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7000000017

第17章 晨光渐明的白日(1)

苏锦深和陈致善的交往,如果权且可以称之为交往的话,像中学时代的笔友。很少通电话,只是传简讯。也不是对话式的内容,没有必须回复的压迫。

“我刚刚经过荷里活道,看到画廊里在展出吴冠中的画。线条简单的水墨画,确是千真万确江南小镇的美。”锦深收到致善这条消息的时候,正在开会。投影仪播放的PPT里,是各种分析业绩和销售增长趋势的图表,饼图、线状图、柱图,制作精美,附着大量数字。她读完这条短信,收起手提电话继续听业绩分析会。

夜晚她下班回家,坐在巴士靠窗的位子。途经荷里活道,看到沿街画廊里展示的各种作品,忽然想起了陈致善的短信,于是努力搜索着巴士沿途经过的画廊。巴士在一个十字路口红灯亮起时停了下来,她望到车窗外面的画廊里一幅线条简单的黑白水墨画。玻璃门上贴着一张海报,写着“双燕·吴冠中作品展”。她在巴士等待红灯的短暂时间里望着那张画出神,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发出急促的叮叮声,可是这几条勾勒出的黑色线条于白色画纸之上,却像是营造出了一个尘嚣之外的独立空间,只听得到江南小镇微风拂过的声音。

巴士徐徐启动,爬过一个坡驶离了荷里活道。她拿出手提电话回复陈致善,“看到了吴冠中的画。有遗世独立的意味”。回复完,收起电话放进包里。巴士里照例冷气强劲,她坐在后排。车厢里几乎没有人,到站时上来的乘客几乎都选择爬上楼梯到二楼的车厢。只有一个学生打扮的男生倚在下车门口的栏杆上戴着耳机打电子游戏。她习惯性地望向窗外驶过的街道和建筑,笼罩在无声的喧闹和忙碌里,这喧嚣和忙碌也就显得虚空起来。手提电话安静地躺在包里,没有任何动静。这本来就是她期望的,舒适而不尴尬的沉默空间。

中午,她穿过中环错综复杂的廊桥去吃午饭。高档商场的过道两侧在做一个小型展览,是几幅色彩鲜艳、笔调质朴的画作。黑压压的西装人潮从过道里经过,交谈笑闹的声音几乎要把廊桥的顶掀开。她裹在这黑色人潮里急速向前,周围的同事还在抱怨着几个技术性的问题,她透过人潮的缝隙瞥了一眼画作,猜测是附近哪家小学的学生习作。午餐回来的时候人稀落了很多,她得以停下来看一下立在过道一侧的展板简介。

“保拉·莫德索恩·贝克尔(1876—1907),德国画家,早期表现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文字介绍旁边附了一张黑白照片,是少女时代的贝克尔的半身照,温驯的女学生模样。

她未曾听说过这个画家,她的画作,看起来如同稚童的习作,不成比例且不受约束,唯有那些眼神,安静寂寥。展出的几幅作品大都是女人和小孩,只有一副男子肖像。她拿相机拍了张照片,发送给了陈致善。

“里尔克。”他回复说。

她亦未曾听说过这个名字。

你还在吗?在哪个角落?

你对所有这一切知晓得这么多,

掌握得这么多,你却就这样离去,

对一切敞开着,仿佛晨光渐明的白日。

不知何时,我们从我们的进步滑落到

我们并未意欲的某种事物里;

在那里,我们仿佛陷入一场梦,

在那里,我们死去不再醒来。

“这是里尔克祭奠贝克尔的诗。”他发了几次短信,断断续续地跟她解释里尔克和贝克尔之间的情谊。

“艺术家总是比常人具有更丰富的情感,所以他们的画和诗才可以打动人吧。”她发送完这句话,顺便去Google搜索了一下这两个名字。“对一切敞开着,仿佛晨光渐明的白日。”她说不出哪里好,但这句话就像清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渐渐亮起的晨光,让人看到一切渐趋明亮。

也会提及食物,附近的餐厅及招牌菜式。食物无论在什么场合总是一个受欢迎的话题,即便如锦深这般不挑剔之人,亦可作为谈资。她带同事去致善介绍的餐厅,隐藏在街市巷尾的小店,味道确是出奇的好。

甚至是她家门口小巷里缩在大楼后面的一家小铺子,也是致善推荐。她久居于此,从未留意这家店面只有一平方米左右的糖水铺。铺面没有座位,只有红豆汤、绿豆汤和番薯糖水外卖提供。她去买绿豆汤,给黛西也带了一份。黛西吃完,惊呼这是最美味的绿豆汤。黛西一向夸张,但果真是细细密密的清爽口感。

这个南方城市气候依然温暖,但是夏天已经有颓败之势,不复七八月里的燥热。锦深已经报名参加冬季的马拉松比赛,开始训练计划。她习惯清晨在码头附近跑上一个小时,完成十公里的距离。周六下午,她去公园参加更为专业的训练课程。

“可以来看你训练吗?”他问。

“可以,就是沉闷得很,你可能会无聊。”她回复。

“没关系。请忽视我的存在就好了。就把我当作在公园里休憩的路人。希望不会影响到你。”

陈致善带了本书,在公园找了张长椅坐下。长椅旁边的大树枝叶茂盛,树阴将午后的阳光完全遮住,是一个非常舒适宜人的阅读环境。他的位置离运动场有些远,从他的角度望过去,可以看到几个穿着背心短裤的人围在教练附近。他努力找寻了一下,看到锦深穿着白色T恤衫和深色运动短裤,头发扎成一个短短的马尾。

这是个小型运动场,跑道里侧的足球场有几个男生在踢球,偶尔传来几声大声的叫唤。除此之外,几乎安静得没有声音,只听得到风吹过树叶的摩挲。跑步练习的几个人沿着跑道不知疲倦地一圈圈跑动着,站在跑道边的教练一边看着手中的计时器一边做着记录。

他看不清锦深的脸,但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轮廓,跑动起来身体的剪影,她的有节奏的摆动的双臂和矫健的步伐,像一只轻巧的鹿,似乎这样的运动是毫不费力的事情。

初秋的阳光依然迅猛,照射在跑道上折射出点点的光。他坐在一棵大树的树阴里,望向在强光里奔跑的黑色剪影。他的目光随着她的步伐移动,恍惚间竟分不清这奔跑的身影是十六岁的中学少女还是二十八岁的锦深。他看了一阵,低头翻开随身带的书,是里尔克的诗集。他读几段句子,抬头望一下远处运动场上那些奔跑着的人群。他发现这样的环境最适合读诗集。那些零落却又稠密的文字,可以被分解开,然后在视线望向远方的时候得以慢慢体会这样的文字,并把那沮丧悲伤消融在秋日午后的暖阳里,只剩下微微的寂寥和忧伤。但这寂寥和忧伤也是美好和恰到好处的,诱生出对当下的一种深深的眷恋,于是愈发享受这种氛围和情绪。

有时他等她训练完,洗完澡换完衣服一起吃晚餐。她背着一个大大的双肩包,装着跑步需要的装备和水壶。吃完饭他们坐小巴回家,车上几乎已经坐满,只剩下前后排两个位置。他坐在后排,看到锦深坐在前排抱着双肩包的背影,脖颈又细又长,扎着短短的马尾,露出贝壳一样小小的耳朵。车子在狭窄的马路上疾驶,锦深的背影纹丝不动,静谧得如同一桩雕塑。他几乎有种冲动想要伸出手去触摸那细长光滑的脖颈。

他喜欢上了坐在公园长椅上看书的环境。树叶投射下来的阴影将这块地方和阳光照射下的运动场隔离开来。那些年轻的奔跑的身体似乎带着无限健康的能量,将一切黑暗的抑郁的物质抖落在了阳光里。这视野所及之处亦带给他足够抵御疲惫孤独的能量。

他尽量不去打扰锦深的练习,将这温和明媚的感觉与锦深抽离开。有空的时候,他在周日也会过来,随便翻书,或者发呆。运动场上依然有年轻人的身影。他的目光习惯性地在跑道上的人群里搜索。虽然他知道,锦深周日是不来这里练习的。这运动场的场景日日相同,最多只是天气的些微变化。但是没有锦深出现的运动场,似乎失却了那种可以溶解一切黑暗物质的光芒。

每个周六下午,锦深总是会准时到达运动场。有时她会早到些时间,做一些热身的活动。她可以望见运动场旁边的公园里坐在长椅上看书的陈致善。周六下午的公园几乎空无一人,他的存在一目了然。他似乎很投入地在低头看书,微微蜷着背,手肘抵在膝盖上,稳固得简直可以读一辈子的样子。她没有去打招呼,无意破坏这份与世隔绝的空间感。

致善似乎总是在合适的时间点出现,比如她刚刚训练完,或者冲完凉换完衣服走出运动场的时候。这种碰面的方式,就好像一起读书的同学在课间相遇,打招呼,询问是否要一起吃饭,如若另有安排,亦是顺理成章没有任何尴尬。

她知道他坐在那里。但也没有非要去打招呼或者碰面的压力。好像他只是恰巧也在此地而已。

她一直都和人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过分的亲近。与人的关系都处在一种微妙的平衡里,可以融洽相处,但转身离开亦不会有丝毫眷恋或者遗憾。那种激烈的、亲密的依附感,总让人感到压力沉重。

中学时她似乎有过一个比较亲近的朋友。是一个体型微胖的女生。因为生病休学了一年,从高一个年级降到了他们班上。她被安排坐在锦深的旁边,算是扶助新同学的安排。

她很尽责地借给她过往的讲义,在团体活动中主动与她结伴。这种出于不让她在新环境中难堪的善意被当作了友情的讯号。她邀请锦深去她家,给她看她收藏的戏曲卡带和签名照片,写给暗恋的男生的尚未寄出的信。

她因为生病休学的缘故,比他们都大了一岁。这相差的一岁在那个青春期的敏感时期却是一条明显的分水岭,将她和锦深她们那些细细高高尚未发育完全的女生区分开来。她微胖的身材裹在白色衬衫校服里,胸前的纽扣几乎快要崩开。周围的男生总是阴阳怪气地对她说话,她不予理睬,依旧把胸脯挺高,好像有种骄傲和懒得解释的意味在里边。

她喜欢的东西在中学女生看来亦是奇怪的。她热爱越剧,愿意省下零花钱去看一场越剧表演,像其他女生疯狂追逐港台明星一样崇拜越剧名角。有时她戴上随身听的耳机一个人听戏,听得入神就跟着哼几句,引来其他人侧目。

总之她的氛围,多少给人怪异的感觉。这让锦深有些尴尬。其他学生大抵是看低她的。她与外界的格格不入和对锦深的亲近给锦深带来烦恼。

锦深其实并不是特别喜欢她。更确切地讲,是对她没有那种一定要成为亲密朋友,分享彼此秘密的需求。但也不可能提出决裂,这样一来反而更加郑重其事得如同密友一样了。所以只能在一种被动接纳的局面里。

假期里她给锦深写很长的信,事无巨细地告诉锦深她的生活和烦恼。她的字体娟丽,瘦瘦的,挤在一起,和她本人差距甚大。每次信纸都不一样,印着不同的花卉和卡通图案,有时是古典的字画作水印。

锦深坐在书桌前读完,仿佛可以想象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戴上随身听的耳机,用胖胖的手指用力握紧笔埋头写信的样子。她取出信纸想要回信,坐了一阵,终究是作罢。

后来锦深升入新的高中,她去城市的另一头念一所中专学校。她仍然持续地给锦深写信,有时隔几个星期,有时隔几个月。这种一厢情愿的友情总让锦深带着愧疚感,似乎是一直在攫取别人的感情而毫无回报的掠夺者。

她在信里诉说着诸多不顺。无知而又傲慢的同学,愚蠢的课程,不知所谓的专业,她一边抱怨着自己落入人生的窠臼,一边憧憬着锦深的生活。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锦深生活的憧憬慢慢幻化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好像自己的生活越糟糕,对方一定过得越好一样,于是又加入自己的期望。

“锦深,你如此优秀,将来肯定不会像我这般沉没在这无垠的平庸里。希望将来我可以以你为荣。”

读到这一段,锦深有些惶恐。她竟成了别人的期盼。继而又有些恼怒,凭什么无端要自己活在别人的希望里,去承载别人生活里的失意。

她最后一次写信给锦深,在信末说:“锦深,我现在的生活,如若可以称之为生活的话,如一潭死水。唯有跟你的通信,是这死水的一点点生机。我竟没想到,失去你的友情之后的新生活居然如此举步维艰。但我们彼此终究是已经走上不一样的道路了吧。尽管如此,依然期待你的来信。”

好像是期末考试的阶段收到的这封信,如同其他的许多信件一样,锦深熟悉这种弥漫在信里的抑郁的情绪。只是这信末的祈求有穷途末路的悲哀,她收起信,没有回复。

她周围常常围绕着一些人,一起做某些事。她和这些看上去像朋友一样的人维持着所谓友情一样的东西。但她掌握了控制友情的程度的方式。这种关系,显得更加宽泛和松散。她学会混在四五个人的团体里,讲合适的话,开合适的玩笑,交换一些无关痛痒的秘密。一起结伴出行,但不跟其中的任何一个走得太近。这是她找到的安全的友情关系。

以这种方式建筑的关系,在分别时亦不会产生任何的伤感。那些在毕业同学会上痛哭不舍的场景,在一起互相留下各种可能的联系方式的做法,也就毫无意义。她知道人与人的缘分其实也就到此为止了。在的时候云淡风轻地相处,走的时候干脆明朗地告别,无须放大感情勉强维系。

她对感情的这种态度,自然包括爱情。她试图去接触并建立情侣关系的人,通常只是既不喜欢也不讨厌。可能会渐渐熟悉,但没有任何意图去了解。可以接受他进入她的生活,甚至身体,可是却没有办法,也无必要进入彼此的内心。只是一个不反感的存在,在彼此的一侧。

或许陈致善是个例外吧。他没有给她带来想要维持距离的压力感。相反地,那好像是一种恰好就应该在这里一样的一种存在。她甚至想要见到他,或者看到他的只言片语,如同她对跑步的渴求般。

他带她去运动场附近的街市大排档吃饭。穿过肮脏混乱的菜市场搭扶手电梯到楼上。街市二楼竟然是成片的餐厅,简易餐桌椅就摆放在门口空地上,菜市场各种生鲜的腥味弥漫在空气中,混杂着各家餐厅传出的味道。这躲藏在狭窄闹市里的大排档粗野豪迈,简直如异域之境。

他们在一家泰国菜餐厅坐了下来。一边喝啤酒一边吃咖喱。这种嘈杂和粗放的环境让人放松。

“经常来这个公园看书吗?”锦深问致善。

“嗯。这个季节天气不错。我虽然不擅长运动,可是却喜欢看运动场上人们奔跑、打球的画面。在阳光下肆意流汗,汗滴折射出的晶莹的光,好像可以照进最黑暗幽深的角落。”他说。

同类推荐
  • 水穷处

    水穷处

    男女情感的悬疑之作,坊间流传的爱情真相,探询当代婚外情根源。这是一部关于情感问题的悬疑性小说。主人公张望的办公桌上在同样的时间段出现了同样内容的五封匿名信,一个自称他“曾经拥有过的女人”告诉他,她和儿子都很健康,只是偶尔有点想他。这给事业有成、家庭稳定的张望带来了无比的恐慌。当第六封信到来时,他决定沿着他的情感记忆,去寻访这个神秘的女人。他不禁陷入深深的迷茫和反省中。他不知道他爱的女人到底是谁;也不清楚哪个女人真正爱他。爱和恨的边缘又到底在何处?忠诚与背叛又如何能分清?家庭在男女情感中又究竟占多大的份量?对于一个中年男人而言,“行到水穷处”便得返璞归真,“坐看云起时”已是无思无欲……
  • 最后一个莫希干人

    最后一个莫希干人

    事发生在1755-1763年英法北美殖民战争期间。年轻的英国军官邓肯·海沃德少校陪同两位姑娘投奔她们的父亲,途中他们遇到外号叫“鹰眼”的猎手与他的两个莫希干族朋友。在鹰眼等人带领下,海沃德等终于抵达威廉·亨利堡垒……
  • 向阳孤儿院2

    向阳孤儿院2

    长篇小说《向阳孤儿院》取材于真实的孤儿院,由一个个鲜活而真实故事加工改编而成。小说以日记的形式书,,一天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及真实性,在情节设计上巧妙新颖,故事引人入胜。
  • 水浒群英传

    水浒群英传

    《水浒群英传》是以施耐庵的《水浒传》为基础,融入新派武侠文学中的江湖形象,更具感染力和趣味性。全书以原著前七十二回为蓝本,在殷天正、袁士霄、卓不凡、朱子柳、包不同、铁罗汉、任我行、乔峰、张无忌、风波恶、史仲猛等武林群英的江湖传奇和与朝廷的对立抗争中,展开了新颖、荒诞而离奇的故事,让你在阅读中会为新的情节与人物所感染。附有新派武侠小说《梁山回头客》和《杀向江湖不留情》(节选)。配有人物插图,为你提供了阅读时的休闲和享受。
  • 此去经年

    此去经年

    本书描写了都市普通人的生活、工作、爱情和友情。塑造了一个被自己的“优良品质”所累最后甚至不容于世的女子。因为责任,她是个一年工作360天疲惫不堪的劳模,但获得的升迁却是一次交易的结果。因为深情,她多年深陷在一段不清晰的“仰慕”单恋中,蹉跎了好时光。因为善良,她一次次介入亲友的情感纠葛,一次次付出关怀又一次次遭到嘲笑。这个外表光鲜、成功的单身女人的内心常常处在疲惫、困惑甚至绝望中。
热门推荐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

    本书分中国篇和外国篇两部分。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以及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
  • 奇迹寻踪3:消失的标本馆

    奇迹寻踪3:消失的标本馆

    短短的吃麻辣串的工夫,刚游览完的标本馆居然凭空消失了!三个人眼睁睁地看着原来的高楼变成了空地,那么大一栋建筑是上天还是入地了?啧啧,好可怕的半人半兽的怪物一群群地出现在小侦探们面前,他们究竟从何而来,难道来自烈火熊熊的地狱?先进的飞行船上隐藏着怎样的惊天大秘密,荒凉的半兽人星上的大卫是敌人还是朋友?古怪的日记本还会自己往下写日记吗?胡柯北变成了狰狞的半兽人,他还能变回原样吗?爱喝可乐的猫人爱丽丝跟着三个小侦探到了地球,她闹出了怎样的笑话?她不为人知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 都市炼血伏魔录

    都市炼血伏魔录

    血脉战士将天地之气导入自身与神兽血脉结合由此创造了适合人类修炼的功法,经此功法人类实力大大提升,最终不负众望以精锐殆尽的代价将魔族赶回魔界,人族又趋于和平,经过千百年后,仅存的血脉战士血脉逐渐稀薄,变为隐性血脉,消失与人类视线之中。
  • 哈喽,猛鬼督察官

    哈喽,猛鬼督察官

    谁说有双阴阳眼就能咸鱼翻身啦?呜呜呜,天天看到我面前转真的很怕怕啦!忽然有一天遇到都敏俊西氏的督查官,上天入地,打鬼能力强,帅帅的督查官你嫁给我好不好,我就给你打打杂,我们一起去捉鬼。萌系见鬼师vs高冷宠妻鬼督察甜蜜遇鬼奇缘。
  • 咸鱼要革命:星途坦坦

    咸鱼要革命:星途坦坦

    洛一一从成为星云娱乐的实习生开始,就噩梦连连。她比任何人这都清楚,蔚风和穆子宸就是噩梦的初端。一个绯闻不断,却没有一个女主角是她。一个整日惹是生非,却每件都和她有关。
  • 大学生礼仪

    大学生礼仪

    本书是绵阳师范学院礼仪教研室在多年的礼仪教育和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礼仪教材。教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总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为:绪论、日常礼仪、仪态与界域礼仪、学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文书礼仪。其中,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职业发展前景编写的篇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贴身狂医

    贴身狂医

    特种军医回归都市,奉命保护美女,然而,任务并非如此简单,黑道仇杀,阴谋层出不穷,纸醉金迷的都市生活,很容易腐蚀一个人的内心。面对各路美女所组建的温柔乡中,看他如何左右逢源,游戏花丛,最终找到自己的真爱。
  • 独婚记

    独婚记

    冷静,伏击,瞄准镜。退役前,其队长形容其,没任务时二的要命,出任务时就比死人多口气。一场意外夺取了他的右臂,离开成了唯一的结果。她大他六岁,繁华都市坐拥自己的商业帝国。看似辉煌成功的人生,也只有自己知道心底的枯竭和渴望。自己都觉得不可能的爱情翩然而至,坚守还是放弃?爱情面前,最重要的是什么?
  • 杏花醉雨令

    杏花醉雨令

    男友的背叛,让她一气之下跳入了杏花树下的池塘,一朝穿越,她变成了侯府的千金小姐,且看她如何俯瞰天下,找到如意郎君!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