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尔曼·布洛格,美国著名农学家,研究出了抗锈病、无光敏作用、矮秆高产的优种小麦。197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诺尔曼·布洛格,1914年生于美国衣阿华州斯奥德地区的一个农民家庭。5岁就开始在本村小学上学了,这所小学距布洛格的家3英里,说是一所小学,实际上只是孤零零的一间小木屋,小木屋深卧在风雪里,即使门窗紧闭,也很难保住屋内的温度。这个小学的学生只在冬季上课,春夏秋放假帮助大人干农活。布洛格上小学的第一天就遭到了寒风的袭击,只有5岁的小布洛格放学回家的路上夹在大同学当中,在深深的积雪里艰难地往前走。积雪灌满了靴筒,溶化成水湿漉漉的,一会又结了冰,加上刺骨的寒风,令人难以忍受。小布洛格实在受不住了,摔倒在雪地里再不想动了。他的表姐过来揪住他的头发,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让他起来快走,就这样布洛格被拖回了家。回家后大人们给他讲表姐这样做是对的,因为这样冷的天气,停在雪地是要冻死的。布洛格听了大人的话,感到很羞愧。这件事情使他懂得了如何在寒风积雪中搏斗。布洛格在风雪包围的小学里挣扎着学习了8年。
1929年,14岁的诺尔曼毕业了,家里人送他到克列斯科上高中,于是他成为这所小学第一个能上高中的学生。高中的主要课程是农学,毕业后仍然回到农场从事农业生产。诺尔曼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亲身体会到由于土地贫瘠,连年歉收,农民辛勤劳动一年所收无几,仍然过着贫困不堪的生活。土地为什么贫瘠?为什么年年歉收?这些疑难问题深深地刻在他记忆中。他学习刻苦,有强烈的求知欲,思维敏捷,善于联系实际,对土壤学和植物的生长有着特殊的兴趣。他的老师哈利·舒艾德非常喜欢他,把自己所掌握的农业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布洛格。1932年布洛格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哈利·舒艾德给他联系了衣阿华州立师范学院上大学,但要等一年以后才能开学。这一年布洛格18岁,已经开始显示出他特有的雄姿,办事果断,精力充沛,而且练出一种超人的吃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强烈的求知欲望驱使他拼命地工作,赚点微薄的工资,以积攒来年上大学的费用。在这一年里他除帮助父亲干农活外,还在附近农场里做过雇工,在零下20℃至零下30℃的冰天雪地里为别人砍木桩。为了获取兽皮换钱,他还到白雪皑皑的森林里打猎,兽肉能改善一家人的生活,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追赶猎物,在饥寒中挣扎,直到深夜才能回到家里,四肢冻得麻木了,恢复知觉后,又会疼痛难忍。就这样,他以顽强的毅力与严寒搏斗,改变着自己的命运。
一年过去了,大学开学的日子快到了,布洛格辛辛苦苦,攒下了50美元,祖父把手中仅有的11元钱也给了他。现在布洛格手中有61元钞票了。他手中掂着钱,心中盘算着该怎样支配这点来之不易的货币。上大学要交学费、书费、房费等,支付这些开支后,所剩无几了。上学后还得另辟赚钱出路,否则就没有饭吃。经济上的窘迫一直缠绕着他,成了他学习时期最大的困难。诺尔曼·布洛格作好了上大学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还有一周就要到雪松瀑布师范学院报到了,就在这时他高中的同学乔治·查木林驱车来到他家,他是来接布洛格到明尼苏达大学读书的。他说那里有工作做,钱不成问题。于是布洛格随同乔治来到明尼阿波利斯城,车子停在乔治事先租好的宿舍门前,把行李搬到宿舍便急急忙忙去附近的一家咖啡馆找工作。这家咖啡馆是私人开办的,有150个座位,老板同意雇用他们,做侍餐工作,每天早午晚3餐,每次工作一小时,以3顿饭作为工资,解决了上学吃饭问题。布洛格开始进入明尼苏达大学的“普通学院”发奋学习,他的导师郝夫德博士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学者,他发现布洛格是个不平凡的青年,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很喜欢这个意志坚定的青年人。一学期后,布洛格转到农学院主修林业学。他对森林的演化和复杂的自然界的生态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立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这时生活上又面临着绝境,他们工作的咖啡馆,在经济危机中倒闭了。经济上的困扰使他狼狈不堪,他四处奔走,寻找工作,终于在离学院5英里处的一所大学女生宿舍找到了侍餐工作。为了每日3次侍餐,他要步行往返30英里路程,既不能误侍餐,又不能耽误上课,一干就是两年。为了求学,他历尽艰辛,百折不挠地拼搏。为解决学习费用,他在昆虫系做过固定昆虫标本和清理教室等杂务;假期他到过附近农场做过割豆蔓、蜀黍、装车、记账等工作。每日工作20个小时,收割结束后,他已精疲力竭,整整沉睡了24小时后才返回学院。他还为兽医系喂养过动物,清扫过兽笼,每天清晨3点起床,在冰天雪地里,冒着刺骨的寒风骑车去农场喂动物,清扫兽笼。唯一的一件御寒的大衣还丢失了,在零下20度的寒风里,他只穿一件皮夹克和一件毛背心,坚持整个冬天毫不动摇。他还利用假期到深山老林中当护林员。为挣得较高的收入,也是为了到森林开拓知识视野,他曾给全国55个林业局发了寻求工作的信。
1937年暑假,布洛格还到美国最偏僻最荒凉的冷山观察站工作过。布洛格独自一人在这里工作、生活并不感到寂寞和煎熬,因为小屋外是他学习的广阔天地。利用工作之余,他认真观察,研究自然界变换规律和生态学问题。布洛格以坚强的毅力和惊人的勇气,冲破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护林任务,受到林业局的称赞,也解决了上学的费用。布洛格是一个坚强无比的人,在大学学习的几年也是他向困难搏斗的几年。为解决经济上的困难,他不得不花费很多时间去工作,挤掉的学习时间就用减少睡眠来弥补。几年来他一直是早晨4点多钟起床,工作前学习一阵子,然后工作一小时再回来上课。晚上常常学习到深夜,非常刻苦。诺尔曼·布洛格以他顽强的毅力,超人的胆识,百倍的信心,在求学的道路上奋进,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大学的学业。
1938年冬布洛格大学毕业后,他做了斯塔门教授的研究生。埃尔汶·西·斯塔门是著名的植物病理学家,尤其是对谷物锈病的研究闻名世界。1944年斯塔门教授推荐布洛格到洛克菲勒基金会帮助墨西哥发展农业经济,布洛格来到这里,含辛茹苦一干便是十几年。
布洛格是一个确立目标就要为之奋斗,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人。他在亚基河谷实验站,像乞丐一样到农户家借工具,当地农民不信任这个外国“农民”,他奔走一天毫无收获。第二天,只得跌跌撞撞自己拉犁耕地进行播种。他清醒地知道,成功总是伴随着艰辛。伟大的成功,付出的不仅是艰辛,而且还有血和泪。退却、半途而废,从来与布洛格无缘,他顶着困难,以更顽强的毅力拼搏,春去秋来奋斗了7个年头,终于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培育出能抗锈病、无光敏作用、矮秆高产的优种小麦。
经过布洛格坚持不懈的努力,墨西哥出现了奇迹,小麦产量连年增加,到1950年亩产比1943年提高了8倍。在布洛格的努力下,仅用7年墨西哥便摆脱了饥饿,粮食自给有余。墨西哥农民写信给布洛格说:“一个科学家竭尽全力地帮助我们农民,这在墨西哥历史上是第一次。这种新的奇特的麦种已经在我们自己的田地里创造出了奇迹。我们感谢你。”
科学是公平的,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总会得到科学的恩赐。1970年布洛格57岁时,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当获奖消息传来时,他仍在地里干活。获奖消息如同飓风袭来,美国电视录像队来为布洛格录像,紧接着报社、电台、杂志社的记者一批又一批争相来到田里,布洛格怕踏倒了庄稼,不得已举行了记者招待会。这天夜里他激动得难以入睡,不由得想起了20多年前在墨西哥亚基河谷实验站那孤独的夜晚。为科学奋斗,有苦也有甜,苦尽甜会来,布洛格终于尝到了甜甜的果实。
在这个世界上,有阳光,就必定有乌云;有晴天,就必定有风雨。从乌云中解脱出来的阳光比从前更加灿烂,经历过风雨的天空才能绽放出美丽的彩虹。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够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多一些顺利,少一些挫折。可是命运却似乎总爱捉弄人、折磨人,总是给人以更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人生一世总要有所追求,人生价值总要有所体现。没有追求的人生犹如黑暗中看不到光明,航行时没有灯塔。而不甘平庸的人心中总有一个梦想,总为了那个梦想而不懈地追求着,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想而信心百倍地认真地度过每一天。这个梦想也许渺茫,但他们从不言放弃,因为他们坚信:心若在,梦就在,风雨过后是彩虹。
我们要相信,只要拥有梦想,就有成功的机会。