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0200000037

第37章 投资中的心理战术——是谁抢走了你的钱?(4)

许多管理者在和员工建立上司、雇员关系时,犯了大错——把关系变成老师和学生。管理者对下属扮演权威者的角色,会使双方产生敌对的关系,使得有效的沟通中断,最后变成谁也不听谁的。

霍布森选择效应:有自由才会有选择

1631年,英国剑桥一个做马匹生意的商人霍布森,在贩马时喜欢把所有马匹都放出来供顾客挑选,并承诺:不管是买还是租用我的马,只要给一个价格,不管是否低廉都可以随意挑选。但他又附加了一个条件:只能挑选能牵出圈门的马匹。实际上这是一个圈套,因为霍布森在马圈上只留了一个很小的门,大马、肥马、好马根本出不去,只有那些小马、瘦马才能出去。显然,他的附加条件就等于告诉顾客没得挑选。大家挑来选去,以为挑到了令自己满意的马,其实选择的结果可想而知。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被人们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在我们的管理工作中,有很多现象与“霍布森选择效应”相类似。比如,有些公司的管理者口头上说要听取下属的意见,发挥群众的创造性,但在对重大问题进行民主决策时,往往是下属们还没有开口或者虽然提出了意见,但还没来得及进行充分的研究讨论,自己就定调拍板了。又如,有的管理者在给下属布置工作时,本可以交代完任务就放心地让下属去干,但他们并不放心,总是告诉下属应该如何去做。如果发现下属在具体工作中稍有一点自己的想法,就很不高兴,甚至对他们拍桌子说:“不换脑筋就换人”。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谁就无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可能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能称得上是科学准确的判断。

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从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激励之术:有刺激才不敢懈怠

“马蝇效应”来源于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一段有趣的经历,字面解释是: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有一天,一位名叫巴恩的大银行家到林肯的办公室拜访,碰巧正遇到参议员萨蒙·蔡斯从林肯的办公室出来。于是,巴恩对林肯说:“如果你要重组内阁,千万不要让此人入选。”

林肯奇怪地问:“这是为什么呢?”巴恩说:“因为他是个自大成性的家伙,他甚至认为他比你伟大得多。”林肯笑了,又问道:“哦,除了他以外,你还知道谁认为他比我伟大得多?”“不知道,”巴恩答道,“不过,你为什么这样问呢?”林肯说:“因为我要把他们全部选入我的内阁。”后来事实证明,巴恩的话是有道理的。蔡斯果然是个狂妄十足、极其自大而且嫉妒心极强的家伙。不过,他也的确是一个聪明且有才华的人。林肯对他十分器重,任命他为财政部长,并尽力与他减少摩擦。

目睹过蔡斯种种“恶行”并搜集了很多资料的《纽约时报》主编亨利·雷蒙顿拜访林肯的时候,谈到蔡斯正在狂热地活动,谋求总统职位。

林肯却以他一贯特有的幽默对雷蒙顿说:“雷蒙顿,你不是在农村长大的吗?那你一定知道什么是马蝇了。有一次,我和我的兄弟在肯塔基老家的一个农场犁玉米地,我吆喝马,他扶犁,偏偏那匹马很懒,老是磨洋工。但是,有一段时间它却在地里跑得飞快,我们差点儿都跟不上它了。到了地头,我才发现,有一只很大的马蝇叮在它的身上,于是我把马蝇打落在地。我的兄弟问我为什么要打掉它?我告诉他,不忍心让马被咬。我的兄弟说:‘哎呀,就是因为有那家伙,这匹马才跑得那么快’。”

然后,林肯又意味深长地对雷蒙顿说:“现在正好有一只名叫‘总统欲’的马蝇叮着蔡斯先生,那么,只要它能使蔡斯的那个部门不停地跑,我是不想打落它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重视“马蝇效应”,一些大的企业,如IBM、微软等都成了圈养“马蝇”的典范。

事实上,差不多在每家企业里,都有像蔡斯那样狂妄自负、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人。这些人往往具有更高的学历、更强的能力、更独到的技艺、更丰富的经验。在知识与技能的优势面前,这些人表现得个性鲜明、我行我素。他们不会循规蹈矩,也不会轻易被权威折服,而且对利益、权势、金钱有强烈的占有欲。由于不会轻易满足,他们的身上都叮着些不断刺激他们积极进取的“马蝇”,所以他们才会表现得与众不同。

对于那些能力超强、充满质疑和变革精神的员工,如果管理者也像林肯一样,善用马蝇效应,为他们营造足够的个人空间,提供适合他们工作的方式,不但可以有效地减少组织冲突,而且还可以让这些人发挥积极效力,不断为公司创造更大的绩效。

需求层次理论:你的员工处在什么层次?

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组织激励时应用得最广泛的理论。1943年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并在1954年完成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完整地阐述了这一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的构成来源于4个基本假设:

1.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

2.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如食物和住房到自我实现。

3.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的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他们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4.满足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在马斯洛看来,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和欲望;人类不会安于底层的需求,较低层的需求被满足之后就会往高处发展;满足生理需求之后就追求心理满足和社会认同,之后就想被爱、被尊重,希望人格与自身价值被承认。这是人类共同的特质。因此马斯洛将需求层次理论分为五个需要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包括对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条件的需要。生理需要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他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得到食物。管理人员应该明白,如果员工还在为生理需求而忙碌时,他们所真正关心的问题就与他们所做的工作无关。当管理人员努力用满足这类需求来激励下属时,我们是基于这种假设,即人们为报酬而工作,主要关注收入、舒适等等,可以利用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等方式。

第二个层次是安全需要,主要是指对现在和未来生活安全感的需要。

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对许多员工而言,安全需求表现为安全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受安全需求激励的人,在评估职业时,会把它看做不致失去基本需求满足的保障。

如果管理人员认为对员工来说安全需求最重要,那么就在管理中着重利用这种需要,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如果员工对安全需求非常强烈时,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就不应标新立异,而应该避免或反对冒险,如此一来员工们就会循规蹈矩地完成工作。

第三个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这种欲望产生于人的社会性,希望在自己的群体里有一席之地,希望与别人建立起友情,能够得到理解和爱。

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突出,进而产生激励作用。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这一层次是与前两个层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层次。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员工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率、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

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当社交需求成为主要的激励源时,工作就会被人们视为寻找和建立温馨和谐人际关系的机会,能够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的职业会受到重视。当管理者感到下属努力追求满足这类需求时,通常会采取支持与赞许的态度,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等业余活动,并且遵从集体行为规范。

第四个层次是尊重的需要,包括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来自别人的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这是由于别人认识到他们的才能而得到的。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其内心也会因对自己价值的满足而充满自信。不能满足这类需求,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如果别人给予的荣誉不是根据其真才实学,而是徒有虚名,也会对他们的心理构成威胁。

同类推荐
  • 女性心理学

    女性心理学

    内容包括:女性生理与心理健康、女性发展与心理年龄特征、女性职业发展与事业成长、女性的婚姻心理与家庭幸福、发展的女性观与现代两性和谐发展等。
  • 爱上学校,不再厌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

    爱上学校,不再厌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爱上学校,不再厌学》从心理学、家庭、社会、学校等角度分别对厌学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这几个方面探讨改变厌学情绪的方法,希望对读者们有所裨益。
  •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被后世之人推崇为弗洛伊德最伟大的著作,它为人类认识自己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弗洛伊德把梦带入科学的视野,通过对自身与他人梦境的个案研究,告诉人们梦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另一层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
  • 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呵护书

    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呵护书

    虽有华丽的外表,却不懂得与人交往,将是一个寂寞的人;虽有聪明的头脑,却不懂得控制情绪,将是一个危险的人;虽有缜密的思维,却不了解自己,将是一个迷惘的人……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他们缺少的决不是物质和身体上的关怀,而是心理上的呵护。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就是引领他们找到幸福生活的指南,帮助他们打造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教会他们掌握人生成败起伏的法则,增加他们傲然立足社会的资本。
  • 生存的探索(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生存的探索(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学研究,研究人的本性、自由、潜能、动机、经验、价值、创造力、生命意义、自我实现等对个人和社会富有意义的问题。他从人性论出发,强调一种新人形象,强调人性的积极向善,强调社会、环境应该允许人性潜能的实现。主张心理学研究中应给予主观研究方法一定的地位,并应突出整体动力论的重要。传统科学应用于心理学的一个弊端是,它所知道的最好方法是把人作为客体来研究,而我们所需要的却在于完全可以把人作为主体研究。
热门推荐
  • 超级无敌小冤家

    超级无敌小冤家

    不是冤家不聚头!一手银针,纵横都市;欢喜冤家,游戏人间、成就传奇……
  • 狂傲之魂

    狂傲之魂

    黑与白,光和影,两个拥有完全对立属性的少年在命运的安排下结为生死兄弟。一个狂、一个傲,相伴而行,在这个斗气、魔法、武魂和科技并存,人族、神魔、兽人和亡灵纷争不断的世界上跌打滚爬。尽管受了伤,尽管流了泪,狂傲之魂,不曾破灭!
  • 总裁溺宠:娘子别再跑

    总裁溺宠:娘子别再跑

    在你的记忆中是否有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人你是否愿意为了她(他)放下一切如果伸出手,你还会不会不顾一切跟他(她)走
  • 丧尸战纪

    丧尸战纪

    2030年,一种新名词‘元尸’钻进人们的脑海,并为之深深的恐惧。新病毒,使感染的人变成没有理智的僵尸,而普普通通的宅男雷莫风也因为这丧尸出现而摸出了一个巨大的阴谋……
  • 金牌阴阳师

    金牌阴阳师

    公元765年,阴阳师中的望族肖家遭遇被灭门三十四口的惨案。一时之间朝野震惊,血染红了整条门前小巷,所有尸体却不翼而飞。一时之间成为旷世悬案。终南山首徒大弟子林天河下山寻找失踪多年的终南山二长老空心真人。却迟迟不归这一切一切的线索都汇聚在了这个平凡少年的身上,他到底有什么秘密。
  • 我和天使老婆一起捉鬼的日子

    我和天使老婆一起捉鬼的日子

    我叫张小凡,母亲死得早,15岁时,身为道士的唯一父亲张守明也突然得“怪病”死了。我家老头子死之前,除了把他一些降魔除妖的:法器,道符等交给我外。还交给我一张看起来很旧很旧,旧得都有些发黄的一张“羊皮纸”,而我正是因为这张古老的羊皮纸,18岁那年我遇到了,我最爱的那个“她”。魔法,道术,我们一起灭僵尸,魔鬼,吸血鬼,孤魂野鬼。
  • 微信连接诸天万界

    微信连接诸天万界

    刚刚穿越到平行时空的方煜忽然自己的手机也跟着穿越了过来,而且手机的微信还发生了变异,竟然能够连接诸天万界。什么武功、丹药、长生之术······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从此,方煜开始了牛逼人生。
  • 异世之帝国

    异世之帝国

    莫名的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带着自己最喜欢的帝国时代系统,在所有人的期待中一步步登上那世界之王的宝座。
  • 星如痕

    星如痕

    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在校大学生,只因遇上一个喜欢他的女同学、被人打晕后丢进了大海。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身边的一切都不一样了,有人在天上飞··············
  • 阴阳摆渡人之捉鬼万千

    阴阳摆渡人之捉鬼万千

    摆渡人行走阴阳,鬼怪无数。摆渡人靠自己以及朋友收服许多鬼怪。最后发现背后有一个惊天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