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7300000035

第35章 镜像纠结:扭曲与认同之间(1927—1949)(11)

好莱坞女星登上《电影画报》封面的1936年,好莱坞电影进一步占领上海电影市场。根据1936年5月的一个数据资料显示,上海当月放映的45部电影中有40部来自美国。根据《好莱坞在中国:1897—1950年》萧知纬尹鸿,何美译《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第69页中的相关数据秀兰·邓波尔的童星身份和她的影片更容易为中国观众接受,因此《电影画报》的这个试探是成功的《美国第一份中国电影市场的官方调查报告与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萧志伟尹鸿,《电影艺术》2002年第1期)中指出“作者还注意到三角恋爱和两代冲突之类的题材,因违反传统伦理而不受中国人欢迎。但一般爱情片和历史题材的影片,尤其是喜剧片和儿童作主角的影片都很卖座”。可见秀兰·邓波尔的受欢迎是符合当时中国民众欣赏趣味的。另外,根据同一期上刊登的“万有书库将出《秀兰·邓波尔》画传”的广告推断,此举也是推销宣传的一个举措。。

陈炳洪主编的《电影画报》,以轻松易懂的介绍文章、深入有趣的明星逸事和评传为主,对于好莱坞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介绍和报道,翻译自国外电影刊物的文章也增多了。这一时期,《电影画报》总的氛围是轻快的,对好莱坞的态度也是充满向往的。1936年9月号上郑伯奇发表了《论国防电影》,但是这篇严肃的文章与整个画报风格格格不入,前后也没有响应的文章。

陈炳洪对于电影的观点与郑伯奇有所不同。他认为“人生本是戏,何必太认真!”见《电影画报》第19期编者语他对于国片的期望更是与郑伯奇相反,“现时我们的国人在重重压迫之下,要找寻出路时候,有知道社会人心提倡民众教育的电影,就不能疏忽这种责任。国片制作人,自后应注重积极的,乐观的剧章摄制,否则国片前途就会和消极一样,只有消沉下去而至于自灭”,他反对国片的“悲观化”,认为一批卖座影片“都现出民心的不安,社会的不良,使观众看了只有悲郁,衰颓,烦闷,恐慌的反感。”同上在他看来,国片也应该如好莱坞影片一样让国人逃避现实,忘却烦恼,如此才能受到观众的支持,使国片更加发达。

他的这种观点,贯彻在画报的编辑中,就是对于好莱坞的更加推崇。后期的《电影画报》对于轻松的明星话题非常热衷,好莱坞明星的银幕魅力和私人生活都在画报中有大量的展现。一批翻译和撰写的文章,对好莱坞明星的婚姻爱情生活关注有加,标题如《巴里穆亚离婚是好莱坞的一端恋爱惨剧》(第25期)、《明星们结婚后不能长久的理由》(第25期)以及《女明星演中的罗密欧》(第35期)等文章几乎是每期的必备。对于好莱坞明星的热爱,还表现在大量传记或自述类的文章,有些甚至以漫画的形式灵活表现。好莱坞明星的照片是每一期画报的重中之中,刊登了各个电影公司的当红女明星(她们的名字中英文对照,还特地标明了其所属的电影公司),好莱坞影星的剧照、生活照,甚至童年照片都以不同主题进行刊登,标题及说明(如“光芒四射的美国电影明星”“倾国倾城典型”)都洋溢着影迷的崇拜和热情,亲切的语言让人觉得与这些银幕上的“情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此外,好莱坞女星引领时尚潮流,她们的服装造型也成为刊登的重点。对好莱坞影星的推崇,以对其外貌的推崇为主,男星裸露上半身的照片和女星大胆裸露背部、大腿的照片表明了新的西化的审美取向(第23期上,分别用两位好莱坞影星的照片来定义“男性美”和“女性美”),甚至一组名为“香烟美人”的女星照片还透露了对女性吸烟形象的迷恋。《电影画报》知道对明星的崇拜所延伸出的就是热烈的“明星梦”,因此还刊登了《倘若我们成了明星》(第36期)这样假想性的趣味文章。

好莱坞影星中,除了女星以外,一些性格男星和特型演员也是描述的对象,而喜剧明星卓别林和童星秀兰·邓波儿被提及的次数也很多,这与陈炳洪欣赏轻松“积极”的影片趣味不谋而合。《电影画报》为秀兰·邓波儿制作了特辑,在1936年卓别林到上海期间,更是大幅追踪报道,热情之至。

陈炳洪对于中国影人“走出去”和外国影人“走进来”,尤为热心。他自己两赴好莱坞游历,对于其他中国影人的国际活动也极其关注。1935年7月15日《电影画报》出版的《电影画报》为《胡蝶女士回国特辑》,对胡蝶的海外之旅做了详尽的报道,1936年3月1日又出版《黄柳霜回国特辑》,对在好莱坞影片中演出的中国女明星黄柳霜回国之旅跟踪报道。陈炳洪在《胡蝶女士回国特辑》的“编者话”中认为胡蝶的国外考察,使国片《姐妹花》能够在国外共映,“博得外人的好感”,“在私,这次周胡二氏的观光考察,足资借镜之处很多;在公,他们负着宣传中国艺术,联络中外影界感情的使命,已完成他们的任务了。”他感到,出国考察,“看看人家,比比自己,对于贫乏的中国电影界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后期的《电影画报》在“看看人家”这一点上做得是足够了。这一时期的《电影画报》刊登了大量的介绍性文章,包括《特写》(李支影文,第23期)、《漫谈“音响”》(李支影文,第19期)、《电影的气候制法》(吴自由文,第34期)、《五彩影片的成功》(姚赛瑛文,第22期)等对于当时电影的技术和拍摄技巧都有所涉及,由于有声片和彩色影片的出现,对于这些新的现象都有所报道,这种关注一方面表现出《电影画报》的国际视野和紧跟时代的眼光,另一方面,其中许多对好莱坞电影制作内幕的揭露,是介绍与猎奇的结合。

这些文章中呈现出的好莱坞是一个工业奇迹,一个“理想王国”。第二十期上描写好莱坞明星子女的学校时,形容“这是一个最完善的学校,那里面的学生也是幸运儿”,第四十一期《到好莱坞旅行去》将好莱坞提供的舒适和享受仔细介绍。对于好莱坞的批判,更加侧重的是对其资本主义商业性环境下所产生的问题的揭露,如《好莱坞临时演员的悲惨生活》、《影圈里以人为货的经纪》等,因为多为译作,可以提炼的观点和批评都有限。

通过这样的对比呈现,自然只能比出国片的“贫乏”和不足来。事实上,1936年至1937年,在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上海电影界救国会成立,开始了“国防电影”运动,一批革命题材的影片出现,对于电影界的震动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后期的《电影画报》上几乎感受不到国民族电影运动的热潮,零星的文章被更多的好莱坞报道所掩盖,《电影画报》成为了专门报道好莱坞电影的影迷刊物。

陈炳洪将国片复兴的希望寄托在增进国际交流、借鉴学习好莱坞之上,他的想法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追逐虚幻的好莱坞影像,而不能提出有效的促进国片进步的方法,最终失去自己的声音,与时代主题相背离。

《电影画报》1937年7月出版了最后一期刊物,之后可能因为战争突然爆发,无疾而终。

从重国片到重美片,《电影画报》的转变,从表面上看,两位主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透过他们迥异的背景、视野对好莱坞的呈现,表达了不同的电影艺术观念。相较于同时期创刊的其他电影刊物,《电影画报》的影响力不是最大的,迄今为止,它几乎没有进入到其他电影史研究者的视野中,相关的记录甚少。然而,笔者认为,作为一份电影画报(名副其实),它短暂的4年(在当时的刊物中,可能算是比较长寿的了)贯穿了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见证了国片的勃兴和好莱坞片的流行,见证了软硬电影之争,也见证了好莱坞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它前后截然不同的风格倾向,恰恰成为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史料。着眼于电影刊物对思想传播和观众引导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笔者希望以《电影画报》为起点,将更多的早期电影刊物引入电影史研究的视野中去。

同类推荐
  •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阶段的鉴赏讲述西乐的发展: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二十世纪等。
  • 视觉艺术欣赏

    视觉艺术欣赏

    孙殿武编著的《视觉艺术欣赏》从细节入手,以作者的审美经验,对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艺术进行结构,分析解读美,传达给读者更多的是审美感受,从而更贴近读者,让读者更快捷、更清晰地感受视觉艺术的魅力。本书向读者展示的数百件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作品,都是世界级的经典艺术精品,堪称视觉艺术的盛宴。
  • 等待香港:香港制造

    等待香港:香港制造

    等待香港系列两册以香港牛津同名4册为蓝本,经作者挑选,择精华编为两本,林奕华的文章,好似同他一起坐在沙发上,轻松地听他娓娓分享对每样事的想法和感受,是他把认知的分享给读者。同时,他又像一个敏感的聆听者,把一些“回答”转化成“提问”。而在这两本书里,作者基本完成的了早年的一个夙愿,写几本书,白描出香港人的感情与文化基因。
  • 宝石名鉴

    宝石名鉴

    一本装帧设计高端,同时内容非常基础的宝石书,看完之后,令人赞叹——宝石的芳华,千年累积,经过雕琢,流传百世。关键基础鉴定法、选购秘诀、评选等级、基础知识讲解、如何看宝石鉴定书等,让入门者在选择宝石的时候心中有数。26种宝石,世界分布图,令人目不暇接。
  • 世界文明史简编

    世界文明史简编

    书稿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为指导,吸收当今史学界最新的学术成果,以史学家的严谨态度,并从文明史本身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着手展开阐述。《世界文明史简编》内容包括:文明的起源、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希伯来—犹太文明、古代美洲文明、西方中古文明、拜占庭与俄罗斯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印度中古文明、日本中古文明、科学革命、产业革命、走向全球化。
热门推荐
  • 那年夏天,我与你相遇

    那年夏天,我与你相遇

    那年夏天,他们相遇在学校走廊,原以为是陌生人,到最后谁也离不开谁,他对每个女生都是冷漠脸,唯独对她,关爱有加......经历了许多事,分分合合,最后......
  • 重生三国当太守

    重生三国当太守

    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事故重生在三国时期。出生汉代皇室宗亲之家,出生便为兴复汉室而努力。他为了保护自己此时父母家人,建军队,做功绩,为大汉出尽全力。可是,当他平了鲜卑,回程之时却得知自己已经家破人亡,他该何去何从?
  • 黑麟记

    黑麟记

    黑麟王朝的未来,是毁灭,还是重生?在黑麟王朝的最后十几年中,两个神秘少年的出现震撼了整个大陆。斯诺·维尔莱特,带着紫色的瞳眸,成为了这个魔法被禁止的大陆上,最后的魔剑师。罗兰·克里斯蒂安,则怀揣着阴谋和不变的承诺,步步蜕变为新的预言者。两个预言之子,为了追寻自己的身世,为了验证古老的预言,为了守护心中所爱,纵横于整个兰蒂斯大陆。乱世的帷幕渐渐升起,感人的爱情,朝堂的阴谋,尘封的历史,也将伴随着他们的身影,一一上演。
  • 吕后与陈平

    吕后与陈平

    秦朝末年,阳武县人陈平去参加项羽的反秦起义军,路上救了逃亡中的吕雉,二人从此相识。陈平离开忌贤妒能的项羽投奔刘邦,六出奇计为建立和巩固汉室江山立下大功,是著名的开国功臣,被做了皇帝的刘邦封为曲逆侯。单父县人吕雉听从痴迷相术的父亲吕公的安排下嫁刘邦。刘邦率兵反秦,吕雉被抓入秦廷监狱,受苦遭罪,险些丧命。楚汉战争中她被项羽捉住,在楚营中做了两年多的人质。刘邦得了天下,另寻新欢宠幸年轻貌美的戚妃。吕雉不能容忍戚妃的夺嫡行动,求助与自己同患过难的陈平出谋划策,使一对儿女避免死于非命,保住了她的皇后位。刘邦去世后,吕雉揽政弄权,寻仇解恨,肆意杀戮刘氏皇族子弟和贬谪敢于直谏的大臣,令陈平茫然、后悔。陈平采取曲意逢迎的策略,赢得吕后信任,保护了一些刘氏皇族子弟和刚正老臣,虽多次涉险仍忠诚无畏。陈平联合太尉周勃、齐王刘襄、朱虚侯刘章、颍阴侯灌婴等剪除吕党,安定了刘汉王朝。
  • 乔霍伊姆魔法学校

    乔霍伊姆魔法学校

    拥有数千年历史的魔法协会再一次踏上了古老的中国大陆。乔霍伊姆魔法学校又一次的成立了。这回没有文化大革命来阻挡他传播魔法的步伐。魔法兴起,道教佛教怎能安心。
  • 活学活用三十六计

    活学活用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虽是薄薄的一本,却含千般变化,万般计谋私,《三十六计》以《易经》为依据,根据古代阴阳变化之奥妙,以辩证法思想论述了战争中攻与守的关系和变化,被喻为中国人无形的“智慧长城”。如今,三十六计已远远超出了军事斗争的范畴,被广泛用于各种领域。无论是变幻莫测的商海,还是复杂纷纭的人际关系,都可以从中得到借鉴。为使读者朋友能够深刻领悟三十六计的精髓,真正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三十六计活学活用》在编写过程中穿插了大量的古今经典案例和入木三分的故事点评以供参考。
  • 又还秋色

    又还秋色

    命运从她和母亲被二房算计逐出家门那天起就没有厚待过她,直到他的出现,然而家族的仇恨使他不得不踏上不归之路,委身入赘,只为查出幕后主使。当真相解开的一刻,多年遍寻无果的暗恋已然成为兄长的女友,他选择是对是错?豪门姐妹,书香子弟,争斗才刚刚上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新世界的异能者

    新世界的异能者

    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两百年了,人类慢慢的从当初的灾难中恢复过来。由于人口的锐减,人类在地球上霸主的地位,变得摇摇欲坠。地球如今的发展步入了未知的轨道......
  • 我在古代开赌坊

    我在古代开赌坊

    陈柔原本是赌场的一名高级荷官,技术一流却发誓绝不赌钱。莫名其妙穿越到了钥威王朝变身11岁的洛一一。为了养妹妹找弟弟,四处找工作无果,最后重抄旧业,在古代开起了赌场,教起了古人玩poker。正当自己做得风生水起,票子数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终于得知了弟弟的下落。在漫漫寻弟路上卷入了王朝的皇位之争。昔日恩人是否真心相助,今朝爱人是否一心相许?荣华富贵美人珍馐,运筹帷幄恩怨情仇,还是怀念当年做个小荷官,搞搞活动,轻松过日
  • 衔尾蛇之役

    衔尾蛇之役

    在一款火爆的游戏《天道》中,白冶无意中加入了一个神秘的组织“衔尾之蛇”。而这个神秘的组织背后竟然隐藏了世界“空白的六百年”的秘密。而这个秘密的背后,是矛与盾的摩擦,正义与正义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