廓然大公”这四个字,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另外四个字:天下为公。而“天下为公”,这是孙中山先生的名言。其实这四个字引自《礼记·礼运》中孔子说的一句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就是“四句教”第一句的深层意思。

同类推荐
  •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本书引用了很多有说服力的故事,旨在通过一个轻松的视角来观察东方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维差异。懂得了这种差异,再去审视西方的文化,看待自身的文化,是大有益处的。东方与西方观念的碰撞,将带动世界更合理地向前发展。早在1840年的那一声炮响,不仅使得中国人重新开眼看世界,还让那些曾经张狂的国人落下了“崇洋媚外”的病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有比较,就会有差异。我们不该妄自菲薄,毕竟,有些差异并不等于距离。
  •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一书文约义丰,人誉为哲学诗,可谓博大精深。它涉及面很广,有时讲到政治经济,有时又讲到教育,还有时讲军事等,不过都体现着它的哲学思想。当然不仅包含哲学,还涉及美学、历史、文学、宇宙学、人体科学等,就总体上讲是“道家哲学思想”。本书采取“化整为零”分章简介,以便读者理解原著。
  • 论语新读

    论语新读

    本书是对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翻译和解读,依《论语》二十篇结集而成。该书力求在现代历史语境下,解读并还原依赖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统治的古代权力-道德型社会,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又有对当下现实的智性关照。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看哪,这人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看哪,这人

    本书是尼采的自述,内容包括:我为何如此智慧、我为何如此明澈、我为何写出如此卓越的著作、悲剧之产生、非时之思想、白天之曙晓——关于将伦理作为成见之思考、超善恶之外——未来哲学之序曲、为甚么我便是命运等。
热门推荐
  • 末世之重生化身死神

    末世之重生化身死神

    苏雷在经历兄弟背叛之后,铁血重生,化身复仇死神,一步步踏上复仇之路。
  • 长生路啊长生路

    长生路啊长生路

    几人不慕长生路,问道寻仙踏骸骨。一入仙道道无情,为仙几人眷凡尘。梦入天境非我罪,踏仙只求命长生。一步登仙路难成,三千繁华许谁身。我只愿,求的长生我只念,明的仙道我只要,万古不朽
  • 七班青年

    七班青年

    纪录最平凡的校园生活。希望每一位从毕业班过来的同学看到这篇文章会回想起在校园的酸甜苦辣,跟那青涩的初恋,还有身在异地的同学回到家乡看到亲人及从小就‘暗恋’的她。
  • 通灵斩

    通灵斩

    一个被寄予厚望,却被无情抛弃的弃子。芸芸众生之间,不甘沉沦。一个平凡的人,演绎出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 A Wasted Day

    A Wasted Da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勇夺世界杯

    勇夺世界杯

    中曼,作为国足铁杆粉丝,一直梦想为国出力。偶然事件,让他得到古代第一足球先生高俅史上最完美足球系统的帮助。系统在手,意甲,英超,欧冠冠军,我的!系统在手,亚洲杯,世界杯,我们的。系统在手国米吧吧妻新垣?我的!曼联吧吧妻孝敏?收了!车吧吧妻柳波波?算了,是你们的!
  • 上古仙魔录

    上古仙魔录

    唯天不服,唯情不负,天欺情负转身成魔——血魔传说。唯初心不改,只因相信所持之道为真谛,谱写第一代鬼仙之祖传奇。万仙化界,天庭建立,北冥聚魂,地府成形,劫道有序,神仙内定。只为不公,打上天庭,造就一代剑仙神话。血魔复出,人间炼狱,妖邪横行,正道不兴,谱写新一代绝世仙侣。仙魔录第一卷血魔传说,正式开篇。
  • 燃尽吾身,拥你入怀

    燃尽吾身,拥你入怀

    BTL《BurningTightLove》燃尽吾身,拥你入怀“我的愿望只是将一位少女拥入怀中,而得到世界,只不过是顺带罢了。”男主本是一个幻想着拥有超能力的平凡高中生,入学后以某个契机如愿以偿,并再次得到了失联已久的青梅竹马的联系方式。在学校与自己的仆从欢乐的度过每一天并梦想着终有一天能娶青梅竹马为妻,不久遇到了一个可爱的小萝莉,使得自己发生了很多的不尽如意的改变……
  • 妖孽难缠:夫君,别碰我

    妖孽难缠:夫君,别碰我

    “夫君,别碰我!”什么?他一定要跟她生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 废材崛起之绝世傲娇妃

    废材崛起之绝世傲娇妃

    她陌天羽虽是杀手,但绝对没有做出半点出格的事(乖宝宝脸)不就是平时喜欢看穿越小说吗?不就是半夜不睡觉就躲被窝里看吗?不就是任性了一回吗?可为什么当她又大赚一笔,正想着怎么挥霍时,却穿越了?!!excuseme?钱啊,wife啊,空调啊,我与你们无缘了~~~好吧好吧,穿越后,她依旧有钱赚(一脸贼笑)不过,在这里,金钱她要,美男她也要只是,当她遇上他,一个腹黑,一个更腹黑!是他吃了她,还是她扑倒他?“冷沧冥你想干嘛?”“想X你!”“我...................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