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3100000047

第47章 当代电影的发展走向与理论思考(12)

《站台》用十年的时间展示出时代与传统的悖论,和由此而导致的个人困窘状态。《小武》和《任逍遥》则是用几个生活片断,勾勒出了同一的主题。小武是一个小偷,但身份的特殊并不影响他所持有传统观念,作为一个有着正常人性的小偷,小城轰轰烈烈的现代化发展,让他已经无法从容地面对和宽容地忍受现实的种种对抗,流落街头的命运势在必行。导演对小武的命运并不是拍手称快,而是引导我们对他投去温情的一瞥。贾樟柯质疑了简单的道德评价,揭示了传统在现代情形中的困境,也塑造了小武这样一个戴眼镜的“小偷”的独特形象。小济,以及和他一样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对未来充满迷茫和幻想,被自己的幻觉鼓动着,以为一进入社会这个“自由”的环境,就可以实现年少时的梦想。然而种种“狂妄之举”最终只得以头破血流而落幕,所谓的“任逍遥”式的狂欢都只是一种外在的形态,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他们无法割裂现实的羁绊,只有带着孤独和伤感的神情接受现实的洗礼,等待他们的是个体生命的自我救赎。

如果说第五代导演的“黄土地”是一种外来文化对原始文化的“唤醒”,原始文化由此迈出了现代的步伐,展示出一个清晰而乐观的民族神话;那么在第五代影响下诞生的“小城”,则是原始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质疑”,是原始文化被唤醒之后的犹疑和困惑。

他们发现,眼前已经不再是美满的神话,而是举步维艰的现实世界。他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自身,还包括更多历史的、传统的力量。虽然身为青年,但他们已经和自己的生存环境与价值规范密不可分,如同黝黑魁伟的城墙,遒劲苍老的高原,不动声色地占据着每一个人的心底,并且是如此地庄重和神圣。这种自在的道德力量和文化魅力值得所有的人为它俯首敬仰,即使有时它显得如此顽固守旧、落后僵滞。因此,在贾樟柯的镜头下,那些反差极大的画面就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美,因为“和谐的真正含义在于艺术表达方式与其表述对象之间的高度统一,在于意念与形象之间的互证互译”贾磊磊:《电影语言学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页138。。这又表达出贾樟柯心底的另外一种意愿,即对本土文化的深沉留恋和理性尊重。

传统与现代的悖论是个时代的难题。可以看出,贾樟柯对此也抱着一种两难的态度,他的目光中有恋恋不舍,也有无奈痛惜,意识形态的多变已经让他无法作出唯一的选择,客观地面对、忠实地呈现也许是最好的办法。正因为这种尊敬现实、反思现实的态度,贾樟柯把电影的隐喻性与时代的困惑相结合,既执著,但又相当隐晦地表达出了这种悖论。这种反思并非从贾樟柯开始,但把电影镜头定格在有更多矛盾和困惑的小城,并在常与变的悖谬中,促使我们对现代化重新进行审视,贾樟柯走在了五代后导演的前头。

三小城困境的文化探求

由此,贾樟柯用自己的镜头语言,在多种变化关系中,建构出小城这样一个文化意象。正如前所述,这个文化意象,特指经历改革的阵痛并艰难蜕变的小县城与中等城市这样特定的地域空间。这些地域空间有着共同的历史因袭和共同的历史遭际,更重要的是在都市的逼仄下,创造出一种共同的经验。如果套用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话来说,小城的共同经验就是“受到束缚的朝圣之旅”——被限定在固定的共同领域内体验这种被都市逼压的小城人,开始将小城想象为他们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享有自我的主权和价值。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页71。因此,虽然小城文化是从个体经验出发,但指向的却是历史、社会和民族等“宏大的叙事”,没有封闭于孤立的个体情感之中,在目前的中国社会和文化环境之下,显示了生存的文化基点。

贾樟柯的小城电影出现于新世纪前后,正是全球化潮流日益高涨的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对抗也最为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城变迁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意义,便清晰地显现出来。中国小城“是农村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教育中心”费孝通:《费孝通论小城镇建设》,群言出版社,2000年,页116。,中国是乡土中国,两者背负着同样深厚的历史传统。于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就有了一脉相承的历史命运,一方面充分表现了现代文明对传统社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传达出传统社会在此作用下的回击与反应。影片中小城与都市的关系,就正好暗合了当前中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与西方的种种关系,小城的命运成为当代中国现状的缩影,以一个完整的时空再现了大中国变化中的方方面面。

在贾樟柯的小城影片中,都市与小城是一种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在对此关系的处理上,贾樟柯采取了“单维”的策略,即把所有目光都集中在小城身上,都市则进行了虚化。在影片里,看不到都市真实的面目。但是,都市并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他者”,它的影响无处不在,甚至左右着小城年轻人的生活,在他们的头脑中占据了主体的地位。所有通过电影、电视、收音机等媒体和其他渠道获得的有关都市的信息,无疑都进一步夸大了都市在小城人头脑中的形象,成为小城变迁中的催化剂,加快了小城人突围的步伐。小城与都市成为此岸与彼岸的关系,都市成为小城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小城出现了暂时的盲目,对主体身份的确定似乎不再有其他选择的考虑。在一股义无反顾的“超越”的冲动下,出现了灰色的一幕。

小城的这种状态并不是孤立的现象,与在都市影响下逐步变迁的小城一样,中国在时代的影响作用下,也一步步接近全球化。因为,“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恰恰正是现代文明演进的一种必然趋势”孟建、李亦中、StefanFriedrich主编:《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146、28。。与国际社会的接轨,让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作为弱势文化,我们的文化机制无疑受到西方强势文化有益的影响。但与此同时,“在全球化的时代,所有人为的中心结构均被资本的流动和新的国际劳动分工所消解。一种新的身份认同危机随着(处于帝国之中心的)西方理论向(处于边缘地带的)东方和第三世界国家的运动而出现在民族文化的机制中”孟建、李亦中、StefanFriedrich主编:《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页146、28。。因此,我们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强劲的入侵和渗透,面临着向西方趋同的极大可能性。由此看来,小城混合了压抑和梦想,混合了发展的冲动和失落的恐慌的文化经验林旭东、张亚璇、顾峥编:《贾樟柯电影——站台》,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页204。,无不是发展中中国的真切写照。它们二者一样面临被同化的威胁,亟待它们做出性命攸关的抉择。

对这个属于时代的问题,贾樟柯进行了辩证的反思,对小城状况采取了客观呈现的态度,即便如此,我们仍可看出他内心取舍的标准。小城电影的确呈现出小城面临着被都市文化同化的焦虑,但贾樟柯的镜头自始至终都对准了小城的一举一动,没有轻易割舍任何小城人生命体验的表述,而都市在他的叙述中,则是被悬置的。因此,即使影片透射出黯淡的灰色调,具有典型的纪实风格,但隐藏其中的深厚炽热的情感仍然能够扑面而来,只不过因为抉择的复杂、判断的无力,这种情感无法得到宣泄式的释放,只能深藏在一幅幅看似冰冷的画面里。所以我们可以说,贾樟柯的着眼点是在小城自身,他的影片是对小城主体性的确立,他要通过对小城本土文化的挖掘来确立小城的文化定位问题。

同样,中国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出路,也是着眼于本土文化的主体性。通过对本土文化和民族生存现实的关照,坚守民族文化传统,坚守民族精神状态和精神需求,扬弃自身的劣根性,推崇独立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至于灰色,那只是由于青春的放纵和叛逆而暂时形成的一幕,是必须度过的不成熟的成长阶段。只有经历了这一切变化,才能真正立足于本土文化,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对立中,把握自身的主体性。

这样,贾樟柯的小城就扩展为一个大的影像,成为中国的化身,小城艰难的步伐形象地折射出中国在发展中焦虑的生存状态。小城与中国,就不再是局部与全局的包含关系,二者已经合而为一,实现了意义上的重叠,共同体现了历史的犹疑与抉择。贾樟柯用自己的镜头语言关注着周围的世界,小至故乡小城,大至我们的民族,表达了他对这些时代问题积极的思索,并为此提供了一种探索的可能。

同类推荐
  • 文物之美与工艺学(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文物之美与工艺学(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国际艺术品贸易

    国际艺术品贸易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深化加速了艺术品的跨国流通,艺术品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艺术品市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欧美等国掀起的艺术品投资潮,促进了对艺术品贸易中法律问题的研究。本书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的方法,绕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和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问题,诸如进出口的法律规制、所有权问题、艺术品评估鉴定中的法律问题及国际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冲突与协调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一个国际艺术品贸易法律制度的研究框架。
  •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作者所撰文章,在很大程度上都选择了比较特殊的叙述角度,甚至以异于时人的艺术批评方法进入批评文本。这些文章几乎都显现着梁启超先生《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的智慧灵光,梁先生此著传导给笔者的文化智慧可以说是受益终生的。
  • 看名画的眼睛.2

    看名画的眼睛.2

    《看名画的眼睛2》,精选14幅西洋传世名画,均为印象派到现代派美术史中的代表作,包括《撑阳伞的少女》、《呐喊》、《亚威农少女》等,从 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创作意图全方位、多角度深入解读画作本身及画家生平,带你看懂每一幅画,分享喜悦与感动。 图文并茂的解构带你观察这些画作的细微之处,仿佛就站在图画面前,亲眼品鉴传世佳作的无穷魅力。
热门推荐
  • 骄傲狂妃之医笑倾城

    骄傲狂妃之医笑倾城

    她一朝穿越无亲无故依照紫衣老者的话寻找命定之人他苦苦寻她二十七载为她披荆斩棘扫除一切麻烦只为她以后生活无忧他身中奇毒命不久矣却舍不得初来乍到的她她精通医术助他解毒帮他与天争命紫衣老者本姑娘可不是软柿子你让我穿过来我就穿过来?我让你请神容易送神难。。。。。
  • 巅峰兽师

    巅峰兽师

    兽师,以灵兽战天下!兽元大陆,浩瀚无边,万族林立,人族式微。人族遂以兽师为尊,契约灵兽为战,于万族之中传承不朽。然而时光荏苒,万年之后的兽元大陆危机四伏,人族四分五裂,又有谁来重现人族巅峰……
  • 虐杀原形:白光宿主

    虐杀原形:白光宿主

    一个被病毒肆虐的地方,因不同的感染程度被划分成了三个区域,红区:已经被变异体霸占。黄区:另一半充满变异体。绿区:相对安全的地方,只有少数变异体。而本书的“猪脚”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因一次在红区杀变异体遇到了BOSS而被BOSS注入了“白光”,后与BOSS合作、互相怀疑,最后因某原因杀死了BOSS。
  • 时锦韶华

    时锦韶华

    混沌初开,与盘古神斧相伴生的是两把剑,一曰宿命,一曰轮回。那日,少年一袭浅金色长袍缓缓走到他的面前,带来的,是缠绵千年的蚀骨执念。最后,他拿着宿命剑,空洞的目光注视着轮回剑,用力将宿命插在它旁边,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他用力的想要握住,只是却握不住……我得到了这个世界……却失去了他……
  • 鬼宙

    鬼宙

    卧槽!日记上有个冤魂?小爷可没招你啊!怎么只帮忙不找茬啊?那就让小爷一本万利财源广进吧!虾米?表?你一个冤魂还是个男的,小爷都忍了,居然敢拒绝小爷,还卖萌!?看小爷怎么收拾你!
  • 江洋大盗

    江洋大盗

    江湖!是腥风血雨?还是刀光剑影?或者是大侠无敌?武功轻功超凡入圣?......此江湖非彼江湖,在这里不再是武功内功的天下,在这里传承者才是最强的,武功内功之流只能沦落为三流势力...
  • 核潜艇科技知识(下)

    核潜艇科技知识(下)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危楼慎入

    危楼慎入

    看世间忙忙碌碌,论生活起起伏伏略带点灵异色彩,说的是都市情怀其中点滴,或许你有过,或许你见过,但这个故事,你绝对没听过一栋诡异的租住楼,一个略懂风水的房东,几个寄情都市的青年,一群身在迷局的租客,也许你现在就在某个城市租住,如果是你,你会入局吗?有点慢热的文,请慢慢品尝,第一次发文,请多多捧场!文武荷官先道声谢谢各位!
  • 武变九天

    武变九天

    执一剑,握一枪,看地球之子闯荡大陆。渐渐地他发现一切是开始的错误,又是结束的成功。
  • 护理美学与礼仪

    护理美学与礼仪

    本书编写着力构建具有护理专业特色和专科层次特点的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根本,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紧密结合,力求满足学科、教学和社会三方面的需求。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两大板块。其中,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构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基础理论教学体系。专业课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强调突出护理、注重整体、体现社区、加强人文的原则,构建以护理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的结合;注重整体优化,处理好不同教材内容的联系与衔接,避免遗漏和不必要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