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与人工的大比拼
如上所述,明清床榻是个人性格的写照,是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志,也是整个社会流行的审美情趣、时尚倾向的一面镜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到了明清时代,我国的工艺水平、木器的制作水平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历史高度。床榻作为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特征的大型日用器具,它的制作既是工艺技术充分发展的展示,也是标志着财富和权势的贵重材料的大荟萃。值得注意的是,明清时代,特别是清早期、中期的康雍乾时期,我国处于社会相对稳定,物质财富相对充沛的历史时期,床榻制作碰上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于是大量的千工床、精品床层出不尽,互相比拼,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为后人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难以超越的历史遗产。
一张清中期天台银杏全围板千工拔步精品床。“千工床”云者,即千日人工用于制作一床;精品床云者,既造床工艺不厌其精,用料不惜工本之谓也。千工精品床之制作往往历时数年甚至数十年,工艺、材料无所不用其极,用心良苦则造型动人,用工良多则精彩纷呈。该床体形高大,整个床身用大料银杏作为围板,团团围住。这种围板取材自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银杏树(因银杏生长十分缓慢)。按照当时的做法,古银杏被砍必须先在河水中浸泡十年至二十年,然后捞上来阴干十多年,加工为板材、方材等之后还须阴干十多年(必要时还得重新浸泡处理),使之永久不变形、不破裂。从设计造型和创作图案到各道工艺完成又历时数年。这些工艺包括木工雕刻打磨、漆工髹漆多遍,金箔工贴金箔并刻画图案。门上的金箔画为整套宋太祖的故事,人物的动态笑貌,举手投足都极为生动传神。金箔甚厚,人物的脸部是用珍珠粉研磨后描画上去的,刻画极为细致。床上端的高大床冠镶嵌镙钿,精细非常。估计该床的主人常年雇用名匠良工为他制作床榻,经年累月,慢工出细活,才能制作出如此一张宝床。
前面谈到的元代断纹漆床和乾隆御榻更是千工精品床的经典之作:前者的髹漆非经几十年的反复加工(每次髹漆都很薄,不能太厚,否则日后容易剥落)而不能出现如此深刻而又牢固的蛇腹断纹,后者的设计与描绘、雕刻非顶级大师而莫能达到如此炉火纯青的艺术境地。
此外,明清时代的名贵木材黄花梨和紫檀大多为宫廷专用,特别是可以制作床榻的大料紫檀和黄花梨均为贡品被集中到皇宫之内,同时,专事硬木雕刻的高手也被召入宫中的内务府,所以上乘的紫檀大床、黄花梨大床往往是故宫旧藏。
便是一张经典的紫檀大床,该床多处使用紫檀大料,紫檀雕工十分生动。其材料之华贵与工艺之繁复,可谓尽现皇家气派,但是由于用料单一、风格拘泥,在审美效果及艺术水平等方面未见得高于民间的千工精品床。
是一张被许多明清家具刊物广为介绍的黄花梨月拱门架子床。该床的黄花梨大材(制作圆形、拱形器物特别费材,非大料而不能为)和无以复加的繁衍雕工令人叹为观止,堪称展示皇家奢华的标志性作品。
由于装饰工艺在床榻制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下面特引用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朱惠卿先生的专论《中国古代床榻的漆工艺装饰》作本章的最后部分。
2、中国古代床榻的漆工艺装饰
(附插张)
床榻是同人们形影相伴的器物,“人之待物其最厚者,当莫过于此”。所以古代的人往往花千工精心制作造型各异、精工细作的床榻。中国古代床榻构思设计、木工制造、工艺雕刻、漆工装饰,综合反映了我国民族传统的工艺技术和文化。
中国漆工艺历史悠久。漆之始用,远在原始社会时期,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漆工艺装饰手段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漆工艺装饰使用的是中国漆,也称“大漆”,它是漆树的分泌物,经过提炼加工而成的天然涂料,它具有耐碱、耐酸、耐腐蚀、耐高温的特征,经打磨后光亮如镜,使中国“大漆”髹涂的出土文物历经几千年仍然完好如新。所以,漆工艺装饰广泛应用于各类工艺品、日用品及家具,其中历代床榻的工艺装饰中也广泛应用了各种传统的漆工艺装饰,除了床榻的各种髹漆,还运用了漆工艺中的罩金髹、描金、戗划、堆漆、镶嵌等装饰技法。
现对古代床榻中的漆工艺做一些介绍。
床榻木工完成后都要用中国大漆进行髹漆,其工艺基本分为两类——“揩光和退光”。
一、揩光——指用透明的罩漆在打磨后的木材表面进行髹涂,“揩光”(又称揩漆、罩漆)之后木质的纹理清晰可见,保持木质的天然肌理,常用于花纹清晰的硬木类,如黄花梨、紫檀、红木、榉木、铁梨木等。有的在“揩漆”之前略作色底,多用于红木类,漆工中也称此法为“清水”工艺。床榻的“揩漆”工艺中也有在木胎上揩桐油或烘蜡,这属于“清水”另类。
二、退光——此工艺在漆工中也称“浑水”工艺,一般都用色漆髹涂,在传统的髹漆工艺中最常用的是黑色与朱红色(朱砂),也有紫、黄、褐、绿等。床榻的木胎完成之后,必须先刮生漆底灰、糊麻布,待干后再上漆二三道,磨光后上退光漆,干燥后打磨。黑漆“退光”后色如乌木、淳朴古色(清《与古斋琴谱》)。退芝麻油,沾灰按光擦之,初令去其外面浮光,再推出内蕴精光也,以愈推愈妙,致令须眉可鉴。明末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提到“(床)以宋元断纹小漆床为第一,次则内府所制独眠床”。文中提到的断纹漆床的断纹在明代髹漆工艺家黄成《髹饰录》中有记载:“断纹髹器历史愈久而断纹愈生,是出于人工而成于天工者也”。宋代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琴以断纹为证,盖琴不历五百岁不断,愈久则断愈多。然断有数等:有蛇腹断,有纹横截琴面,相去或一寸或二寸节节相似,如蛇腹下纹;有细纹断,如发千百条,亦停匀,多在琴之两旁,而近弦处则无之;又有面与底皆断者,又有梅花断,其纹如梅花,此为极古,非千载不能有也。”所以,髹漆表面出现断纹是因年代久远,床榻的胎骨与漆层经常不断胀缩而产生的裂纹,鉴赏家不但不将断纹视为漆器的毛病,反以断纹为贵,当然断纹浮起、漆面层剥落不在此范围。
罩金髹——常见于床榻的贴金木雕花板,有满贴金和贴金描绘相间,华丽富贵。床榻花板雕刻完工后,在木胎上上漆灰,然后用朱漆或紫、黄漆打底下荫房,在将干时上面贴金箔,最后罩漆。次之也可以用“银箔罩漆”,银箔虽然白色,但因上面罩了黄色而透明的罩漆,也有金箔的效果。
描金——在木胎上做完退光工艺后,调和半透明朱砂或黄漆,薄描花纹在床榻的漆面上(俗称打金脚)。然后放入温室中,待漆将要干燥时用丝绵球着金粉刷在花纹上,花纹则成金色。描金工艺中还有晕金法,用金色分出阴阳深淡、明暗层次。实物可见清代漆床开光中的山水图案中的山石与清乾隆御题诗中的描金青铜器博古。
戗划(针刻)——此工艺最早可见于战国、汉代的漆器上,元、明、清的床榻上也常用此工艺。罩金髹或描金工艺,在金箔工艺方面“所谓退光者,非徙以光漆刷上候干,而有光亮之谓也”。乃于干透后,用飞过砖灰或磁灰以老羊皮蘸上用针或针尖锥勾划出线条来表现人物的面相、衣纹、花卉的叶脉、建筑的轮廓等。
描漆——就是在光素的漆底上用各种色漆画花的做法,战国时期的描漆工艺已有很高的水平。1957年在咸阳楚墓出土的描漆彩绘小瑟,用色多而丰富,运笔爽利而流畅。在床榻中常用描漆工艺,用多种漆色描绘,称彩描漆,也有单色描漆,此法如中国画中的没骨法。
堆漆——用纯漆或漆与砖瓦相拌成漆灰堆砌作薄浮雕,有的待漆干后,打磨后再在面上贴金或彩绘。
镶嵌——在床榻的装饰工艺上经常可见有嵌骨、嵌木、嵌镙钿、嵌琉璃、嵌百宝等工艺。
1.嵌骨——浙江宁波地区的雕花木床经常采用嵌骨工艺,它一般选用牛的肋骨和牙床骨。使用前必须将牛骨放在锅中煮熬脱去骨中的油脂,有的还经过漂白,然后下料雕刻镶嵌。
2.嵌木——一般选用黄杨木,因其木质较细腻,锯片后雕刻嵌入花板,与深色的髹漆底色形成一种色彩的对比。
3.嵌镙钿——指漆工艺中用哈蚌壳做器械物的装饰。此工艺起源甚早,商周时代最流行。嵌镙钿工艺有厚、薄之分。厚镙钿洁白如玉,有微微发黄作牙色;薄镙钿呈青、绿、红等闪光色,色彩艳丽丰富。嵌镙钿工艺多用于床的花板装饰中。
4.镙钿沙——把镙钿研磨成细屑粉状,沙中有粗细之分,撒在涂好胶漆的雕花图案的底子上,是一种传统的装饰手段。
5.嵌琉璃、嵌百
宝——用彩色琉璃片(有的在琉璃背后填色)或选用多种玉石、玛瑙、象牙等材料嵌入床榻的花板中,称为“嵌百宝”,用此工艺装饰更使床榻显得富贵华丽。
以上简要地介绍了古代床榻的漆工艺装饰。这些工艺技法、装饰手段至今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它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学习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