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又感叹起“道”这个管理的理论基础来了。“道”岂止是管理的理论基础,老子认为它是指导思考一切问题,指导研究一切事物,指导做好一切工作的理论基础。它幽隐虚缈而又确实存在,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老子也困惑不解,不知它来自何方。如此议论,旨在希望管理人认真深入探索、感悟。
“原文”
道冲①,而用之或不盈②。
渊兮③,似万物之宗④;
挫⑤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
湛⑥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⑦之先。
“注释”
①道冲。何新《老子新解》(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以下简称“何新解”):道冲,有三解。“冲,读为盅,空也。”此与四十五章“大盈若冲”相吻合。
②盈。满。也与上句合。
③兮。马王堆甲、乙本作“呵”。加上如前所述加“也”,可见汉代语言有点口语化。
④宗。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以下简称“任继愈《绎读》”):字义原为祭祖先的神坛,可译为“祖先”。
⑤挫。马王堆甲、乙本作“锉”。
⑥湛。何新解:久也。久而长存。湛音通神音。
⑦帝。任继愈《绎读》:上帝,从之。《诗经·大雅》有“皇矣上帝,临下有赫……帝谓文王”,“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译文”
“道”本是空虚的,而用它则不可穷尽。它是那么渊深,像是万物的祖业。锉掉自己的锋芒,解除自己的困扰,含蓄自己的光芒,混同自己于尘世。是那样幽隐虚缈而又确实存在。我不知道它为谁所生,在上帝诞生之前就存在了。
“解说”
老子对“道”即宇宙自然的客观规律感悟至深,觉得“道”幽隐而客观存在,虚无缥缈而就在身边。当时没有科学实验设备,也没有今天如此发达详备的语言,对“道”这个东西只能通过观察和感悟,要说清楚也不容易,怪不得他在一章就说过“道可道,非常道”。他这样说,一方面确实如此,另一方面要表现他感悟到了“道”且是永恒之“道”,以及其对管理国家社会的重要性。他并非为研究哲学而大谈其道,而是为研究和服务于管理,归根结底,是为了服务人民。
西方有一个《哲学家和船夫》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哲学家过河时在船上与船夫闲聊。闲聊中哲学家问船夫:“您懂哲学吗?”船夫说不懂。哲学家说:“那您就失去了世界的一半。”又问:“您懂数学吗?”船夫又说不懂。哲学家又说:“那您就又失去了世界的一半的一半。”忽然,狂风大作,船被掀翻,他们双双落水。船夫问哲学家:“您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说:“那您将失去整个世界。”
这个寓言一般被用来证明实践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哲学家和船夫头脑里关于世界的不同理解。显然,哲学家把精神世界看得非常重要,认为哲学是世界的一半,甚至把数学又看成世界的一半的一半。过于强调精神且并未将实践置于第一者当然是不对的。但是精神世界确实存在,哲学和数学这两个最抽象的学问确实存在,也是很正确、很了不起的。老子的目的是要让管理人懂得“道”这个当时的哲学对于管理的重要性;要管理人懂得他宣传的“道”这个可用于管理的哲学确实幽深并存在着。
“道”的概念来源于古代,“道”的认识和体悟要靠自己。“道”存在于天,也存在于地,以及万事万物。庄子对此感悟甚深。《庄子·知北游》以寓言故事的方式说了这么一件事,东郭子问庄子:“所说的道,存在于何处?”答:“无处不在。”东郭子说:“一定要具体说才行。”庄子说:“在蚂蚁那里。”“怎么这样卑下?”“在野草那里。”“怎么又更加卑下?”“在瓦块砖头那里。”“越说越不像话!”“在屎尿里头。”东郭子不说话了。庄子说:“您的问题,问得就不对……您一定要我说出道在哪里,说明你觉得道是脱离物的。”显然,庄子认为“道”确实无处不在,物物有“道”,不离于物,这与老子的观点是一致的。列宁在《谈谈辩证法》一文中说,从任何命题开始均可探索到辩证法,如“伊万是人”、“哈巴狗是狗”、“树叶是绿的”这些命题里都存在辩证法,即有“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的辩证关系。
思老子在这里特别强调了“道”的客观性。目的是要告诉管理人,“道”不是人造的,更不是老子所臆造和杜撰的。“道”是“万物之宗”,与万物同在。在还没有人类和“上帝”这个概念之前就有了,在未有中子和质子之始,在只有目前技术所认识的最小粒子夸克时就有了。因此,永远应根据和遵循“道”(规律)来行事和从事管理,并深入探索。老子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后面所传之“道”来之不易,是研究感悟出来的客观规律,是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
“诗赞”
去无踪迹来无影
含蓄光耀混于尘
摸不着也看不清
感觉渊深又幽隐
上帝尚未诞生
道已天马行空
万物诞生是按道而诞生
道就在万物之中生存
老聃已破此难题
道并非谁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