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75900000046

第46章 毕加索(3)

此时,毕加索和奥尔佳的感情出现了危机。奥尔佳依然热衷于各种社交应酬,宴会、舞会、服装、首饰这些她最喜欢的话题。而毕加索却早已厌倦了这种浮华的生活,他潜心于自己的创作,对奥尔佳越来越冷淡,倒是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会显得意气风发。奥尔佳心里很不是滋味,想要把毕加索从他的朋友身边“夺”回来。

有一段时间,毕加索和耶科来往十分密切,自然而然地把奥尔佳冷落在一边。一天晚上,毕加索外出回来,听见奥尔佳在房内哭泣,连忙关切地询问她。奥尔佳扑到他怀里,说耶科对她无礼,她骗他才保住了自己的清白。

毕加索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愤怒使他失去了理智,他在心里责骂着耶科对自己的污辱和背叛。

第二天一早,耶科又像往常一样高高兴兴地来找毕加索,可这时的毕加索被奥尔佳所骗,已经不把他当朋友了,他板着脸对耶科不理不睬。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几天,把耶科弄得一头雾水,肚子里郁积了一腔的怒气和委屈。

终于,耶科忍不住了,他写了一封信给毕加索,问他到底出了什么事,他的语气真挚诚恳,希望能澄清误会、挽回友情。毕加索隐隐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了,可是他的性格固执而倔强,他没有向奥尔佳问清真相,也没有给耶科赔礼道歉。

这就样,他们都失去了最好的朋友。

奥尔佳的小伎俩虽然把耶科从毕加索的身边“赶”走了,但是仍然没有使毕加索改变对她的态度,顺应她的生活,把她放在中心,他们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有时一件小事都能成为引发争吵的导火索。

1925年3月,毕加索与奥尔佳、保罗来到蒙特卡罗,拜访佳古列夫芭蕾舞剧团的老朋友。

吃饭的时候,夫妻俩又开始了争吵,毕加索嘲笑奥尔佳发胖了,奥尔佳则反唇相讥,说毕加索个头矮。

个头矮是毕加索最大的遗憾和忌讳,奥尔佳竟然如此直接地揭他的短,令毕加索十分恼火,他扔下饭碗,拂袖而去。

回到巴黎后,毕加索坐在他的画室里沉思。生活的烦恼使他的思绪纷繁芜杂,他一会想起奥尔佳嘲弄他的表情,一会儿回忆起伊娃临死时的凄婉欲绝,一会儿又好像看见了一身戎装的阿波利奈尔,最后,占据他脑海的是芭蕾舞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他进入了梦幻般的“潜意识”状态,似乎看见舞女们在翩翩起舞,她们时而伸开双臂,时而互相拥抱,离奇而怪异的舞姿体现出生与死、爱与恨的复杂矛盾,使人们看到人生的辛酸和快乐、幸福与灾难。

这些潜意识的东西,启发了毕加索,他开始创作一幅重要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跳舞》。在这幅作品的画面上,共有3个舞者,中间的人张开双臂、仰头、挺胸,是芭蕾舞的典型舞姿。右边的舞者是左边的舞者的搭挡,她牵着对方的手。左边的舞者正在向后仰面旋转,毕加索把她的头部画得非常细致,披散的长发垂至膝盖,面部表情复杂深沉。舞者的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节奏,具有强烈的动感,她们身体的极度变形,好像在表现一种绝望,似乎有说不尽的心里话正在向人们倾诉。

《跳舞》这幅作品反映了毕加索内心的不满和不安,它表达的不仅仅是毕加索与奥尔佳之间的感情纠葛,更多的是对动荡社会的抨击和对未来危机的担忧。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已经过去了7年,但到处都能看见饥饿的眼睛和憔悴的脸庞,种种矛盾日益尖锐,社会仍然处于不稳定之中。

1927年1月的一天,毕加索在拉斐特艺术馆附近遇到一位叫玛丽·泰勒·沃尔特的女孩。这位金发女郎年方18,面容姣好,体态丰美,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毕加索被泰勒的美貌和朝气所吸引,他诚恳地对泰勒说他想为她画一幅肖像。从此,泰勒成了毕加索画室的常客,也成了他的情人。泰勒的单纯和热情让毕加索似乎年轻了几岁,他沉浸在这种不知世事艰辛的情爱中。另一方面,为了和泰勒幽会,他不得不编了种种谎言来欺骗奥尔佳,偷情的甜蜜让毕加索的画风又出现了变化。

在他的作品中,人物变形极为明显,他将人类的情欲、原始的情感与强烈的意欲,毫不保留地表现出来。他的夸张手法令人瞠目结舌,他把人体拉长、压扁、扭曲、吹胖、调位,充分反映出自己复杂窘迫的精神世界。这些作品既有解体破坏,又有梦幻意识,1929年创作的《坐的浴女》便是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幅作品中,一位坐在海边的裸体女人,她双手抱膝,显得悠闲自在。她的身体由一块一块的形状搭架而成,好像一个危在旦夕的空架子。她的头部如同一个骷髅,根本看不见眉眼和表情,两个乳房像吹变形的气球,右腿屈膝踩在沙滩上,左腿却像鱼尾巴一样弯到前面……

这种景象只有梦中才能见到,而毕加索却在画布上创造了新的人体解剖、新的结构和新的组合。这种艺术上的探险,再次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清规戒律,向“美”的禁区发起挑战,这种挑战比立体派向学院派的进攻更深刻、更令人慌乱。

正义的化身

20世纪30年代,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欧洲大地,法西斯的魔爪正在向无辜的人们伸过来。

1937年4月26日,毕加索听说,在西班牙一个非军事要地的小城市格尔尼卡,人们正在举行盛大的市庆活动。市中心聚集了约1万多人,突然德国纳粹的飞机群出现在该市上空,向手无寸铁的人群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轰炸,还用机枪对四处逃散的人们进行毁灭性的扫射。格尔尼卡处在一片火海之中,百里之外都能看到浓烟滚滚!

毕加索被这件骇人听闻的惨案震惊了,这时,他收到母亲从巴塞罗那寄来的信,说离家不远的一个修道院被炸毁了,一连几个星期,房子里都弥漫着火弹药的味道。

毕加索义愤填膺,他决心用画笔来揭露和抗议法西斯的暴行。

毕加索找到一间足够大的画室,开始闭门作画。在头几天里,毕加索一口气画了25幅草图。允许进来的只有两个人,一位是诗人艾吕雅,他的评说充满激情,能激发毕加索的想象力。另一位是毕加索新交的女友道拉·玛尔,她是一位画家和摄影师,在毕加索创作过程中,她用照相机真实地记录了这幅作品的连续变化,使后人得以了解毕加索具体表现他的幻想时的思维过程。

当毕加索画完最后一笔时,整个画面已宽达3493厘米、长7766厘米,直顶到屋梁的椽木上。房子已经够大的了,但是要装下这幅画还是有点困难,必须让它往后倾一点,才能放得下。毕加索每次修改上面部分时,都得站在扶梯的顶端,好像在进行高空作业。

在这幅名为《格尔尼卡》的巨幅作品中,没有飞机、炸弹、枪炮,只有仰天狂叫的求救者、奔逃的脚、嘶鸣的马匹、断臂倒地的士兵、怀抱着死婴的母亲、木然屹立的公牛……毕加索把象征性的战争悲剧用黑、白、灰三色表现出来,画面上充斥着残暴、痛苦、绝望、恐怖的意味。

毕加索曾向艾吕雅解释:那匹临终前惨叫的马,象征着反法西斯的西班牙国民战线;身体被切断而死去的战士,象征着守护共和国的士兵;从窗口伸出胳膊的女性,是真理之光的源泉;倒在地上的战士手中握着的鲜花,是共和国希望的象征……

《格尔尼卡》的问世,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和震惊,爱好和平的人们从中再一次感受到了法西斯的残暴、战争的无情和民主安宁的可贵。

《格尔尼卡》在挪威、英国、美国等地巡回展出,人们像潮水一般涌向展览厅,亲眼目睹这代表着和平与正义的惊世之作。

《格尔尼卡》去伦敦展览之前,正好发生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阴谋”。英国首相张伯伦在慕尼黑举行的国际会议上,与法西斯德国勾结,纵容德国侵占捷克,国际形势十分复杂。负责筹备展览的罗兰特·潘罗斯向毕加索请示如何处理,对展览向来不关心的毕加索此时却十分重视,一定要展出。

西班牙法西斯头子佛朗哥的党徒们在《格尔尼卡》的展厅旁订走了一个较大的展厅,放了一幅学院派画家祖洛阿加的大型油画,为佛朗哥的军事行为击鼓助威,然而前去参观的人却寥寥无几,而在展出《格尔尼卡》的展厅里,每天却人山人海,这种鲜明的对比使法西斯势力对毕加索更加痛恨。

创作完《格尔尼卡》后不久,毕加索的身体出了点毛病,坐骨神经的疼痛使他昼夜难安,只能整天躺在床上。这对于不能画画就意味着不能呼吸的毕加索来说,真是又急又气。

毕加索的病吸引了许多医生前来问诊,然而很多人却束手无策。终于有一天,一位医生用中国的火灸疗法让毕加索当场站了起来,两天之后,他就能像以前一样行动自如了。毕加索对中国的神奇医术啧啧称赞,中国文化在他心中变得更加神秘了。

时局越来越不稳定,毕加索带着道拉·玛尔离开巴黎,来到地中海海滨。他们在法国南部的小港安迪伯住下来,享受这里难得的宁静与祥和。

一天傍晚,毕加索和道拉·玛尔在海边散步。他们看见一个小小的渔港,人们准备在那里登上小船出海钓鱼。为了吸引鱼群,他们用一种光线十分明亮和强烈的乙炔灯,灯光照到水上,引来成群好奇的鱼儿。用这个方法靠近礁石,还能看到海里五光十色、奇形怪状的生物,同时还有甲虫和飞蛾类等昆虫,在灯的周围飞来飞去。在深蓝色的夜幕下,这幅景象显得格外的迷人,像梦境一样引人驻足。很快,他以这个题材创作了《安迪伯夜钓》。

安迪伯迷人的夜景,在毕加索的画笔下显得沉重而阴森,他所要表现的是:由于战争,渔民们有一种无形的压抑感,只知毫无表情地低头劳动,重复着过去的生活。可见,虽然毕加索身处离战争较远的安迪伯,但他的心仍然记挂着整个欧洲、整个世界的和平,安迪伯的幽静根本无法平息他内心的焦虑和担忧。

果然,《安迪伯夜钓》刚刚完成,军队就进驻了这个原本平静的小港口,战争的气息随着海风吹来,毕加索只得重返巴黎。

毕加索从安迪伯踏上开往巴黎的火车,刚下车,他就感觉到自己的鼻尖已经碰到了战争的前额,他立刻决定,去海边城市洛昂避难。

当他们抵达洛昂时,原来的房子已经被德国士兵占用,他只能趁着士兵们出去演习的当口,把房子里的画一批一批运出来。那段时期,他们就像又回到了“洗衣船大楼”里,战争剥夺了毕加索的所有财产,他连画架都买不起。

不久,法国沦陷了,巴黎被纳粹德军占领。以前居住在法国的很多艺术家纷纷逃往美国,而毕加索却在此时搬回了巴黎。

毕加索重返巴黎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因为他是希特勒最痛恨、最害怕的艺术家,被认为是“布尔什维克艺术”和“颓废艺术”的缔造者。

德国人占领巴黎之后,开始笼络法国艺术家,邀请他们去德国观光,额外补贴食品和煤炭。然而毕加索却断然拒绝了这些带着阴谋的好处。有一段时间,天气十分寒冷,由于经济萧条、管制严格,煤炭的供应十分紧张,毕加索的住所像冰窖一样寒冷。

由于他拒不与法西斯妥协,一些法西斯党徒就打着艺术的旗号来排挤他。

毕加索在国外的朋友纷纷致信给他,劝他离开巴黎,到国外过安定的生活,摆脱战争的困扰和险恶,可毕加索拒绝了。

这显示了毕加索不畏强暴的顽强性格,他一方面不屈不挠地与法西斯抗争,一方面又机智地保护着自己和自己的作品。

毕加索把自己的大部分作品都存在一家银行的保险柜里。一次,德国人突然宣布,要将银行保险柜里的东西登记造册,以备“不时之需”,实际上是想借机掠夺巴黎人民的财产。

毕加索匆匆赶到银行时,他和马蒂斯藏画的3个房间里的柜子都被打开了,因为他们是希特勒特别“关注”的对象,所以那些珍贵的作品都面临着被抢走甚至毁掉的危险。

毕加索心急如焚,他看了几眼前来登记的两个德国士兵,发现他们好像不太懂艺术,看见满屋子的画纸还隐隐流露出失望的神色,也许他们原以为这里装的应该是钞票或金银珠宝吧!

毕加索心里放宽了一些,他知道这两个士兵对艺术品不怎么感兴趣,于是带着他们从这个房间走到那个房间,冷不丁掏出一两叠并不重要的画给他们看。两个大兵转得有点糊涂了,再一看画上尽是些看不懂的东西,连个像样的人都没有。

德国士兵早就不耐烦了,他们匆匆登记了房间里1/3的东西就走了,还埋怨着今天没捞到一个肥差,白辛苦一趟。

毕加索松了一大口气,他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庆幸保住了自己和马蒂斯多年来的心血。

然而,在纳粹的铁蹄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毕加索一样幸运地保全自己。

一天,毕加索的住所来了一位叫米歇的老人。他衣衫褴褛、白发苍苍,怀里抱着一只受伤的鸽子,请求毕加索为这只临死的鸽子画一幅画。毕加索看到血迹斑斑的白鸽,一下子想起自己童年时期画的那些鸽子,他的心突然间一阵紧缩,好像看到了童年的伙伴正受着伤、流着血。

原来,老人的孙子养了一群鸽子,小男孩非常珍爱这些会飞的小伙伴,每天都会按时给它们喂食,放它们出来飞翔。

一天,孩子像往常一样提着鸽笼走到院子里,想把它们放出来舒展双翼。这个时候,一队德国士兵经过米歇的家门口,他们看见小男孩放飞鸽子,于是认定他是要给城外林子里的游击队报信。

小男孩愤怒的眼神激怒了他们,这帮战争狂人残忍地杀害了小男孩,并举起枪向笼子里的鸽子扫射。米歇老人悲痛万分,他捧着唯一存活的鸽子来找毕加索,请求他用画笔记录纳粹的暴行,纪念惨死的小孙子。

毕加索听得心如刀绞,愤怒的泪水模糊了双眼,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老人的请求。

他把伤鸽放在临窗的画桌上。这只受伤的鸽子极通人性,它拍打着带血的翅膀,挣扎着、挣扎着,终于艰难而顽强地站立在毕加索眼前。在柔和的晨光中,它那玛瑙似的眼睛里似乎也闪动着晶莹的泪光,好像在追悼逝去的小主人和同伴们,又好像在控诉着法西斯的暴行。

毕加索心潮澎湃,他的笔在画布上驰骋着,他愤怒而悲伤的感情也随着颜料一起倾注在画布上。当他画完最后一笔、把笔搁起来的时候,只听见“扑通”一声,鸽子倒下了,它一直坚持着让毕加索把画完成!

毕加索泪如雨下,他紧握双拳,重重地击在桌子上,强烈的愤怒涌上心头。

和平的使者

1944年8月24日清晨,炮声隆隆,坦克开动的声响,把巴黎人民从睡梦中惊醒,人们都怀着喜悦的心情走上街头,为巴黎的解放而欢呼。

这突如其来的喜讯,使毕加索高呼:“乌拉!巴黎解放喽!”他像孩子似的冲进屋里,拿起那只沾满了灰尘的法国军号。德国人在的时候,他一吹号就会引来麻烦,现在他可以畅快地大吹一阵了!以表达他激动的心情。

他拿着擦净的军号兴冲冲地跑到楼下,仰起头,对着湛蓝的天空,连吹了30响。嘹亮的号声感染了沉浸在喜悦中的人们,他们唱着、跳着,眼睛里闪动着欢乐和希望。

同类推荐
  • 航空航天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航空航天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技术更新,知识爆炸,信息扩张……一系列代表着人类社会巨大进步的词汇,充斥着我们的社会,使每个人都感到在巨大的社会进步面前人类自身的局限。作为人类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体——青少年朋友,在对现有书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充满着对一切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无限渴望。人类的智慧在我们生存的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正放射出耀眼光芒,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我们忽视的问题。引导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朋友了解人类最新文明成果,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将是一件十分必要的工作。
  • 民间故事探寻

    民间故事探寻

    人生匆匆,岁月涛涛,总有一份份感动在我们心灵留下倒影,总有一种情愫让人回味无穷,使我们或感觉人生的美好,或感觉希望的永恒,这就是我们生命的光华。让我们采撷心灵感动的倒影,编织美好心灵的花环,让我们永远生活在温馨的心灵花园吧!心灵是我们的生命之场,演绎着我们人生的酸甜苦辣,只要我们细细品味,就会触摸到真实的内心世界,就会走到心灵之河的彼岸。让我们坚守心灵的真实吧!这样我们才会感觉到人生的深刻内涵;让我们获得心灵的小憩吧!这样我们才会收获那份沉静的感动。
  • 企业创新的组织基础

    企业创新的组织基础

    本书从组织与战略的角度出发研究企业组织背景(要素)对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探讨了主要的组织背景因素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从知识创造的角度分析了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对创新的作用机制,最后探讨了研究开发人员的组织激励及其实施和产品创新中组织设计与变革问题。
  • 艺术故事与趣味

    艺术故事与趣味

    为了引导中小学生培养对各门学科的兴趣,我们特地选编了这套“中小学生趣味阅读”丛书,包括《语文故事与趣味》《作文故事与趣味》《文学故事与趣味》《数学故事与趣味》《科学故事与趣味》《军事故事与趣味》《历史故事与趣味》《动物故事与趣味》《植物故事与趣味》《艺术故事与趣味》共10册。这套丛书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培养兴趣的重要性和培养这些兴趣的方式方法,并详细讲解了各个学科的名人成才故事,涉及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 养老护理沟通技巧

    养老护理沟通技巧

    本系列教材是上海和佑养老集团经过多年研究、实践与探索,参考并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养老护理知识与项目管理理念,为提高养老行业从业者的知识及技术水平而编写的,另外该套教材也可用于养老护理员的教育和培训。
热门推荐
  • 谷风之什

    谷风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之两个女孩遇见爱

    EXO之两个女孩遇见爱

    两个女生无故地失去工作.从小喜欢唱歌跳舞的她们终于想到该干些什么了.就是到韩国的某娱乐公司当练习生!途中发生了一件英雄救美女的事情!可谁是英雄谁是美女呢?什么是EX0?最好笑的是她们居然不知什么是EX0!十二个男主们都为她们感到无语了.遇见爱,他们的爱又能受到粉丝、公司许可吗?面对Anti恶意,她们能继续这份爱吗?一场车祸,究竟是人为还是意外?至于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便要你点去这个文看了.(这是我一年前已经开始写,有一段时间好难过就停更了.文笔会越来越成熟的放心吧,每20人评论、20人点击、10人推荐、10人收藏也会抽獎一次,得獎者QQ联系,獎品EXO週边,郵费全包,每次2名得獎耆。)
  • 武破诸天

    武破诸天

    诸天万界,被神遗弃。一介杀手之王带着破碎的混沌斧来到神弃大陆。在这里,蛮人部落是他展露锋芒的地方,图腾草原是他展翅的天空,血魔大陆是他杀戮的战场……当站在神弃大陆的顶峰,他发现,原来这一切都被神所操控,自己只是神的一个玩偶。神要灭我,我便杀神。天道不公,我要诛天。
  • 觉冥恋之强势归来

    觉冥恋之强势归来

    时光飞逝,命运轮回,千年前的一场奋不顾身的爱,一次腥风血雨的战争;千年后,他即将归来……
  • 他,曾来过

    他,曾来过

    曾经那个说一辈子爱你的人,现在在哪?岁月神偷,时光荏苒。叶鈅曾以为她和易星的爱情可以直到永远,可是在美好的爱情都终将被时间磨灭。旋转木马的爱是否可以回到原点?
  • TF不完美小孩的完美恋爱

    TF不完美小孩的完美恋爱

    陌央离,夜沫儿,米静玥三人是最要好的姐妹,因为一个节目与tfboys相遇,相遇过后……
  • 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

    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塑造天使

    塑造天使

    这是一场永恒的逃生,也是一场无尽的阴谋。
  • 倾城之恋:蒲公英的约定

    倾城之恋:蒲公英的约定

    当年她还在安家。一次贵圈的晚宴,她一眼就看到了他。那时还很纯很天真的她,不顾旁人的眼光,走到他身旁,戳了戳他的脸:“哥哥,你帅帅哒!”又把自己最喜欢的蒲公英形状的一小块白玉塞进他手里。“别闹!”他高冷的回绝。在她的软磨硬泡之下,他终于将那玉串起,戴到脖子上,面瘫着问:“可以了吗?”她喜笑颜开,点点头。在他脸上“啵”了一下,霸气地宣布:“你是我的了哦~”软糯糯的声音听得他心里绵绵的。十三年后记起所有事的他霸气道:“安逸好,是你先开始的,不要再离开了,知道吗!”在他的霸道腹黑闷骚下,她节节败退,没有了当年的霸气。软软糯糯地笑着对他卖萌:“知道了啦~不要生气了。人都是你的了。”“你还有理了!”
  • 噬天战诀

    噬天战诀

    星武大陆,他惨遭背叛,绝望而偷无上禁术,最终落得自坠灭仙崖的下场,重生于异界,他踩灭无数鬼才,剑指苍穹,天若容不下我,我必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