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9100000014

第14章 天罗地网(1)

“天罗地网”比喻对罪犯进行缉捕的布置十分严密,也指包围得很严,使敌人无法脱逃。

此典出自《水浒传》第二回:“天可怜见,惭愧了,我母子两个,脱了这天罗地网之厄!”

高俅因踢得一脚好球,受到端王宠爱,做了端王的随从。后来,端王当了皇帝,就提拔他做了殿帅府太尉。高俅选了一个好日子去上任了,殿帅府所有公吏衙将,马步人等,都来参拜,开报花名。高俅一一点过,只有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因生病没有来参拜他。高俅为此非常生气,便派人把王进抓来审问。

幸好王进的部下为他求情,王进才免遭惩处。

但是,王进心里明白:他父亲王升曾与高俅交过手,并把高俅打翻在地,现在高俅得志了,自己受他管辖,他要报仇,该怎么办呢。

王进回到家中,便与母亲商定,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于是母子二人离开东京,往延安府方向逃去。在路上遇到了不少艰辛困苦。有一天走到半路上,天将黑了,王进挑着担儿,跟在她母亲的马后面,对母亲说道:“天可怜见,惭愧了,我母子两个,脱了这天罗地网之厄!此去延安府不远了,高太尉要抓我也抓不着了。”

田父得玉

“田父得玉”形容那些用欺诈的手段以猎取高官厚禄的人。

此典出自《尹文子·大道上》。

魏国一个农夫在田野里耕地,得到了一块直径一尺的宝玉,但是这个农夫却不知道这旨一块玉。

他把这事告诉了邻居。这个邻居想暗中得到这块玉,就对他说:“这是怪石,留着对家里不利,不如丢回原处去。”

农夫虽然满腹狐疑,但还是把这块玉带回了家中放在堂下的小屋里。当天晚上宝玉通明,照亮了整个房间。农夫全家非常恐惧,又把这事告诉了邻居。邻居说:“这就是怪异的征兆,赶快丢掉它,才可以灾祸消除。”农夫于是急忙把这块玉丢到远远的野外。

没多久,这个邻居就偷偷把玉取来献给魏王。魏王召来玉匠鉴别它。玉匠一看到这块玉,马上向魏王再拜行礼,站起来说:“祝贺国王得到了这个东西,这是天下最好的宝贝,我还从未见过。”

国王问值多少钱。玉匠说:“这块玉是无价之宝。就是拿五座城作代价,也只能让你看一看罢了。”魏王立即赏赐了献玉的人千金,让他终身享受上大夫的俸禄。

田骈不宦

“田骈不宦”是对言行不一的伪君子的绝妙讽刺。

此典出自《战国策·齐策四》:“齐人见田骈曰:‘闻先生高议:设为不宦,而愿为役。’田骈曰:‘子何闻之?’对曰:‘臣闻之邻人之女。’田骈曰:‘何谓也?’对曰:‘臣邻人之女,设为不嫁。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则不嫁,然嫁过毕矣!今先生设为不宦,訾养千钟,徒百人。

不宦则然矣,而富过毕也。’田子辞。”

这段话意思是说:齐国有个普通人去拜见田骈,对田骈说:“我听说先生品格清高,声称不愿做官,而愿意替人服役。”田骈说:“您从哪里听说的?”那人回答说:“我从我邻居的女儿那里推断出来的。”田骈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那人回答说:“我的邻居的女儿,宣称不嫁人,但刚满三十岁,就生了七个孩子。

是不出嫁,但大大超过了出嫁啊!如今,您宣称不做官,却拿三千钟的俸养,使唤着一百多名仆役。不做官是不做官,可是大大超过了做官的啊!”

田骈连忙向他表示歉意。

党同伐异

“党同伐异”用以比喻偏袒同党,攻击异己。

此典出自《后汉书·党锢传序》:“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

西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亟需从地主阶级中起用有一定能力的人才来管理事务。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实行了察举制度(以前也有察举,但未形成制度)。之后,又接二连三地诏求贤良,于是公孙弘、董仲舒等人应运而出。由于汉武帝采取了诏求贤良的措施,于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构都增补了一批有才能的人。汉武帝依靠他们贯彻政令,大大加强了地主阶级的统治。

到了汉宣帝时,宣帝又集诸儒于石渠阁,讲论六艺(即“礼”、“乐”、“书”、“诗”、“易”、“春秋”等六经),并召萧望之等人评《公羊传》、《榖梁传》。在评论中,他们把观点相同的人当成朋党,对持不同意见的人就加以攻伐。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在回述这段历史的时候,认为这是“党同伐异”。

同恶相助

“同恶相助”原意为憎恶一致,就要互相求助,后来常用来形容坏人互相勾结。

此典出自《史记·吴王濞列传》:“高曰:‘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

西汉初,汉高祖刘邦封了许多同姓王。他想趁机进一步巩固刘氏政权,然而由于分封的这些王侯手中的权力很大,封地大的王国“跨州兼郡,连城数士”,吴、楚、齐三国竟征收租赋,煮盐铸钱,严重地威胁了西汉王朝的中央集权的统治。

为了打击诸侯王的势力,到了文帝和景帝时,采纳了贾谊、晁错的建议,逐步削减了诸侯王的封地。削地直接影响了诸侯王的利益,吴王刘濞准备起兵反叛,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刘濞派出使者打着惩办晁错的名义,联合楚王、赵王和胶西王共同起兵。吴王刘濞的使臣应高去见胶西王刘印,劝他共同起兵反叛。应高对刘印说:憎恶一致,就要互相求助;喜好一致,就应共同努力以达目的;利益一致,就是舍弃性命也在所不辞。现在,我们吴王和大王忧喜相同,都担心晁错等人欺瞒天子,侵夺诸侯,所以请大王一起起兵讨伐。

后来,吴王刘濞联合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六国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由,发动了叛乱。汉朝中央派周亚夫为太尉率军平叛,仅用了三个月,便镇压了这场叛乱。

同流合污

“同流合污”本指顺时浮沉,随波逐流。后来,人们用它指与坏人一起做坏事。

此典出自《孟子·尽心下》:“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

春秋时期的孔子非常讨厌好好先生,他把这种人称之为乡愿。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他的意思是说:“好好先生,是败坏道德的人。”孔子的这个观点影响深远,也有些难以理解。到了战国时期,孟子的学生万章就对孔子的这个观点感到困惑不解。有一次,万章问孟子:“什么样的人是好好先生呢?”孟子就为他作了解释,最后概括说:“像阉人那样满面堆笑、四处讨好的人,就是好好先生。”

万章还不明白,又问道:“一个人,全乡的人都称赞他是老好人,他的所作所为也表明他是一个老好人,孔子却说他败坏了道德,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道:“这种人的特点是,想要指责他,又找不出什么大毛病;想要责骂他吧,也没有什么值得责骂的。他们只是顺时浮沉,随波逐流,做人好像忠诚老实,行为好像正直廉洁,人们都喜欢他,他也自以为是,可是实际上完全与尧舜之道相背离,因此孔子称这种人是‘败坏道德的人’。”

为富不仁

“为富不仁”形容一心为了发财,不择手段地剥削人民。

此典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滕文公知道想要维持他的政权,必须懂得一些治国的道理,于是他去请孟子给他讲治国的方法。孟子告诉他,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设法缓和一下国内的阶级矛盾。

其办法之一就是使赋税正常,要有一定的赋税制度,并劝滕文公不要穷征暴敛,以缓和人民的反抗。他还引鲁国正卿阳虎的话说:“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意思是:要发财就不能讲仁爱,讲仁爱就发不了财。)

为虎作伥

“为虎作伥”意思是引诱、帮助坏人做坏事。

此典出自《北梦琐言逸闻》:“凡死于虎,溺于水之鬼号为伥,须得一人代之。”

同类推荐
  • 哈佛小天才LQ学商课:和美国孩子一起妙用学商

    哈佛小天才LQ学商课:和美国孩子一起妙用学商

    “哈佛小天才”系列丛书包括《哈佛小天才EQ情商课》、《哈佛小天才IQ智商课》、《哈佛小天才LQ学商课》和《哈佛小天才MQ德商课》等四个分册,分别从情商、智商、学商和德商等四个方面多个角度,精选出一个个生动有趣、精彩经典的哲理故事,每个哲理故事均有精要的哲语阐释和英汉双语名言印证,力求言简意赅地剖析成功的教育智慧,寓教于乐地揭示出哈佛大学最精华的教育精髓,为优秀家长和成长中的孩子打开成功的秘密。
  • 感恩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感恩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中国行会制度史

    中国行会制度史

    本书介绍了行会的起源,萌芽时代,隋唐时代的行会,宋代的行会,元明时代的行会,会馆,近代手工业行会,近代商业行会等。
  • 开阔眼界的语文故事

    开阔眼界的语文故事

    从人牙牙学语时,就开始接触语文。许多深情的诗句,永远地烙印在世人的脑海里。许多抒情的文章,曾打动过你我的心房。语文,是学习、工作、生活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 学校学生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学生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热门推荐
  • 双生花契

    双生花契

    因为签订了契约,昆杨被送到异世界。这是一个人鱼之国,她是下一届的帝王。然而,种安于现状的生活很快被一个叫幽夜的狐仙打断,接着,一大波问题袭来:为什么她死不了?为什么她莫名其妙会痛?这都是迷......亲爱的妹妹,当你累的时候去想一想,在世界的另一端,还有一个姐姐在陪你......
  • 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清代前期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清代前期汉族风俗

    本书作为《汉族风俗史》之第四卷,经过10余年风雨的磨练,现在终于要出版了。
  • 恶魔的迷之笑容

    恶魔的迷之笑容

    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使她真正蜕变成了恶魔,这一次,她决不会再一次犯傻,而时间,却连谁也不等。。。。。
  • 原来她是死神

    原来她是死神

    她天生聪明,招人喜爱。她是老妈眼里的乖乖女,是同学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然而她却是敌人眼里的魔鬼,众神眼里的死神。
  • 通灵的猫

    通灵的猫

    真的有通灵的猫吗?真的有异世界吗?这个世界再复杂,也复杂不过人心。
  • 重生之惊艳风水师

    重生之惊艳风水师

    是谁说的人不会一直倒霉?剩女伍月,越来越不相信这句话了。十几年间,落榜、破产、辍学、失业、丧父、丧母、车祸、负债,没有一天顺利,就连救一只猫竟然也会摔下楼去。什么重生?难道真的是否极泰来!?更有重生福利-----天眼,从此知过去晓未来,判生死断前程,铁口直断,一卦千金。寻宝捡漏,堪舆风水,卜卦相面,治病救人。妙龄少女,惊才绝艳,美丽绝伦,莫倚倾国貌,嫁娶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 唯我与神灵

    唯我与神灵

    叶平安从没想过要出人头地什么的,活着就是对生命的最大感恩,至于什么只手遮天之类的东西,并没有那么多的执着,有则有,无则无。但‘命’之一字,岂是随心所欲,他终究还是要踏入所谓的世道...(哦,听人说,写的每个点一定要有意义,比如某个角色一定要有发挥自己作用的时候,比如某个情节要有自己存在的意义...等等等等。对于这个,我还很差,控制不了,于是只能用一句‘你想当语文老师,我还不想当鲁迅’来安慰自己。)嗯~开始写写看...
  • 刘王爷的不归路

    刘王爷的不归路

    有的人说他像星空,看得见却看不懂,也有人觉得他是一个谜,即使拥着他也仿佛遥不可及。江湖人说,男儿不学刘王爷,空负天生八尺躯。
  • 我的高二生涯

    我的高二生涯

    平淡的高中生活,就看看主角怎么过活。“天生我才必有用”,我有什么用。
  • 憨喇嘛

    憨喇嘛

    愚钝的单身汉憨喇嘛,老实却并不厚道,奇丑,矮小,智力欠缺的他开始了别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